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长里短》第44章


屋里的人面面相觑,他们倒是没往这方向想,听陈阿婆提起,个个都觉得很有可能,李桂花直接转身向着楼上冲去,她得去问个清楚,陈阿婆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不提张家这边,苏英华回到家的时候,陈志军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院里补渔网。
“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志党呢?”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后山蛮大的,走上一天都不能逛遍,苏英华看了一下时间,他们早上七点出门,现在还不到十点,两个多小时能把山走遍吗?
“志党回家拿东西去了。我们就在山外面走了一遭,没往山深处去。”陈志军抬头看着她说,“你去哪了?”以往回来就能见到媳妇的身影,这回没见到了真不习惯。
在外围能找到野猪吗?苏英华很怀疑,不过她没问出来,指着院里的鸡窝说:“我去隔壁问张婶子谁家有种蛋,打算开春养些鸡,下蛋自家吃还是卖钱都行。”她开始没想过卖钱,还是刚才张春兰问她陈志军明儿去不去城里,去的话帮她把半篮子鸡蛋给捎去换钱。她这才知道一个鸡蛋能换五分钱。
陈志军见她一脸的兴奋,想了想也没拒绝,村里的鸡大多是散养的,也累不到人,“行,我把鸡窝给修修。”家里养鸡还是他去当兵之前,有七八个年头了,外面看着还好,但保不齐哪块木头朽了,到时候踏了压死鸡可不好。
他站起来就要去拿工具,苏英华忙阻止说,“现在不急,等开春了再说。”要是他没事,现在修鸡窝也可以,不过他不是正忙着修渔网,“这是要去捕鱼?有鱼吗?”她来了这么久,几乎就没看到有人在海边捕鱼。
陈志军笑了,“当然有鱼了……”
听了陈志军的解释,苏英华这才知道为什么离海这么近,却很少有人去海里捞鱼。
她过来的时候正值冬天,冬天鱼在深海里,有时候在冷风中冻上三四个小时也钓不上一条鱼,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渔网的,付出的比收获的多,自然而然就没人想去尝试了,除非是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要不大多数的人还真不想糟蹋身子。至于天气暖的时候,开始农忙,又没那个时间。
等陈志军他们正式下网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晚上下网,第二天一大早去捞网。白天下网,晚上捞网,一天两次。几天之后,他们也才捞了十八条鱼,留了两条在家吃,剩下的十条都被他们给拿到城里换钱。
日子就在陈志军和陈志党一趟趟往城里跑中快速过去,年关近了,转眼就到了年二十七。
这是苏英华在这里的第一个年,也是在陈家的第一个,她自是有心要好好操办。他们新婚,房子倒是刚理过一遍,她又几乎每天打扫,看上去干净整齐。她要准备的是过年和正月里的吃的。好在陈志军三天两头地往城里跑,家里缺了什么让他带着也方便。
一大早陈志军和陈志党便带着一桶鱼去城里。
苏英华拿着块抹布在抹窗户,透过窗户看到一帮人朝着她家的方向走来,当先领头的还是她熟悉的人,张春兰和陈阿婆。
她以为他们是要去张春兰家,毕竟就在隔壁,不想这一行人去的不是隔壁,而是她家。
“英华?”张春兰扬着声在院子里叫道。
苏英华听到声响忙迎了出去,“婶子,你们怎么来了。”除了张春兰和陈阿婆是她认识的,另外一男一女完全陌生,不过看那男的长相几分似陈阿婆,她很快便猜出这两人的身份,无外乎是陈阿婆的儿子和儿媳。
他们来找自己干嘛?算起来她跟陈阿婆也就一面之缘,苏英华一边思索一边把四个人让进屋里。
苏英华去厨房拿竹编热水瓶和碗给不请自来的客人倒水,张春兰跟了过去,轻声提醒道:“英华,他们过来是为张卫红的事,具体是啥就不太清楚了。”她一早被张家的人请去,让她牵个线,都是一个村住着的,陈阿婆都亲自开口,她不好拒绝。
哦?苏英华挑挑眉,冲着张春兰笑着点点头,和张春兰一起出去了。
陈阿婆尴尬地朝她笑了笑,“大闺女,我老婆子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儿来是想求你帮个忙。”
“妈~”
“妈~”
李桂花两口子同时惊呼,妈怎么上来就说事,在家不是商量好险攀攀交情吗?
