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周郎》第64章


身负甲胄的周瑜飞快的冲跑进大殿,却在那棺椁灵位闯入眼中的刹那顿在原地。
常年修养的礼仪持重远抵不过那没顶而至的悲痛,甚至连一呼一吸都带着钝刀割过般的刺痛,往事一幕幕飞快划过眼前,那爽朗的笑容,那桀傲的眉眼,那驰骋沙场时的霸气果决,那偶尔孩子气的无所顾忌……
然而须臾之后那些历历在目的画面随决堤的泪水如梦幻泡影般破碎。
那么多的话来不及说,那么多的梦想来不及实现。
他总是以为,还有时间,还可以等待,可哪料到,转身之后已是阴阳两隔,结局却是什么都结束了。
所有气力像被抽走似的,满带风霜的面庞越发苍白如纸,周瑜一步步沉重的走到孙策灵前,再也支撑不住似的咕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不受控制的不停滑落,失去血色的唇颤抖着,哽咽不成语,“兄长……周瑜来迟……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强烈的悲痛溢满胸腔,周瑜脑海里一片空白,声音低哑得几不可闻,只能无意识的反复呢喃着“兄长……兄长……”
孙权冷冷的看着周瑜悲拗不已,泣不成声,沉默片刻,眼眸低垂,毫不犹疑的伸手揭开盒盖,托着这重于泰山的印符起身,上前两步立于周瑜身侧,声如石沉寒潭,一字一句,冷静异常,“公瑾将军,请你接下兵符,提领江东,继承我父兄大业。”
泪眼模糊的周瑜转过头抬眸,一脸错愕。
几乎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周瑜慌忙起身,眼中泪水尚未止住,声音也还带着一丝啜泣,“少主公,你这是为何?江东是孙氏三代打下的江山,我周瑜万不能行此篡逆之事。”
孙权眉间渐渐拧成一个浅浅的川字,目光恳切的看向周瑜,缓缓说出那早已打好的腹稿,“将军听我说,这不是篡逆,这恰恰是为了我父兄大业着想。”眼帘微垂,声音中带了一丝无奈,“我年幼稚嫩,不能服众,而公瑾兄长你文武超群,又久战沙场,在江东文武中,你是最有威望的大将军,由你来执掌江东,才能使满朝文武拜服,光大祖业。”
周瑜踉跄的后退一步,好像不认识眼前的人了,看着曾经天真无邪总是跟在他与孙策身后的弟弟此时不着痕迹小心翼翼的试探,心中的悲伤渐渐被凉意所覆盖,沉默半响,面容不由的冷峻了几分,“那么,敢问少主你呢?你又做什么?”
孙权不由自主的避开他那洞悉明白的眼神,双眉越皱越紧,语气却更加低微道:“我愿做将军手下一长史,一方面可以襄助将军,另一方面可以安心侍奉母亲,安享太平,请将军体谅我的懦弱。”
周瑜知道孙权并不是庸弱之人,想必孙权也知道,他周瑜不是野心之人,他明白孙权任重而道远内忧而外患,也理解他的忧虑惶恐,可没想到,他竟会如此令孙权猜忌担心。
周瑜眸光微冷,顺着孙权的话接下去反问道:“这难道是主公的遗命吗?”
孙权微微一滞,顿了顿,缓声道:“兄长的遗命是让我们保有江东,光大祖业,可能完成这遗命的首当公瑾将军你啊。”说完直直对上周瑜的目光,却又在周瑜透彻的眼神下垂下眼眸,看来他那点心思恐怕瞒不过聪颖无双的公瑾兄长了……
周瑜面上犹带泪痕,神色却已是完全沉寂下来,他缓缓转过头,深深看向孙策的灵位,心中哀戚更深,他与伯符虽为君臣,更是兄弟,可他与仲谋,可能就仅是君臣了。
周瑜在心底苦笑一声,仲谋,伯符即传位于你,我必忠心辅佐,你又何苦如此猜忌试探……
他面无表情声音平平道:“少主心意周瑜极为感动。”随后深吸一口气,提高声音斩钉截铁道,“但周瑜绝不能受命。”语毕抱拳一礼转身快步走出灵堂。
孙权不着痕迹的舒了一口气,缓缓放下捧着江东印符的手,庆幸这场试探他赌赢了,这个位子也稳固了,公瑾兄长此后定会尽力支持他,其余将领朝臣也会渐渐服他。可不知为何,心里又有一丝失落。
这些为君者驭人的权术只会使兄弟之情越来越远。
不知又过了多久,默然等待的孙权被整齐划一,震人心魄的步伐声拉回神思。转眼见周瑜领着一干文武重臣而来,俊朗的脸上已不见一丝脆弱,坚毅凌然气势逼人。灵堂大殿外的台阶下上千精兵肃然而立。原来周瑜将驻扎在城外的大军调归中央名下,又抽出千余部曲在灵堂前集结,即为孙权立威,也是给他信心。
眼见周瑜率先向他拜倒,孙权本能的迎上去想去相扶,周瑜却眸光一凛示意他退后,随即重重跪下行了一个君臣大礼,大殿外的上千精兵也随之下拜,呼声震天。
孙权浑身一震,刹那间觉得自己方才的试探是那么的多余可笑,其余官署原本对孙权礼节简陋,见周瑜领头先是一愣,随即也纷纷跪下庄重行礼。
周瑜目光锋利,对着孙策灵位郑重起誓,一字一句发自肺腑,震慑人心,“在下周瑜,率众文武同僚,并三军将士在先主公灵前立誓,同心同德,扶助少主,生死无悔,永固江东!”
