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军医》第216章


一身的尘土,显然是刚从训练场回来。
“啊啊”小米喊他。
童刚走过去也想逗逗儿子,手刚伸出去一半,就又收了回来,他还没有洗漱。
今天身上那么脏,孩子都是那么娇贵的,可不能被他的脏手给弄脏了。
“小米乖啊,爸爸先去洗澡,洗完澡就回来。”说着,他已经去了卫生间。
小米的眼睛一直都盯着卫生间,还在那里喊着“啊啊”
这时,苏母也走了出来,手里抱着大米。
大米现在长得虎头越脑的,可比小米胖多了,一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那可爱的程度,简直是一级的。
“啊”那边大米突然也喊。
现在大米和小米,还不会说话,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嘴里喊的是什么。
现在的大米和小米,搀扶着已经能够走几步,自己走路还不会。
说话的话,那就更不会说话了,但是最近一直在练习,只希望孩子能够早点会说会走。
但是谈何容易,哪有那么快的事情。
那边,大米也在苏母的拉扯下,在慢慢地练习着走路。
可别小瞧了这个走路,万事开头。
说话什么的,也不急,走路这个如果教得密,那么还是极可能学会走路。
只要走路会了,那么他们还不怕孩子开不了口
“妈,我们放开手试试,看孩子能不能走。”苏晓突然说。
苏母说:“这能行吗孩子的腿部发育还没有好,所以练习久了,对腿也没有什么好处。”
“不,妈你说错了。虽然说孩子现在的腿部发育还没那么系统化的健全,但是如果连走路都不好好地教,那么还想等到孩子几岁所以我们要早点利用起来,早点让两孩子学会走路。”
于是,苏晓决定放开手,让孩子去走。
“宝宝,来,向妈妈走来。”苏晓拍着手朝孩子说。
此时的小米,就站在桌子下,手紧紧地扶着桌脚,一时之间,有点儿迷茫。
“来,小米,不要怕,走向妈妈,勇敢点。”苏晓朝小米喊。
小米紧紧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走路是需要勇气的,之前一直都是他们抱着孩子或是扶着孩子在那练习成绩,这过程很重要。
“来,小米,勇气点。”苏晓又喊。
小米在那站着,在看到自己的妈妈朝自己拍手,还是有些犹豫。
“小米,妈妈就在这里,离你不远,哪怕你摔倒了,你还有妈妈在这里呢,妈妈会接住你的。”苏晓又说。
小米看着离自己不远的妈妈,妈妈手很长,几乎能够得到他。哪怕摔倒了,都能马上接住他。
小米毕竟还小,哪怕再聪明的孩子,他也想不了太多。他看到自己的妈妈离自己不算太远,自然也就有了底气。不管怎样,只要自己勇气地迈向母亲,这个事情只要办到了,那么也就成功了。
他放开了手,站在那里,并没有马上摔倒。
然后,他开始迈动了脚步,走出了这人生中的第一个脚步。
一步,二步
还没有走出两步呢,他就倒向了地面。
苏晓马上就接住了他,才没有让他摔倒在地上。
因为不疼,所以他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哎呀,我们家小宝贝真聪明,真勇敢,都能走出两步了,妈妈为你而骄傲。来,小米,我们再来。”苏晓又把他抱回了饭桌下,既然跟之前的动作一样。”我们再走几步,好不好”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的走路很顺利,所以给了他勇气,这一次并没有让苏晓喊多久,他就开始迈开了小短腿,开始走向了苏晓。
小米又向她走来,一步,两步,三步
又倒下。
再走,再倒下。
那边的大米,似乎也被小米刺激到了,听到自己的妈妈在表扬着弟弟,他很不满。
“哇”大米抗议着。
“我们的大米也敢示弱呢。”苏晓说:“来,大米,你也走几步。”
于是把大米也抱到了桌子底下,然后跟小米一样,开始鼓励着他练习走路。
有了对比,有了竞争,兄弟两人就更加开始了走路。
或许是大米的好胜心太强,最后比小米晚练习,竟然比小米走得好。
