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府长房》第80章


转出半里登上龙舟,颜氏正式介绍:“此园六水三地,水中有景十八处,沿河景致三十五处,春夏秋冬四季园圃水陆合计十四处,亭阁楼台总共四十二所,陆上奇观二十一处,因居陆四十九、靠水八十一,又换七七九九园。”
话音刚落,恰巧进了主路,眼前顿时开朗,连走心的皇后都觉瞠目,诸王妃赞叹不已。
皇太后也生起兴致,指画着询问四遭景观,脸色明显自然了许多。
在场的都是人精子,哪里觉察不出三位人上人气氛诡异?一直到刚才,介绍的好像纯粹是接待贵宾的耐心主家,观景的也似因为盛情难却前来应付的客人,直到此刻才露出一些昔日的随意来,与康王妃一处的越城郡主大大松了一口气。
约莫两炷香工夫,一栋极为壮阔的大朱楼映现在众人眼前,颜氏说道:“这是主院主楼,最宜揽景不过,晚宴便摆在此处!”
太后笑了笑:“你这样说来,我竟觉得饿了。”
金曈是户部的主事,入座前打量周遭一番后与下席的金晏咬耳朵:“瞧瞧,这还是偏楼,连房子加摆设起码两三万银子,加上余下五座对楼侧楼偏楼——好家伙!咱们那点儿安家银子只够建这个主院的。”
金昍也跟金阳磨牙:“二哥,论起大青朝的女人来,我头一个佩服的便是公主姐姐,你说本来都好好的,她出这个昏招做什么?”
金阳摇摇头:“且看着,这事儿还没完!”
琴音缭绕、美酒入味,果真是享不尽的人间盛景。皇帝但觉轻泰,因问陪侍的贾瑚:“方才一路走来,诸般景致为何都无正经名目?”
贾瑚早得嘱咐,躬身回道:“圣驾未降,不敢擅拟,方才所奏,皆是图纸的俗称。”
皇帝笑了笑:“这是大青第一才子和第一才女的园子,朕岂能去做贻笑方家的事儿?”
贾瑚告罪:“臣不敢!”
“如此盛景没有题词,朕料着必有旁的缘故在里头。”皇帝净着手说,“再领朕各处瞧瞧。”
太后瞧见侧楼动静便问颜氏:“我们往哪里去?”
颜氏站起身:“若仍走水路,过了对岸便是寺宇庵庙;陆路往北,还需多走一程经桥渡河,轿子都已备齐了,您看——”
太后点点头:“那就多逛一逛吧。”
道路虽有高低,总体还算平坦。除颜氏扶着头撵步行,诸王妃诰命都告罪上了小轿,两下有许多粗使婆子挑油添盏,一行人过楼步阁、依水缘山,眺览徘徊,但见处处铺陈华贵、桩桩点缀新奇。众人眼界大开,皇后亦加夸赞:“不过年余光景,竟可构筑这等园林。”
众人都想:这要是加倍工夫整一整,可不会比皇家的“三海西苑”逊色,哪怕你是比于皇太子的封国公主,多少还是有点儿——违制吧?
像忠雍王妃这等通透的还要多一层考虑:难道真是久沐皇恩无分寸?若是没有忠廉王的事儿,就算又建了一座紫禁城呢,宫里主子至多一笑置之,在眼下的关口摆阔——哪怕游玩的高兴也会在事后起到相反的效果。
忠顺王妃瞧着院墙问道:“这是东北角了?”
颜氏“嗯”一声:“猫狗房外面接着围场,再隔一段是附近几个村庄的集市。”
忠诚王妃感叹:“有这样一个园子,便是永不出门也够自自在在过上半辈子了。”
颜氏回头微笑:“舅妈说的不错,并非是我自吹,这称得上是个囊括南北东西的园子。”
直到北际走上闸桥,清扬古朴的钟声渐次传来,颜氏便道:“皇舅已到了肃远佛寺!”
