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赵岷》赵岷-第48章


陆奶奶恨恨地道:“人都被你气走了,上哪儿看去呀。”
陆国华低头继续干活,陆奶奶仍在那儿叨唠:“你买这些不中用的东西也不跟我和你大哥商量,还办厂,你得了吧。你是我生的,你有几斤几两我不知道?”
陆郁梨正好在旁边,便脆生生地接道:“奶奶,我也知道我爸是几斤,我白奶奶说,他生下来是六斤七两。”
陆奶奶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
陆国华却被小女儿逗笑了,点头符合道:“对对,小梨的记性真好。”
陆奶奶被这父女俩弄得没脾气:“得得,你不爱听,我还懒得说呢。你们一家子就使劲作吧。作完你就甘心了。”
晚上郁春玲回家时,脸色也十分不好看。陆国华看出了端倪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说纺织厂看门的大爷退休了,又换了一个看门人,那人不让她摆摊了。
陆国华听罢若有所思,只好安慰郁春玲说不让摆就不摆。
没想到,第二天,郁春玲去别的地方摆摊又被驱赶了。
“真是奇了怪了,以前不都好好的。咱家的东西也没掺假,都是真材实料,那些人说不让就让摆。”
陆郁梨已经猜测出是谁干的了。除了那个钱文清还有谁?
陆国华也猜测出来了。他一言不发,第二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
郁春玲这才后知后觉地问两个女儿:“你爸该不会是去找谁算帐了吧?”
陆郁梨知道爸爸有分寸,就劝郁春玲道:“不是的,妈,他肯定是去跑销路了。”郁春玲这才稍稍放了心。
当天晚上,陆国华在天快黑时才回来。他一脸倦意地往椅子上一坐,对郁春玲道:“好了,明天你在家,我出去卖。”
郁春玲又问怎么说的,陆国华说得语焉不详:“你不用管,交给我就行。吃饭吃饭,我快饿死了。”郁春玲也没再追问。
饭刚端上桌,就听见有人叫门。是陆国民的声音。
陆国民这半月来,一直在外地出差,连陆成功的婚礼都没参加。
“国民来了,吃饭没,坐下来吃点吧。”陆国华招呼道。他对这个弟弟明显比对陆国中和陆国红热情多了。
陆国民也不客气,跟嫂子侄女打过招呼后,就坐了下来,笑嘻嘻地道:“那我真不客气了。”
郁春玲赶紧去添碗筷。
陆国民等到郁春玲回来,才笑着说道:“二哥二嫂,我给你们带来个好消息。”
☆、第四十五章 红红火火
“二哥二嫂我告诉你们个好消息。”陆国民笑眯眯地说道。
“什么消息啊,你要结婚了?”陆国华第一反应是这个。毕竟上次陆国民回来时,他没有在家,所以对蓝心怡等人的事情并不知情。
陆国民忙摆摆手说道:“不是不是,是关于你们的,你不在家时,我带一帮同学来家吃饭,有个女同学特别喜欢二嫂做的咸菜,临走时还说她有亲戚在批发市场,她就带了些样品回去看看。前两天她告诉我说,她那亲戚说有空跟你们见一面,好好聊聊。”
陆国华和郁春玲一听,脸上立现喜色。
郁春玲忙问:“他小叔,这可是真的?”
陆国民道:“二哥在旁边呢,我敢骗你吗?”
陆国华笑了笑,点头道:“行,我正在到处找销路呢。有空我们聊聊也行。”
陆国华接着又问了些细节,陆国民只是个传话人,知道得并不多。
“没事,我们到时见面再细聊。”
“行行。”
兄弟两人边吃边聊。聊着聊着,陆国华又问起了弟弟的终身大事。
“你这对象的事准备怎么办?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陆国民略有些不好意思:“还没有,不急不急。我想先成家再立业。”
郁春玲在旁边接道:“这事也得抓紧了,你下手晚了,好的都被人挑走了。”
陆国华语重心长地说道:“国民,我知道你这种的挺受女孩子欢迎,不过,你可不能仗着这个乱来。”
陆国民微微红了脸,讷讷地说道:“二哥,瞧你说的,我是那种人吗?”
