这三句,最大的争议在于最后一个“教”字。
后世学者,大多认定“教”为儒教,然而文言文之类,字面往往存在许多种解释,而且每种解释都言之有理。若把“教”,理解为“教学”之类,却更有道理。
圣贤有语“有教无类”,在中心思想上两者其实相当契合。
众所周知。后世理学大兴,“存天理,灭人欲”。却是死板无比的教条主义,经常矫枉过正,引申古书经义。
叶君生略一思索,有了头绪,奋笔疾飞,约莫一刻钟时间,一篇八百字文章写就。
写文章。往往怕短不怕长。要做到言简意赅,才是最难的。
当然啦,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产生长篇来,散文也好。经义也好,千字篇幅为衡量标准。若有人洋洋洒洒写几万字的文章,根本不会被认可。
秦汉骈文古赋,讲究对偶工整,堆砌辞藻,满篇之乎者也,空洞无物。却是开了行文灌水之先河。
不过这一点,在考场上行不通。
叶君生一气呵成,接连把剩下的题目全部做完了。端坐着,搓了搓手。紧一紧面色,趁还有时间,将七篇文章逐一审阅,看有没有纰漏之类。
时间一点点过去。确凿无疑后,他松一口气。把文章叠好。还没有到时间,于是闭目养神。
第一场的考核时间到了,有执事下来收取文章卷子。
整个考场,非常寂静,只有执事官员走动的声响,以及纸张翻动的细音。一众士子考生,乖乖交卷,一声不敢吭。
在考场内喧哗,扰乱秩序,那可触犯了律令,立刻会被负责秩序的官兵轰出场外。
规定休息时间过后,主考官宣布第二场考试开始。
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三者任选一条,总共又是七道题目。
这一场,考核的是政务水平,和公文写作能力了。
可以说,比起第一场,第二场的要求相对简单。毕竟套路化得很,虽然也是命题,但很多东西考生早烂熟于心,一一填充上去即可。
……
乡试三天,牵动天下无数人心。
翰林街,楚府,书房。
太子殿下微服出行,来找楚云羽密谈。
“云羽,乡试第二天了,你有何看法?”
楚云羽心里知道太子真正要问的是什么,不外乎叶君生的表现如何。然而事到如今,早脱离掌握之中,无计可施。
叶君生人在贡院考场内,就算他再有权势,都难以干涉进入。
沉吟半饷,苦笑道:“叶君生才华横溢,恐怕不好对付。”
太子道:“童子试时,听闻他三试第一。”
楚云羽恭敬回答:“不错,此子,端有些气运在身。”
关于叶君生出身等一系列问题,他之前就派人调查清楚。尤其“书痴开窍”的说法,更具备传奇色彩。
了解之后,楚云羽都有点挠头,联系到己方接连几次十拿九稳的出手,都被对方破解掉,玄之又玄。于是不由自主,便也相信起气运之说来。
闻言,赵匡启面色阴沉得可怕。
楚云羽忙道:“殿下,就算乡试让此子中举,可后面还有会试,殿试呢。可操作空间不小,我们还有机会。”
赵匡启叹了口气:“如今他不过一介秀才,都屡屡对付不得,中了举人,恐怕更难了。”
楚云羽道:“不管如何,他也没有三头六臂。”
赵匡启摇摇头:“问题在于,叶君生不但属于老二阵营,他还深得九妹赏识。”
楚云羽一惊:“九公主怎么会赏识他?难道他们认识?”
“许多东西,我也不大清楚,就知道九妹很喜欢叶君生写的诗词。”
楚云羽听见,作声不得。此事可完全颠覆了对九公主的认识理解呀,这一位京城小龙女,天之骄女,神仙般人物,怎么会喜欢上叶君生的诗词来……不对,记得九公主本身,也是相当喜欢舞文弄墨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若不修道,生就须眉之身,定然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
如此,赵峨眉赏识叶君生就不足为奇了。
怪不得殿下这般忌惮叶君生,谁都知道九公主与二王爷那边亲近。如果两者联手,赵匡启的太子位置可真是坐不稳呀。
想通这一层,楚云羽当即跪拜在地,朗声道:“殿下,等乡试完结,老臣必当殚思极虑,为殿下除去此心腹大患。”
赵匡启很满意他的表忠心,扶其起身:“云羽真乃吾之弘股,放心,朝野这边,我会替你一力承担。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他日本王登基,你便是第一功臣。”
“谢殿下。”
两人低声密谋起来。
……
西山寺。
臭和尚,黄梦笔等人登高远眺。黄梦笔身边一人,赫然便是向天笑。却是被调遣过来,汇报当日冀州之事。
臭和尚双眸有精光,穿越千百里空间,凝视着京城上空,观望那气运云彩。
一炷香后,他忽地跺足失声叫道:“文气霞光,环绕而拱,成龙虎之势,定然应在那叶君生身上!”
正文 第两百八十九章 终场
气运之说,向来虚无缥缈。然而在神通过人的术士眼中,却别有乾坤计较,自成一套理论说法,依照遵循,以为真理。
臭和尚登高观望,景观尽收眼底,见文气凝聚,成龙虎之势,不禁变了几分面色。
黄梦笔同样露出一丝苦笑:“如此看来,此子已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了。”
臭和尚一跺足。
向天笑作声不得,他早了解到前因后果,进而将整件事都猜测出了个大概。委实不敢置信,昔日在冀州,叶君生带着青牛,身怀天地玄黄顽石印,就那般大摇大摆在自家眼皮底下生活着,而自己一无所见。
话说回来,其实这事怪不得他。
叶君生生性谨慎,不露行藏;而宝印的镇压藏匿神通太厉害了,哪里察觉得到?
由此及彼,当初张灵山的身家性命,应该也是着落在叶君生身上了。
可恶!