众人齐声相和,“同心同德,扶助少主,生死无悔,永固江东……”
“诸位快快请起。”孙权被此情此景所震撼,心底仿佛也燃烧起一把熊熊烈火,眼中跳跃着激动的光。
“我孙权在此发誓,与各位前辈,荣辱与共,生死同舟,共创千秋大业!”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开始(修)
周瑜的行为无疑是给许多尚在观望的寄寓宾客及江东文武官吏做出了表率,而他带回的精兵不仅给了孙权底气也助于稳定了吴郡局势,同时,来自许都的文书也传至,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但却没有说让其承袭吴侯爵位,不过江东文武依旧以吴侯称之。孙权让周瑜以中护军的名义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并下令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江东逐渐由孙策初亡时的混乱走向正轨。
孙权与文武重臣商议后,将故讨逆将军孙策的葬礼定在十日后举行,葬于吴郡城南孙氏墓地中,与孙坚的陵墓遥遥相望,是片青山绿水的好地方,面朝护城河,南至采莲泾,东濒水绿泾,每至盛夏,莲出水面,山林尽染,清风送幽香。可见者不禁喟叹,孙坚将军去世时才三十七岁,而孙策死时竟然仅仅二十六岁,江东自古是英雄出少年,可为何总是不见白头?
天下战乱频繁,薄葬之风渐渐兴起,孙策盛年早逝,事出意外,陵墓也是匆匆竣工,但在丧制上孙权却没有仓促从简。
连续一月的晴空,出殡那日却是阴云密布。
乌云压城,寒风裹挟着细长的雨丝扑面而来,吹得人衣袂纷飞,虽是眼见大雨将至,长街两旁却是早早挤满了百姓,还有许多男女老少源源不断赶来,在寒风冷雨中耐心的等待,只为送他们的孙郎最后一程。
举目望去,满城缟素。
送葬队伍缓缓经过正街走向城南,哭嚎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哀乐薤露,越发凄怆萧索。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天际阴雷阵阵,雨丝越来越密,不知过了多久,终是抵至城南墓地,雨雾之中林涛起伏,疾风之下纸钱混着落叶漫天飞舞,乔薇陪在乔颜身侧,睫毛凝霜,素衣长发被风吹乱,随手一抹已是满脸湿意,不知是雨还是泪,祭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乔薇望了望列于诸将之首的周瑜,身姿依旧挺拔如山峦,可惜茫茫雨雾看不清他的神情,四下尽是哭声,突然身后一声婴孩的啼笑将她拉回神智,绍儿被乳娘抱在怀里,伸手去抓飘在空中的纸灰玩,那双乌亮亮的眼睛像极了孙策,盛满了清澈好奇的光,年幼的婴孩并不知发生了何事,他还不会说话,不会叫父亲,以后也没有机会叫父亲了。
到了最后封墓的一步,众人齐齐跪下,震天的哭嚎声中,灵柩落葬,封墓石轰隆隆落下,乔薇下意识的看向阿姊,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声中乔颜显得异常格格不入,不见眼泪,不见悲伤,甚至连一丝情绪、一丝表情都没有。
大乔不像乔薇爱恨鲜明,她几乎没有激烈的情绪,一直是温婉如水的,但此刻木然望着墓石沉沉落下,将她与孙策阻于阴阳两端,那双眼眸中连最后的温度亦退去,只剩下万里冰封的虚无。
合土封陵,小霸王从此长睡不醒。
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千般功绩,万般风流,再传奇的传说,也终是,掩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