陆国华也没往深了说,只是点到为止罢了。
这一顿饭吃得也算和谐。陆国民临走时还硬塞了700块钱给陆国华:“二哥,我都听说了,你弄了这一大摊子,手头肯定没钱了,我这是借给你,等你赚了钱再还我就是。反正我暂时用不着。”
陆国华想了想,说道:“行,我就先收下了。等赚了钱就还你。”
“哎,不过你们可别让娘和大嫂知道了。”
大嫂那人他知道,她要是知道了,不缺钱也会来找他借,而且还振振有词:“都是哥嫂,凭啥老二家能借,我们家不能借。”借了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还啊。
第二天,陆国华好好打扮一番,刮了胡子,穿上新衣新鞋,跟着陆国民去县城见蓝心怡家的亲戚。
晚上,陆国华哼着小曲进家门,陆郁梨一看老爸的神色就知道事情有望成功。
果然,陆国华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跟妻女分享今天的经过:“事情挺顺的,那人不错,看上去挺靠谱。”
隔了两天,蓝心怡介绍的那人又派了两个人来现场考察,他们陆家的厂房有些不太满意,陆国华忙解释说,作坊是新建的,以后会一步步完善。虽然条件有些简陋,但他们对卫生一点也不放松。
对方考虑几天后,答应跟陆国华签合同。
他们初期只要三千斤散装咸菜,一千袋袋装咸菜以及七百瓶豆豉和辣酱。以后再视销售情况追加进货量。
事情取得突破性进展,陆郁梨一家喜不自胜。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更是加班加点,不停忙碌。厂房里灯火通明,机器也开始全部开动。冬日里人闲,不少跟陆郁梨家走得近的乡邻都过来帮忙,白奶奶白凤母女,孙小丽母女俩,还有陆成功和杨小方夫妻俩,这两人来得最勤,每天早来晚走,弄得李秋云直甩脸子,犯酸的话时不时地往外冒。
杨小方假装听不懂,便问婆婆道:“妈,您不是说你跟妯娌十分和睦,从没红过脸吗?现在二叔二婶家忙,我和成功在家闲着无事,去帮忙不是应该的吗?”
李秋云心里窝火,但话是她从嘴里说的,她只能承认:“呵呵,我们妯娌当然和睦,要不和睦,你二婶能舍得送你们那么重的礼吗?”
杨小方笑道:“是呢。我就说是这样嘛。妈,那没什么事我去二婶家了,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
李秋云待儿媳妇走后,气得又是跺脚又是骂娘的。也不知道那个郁春玲给她儿子儿媳妇灌了什么*汤,笼络得两人都跟她亲。
陆国华和郁春玲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帮忙,干活进度快了许多。但是总是这么让人白忙活也不太好,于是两人悄悄商量,工钱先欠着,等货款收下来就给他们发工钱。郁春玲找了机会告诉大伙这事,不想却遭到大伙的一致反对。
白奶奶先说道:“啥钱不钱的,乡里乡亲的,互相帮点忙很正常,我平常让你帮忙酿豆豉,做咸菜我也得给你钱呐。”
孙小丽她妈也反对。
最后杨小方说道:“二婶,现在腊月里人亲,在家呆着也是呆着,在你这儿大家一起聊聊天顺便干点活,就当玩了。你就不用提工钱的事了。以后等厂子上了正式轨道,你们手头资金也周转开了,再说工钱的事吧。”
陆国华和郁春玲一想也是,反正这些人的情份他们记住了,等手头活泛了,可以多发些奖金或是礼品之类的。
简陋的厂房里,一片热火朝天。众人分工有序,动作娴熟。
陆国华还特意托人买了不少口罩、帽子和塑胶手套。厂房可以简陋,但卫生条件不能简陋。
切片切花烘干腌制杀菌再到包装,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又过了两天,陆国民厂子里放假了,他没事也来转转,帮忙干点小活之类的。年底时,白大娘的儿子白大龙也回来了。陆郁梨看着白大龙,实在不知该怎么评价这人。白奶奶家解放前是地主,因为这种家庭成份,耽误了白大龙的婚事,所以尽管白大龙条件不错,四十多岁仍是光棍一条。同样是光棍,白大龙的口碑很不错,比朱国正要强许多。在白大龙的前四十年,他的标签是老实、能干、孝顺。但这一切在都在他遇到邻村那个马寡妇时改变了。
马寡妇是何许人也。她也算得是本地一个传奇,她长得漂亮人又能说会道,白大龙是她的第三任丈夫,前两个丈夫都死了。白大龙跟她好上不久,她便身怀有孕,而且还偷偷做了b超,说是儿子。这让打了四十多年光棍、并且以为注定要绝后的白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