怒火熊熊,若非碍于宗门约束,便要直接出手,将叶君生碎尸万段。
不过现在有大师兄在场,根本轮不到他说话。
黄梦笔叹了口气:“千计万算,却没算到赵峨眉居然会动了真情,激发情劫,导致功亏一篑。如果叶君生迟到,参加不得乡试,就不会有诸多麻烦了。”
臭和尚念了一句佛号:“大师兄,你说会不会是峨眉故意为之,想通过此事获得千年气运?”
黄梦笔一摊手:“我哪里知道,个中关系错综复杂,千丝万缕。那些老头子都头疼得要命,我们更想不出个所以然。”
臭和尚一想也是:“如此,唯有见步行步了……哼哼,反正我就觉得有古怪。还有,燕非侠的行为也相当不正常。”
嗡!
话音刚落,猛地觉得周围空气激变,瞬间生成无数肉眼看不见的漩涡。
这些气流漩涡,高速旋转,与此同时,一道道细微的气息怦然激发,如同道道微型利剑,无孔不入。
臭和尚大吃一惊:“燕非侠!”
念动法诀。浑身生出一圈淡淡的金光,正是佛门神通《金刚不坏体》。
叮叮当当!
一连串的激烈冲击声。
声响过后,臭和尚身形有些狼狈,穿在身上的破旧僧衣千疮百孔,不时还有缕缕青烟冒出来。显然吃了不小的亏。
“燕非侠,给贫僧出来!”
臭和尚气急败坏。
那边黄梦笔仿若司空见惯,有点幸灾乐祸地道:“和尚,都叫你背后莫说人了。阿尼陀佛,罪过,罪过!”
……
第二天的七道考题,叶君生完成得更加顺利。黄昏时分把最后一道写好。拿起来,从头看一次,甚觉满意。
然后一如往常,轻轻吹干墨汁。
最后层次分明地叠好。举手示意要提前交卷。
在天华朝,乡试期间,是可以提前交卷的。不过自古以来,罕有士子考生如斯举动。
一来这考试。事关一生前程,太重要了。必须慎而慎之。会把时间利用到最大化去,不过过早完成;二来就算提前完成了,还得逐字逐字检查,看是否有纰漏。又或者留在手上,等有了更好的灵感,重新答题,推翻之前的文章……
叶君生却不管这么多,提前交上去,落个安心。
乡试期间,贡院内戒卫森然,安全倒没有大问题,可在这号舍内,假如发生啥意外,真不敢保证。好
小说推荐
- 南朝春色
- 南朝春色作者:林家成正文第一章 献望着前方巍峨华丽的宫城,张绮素白如玉的手,紧紧绞着衣裙。吸了一口气,她转过头看向她的夫君。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夫君仍然如初见时那般俊伟。挺秀的眉毛,眯起来有点阴有点冷神光深邃的眼睛,还有那高高的鼻梁。在夏日白晃晃的阳光下,她甚至可以看到夫君鼻头上那浅浅的黯色印痕。见她
- 最新章:第250章
- 南朝凶猛
- 作者:轩辕鸿鸣第一章泪奔的青春公元363年4月16日,那天没有战争,没有名人死去,有一个孩子钻出子宫,面向世界大声啼哭。没有人知道他的一生将会怎样,但传说中,他是天上的战神(注:采用公元纪年,是因为那是个皇帝批发兼零售的年代,当时神州大地上光提得上号的国家就有五个(东晋、前燕、前秦、前凉、代,年号有
- 最新章:第52章
- 南朝驸马gl
- 作者:荞面馒头文案名动天下的长仪公主要嫁给长宁藩王那个废物没用的世子?整个皇朝都不淡定了。大臣甲:听说长仪公主性情暴烈,老朽本不愿害了自己的孙子,没想到坑了长宁世子…真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老夫对不起长宁藩国啊!大臣乙:听说长宁世子重疾缠身命不久矣,可惜了长仪公主恐怕要年少守寡…大臣丁:我什
- 最新章:第68章
- 南北朝之诡道
- 简介:我们只愿意看向金字塔的塔尖,因为眼睛长在头上,但我们却不愿意去凝视脚下的尘埃。135746第1章 楔子)公元三九九年,乙亥年六月初五,大凶,诸事不宜。混乱的年代,总会出现混乱的人,混乱的事,混乱的想法,混乱的一切“轰”火药的爆炸声,带来震天地巨响。这千百年后杀人的利器,如今早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 最新章:第306章
- 南明朝那些事
- 作者:月明羌笛】前言: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伏,非
- 最新章:第111章
- 南朝春色(林家成)
- 【更多免费好书 登陆】作者:林家成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动乱后,南朝陈国文帝继位,南北两地,同时出现了少有的繁华安定。有着极美的容颜,还有着不堪又混乱的前一世记忆的女主,重生在这个繁华世间。她想,这一世,她不会是妖孽,她一定要在这外表靡华,实质却是荆棘遍地的世道,求一个最高贵最优秀的天之骄子也不敢求的:现
- 最新章:第257章
- 南风何为朝云起
- ]书名:南风何为朝云起作者:霍三文案非校园文。年上大叔攻,年下纯情受。云飞:如果没有遇见李毅,我会幸福的像个傻子,可是如果没有遇见李毅,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楚箫南:如果没有遇见云飞,我想我这一辈就会这样平静生活着,可是如果没有遇见云飞,我可能都不会知道,我为了什么而生活。是谁说的“最好不相见,便
- 最新章:第46章
- 南明朝那些事儿
- 作者:洪兵【由文】正文前言 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 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
- 最新章:第113章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陈寅恪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绳楠整理二合肥:黄山书社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当时名北平时,所作的笔记。整理时,参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老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述两晋南北朝史时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