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娇媳妇》第126章


“我知道,这个腊肉腊肠很好吃。”
不止谢奶奶惦记叶青水做的腊肠腊肉,温芷华去年吃过一次之后也很喜欢。
叶青水还怕婆婆跟徐茂芳一样,嫌弃这些乡下土特产。
她笑了笑说:“不止,这是庭玉亲手做的。”
温芷华生生吃了一惊,“庭玉还会做这些?”
谢庭玉冷淡的脸上,神情有些不自然。
“会的,他做得可好吃了……”叶青水娓娓道来,告诉她谢庭玉是怎么做腊肠的。
婆媳俩头一次闲聊唠嗑,叶青水靠着这些柿子酱、腊肉腊肠、酥饼蒸糕……居然也没有冷场。
温芷华领着这一堆土特产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叶青水松了口气,她还以为她这个婆婆会跟徐茂芳一样,看不上这些土特产。
她听说婆婆在首都一家有名的酒厂当副厂长,温芷华这个年纪能做上副厂长,可见本事不小。
厂子原本是家族传承,但五十年代的时候改成了公私合营,得以保存了下来。
男人手头这么阔绰,是因为他能从母亲的娘家这边继承了一些祖产。烟酒糖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但利润却高得惊人。
尤其国人爱饮酒,逢年过节、碰上喜事,再穷的人家也要喝两杯。
叶青水摇摇头,笑道:“我刚才还担心妈瞧不上这些东西,没想到一听是你做的,她全都拿了回去。”
谢庭玉淡淡地道:“水儿不用妄自菲薄,是你的方子好连我都喜欢。她怎么可能不喜欢?”
叶青水听到这里,再也不开口了。
这是他们母子俩的事情,她不应该替谢庭玉原谅。
叶青水永远记得那次谢庭玉埋在她脖子,难得流泪的情景。
几天后,大院里的邻居亲戚听到谢家儿子儿媳回来的消息,开始走动了起来。
叶青水从乡下带来的特产特别受欢迎。
尤其是去年来谢家吃过年夜饭的亲戚朋友,来了谢家之后吃了一顿还不够,还想带一点回去。
谢庭玉的朋友——徐玮,好声好气地恳求说:“弟妹,我不是自己吃,你嫂子特别想吃一直念着,她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看在这个份上你把它让我吧。”
他软磨硬泡地顺走了一斤腊肠,留下了两块钱和五市斤的肉票。
叶青水拿着这些钱票,好像看到了一点挣钱的希望。
她立即去供销社买了猪肉回来,二十斤的猪肉她如今提着沉甸甸的,但是叶青水心情愉快,干点活也不累。
她当天就灌了二十斤的腊肠出来,晒在院子里。
第二天谢奶奶见了院子里挂满的腊肠,只拍额头,怪孙子让媳妇干重活。
谢庭玉看着媳妇满满动力的身影,嘴角泛起笑容,“水丫很开心,让她做吧。医生说她也得适当活动,整天坐着我也怕她闷坏了。我都看着她呢,奶奶别担心……”
“她现在闻到肉味都不吐了,不是吗?”
腊肠做好了之后,大院里的人都知道谢家的儿媳妇又弄了很多腊肠。
因为它的味道特别好,香味浓郁独特,直令人惦记。许多邻居私底下偷偷来问她的腊肠。
要了人家的腊肠,总也不好意思空手拿吧?
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叶青水二十斤的腊肠全都被亲戚邻居要光了,挣了二十五块三毛。
她数着热烫的钞票,心想:还是首都人的钱好挣啊。
作者有话要说:
发66个红包,庆祝一下玉哥开始有人挖墙角
玉哥:“……”
第097章 
叶青水在床头数着钞票,在县城里摆一个月的早点摊子才挣三十来块。
别看早点摊子不起眼,如果政策放开了,能让人好好摆摊子了,月入千把块变成万元户压根不是问题。
八九十年代还有戏言称造大炮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足可见这些小本生意挣钱。
怀孕的头三个月叶青水没有精力再做生意了,她怪不适应的。
叶青水离开红旗县后,把卤蛋的方子留给了钱向东。钱向东不愿白占便宜,一次性给了叶青水三百块的买断这笔卤蛋的生意。
现在叶青水看着自己的腰包日渐鼓起,浑身都有劲。
不仅不会经常孕吐了,连吃饭睡觉都香了许多。
谢庭玉洗漱完,坐到床上注视着妻子,看着她高兴地数着钞票像偷了腥的狐狸。他盯着她如粉的唇瓣,忍不住亲了一口。
“有这么高兴吗?”谢庭玉问。
叶青水瞥了一眼男人,她抿着唇,嘴角跟抹了油光似的。
“你不懂,这叫享受劳动果实的甜美。”
她那得意的眼神仿佛在说:你这种靠奶奶补贴零用钱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谢庭玉悻悻地摸了摸鼻子,笑了。
……
周冬梅听到徐茂芳跟她说,叶青水做腊肠卖给大院里的人。
即便是已经离开了谢家的周冬梅,这会听到了也嫌丢人。
“她就不能安生点,好好安胎吗?”
