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权臣宠妻日常》第145章


陌才湃肥蹈呙鳌?br /> 除了正一品的太子太师,皇帝还给了个正一品的大学士。
嗯,本朝大学士多数从一品,正一品属于限量版,不是谁都能得的。
看起来王子腾两个正一品在身,好似风光无限,可仔细琢磨,这两个职位都挺虚。
因本朝太子三师并不一定要满额的,这主要看皇帝和太子的心情,因此王子腾如今确实可以说是东宫的头一号人物了,但实际上呢?东宫里归根到底还是太子说了算。
王子腾就算要告状,也就是找家长,可太子的家长是皇帝,王子腾又能如何?
而正一品的大学士和从一品的大学士也不一样,正一品的大学士当然更有面子,表面上可以参与的事务也更多。
可这是个不常设的职位,也就是说,皇帝高兴了,封一个正一品的大学士,皇帝没那心情,那大家都是从一品。
一个平日里没有也不影响国家运转,事务处理的职位,能有多少实权呢?
或许王子腾在理论上来说,确实可以插手各种事务,但王子腾真的敢插手吗?
两个正一品在身,就算皇帝不忌讳他,下头也多得是人想要在他身上找茬,王子腾离京多年,如今刚回来,正是不稳的时候,何况他外放期间贾家薛家等王家的坚定盟友也相继倒台,这会儿只依靠一个王家是不能像以前那样稳固的。
王子腾若是懂这个道理,那么他至少会收敛,这会儿比起揽权,王子腾更想做的恐怕是藏拙。
陈景书与赵载桓一番商讨,两人都觉得这事是铁定没得商量了。
比起赵载桓的那点小别扭,自然是对王子腾的安排更加重要。
赵载桓最后也只好嘀咕:“也不求王子腾像程鸿光那样好,只要他不给我找麻烦,我就不管他。”
陈景书笑道:“殿下也不必这么说,王子腾在边境多年,殿下还是有许多东西要向他学的。”
“啊,”赵载桓惊讶道:“难道是因为南海战事,所以父皇才安排他做太师么?”
王子腾的经历和如今的时间当口,都让赵载桓不得不怀疑这一点。
陈景书摇摇头:“圣上的想法,哪里是我可以琢磨的呢。”
赵载桓道:“王子腾若是真的愿意教,那我就好好学。”
陈景书道:“殿下这样说才对。”
被表扬的赵载桓嘿嘿笑两声,心里却觉得,自家陈庶子怎么对谁都这么好呀?
他事事都讲道理,不为个人好恶影响,更是温和谦逊,以后王子腾要是欺负他可怎么办呢?
赵载桓觉得这个问题得好好思考一下。
陈景书则在回去之后把这事给陈孝祖说了,又道:“圣上此举两者兼顾,确实再周全不过。”
陈孝祖听完却笑:“何以就是两者兼顾呢?依我看,倒不是这样。”
整个大晋若论对皇帝的了解,陈孝祖当然是第一人,这一点陈景书是完全认同的,因此听到陈孝祖这话,他忙问道:“大伯此话何解?”
陈孝祖道:“依我看,王子腾是太子的磨刀石。”
陈景书心中一惊,不由微微瞪大眼睛,有些不可置信:“这话的意思是……圣上想……处置王子腾?”
陈孝祖道:“若非如此,何以一定要是太子太师呢?旁的职位就真的找不出合适的?”
太子毕竟是未来储君,王子腾若是他的老师,万一他对太子施加什么影响了?
陈景书道:“可……圣上若想对王家动手,之前处置薛家贾家等的时候有的是机会,又名正言顺,何以要等到现在?”
陈孝祖道:“因为他对王子腾还有情谊。”
他对陈景书温言道:“圣上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人,若是在当时处理王子腾的事情,王子腾结果如何,也不难猜测,但如今……如何处理王子腾,是太子必须要学的一课,这一课若是做好,想必圣上也可以放心了,至于说王家……不是还有王献在么?”
陈景书下意识道:“可王献他……”
他原想说王献也姓王,也是王家人,当初会选到旁支的王献,也有王子腾的影响,因此在这事上王献可不可用。
但却又忽然想到,王献的身份那样特别,那样巧合,当初可以说是王子腾的眼光与气量,但现在看来,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王子腾吗?这背后就没有其他人暗中推动?
