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树倒狲不散》第64章


唐三藏虔诚地伏在地上,行了个大礼。
观音菩萨的脸上有着让人动容的悲悯,仿佛一切苦难在他面前,都算不得什么。他与素九的目光交汇了片刻,眉头不着痕迹地跳动了两下。虽然预想中事情不会进行得那么顺利,可谁知道会这样呢!若不是他以防万一地跑来救场,简直不敢想象会不会被小魔头把所有人都带沟里去!
“敖烈。”观音菩萨温声唤道,“你在此处已修身养性了三百余年,可愿做取经人的脚力,送他往西天去?待到修得正果时,便能塑你金身,使你超越凡龙。”(超越凡龙,这四个字是原文观音亲口对敖烈说的,大家别笑。)
素九以为敖烈一定会勃然大怒、拂袖而去,毕竟一条血统纯正的龙,被一个凡夫俗子骑在身下,当真是奇耻大辱。
可没想到,敖烈沉默了半晌,竟郑重地点头道:“但凭菩萨差遣。”
水族如今的地位,很低。龙族是水族之首,有着振兴水族的责任和义务。而北海的实力更是不如其他三海,北海龙王敖润性子温儒,轻易不肯与旁人发生争端,是以北海虽弱,却是四海中最风平浪静的。
敖烈年轻,可他是北海的传承,肩负着振兴北海的责任。修得金身,超越凡龙的吸引力,对他、对北海,都太大了。
观音菩萨将敖烈的龙珠摘下,将杨柳枝沾了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如小白杨般挺拔的青年,化作了一匹矫健俊美的白马,长长的睫毛盖着大大的眼睛,眼神如水,却又坚毅。
(作者有话要说一定要看)
第78章 观音院僧谋宝贝
继与敖烈相遇后,此去行有两个月的太平路,路遇不过都是些狼虫虎豹,还不足以叫悟空多瞧一眼。光阴迅速,又值早春时候。但见那山林锦翠色,草木发青芽;梅英落尽,柳叶初开。
悟空领着素九,顺便引了唐三藏与小白龙,行完春光。
这日,太阳落山了。
唐三藏骑在白龙马上,遥望远处山凹里,有楼台影影,殿阁沉沉,便使了悟空道:“行者且往前看看那里是何去处?”
悟空闻言往前一瞥,道:“一所寺院。”
唐三藏颔首期待道:“既是如此,便前往借宿罢。”说完,双腿往白龙马肚上一敲,率先而去。
悟空无可无不可,低头见素九饶有兴致的模样,便颜色温和地牵着她,慢悠悠地赏着这可喜的春景,越发觉得韶光暖人。
唐三藏策马而来,直至山门观看,果不其然,那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株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又见钟鼓楼高,浮屠塔峻,有僧安定盘坐,啼树鸟音闲。(此处摘自《西游记》第十六回)
果真是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唐三藏竟一心为这清贵之景深深折服,待回过神,悟空素九已行到身边。
唐三藏拿眼觑了觑悟空,到底是不敢开口使唤他,只好眼巴巴地去瞧素九。悟空满脸肃杀地眯了眯眼,想叫这和尚瞧明白自家师妹可不是好欺负的。素九却抢先一步放开悟空的手,蹦蹦跳跳地前去敲山门。
这西游路上是非多,素九不愿随意生事给师兄惹非议,她虽是个娇气的,但也不是不能容人的性子。
悟空看着自己揣在心肝儿上的珍宝欢脱的背影,生生压下翻江倒海得要叫他昏了头的怒火,晦暗不明地看了眼马背上正目光晶亮、迫不及待想要入寺一观的和尚。
寺门里走出一众僧人来,只见为首的那一个: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草履行来稳,木鱼手中提。这穿得有模有样的僧人口中喃喃地念着经,笑道失瞻:“哪里来的?还请方丈入门进茶。”
三藏见了,当即下马,快步走到门旁,道了个问讯:“贫僧乃东土大唐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行至此处天色将晚,还望借住上刹一宿。”
那和尚闻言,笑道:“请进里坐,进里坐。”
唐三藏回首唤悟空牵马进来,便要与那和尚进寺喝茶。
悟空挑眉,甩给敖烈一个“你自觉点儿”的眼神,便扶着素九上台阶,进门跟上。
“等等,”一个中年和尚出声拦道,“这位女施主,佛门重地,是不与女子借宿的。”
素九惊得瞪大了眼睛:“女施主?你如何能知我是女子?”
