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朝元路》第32章


龙女居高临下,一切尽收眼内,心底刚冷笑了一声,却听身边玉帝合掌道:“好,实在是好!” 他这声调高得突兀,不但寸心,连王母都吃了一吓。玉帝自己也觉得了,瞄了一眼王母,赶忙赔笑道:“婉妗,云韶府的乐工舞姬们被你发落了之后,朕也很有些时日不闻如此佳音妙舞了,可见这回为了你的寿辰,他们下头人颇费了些心思,不如。。。。。。赏点什么吧?” 
王母大约是饮了酒,面上微有春(防抽)色,神情也是少有的欢愉,颔首笑道:“陛下说的很是。” 她转头看向阶下敛衽施礼的嫦娥,招手道:“难得仙子有心,你且说说,想要些什么赏赐?”
嫦娥抬起头,极温柔的一笑,越发显得横波入鬓星眸若水,连满心不然的龙女都看住了,只听她从容答道:“恭逢娘娘圣诞,小仙做什么都是该当的。只是若得娘娘垂爱,小仙倒有个不情之请,万望娘娘俯允。”
“哦?说来听听。”王母看去心情极佳,端起案上酒樽呡了一口说道。
“请陛下和娘娘赦免刘沉香。”
此言一出,原本喧嚷的水榭内骤然安静下来,几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知玉帝和王母会如何答复。有几位仙官坐得远,小心翼翼的悄声探问“沉香是谁”,马上就被前座的仙人丢了一个眼色制止,吓得噤若寒蝉。
广寒仙子微微侧身,扫了一眼首座的杨戬,回首道:“小仙知道,三圣母因犯了天条,被囚在华山水牢面壁。但沉香并没有做错什么,即便天条不许仙人思凡,也不能因此就夺去一个无辜孩童的性命。” 嫦娥说着,又朝阶上一揖道:“陛下乃万古长存之圣君,娘娘素来又有如天之仁,一定是受了什么人蒙蔽,才会迁怒于一个十六岁的孩童。今日小仙什么都不求,唯独愿陛下与娘娘三思,莫要被人误导,伤了天下万民之心,损了慈爱仁义之名。”
☆、第 44 章
玉帝显然没有料到嫦娥会选在王母的寿日提出沉香的事情,半酣的快意立时化为乌有,又因嫦娥是女仙,自己不好相斥,因此只板着脸目视王母。斗牛宫主人却不慌不忙的将杯中酒饮尽,眼皮也不抬,冷冷道:“那妖孽原本就不应该出世,本宫不过是遵天规行事罢了。”
妖孽!龙女的心“咯噔”一下,忙看阶下的显圣真君,杨戬却似乎没有听到这两个字,只是腮边的肌肉微微颤了一下,抬手自斟了一杯酒饮了,若无其事一般。
这里嫦娥不慌不忙,从袖中抽出一份折子道:“娘娘,小仙这里有一份奏疏,是我们大家联名,请陛下和娘娘网开一面,允许沉香在凡间得终天年。小仙可以担保,这孩子一定会感恩戴德,安分守己的。”
王母瞧着柳昌荣接过那折子奉上,却不接看,只示意昌荣将折子收起,又道:“这会子本宫有酒了,回去再拜读大作吧。”
嫦娥一笑:“娘娘,这折子虽然看上去长,后头却都是小仙等的署名,正文短的很,一眼就可以看完。娘娘既说要赏赐小仙,难道连这点面子都不给么?”
王母不得已,只得打开奏折细看。她读得极快,匆匆浏览一眼正文,就去翻折子后头的署名,愈读下去脸色愈阴沉,到最后一双秀眉已经拧在一处,“啪”的一声将折子合起,丢在了案上,扫视一眼阶下群臣,却没有发作,只淡淡道:“所请不允,你若还有别的请求,蟠桃会过了再来说罢。”
御座两旁的寸心和柳昌荣对视一眼,明白王母心中已经怒极,只是当着三清四御不便发作而已。龙女转头望着泰然自若的杨戬,心里不禁一阵黯然——沉香不过是个稍有神力的孩子,那人几次带人追捕都未曾拿到,显然并未倾尽全力。他有心庇护外甥,却宁可要嫦娥帮手出面求情,也不肯求助于寸心,显见得龙女在他心中的分量,远不如广寒宫的那位来的重要。
“娘娘,允与不允,总要有个缘由吧?” 嫦娥不想连百官联名也不能说动王母,忙追问道。寸心此刻烦躁到十二分,巴不得尽快结束宴会返回瑶池,眼见嫦娥喋喋不休,恨不能出列呛她几句,思谋再三,还是忍住了。
“不允就是不允,要什么缘由?”王母亦是一脸的不耐烦,“本宫要处置一个凡人,难道还要备细向你交代理由?” 她伸手去拿白玉盘中的蟠桃,手指却一不小心插(防抽)进了温酒的青铜斝中,精心修剪的指甲立刻戳得生疼,登时就恼了,将手一甩,几乎不曾带落那青铜斝。寸心瞧她满面阴云,一个不然就要发作,忙给柳昌容递了个眼色。昌荣会意,往前踏了一步斥道:“仙子好糊涂!处置沉香是为了以儆效尤,若是此番将他轻纵,又如何警示后人?”