第四十二章 四二
苏英华把碗放在陈阿婆面前,平静地看向陈阿婆,陈阿婆舔了舔她干裂的嘴唇,“大闺女,说来也不怕你笑话,我孙女卫红她……”
“妈!”李桂花尖叫,不用听她婆婆接下来的话,她就猜到婆婆是要把卫红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这怎么行?
万一这个苏英华把事给说了出去,岂不是害了卫红?
她激动地站了起来,腿用力地撞上桌子,桌子上放着的碗溅出水来,她惊慌失措地说,“妈,我来说,你让我跟英华说。”
陈阿婆抿了下嘴,见儿媳妇哀求地看着自己,无力地叹了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
苏英华垂下头继续倒水,一一放到李桂花夫妻和张春兰面前。
李桂花看了一眼张春兰,张春兰别开了头,她不是没看懂李桂花的眼色,但既然让她牵了线,搭上了她的人情,最后却不让她听,李桂花想过河拆桥,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张春兰端起碗喝了口热水,一路顶着寒风过来,可冻死她了!
李桂花一阵气闷。找上张春兰做中间人是无奈之举,她家跟苏英华没有多大的交情,按说冯春苗这个当妈的更合适,但都是一个村的,谁不知她们母女关系也就那么回事。苏英华往来的就这么几家,相较于其他不知情的人,张春兰这个多少晓得内里的媒人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她等会要在小辈面前说软化,实在不想有个外人在场。
见张春兰一副不配合的样子,李桂花也拿她没法子,收回目光,脸上挤出个笑容,“英华,你许久没到家里坐坐,你卫红妹子好几次念叨英华姐,英华姐,那劲比我这当妈还要亲。”
李桂花走过来,伸手去握苏英华的手,苏英华抓着竹编热水瓶弯下腰躲过李桂花的手,把竹编热水瓶放到地上,后退一步,漫不经心地回了句,“是吗?”
张卫红会念叨她?是在骂她吧!
不要欺负她没有原主的记忆,张卫红和苏英秀联手欺负原主的事陈爱玲不知跟她讲了多少回,回回不带重样的。
李桂花尴尬地收回手,干巴巴笑的很大声,“哈哈哈,你们从小一起玩大,说来卫红还是你看着长大的,感情就跟亲姐妹似的。你看你卫红妹子上次见了你绣的双面绣,回来跟我一直夸你……”
苏英华听到这里心里有数,眼睛看向窗外,天阴阴的,空中飘着鹅毛般的大雪。
下雪了!
志军说今天会下雪,还真的下雪了。也不知他们赶不赶得及地上结冰之前回来。
她抬手看了一下表,不客气地打断说:“婶子,你有啥话就直说,我家志军他们过会就回来。”往日这个时候志军快回来了,她得去做饭烧水,他们回来吃口热乎的驱驱寒,没那个时间听李桂花在这里信口雌黄。
李桂花神情僵硬,感觉脑门子一抽抽疼,运了运气,声音有些尖锐,“那婶子托大求你一求,你卫红妹子自那日见了双面绣就心心念着,一天到晚针线不离手,说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学会双面绣,我看着心疼,今儿来想让你教教她,你从小懂事乖巧,想来不忍心看你卫红妹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教张卫红就是乖巧懂事。不教是不是十恶不赦?
苏英华的视线从窗外移向李桂花,李桂花不自在地咳了一声,咬咬牙说:“也不要你白教,我们给你点钱。”
“哦?婶子你打算给我多少?”苏英华感兴趣地问。
李桂花一听有戏,声音高昂,“婶子也不占你便宜,十块。”听说苏英华连个陪嫁都没有,她不信苏英华在听到十块不动心。
“那我给你们二十块,你们把陈阿婆的手艺教给村里人。”双面绣的技艺对她来说不算什么,换个人让她教,她会教,但张卫红是想都不要想。
双面绣的技艺在李桂花口里只值十块,陈阿婆的更不值,只是陈阿婆要教的人多,多出的算是她的辛苦费。
这么一想,苏英华觉得自己挺通情达理的。
李桂花板下脸,睁大眼怒视苏英华,不想教就说,何必想着断人财路。她家日子过得比村里其他人好,能轻易拿出十块钱,靠的就是她婆婆的手艺,如果整村的人都会了,哪还有她家的事。
“你……”李桂花刚张嘴,陈阿婆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桂花。”
陈阿婆警告地看了眼李桂花,李桂花了解陈阿婆,陈阿婆也同样了解她,看她呲牙咧嘴的模样就晓得要说的不是什么好话,赶紧出声制止。
她就不该让李桂花讲,那些个话她听得都臊,卫红在家只说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