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周郎》第61章


孙策疲惫的笑了笑,微微抬手示意侍者托着漆盘上前,那上面端正的摆放着江东的兵符和吴侯的印绶,“权弟,接下印绶,提领江东。”
孙权眼眶通红,明显被这句话惊呆了,他怔忪机械的摇头,眼泪大可大可的往下掉,“不,大兄,你会好的,江东不能没有你啊,我怎能担如此重任。”
“听令!”孙策语气突然严厉,瞬间恢复了小霸王的威严气度,却又在下一瞬变得更加惨白虚弱,一层层白布包裹下的伤口依旧不断往外渗血,他艰难的拿过印绶佩戴在孙权身上,孙权惊惧的想要后退,孙策紧紧的攥住他的手不许他逃避,因为用力带动全身的疼痛使他猛喘冷气,虚汗涔涔,屋内的哭嚎更加大声,所有人都明白孙策的死对江东来说意味着什么,而面对死亡一切都是那么无力,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令人窒息的绝望中。
回光返照让孙策身体痛感渐渐散去,精神意识却异常清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一句“创业之艰难”让孙权再也抑制不住放声大哭,在所有人眼里孙策一直是张扬如火,如同耀眼的太阳一般,率领着江东将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好像所有困难遇见小霸王都会绕道,可十年征战,从寄人篱下忍辱负重到尽有江东威震四海,又有谁知道这荣耀光芒下的血泪艰辛?孙权很想说,他从来没想过提领江东,更不想当吴侯,他只想做小霸王的弟弟,有事时尽心辅助兄长,无事时打猎游玩,天塌了也有兄长顶着……可现在,顶起这片天的柱石要先倒下了,可江东不能乱,父兄基业不能毁,必须有人重新顶起来!
孙权紧咬牙关,拜受印绶,头重重磕在地上,痛声道:“孙权……领命!”
体内仅剩的余力毫不停息的一点一滴消散,痛感钝化,甚至所有感觉都在消逝,眼前的景象逐渐模糊,他费力的睁大双眼慢慢扫过他的妻子,他的母亲,他的弟妹,他的臣属,可惜一个个都看不清了。他笑喘了几口气,一字一句说得无比艰难,也是无比果决,“权弟,你的才干胜我十倍,足当大任。还有一句话,你要谨记,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说到此,他遗憾的在心里道,可惜公瑾不在此……
他挣扎的不让自己闭上双眼,声音微弱几不可闻,“小乔……”
乔薇明白他下面想说的话,心痛如刀绞,走上前跪在孙权身边,流泪道:“姊夫,你有什么话要我转告周郎?”
“转致公瑾,剩下的路只能靠他替我完成了,勿忘昔日之誓,好好帮助仲谋……”无边无尽的黑暗逐渐吞噬他的意识,眼中的神采慢慢溃散,他的声音也渐渐低去,像流星划过黑夜尽头,最终归于无尽的寂灭,“结识公瑾是我……孙策毕生幸事……愿与君……世世为……兄弟。”
戛然而止,空气似乎有一瞬的凝滞,随后撕心裂肺的哭声响遍整个将军府。
他呼出最后一口气,头微微一垂,在自己深爱的妻子怀里,永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他十七岁丧父承继旧业,十九岁率千余旧部挥师东进,据丹杨,破横江、当利,占吴郡,下会稽,克庐江,得豫章、庐陵、鄱阳……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数年间横扫江东,年纪轻轻就已成就一方霸业,他的崛起,点燃了江东锐意进取逐鹿天下的大火,他的死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一去不复返。
大江依旧东流,时间依然飞逝,江东仍在这里,只是小霸王不会再回来。
哪怕后人无限惋惜哀叹,留在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夜,孙策逝世,年止二十六岁。
此后,江东再无双璧……
作者有话要说:
☆、江东易主
更漏已过卯时,黑夜快速散去,天际渐渐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然而那个如太阳一般耀眼的男子却再也看不见初升的朝阳。
短短几个时辰内,吴侯伤重不治的消息就几乎传遍了丹徒,这无疑对城中的百姓和即将北上的士兵是巨大的晴空霹雳,恶意流言、不安恐惧疯狂的滋长蔓延,想必不久噩耗就会传遍江东,那时不知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不说以后,甚至在当下,驻扎在此的军营就有哗变之势。
府外的天地已是一片风雨肃杀,府内,太夫人因悲伤过度身体不支,被孙翊孙尚香扶下去休息,乔颜一动不动的跪坐在旁,目光呆滞的望着夫君,仿佛他只是睡着了一般,乔薇哀痛的搂着阿姊,可身体的温度温暖不了她也温暖不了自己,孙权跪在榻前泪流不止,虽然压抑着哭声,但背脊不住的颤抖,他一夕之间成为了江东之主,可到底,他还只是个不满弱冠的少年。
倒是稳重严厉的张昭先冷静下来,明白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必须马上将局势稳定下来,他努力压下悲痛,对孙权劝道:“孝廉,此刻是哭的时候吗?周公立法三年之丧,但当时徐戎作难,伯禽停止服丧而率兵征伐,不是伯禽故意违背父愿,而是时局紧迫不得不为。如今奸佞竞逐,豺狼满道,这时哀伤亲戚,顾全礼制,无异于开门揖盗,绝不是仁义理智之举!”