陈景书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我如今有些懂大伯当年的心情了。”
对上陈孝祖的视线,陈景书苦笑道:“这般日子,这般环境,果然还是纵情山水来得好。”
可他不能退。
就像当年的陈孝祖一样。
寸步不能退。
这就是责任,是他在享受了陈家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必须要回报反哺家族的。
陈景书问:“这些,是圣上对大伯说的么?”
陈孝祖道:“是我猜的。”
陈景书顿时觉得自己果然还是太嫩了。
陈孝祖叹道:“你还年轻呢……”
陈景书却觉得心中酸涩:“是我做的还远不够好,这才劳累大伯还要为我操心。”
若非如此,陈孝祖何以在此时回京呢?
第85章 
陈景书觉得他近些日子听的最好的消息大概就是英莲出嫁了。
甄英莲的身份一直有些尴尬。
说她好, 她当年也是甄家小姐,如今又和黛玉认做姐妹, 亲如一家,陈景书又是太子面前的红人, 林姑姑认她做干女儿,因林姑姑只是孤身一人,日后财产自然都是留给英莲的,这些年林姑姑在京城也攒下点产业。
如此算来, 英莲的条件好像确实不差。
可仔细论起来, 她当年又做过薛家的丫鬟,看看如今薛家的样子, 再想想薛蟠是什么人物, 正经的人家, 谁也不想被说自家当家媳妇是薛家丫鬟吧?何况是与薛蟠还有些牵扯,谁知道是不是清白的?
薛蟠那样的人, 放在嘴边的肉会不吃?
如此一来,英莲的婚事就成了个让人操心的事情。
太差的黛玉和林姑姑都看不上,也不想英莲吃苦, 若是好一些的, 人家反倒又不愿意要英莲了。
英莲固然有好处, 却还没好到让人可以完全忽略掉她身上的那些问题呢。
黛玉和陈景书说起这事的时候还是笑眯眯的:“你猜猜是哪家的公子来求娶英莲?”
陈景书哪儿知道这个,于是很诚实的摇头问:“哪家的?”
黛玉道:“也是你认识的人家。”
认识的?
陈景书思来想去还是没想出结果。
黛玉见他如此, 不由道:“是王家公子。”
这些日子听了太多的王子腾, 陈景书的第一反应就是王子腾的王家, 后来一想这不对啊。
“是……老师?”
除了王子腾,陈景书也就只能想到王撰了。
黛玉笑起来:“就是王先生家。”
这个答案可让陈景书惊喜了:“那倒是好了,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何况王家确实不错。
陈景书至少很清楚王撰的人品是完全值得信任的,而这两年王撰定居京城,原本也打算悠闲度日,哪知道闲了些日子之后却耐不住寂寞,自己又教了几个学生。
只凭着王撰教出了陈景书这么个好例子,他说要教学生,名额几乎可以说是千金难求了。
王撰只管选了几个自己喜欢的教。
不过也因此,原本王撰置下的产业他也顾不得操心了,全都丢给儿子去。
陈景书倒是听沈纯说,王家公子是个很不错的人。
如此倒真的是好亲事了。
这么想着,他对黛玉道:“英莲无父母,虽有林姑姑,但到底她也只一个妇道人家,我看这事咱们家里也得多帮衬些。”
黛玉道:“我还不知道这些?等她出嫁,少不得要多添几笔嫁妆。”
虽说王家家风不差,但黛玉还是希望英莲能够多些底气的,若论出嫁女子的底气从哪里来,恐怕嫁妆的多寡要占了大半。
陈景书点头:“这事你做主就是。”
嗯,陈大爷不缺钱,小富婆黛玉就更不缺钱了。
有了英莲这事,家里顿时多添了几分喜气,陈景书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然后很快陈景书又听到一个好消息。
原本外放的吴玉棠回来了。
吴玉棠这些年在外确实辛苦,他虽比之同龄人成熟圆滑不少,但到底还有些少年心性,入了官场又不比陈景书后头有个大神镇场子,外放之后去了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少不得要吃些亏,犯点错,但他本是聪明人,很快抓住机会,又发现当地有带草社的分社,于是便依靠带草社的社员与当地各势力搭上了关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