嫦娥也不示弱:“沉香只是个孩子,并无一事做错,我堂堂天庭,难道连一个无辜的孩子也容不下?”
“他无辜?”昌荣“哧”的笑开,“地府十万恶鬼是什么人放出的?生死簿是什么人烧毁的?这两件事,任意挑出一件来,都够寻常人死上一死的,凭什么他刘沉香就要例外?”
“少年顽劣而已,略施薄惩即可,何必赶尽杀绝?”
“仙子真是良善得近似迂腐了,”昌荣亢声道,“是法平等,倘若刘沉香犯下如此大罪都能逃得性命,那织女的两个孩子又怎么说?照仙子的意思,难道娘娘处置错了?”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王母处死织女二子的事情只有玉清斗牛二宫少数几个亲信经手的人知道,外人都以为牛郎和孩子们只不过是被一同囚禁了起来,孰料柳昌荣激愤之下,竟将这秘密一并说出,不由得叫满殿文武大为惊骇。
下头太上老君是无可无不可,李天王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四御虽然位尊,无奈都是边臣,不理中央机枢之事,只有一个杨戬虽是局内人,却是沉香的亲娘舅,更不好插言。寸心见玉帝和王母满脸的不自在,昌荣犹不自知,忙闪身出来道:“柳少使说的是,依着天条,七公主夫妻二人获罪,就该当的把一家四口永远圈禁。如此说来,沉香就算无错,也应该捕拿到案,永禁天牢。更何况他自持法力犯上作乱,若不明正典刑,天庭颜面何存,陛下与娘娘颜面何存,法度应有之公平公正何存?”
广寒仙子本来不是善辩之人,如今被敖柳二人夹攻,声气已经弱了下来:“沉香即便有错,也罪不至死。”
寸心原也不为己甚,见她气怯,已经生了收手之意。不料昌荣在旁冷笑道:“仙子,你如此看顾沉香,我倒想问问,这是三圣母的孩子还是你的孩子?”
一语未尽,下头便有人吃吃窃笑。嫦娥连羞带气,粉面涨的通红,直被噎得愣在当场。还是太上老君上前打了个圆场,笑道:“今儿是娘娘的好日子,仙子也累了,且好生吃两杯,有什么话来日再说。”
寸心和昌荣见王母无话,便施礼退回原位。龙女虽然当众奚落嫦娥,心里却不见怎么快意,反倒堵得烂棉絮也似。她替王母换过杯盘,又重新温了酒摆上桌案,偷眼瞧向丹樨下的杨戬,不防他也正看过来,两人目光一碰随即分开,却都各怀心事,只是有口难言。
百花仙子、嫦娥、连东海四公主在内,平素与杨婵是极好的手帕交。她几人同气连枝,因此杨婵出事后,百花面见杨戬求情不成,便由嫦娥出面联络众仙联名上奏,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杨戬不与她们兜搭,皆因一早便知王母心意,绝不可能原宥思凡的仙人,因此并不出头争辩,但凭自己的手腕势力暗地里慢慢转圜。所以嫦娥私下募集仙官联署奏折,事前根本未同他商议,只不过显圣真君耳目遍及天庭,早就料到嫦娥必然有此一说,并不意外而已。王母丝毫不为所动,原是想得到的,只是一向谨小慎微的寸心突然出面斥责嫦娥,倒令杨戬猝不及防。好容易挨到宴毕,玉帝王母摆驾瑶池,杨戬便也寻了个由头跟从,瞅二圣上了车驾,因悄声向寸心道:“我以为公主亦是向着沉香的,如何方才竟也欲除之而后快?”
寸心累了一整日,脖颈被宝冠压得酸痛,正不耐烦,遂没好气道:“真君估错了。我量小福薄,哪里管得了别人是死是活,能保得住我自己,就阿弥陀佛了。”
杨戬被他堵得无话可说,怔了片刻,一笑道:“公主即这样说,我就。。。。。。” 他本想说“我就放心了”,想了想却换成“我的事就好办多了”。龙女气得脸色雪白,看也不看他,一甩袍袖去了。
☆、思越人【不要点进来】
本番外其实和正文没有关系,所以单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