众和尚听了这话,先是一愣,有几个修养不到家的,面上还有几分讥笑。
悟空倒是不怎么生气,蝼蚁一般的存在,瞧上几眼都算是给脸了,倒敢给师妹脸色看……呵,当他是个死的?
那中年和尚显然胸中自有城府,面色不改道:“贫僧虽年长,可双目还不算瞎。”
素九闻言,更是惊诧:“你个修佛的和尚,竟不知众生法相,无关皮囊?!”顿了顿,又变脸般的,拿出忽悠唐三藏的那一脸佛光万丈的表情,恳切道:“你只相信你双眼看到的,却不用心去看,执着法相,如何能悟?”
围观的和尚皆是无言以对。
中年和尚叫素九抢了个白,梗了梗,还要再与她辩驳,却听先前为首的老和尚朗声笑道:“能说出这番话,施主当真是个妙人。罢罢罢,大开山门,不过是与人方便,施主若不嫌弃,便一同进来吧。”
“如此,便却之不恭了。”
素九轻轻颔首,拉着悟空的手,十分骄矜地跨进了寺门。
敖烈踢踏着达达的马蹄,也欢欣鼓舞地跟了进来。
一行人进了山门,见那正殿上书“观音禅院”四个大字。三藏大喜道:“贫僧感沐菩萨圣恩,还未曾叩谢,今得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甚好拜谢。”
禅院和尚闻言,便命人开了殿门,请三藏朝拜。
而后几人行至后方,院主献了茶,又安排了斋饭,只见两个小童搀扶着一个老僧,从后边走来。老僧头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生辉;身上穿着一领锦荣偏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褶皱,一双昏眼,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众僧请安道:“师祖来了。”
唐三藏起身施礼迎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老僧虚扶一把,道:“听闻东土大唐而来的钦差,我才出来奉见。”
唐三藏道:“初至宝山,叨扰了。”
那老僧如个老封君似的被小童扶到座上坐好,眼皮略抬地看向素九悟空。
悟空头也不抬,只专心看着素九。他心里正窝火呢,这算什么事儿呢?好不容易师妹天天在跟前儿,他才得以时时亲近,可作甚要在个庙里借住!想着方才他想像之前一般把师妹抱在怀里,喂她吃饭,可师妹却说到底是佛门重地,还是莫要太过放肆,竟将他推开,还离得远远的,都不许他靠近!!!悟空自觉心里委屈,没有起身一棍将这破庙掀成两瓣儿都是看在师妹面子上,此时完全不想与无关的人一点好脸色。
素九也知道师兄闹脾气呢,可再怎么着,也不能在清规戒律的庙里黏黏糊糊地惹人嫌吧,而且……素九默默地把紧紧贴在她身边的悟空又往外推了推,他俩肩并肩地坐着,身下的蒲团儿都已经贴得密不透风了,这货竟然还嫌远……要真如了他的意,合该要被扫地出门的。
师妹又推我!!!悟空简直要咬牙含泪了,死也不从地任素九推他,愣是贴着素九,纹风不动。
那老僧见素九二人半分面子也不给,想要发作,却也忍住了。他已有二百七十岁,是有那么些道行的,那男子倒是不好分辨,可那女娃气势瞧着有些唬人,竟比他得缘面见过的头陀周身气息还要了不得,真是……真是后生可畏,十分可畏。而且……以这老僧二百来年四处敛财修炼的一双精明眼看来,这女娃手里,很该有些好东西。
这般审时度势后,老僧面上的些许愠怒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叠声唤门人献茶。
角门走进一个小童,手捧着羊脂玉的盘儿,上有四个法蓝镶金的茶盅,又一个小童,提一把白铜壶,斟了四杯香茶,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
唐三藏见了,也不禁夸口赞道:“美食美器,不外如是。”
老僧雍容地靠在座椅里,瓮瓮道:“圣僧乃是天朝上国而来,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圣僧可有什么宝贝,也好借来一观?”
唐三藏温声道:“贫僧苦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