等到童刚洗完澡出来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走得一身的汗。
“巴”大米看到童刚出来,突然就朝他喊。
第144章 过年
小米的这一“巴”; 喊的音有点儿模糊; 口齿不清,但是近在咫尺的苏晓还有刚洗漱完出来的童刚; 还是听到了。
童刚惊喜,奔过去抱起了小米:“小米; 你刚才喊我什么”
小米抿着嘴巴,又不叫了。
“小米; 你再叫一声。”
但是小米就是闭嘴不叫。
苏晓说:“小米都叫了你一声爸爸了; 反倒是我这边,都没听过他叫妈妈。这小子; 真是没良心。”
“你啊; 这不吃醋。”童刚在旁边笑话她。
苏晓却去逗小米:“小米; 叫起妈妈叫声妈妈听,可不可以”
小米歪着脑袋; 张嘴想学; 没学过来。
“嘛嘛”突然; 另一边,一个声音喊。
苏晓望过去,却发现是被苏母抱在怀里的大米。
这一声喊,让苏晓的心里就跟喝了蜜糖一样的甜。她走堵塞以,抱住大米:“大米; 你刚才喊我什么”
“嘛嘛。”大米又喊了一声。
苏晓高兴地说:“你们听到了吗大米喊我妈妈了; 大米喊我妈妈了。”又捧住大米,在他脸上用力地亲着。
“大米会叫妈妈了啊; 大米叫声爸爸。”童刚也过来逗大米。
大米张了张嘴,想要学“爸爸”这个词,想了好久,才喊出“粑粑。”
“哎呀,我们家大米就是聪明啊,比小米聪明,不但会喊妈妈,还会喊爸爸。”童刚也凑上去亲他的脸。
小米见了,似乎有点儿生气,这一气之下,竟然喊“巴巴”
这一声巴巴叫得童刚心花怒放的,也在小米的脸上亲着。
苏晓有些吃醋:“小米真偏心,亏我对你还那么好。以后我就疼大米了,大米多乖,叫我妈妈。”
小米开始张嘴喊,但喊出来的音都不是“妈妈”的近音,听得有点儿晕。
“不急,小米,咱们慢慢来。”童刚说着,又对苏晓说:“这孩子今天刚学会喊声 ,也没那么快就立马学会爸爸妈妈。时间多的是,总会听到的。”
苏晓说:“我知道孩子刚学会说话,就是有点儿好奇还有惊喜。”
苏母已经过去做饭,苏晓和童刚两个开始带着孩子在那练习走路。
十一个月的孩子,已经会喊爸爸妈妈,还能走上几步,说实话,这是非常的难得。
这是属于极有天赋的孩子,聪慧到极点的才会那么的快。
“我们大米小米真聪明。”苏晓不只一次地夸奖。
苏母总会在这个时候纠正她:“孩子面前不要说聪明,要说笨。孩子还小,会压不住福。”
苏晓母虽然不觉得这种说法真的会,但是还是执行了这种风俗习惯,特别是苏母在的时候。
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苏母也已经离开了家属区,回转了三河村。
苏晓和童刚也已经开始休假,开始四处张贴对联和福字。对联和福字是一早就写好的,直到现在才拿出来。
家里的卫生,是让小战士过来一起打扫的,倒也省了夫妻两人不少时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大米和小米可乖了,很少会给他们闹事,特别是最近学会了走几步,就总是会在那边练习。然后一练习就会摔倒,跌在地上倒也不疼,兄弟两人也不哭,然后趴起来接着走。
除夕夜那天,胡团长打来电话,让他们一家四口回军区大院吃饭。
对于回军区大院的童家,苏晓多少还是有些抵触的,这种抵触,没有随着大米小米的出生,就消失,最多就是淡化了一点点。
主要还是有点儿抵触胡团长,胡团长对她的挑剔,总是让苏晓不自在,这也是她不太愿意回去的原因。
“行了,别苦着一张脸了,好像大院那边能吃人了似的。看看大米小米,别被孩子笑话了。”
苏晓说:“没有,就是在想该送什么礼物过去。”
“你啊,到现在都有两个孩子了,还那么怕我妈。”童刚有些无奈,对着大米小米说:“你们两小皮孩子,记得多讨讨你奶奶的欢心,最好是让你奶奶的目光全被你俩吸引,无暇去顾及其他。”
一家四口,是晚饭才过去军区大院的童家。
过去的时候,童政委已经下班在家。部队没有放假一说,只有休假,所以在除夕的时候,未必就能够休息,具体还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