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年代末》第56章


撬那啻海拿频摹?br /> 年轻的时候他也曾跟着几个行商跑过腿做倒爷,可那时候时局动乱,国家还未成立,处处是劫匪。他被劫过几次货物钱财后,又心灰意冷的回到上水村种地。
但种地的日子实在太无聊,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顶着风吹日晒,日日佝偻着身体埋头伺弄庄稼。累不说,还看天吃饭,要是老天爷不给脸,那日子可就真难过了。
而且一年忙到头,除了自家的口粮,剩下的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儿,收入也忒低。
就拿周建国来说,从他成年到至今也有十几年,他兜里统共不过五块钱儿。可去了一趟金三角,不说像周燕一样收入几大千,他兜里好歹也赚了一两百块大钱。这放在整个村的男人堆里,他是头一个暴发户男人。
手头有了钱儿,周建国就不想再在地里刨食儿了,总想利用手头的钱做门赚钱的营生,让自家婆娘老娘不必那么劳累,呆在家里享福就成。
可这几年国家管的严,根本不允许私自买卖,周建国在家蹲了大半年,心里痒痒的厉害。还是决定冒险再次去趟金三角,万一啥事儿都没有,他可不就大赚一笔。
得知周建国的想法,周燕沉默了一阵,然后小心的提意见,“四叔,湄公河太过危险,一不小心小命就没了。您要实在想做营生的话,不如走水路做行商?”
以前做行商怕打劫,自从建国后,各地都驻扎有军队,全民身体素质都不错,这种被打劫的现象其实很少。
不过现在做行商还是很难,首先要避开国家各路军队政府盘查,然后要避人耳目把货安全送到转卖地点,接着又要倒货回来卖,或者直接回来。如果走陆路的话,相信不出县城就能被抓住蹲号子。
但水路不同,这个时候国家的重心都放在“三年赶英,五面超美”的各种钢铁纺织种植上,对水路轮船之类把管控并不严格,也就给那些有心做水商的有船人,有了投机倒把的机会。
周燕的想法很简单,上水村临江,村里的男人们从小就在江边溪流旁长大,各个都识水性。
以周建国那能说会道的活灵性子,只要造一艘木船,上面装上要倒卖的货物,顺着江流一路往下。再到长江上游的分枝金沙江前往云南。把货带到云南奔子栏倒卖,那样只要避开夏季江流涨洪水,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对啊!我咋没想到啊!”周建国顿时眼前一亮。建国前,他没少随老周头和两个哥哥砍了山上的大木头,然后捆绑在一起制成长长的木筏子,父兄齐齐上阵掌控筏子方向,随着江流一路往下到长江下游倒卖木头。
只是后来建国后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属于国家,不允许私自砍树。他们父子几个便再也没做过放木工了。
那时候周建国就想造艘自己的小木船,做点轻省点生意。可造艘木船花费不少,还要特殊坚固的树木来造,这个想法最后不了了之。
如今他手头有钱,造艘船最多不过五十块钱儿,只要请山下江边的摆渡人家帮着寻木造船,想来问题不大。
周建国顿时兴奋起来,想到自己兜兜转转总算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营生,虽然江水湍急有风险,可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走水路,总比去那凶险万分的湄公河好吧!他都能预感到,自己腰包里的钱,能越滚越大,越赚越多。
周燕也不知道她提的这个意见对不对,毕竟这条江流水深湍急,有许多暗流礁石,如果水性不好,或者连夜赶路,出事的几率也会很大。
不过她相信,以周建国的头脑,应该不会做出要钱不要命的事儿。也就再暂时放下心,跟周建国说,她上次去市里,好运气的遇见一个卖银耳的乡下人,自己好奇的分种了几朵,没想到活了不少下来,还长势喜人。
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分种了一批,收获了不少银耳,现在晒干了存放着。让他若是造好船,顺带把她的干银耳拿去卖。卖得好的话,有分成,她七成周建国三成。
银耳这玩意儿周建国也吃过,都是进山摘菌子偶尔撞见,拿回家去当菜炒来吃。
这银耳若是不弄碎,用文火加冰糖熬得浓稠。就这样直接炒来吃,就比较生硬嘎啦嗓子,吃着味道还不如木耳。
周建国想不出周燕种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干啥,还非得让他千里迢迢的去倒卖,她一个丫头片子又能种出多少?值得他大老远的费那个心思?也就含含糊糊的应下,心里盘算着何时去找摆渡人家造船,又该去哪里买货,买什么货去倒卖。
周燕看出他得敷衍之意,也没往心里去。反正他这个四叔开船之日尚早,到那个她再把大批量的干银耳往他船上一扔,走前熬一锅浓稠的雪梨银耳汤给他喝,就不怕引不起他的注意力!