徐茂芳提到这个,眼里也不由地泄出嘲讽。
“你也知道她从乡下来的,眼皮子浅,哪里知道名声的重要。”
把自己弄得跟乡下卖货郎似的,谢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徐茂芳在大院里碰到老熟人,他们迎面就是一句:“你家青水还做腊肠吗?”
那种语气,让徐茂芳臊得满脸通红,直想往地下钻。
徐茂芳为了避开这种尴尬的场面,饭后在大院里散步的习惯都生生改掉了。
但她自己却没有想过,劳动不分贵贱。当年她母亲也是靠着一手裁缝手艺拉扯大她、养家糊口呢!
周冬梅说:“可怜了我哥,好好的一个京大学生,讨了这样一个媳妇。”
想想他以后要跟叶青水这种女人过一辈子,真是太可怕了。整个家档次都被她拉低了,周冬梅想到自己回过头来还要讨好这种人,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抗拒。
且不提在大院里做生意算不算投机倒把,为了这一块两块钱,豁出脸给别人干活,叶青水得有多缺钱?
徐茂芳和周冬梅这时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大院里同样娶了乡下媳妇的李爱军。
日子是过得那叫一个鸡飞狗跳、水深火热。
周冬梅和徐茂芳母女俩替谢庭玉感到丢脸,谢庭玉丢不丢脸?
谢庭玉是觉得丢脸的。
他开学的那天,叶青水取了五十块给他。
“男人身上得带点钱。”
她想了想说:“虽然食堂便宜,但是你饭量大,多吃点,别净想着省钱。”
谢庭玉攥着这皱巴巴的五张大团结块,心里热乎乎的,既惭愧又感动。
他说:“水儿对我真好。”
他深深自责。活了这么一大把岁数了,回过头来还得靠媳妇挣钱养家。
不过谢庭玉这时候却没想过,他自己也把身上所有的钱给了媳妇。他名下还有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一个宅子,光是租金每个月能有一百块。
叶青水倒是没有把租金看在眼里,钱经不住花。
她要趁着机会来临之前,早点攒足钱到时候好做些大生意。现在这样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生意,利润虽然可观,但是却远远达不到叶青水想要的那种程度。
叶青水到供销社买过一次肉后,再也没有去那排队买肉了。
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叶青水第一次买肉回来做腊肠,就跟揭开了自己的酒盖子似的,让大院里的人闻到了香。
等他们吃光了买回来的腊肠,自然还会再来买。
再来谢家买的时候?
不好意思,叶青水不卖腊肠。
叶青水抿抿唇,抱歉地跟上门买腊肠的客人说:
“本来这个腊肉腊肠,我们家是自己弄着吃的。给你们一次两次还可以,总不能吃光了就来我这里要吧?这样我变成啥了,我这样做就是投机倒把……”
“谁说你是投机倒把了?”
大院里爱吃腊肠的客人心里空落落的,才尝出了点滋味,就不做这个生意啦?
徐玮听到叶青水不做腊肠,宛如接到了晴天霹雳。
他家里那口子就爱吃它,虽然吃得不多,但隔三差五地也要吃上一点。
突然不卖腊肠了,徐玮都不知道回家该如何跟媳妇交代。
他的脑子忽然一亮,到部队食堂买了两斤的鲜肉拿到谢家。
“我把肉给你,拜托你帮忙做腊肠,这样就不算投机倒把了吧?”
叶青水笑眯眯地收下了这两斤猪肉。
他看着叶青水笑眯眯的脸,忽然觉得她这样的笑容跟谢庭玉像极了。
叶青水不卖腊肠了,她靠着手艺收加工费。
毕竟有时代敏感的特殊性在,叶青水不可能跟年代的潮流对着干。在县城里小打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