孙权脑海里一片混乱,对于张昭引经据典苦口婆心的劝说却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张昭长叹一声,只好亲自帮孙权改换吴侯的官服,扶他上马,列兵而出巡视军队,这才暂时稳住了局面。
随后孙权下令拔营回吴,同时派人给各郡报丧。张昭担心各地驻军来吴郡奔丧会使盗贼蜂起,更加动荡不安,便建议给各属县发公文,让各个驻地将领太守各守其职,在当地服丧祭奠即可。
孙策骤然逝世,本来被压制的江东错综复杂的势力又蠢蠢欲动,四面八方的威胁纷至沓来,孙氏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偏僻险要的地方犹未完全服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各个州郡,寄旅江东的宾客并没有结成君臣之固,对于去留还处于观望态度。江东陷入风雨飘摇中,吴郡城内更是暗流涌动,政局极为不稳,孙权年幼稚嫩,刚刚承继大业,并不为多数人所看好,朝中文武官吏隐约分为三个派别,一是支持孙策遗愿辅助少主孙权,二是支持颇有孙策风范的孙翊,三是支持父亡子替认为接人的该是孙绍,而孙绍尚在襁褓,应有大乔夫人代为执掌……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为江东大业着想,有多少是衷心效忠孙氏,又有多少是想趁乱作祟危害江东基业?
处于流言漩涡中的大乔心照不宣,她不管别人怎么看,依旧倔强又坚韧的在灵堂给孙策守灵,不管谁明里暗里劝她此事都以沉默相回,孙权自回吴以来几乎没合过眼,防范北方的曹操、西边的刘表趁火打劫,防止山越暴起作乱、部曲私逃、宾客流失,还有树立威信,稳定军民,镇住豪强等等,总之忙得是焦头烂额。
这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掀起了不小波澜——
中护军周瑜将兵赴丧。
———————————————————————————————
在初夏蝉鸣的衬托下,午后的侯府后院越发显得寂静。
乔薇站在廊下漆柱后的阴影里,本来她才安顿好前来奔丧的父亲,正准备回灵堂看阿姊,经过此处时却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静静地望着远处湖岸边的绿茵草地,如镜湖面在明媚日光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成双成对的蝴蝶在花草丛间翩跹起舞,耳边似乎又响起上次宴会的欢声笑语,乔薇嘴角露出恍惚的微笑,风景依旧美如画,唯有人不似……去年时。
婢女初云自画廊的一端走来,见她身形单薄,神色疲倦,竟是说不出的落寞寂寥,初云走至她身侧,轻声开口,仿佛怕惊扰她一般道:“夫人,府里传来消息,将军马上就回吴了。”
乔薇垂下目光,嘴角微笑消失,嗓音微哑道:“他还另外说了什么吗?”
初云摇头,“没有。”
乔薇闭上双眼深深吸一口气,去无法缓和那如针刺般的心痛,孙策的去世,对他的妻子、对他的弟妹、对他的老母、对他的臣属、对他的百姓、乃至对整个江东都是巨大的打击,然而还有一个人,他的心痛,绝对不比任何人少,那便是周郎。
乔薇不敢想象周郎得知姊夫死讯时的情景,然而一想到他的痛苦悲伤,她就喉头一涩,眼角不可抑制的滑下一滴清泪。
初云因外面的蜚短流长心里一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