当下叔侄俩落成约定,各自回屋歇着。那边二房两口子是辗转难眠。
家里的房子不隔音儿,说话稍微大声点儿,能听个一清二楚。
周翠花吃了一肚子的气回到屋里,坐在床边生闷气,只想老公孩子哄一哄她,给她个台阶下。
没想到孩子们回屋后,回到自个儿的床上叽叽咕咕说了一堆糖果的事后,就直接歪在床上睡着了根本不理她。
而周建立更过份,回屋后先把臭豆腐哄睡之后,干脆去跟大狗二狗挤一床,根本不近她的身,直接倒头就睡,就好似屋里没她这个人一样。
把周翠花给气的,想发火儿,一屋子老小都不搭理她,其他三房的周家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也不敢像以前一样触人霉头。只能一个人在黑暗里,憋着气儿,心里咒骂周家其他人。
她正气着呢,忽然听见隔壁四房传来说话声儿,先前伊伊呜呜的听不清楚,后面忽然传来孙梅的惊呼,夹杂着周燕的说话声儿,她才恍然大悟!
原来周燕从市里带回了不少好东西,像布料、红糖、处理成衣等等这种村里人平时都稀罕,不大见得上的贵重物品。周燕居然周老太太、大房四房人人有份。唯独就是没有二房的!
周翠花那个怒啊!平日就看这周燕没大没小,目无长辈不把她放在眼里!今儿居然背着她分赃!还戏耍她的四丫!全然不把二房当做自家人,她如何能忍!
浑然忘记周燕之所以如此对待二房,是因为她当初害死原身周燕,周翠花刷拉一下站起来身来,把已经沉睡的周建立扒拉起来:“孩子他爹,你快醒醒,我有事儿要和你说!”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状态不佳,字数偏少,还请大家原谅。我会尽量调整好作息,把字数堆上去。
第39章 039
日日被自家婆娘丢尽脸面的周建立其实根本没睡; 他也听见隔壁四房里的动静; 心里五味陈杂; 说不出什么滋味。
这会儿听见周翠花那尖利的嗓音; 他心里没由来的一阵厌恶; 索性装死当没听见,任由周翠花怎么推搡; 他都当没听见; 岿然不动。
倒是挨着他睡的大狗受不了,朦朦胧胧的说了句:“娘,你别推了,爹他不想理你,你推有用吗?直接把他踹醒吧……”
周建立:……
你个大傻子!你平时不是一根筋傻乎乎的吗?怎么感觉这么敏锐?说话这么戳人!不知道你娘是泼皮油盐不进吗?!
果然; 周翠花只小小伤心了一下,居然踹了大狗一脚:“你怎么说话的?那是你爹!有你这样对爹的吗?看我不打死你个大傻子!”
或许是近亲联姻的缘故,周翠花生的大狗、二狗都有明显的缺陷。
比如大狗从生下来脑子不大灵光; 做啥事儿反应都慢一拍; 整天傻呆呆的在村里东晃西晃; 白天见天儿没个人影; 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干啥?到了晚上便准点回家吃饭,一顿都不落下。
所以; 你说他傻吧,他除了脑子比别人笨点外; 真看不出有啥问题。你说他不傻,他成日又做些明显二缺的事儿。
反正在周翠花眼里; 她就厌恶大狗、二狗两兄弟,谁让他俩一个傻子,一个斗鸡眼,让她丢尽脸面,又不能溺死在粪桶中。村里人提起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傻子的娘,而不是她的名字。
于是对待他们兄弟俩,周翠花从没有客气过,动手打骂那是常事儿,跟个后妈一样。
“我不是傻子!不许你说我是傻子!”周翠花下了死劲儿,大狗被踹的屁股生疼,一下从床上跃起来,冲着周翠花大声嚷嚷。那着急要吃人的神情,得亏屋里黑灯瞎火的,不然周翠花瞧见,铁定会吓一跳。
周翠花那个火啊,她是不敢跟周建立较劲儿,谁让他是二房当家的,又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