打寺前经过,众人纳罕进香的去处,颜氏领头兜转一林一桥,穿洞过山后竟来到一座庵堂之前,尼众都在门前恭候,颜氏介绍:“此为‘无静庵’,别看与方才的佛寺距离不远,中间的隧洞一关,要饶行半日方能过去。”
太子妃赞道:“果然巧妙!”
皇后又问:“此园依山不就山、逆水不改水,浑似天成、不媚不俗,难道是你的手笔?”
颜氏摇摇头:“我并没有这份心胸,原是请了设计大家山子野先生构画,此老有些癖性,虽被百般请了来,也是提了好些条款的。”
“哦?”太后奇道,“既称山野之人,还敢跟你还价?”
“却不是还价。”颜氏回道,“早先觉得八十万两银子是大数目,请了山子野先生画图纸,看着又不满意,先生便说,他要尽了意的画出来,恐我舍不得花钱,也是一时赌气的意思,我就叫他尽情发挥,多少银子都舍得,后来看着过于豪阔奢靡,还是有了悔意的,先生又道,若是单单不中意规划,他再不吃这行的饭,但怕耗用银两,回头就烧了图纸!我也不好背着良心说看不中,又不能失信,索性咬牙认了,这才有了今日!”
“果然是有些脾气的世外高人!”皇后又问,“如此说来都是依着山子野的意思建成的?耗用人力也不少罢?”
“山子野先生揽总,又从江南请了八个帮携的园林行家,用工的泥瓦匠多是京畿一带的本地人,十六班人在八处一齐动手,除了天时太差,昼夜不歇,如此以来,年余的光阴便有了三年的成效。”颜氏补充,“虽是一年前大破水土,这里却早早是我的陪嫁别院,多年营建下来,规制也有半个侯府的大小,山子野先生又用心,即至今日,框架便已大成,想要更加精致,再花三五水磨年工夫雕琢也未必能毫厘不错——这也是先生的高明之处了!”
“求全太过了。”皇后摇头感慨,“只维持修理的一项开销,也不是小数目。”
奉着两宫进庵礼佛后,太后便说:“时辰还早,先歇一歇罢!”
“是”颜氏吩咐尼主,“后殿伺候!”
皇后问着时辰说:“早先听你讲有助兴的舞乐,离这儿还远?”
颜氏回道:“正要请两宫示下,往戏楼观赏还是让他们在水路伺候?”
皇太后想了一想说:“这个时辰,于池上赏月观灯都是极佳的。”
颜氏又问:“除了昆腔班子和舞姬,还有乐器十二班,您是单听呢还是有意赏看?”
太后即道:“不是有杂耍的小戏吗?让她们祝个兴!”
颜氏着随侍传话:“请圣驾走水路,让舞船、乐船远远伺候着,小戏往东南角院候着。”
过不一时,江中果然舞乐齐奏,皇子王爷大为感慨:“此非神仙居处而何?”
☆、虑前程族长集会 拼性命贾蓉护妻
杂耍班子很合皇太后心意,底下年青的皇子妃世子嫔却想:您老人家应该把舞乐留下来的,鲁国公主的眼光好,一般的人她指定看不上,万一丈夫跟哪个舞乐队里的狐媚子对了眼,可叫自个儿上找谁哭去?
贵妇们实在是杞人忧天,能到皇帝跟前的舞伶歌伎自然有艳压一方的水准,可谁又会在大老板跟前表现出食色的嘴脸?个个低头饮酒外加斜眼偷瞄,俨然是正人君子的模样。
宴舞近于三更,宾主大为尽兴。皇帝卖弄才干,不少景致都为御口题咏,内侍奉旨放了赏赐,小憩一时才传话回宫。看着跪送的颜氏,皇后无声地叹了口气。
经此一夜,满城都是“金华行宫”的称赞声。
颜氏看着一夜的花销账簿问:“各处的赏赐分下去了不曾?”
“是”春兰回道,“各房都颂谢主子恩典呢。”
“经这一遭,上下都累的不轻,园子收拾明白后公主府与郑国府闭门谢客,至于两府——”颜氏想了一想说,“叫林之孝和来升酌情给假罢!”
春兰应着:“奴婢这就去。”
颜氏合上账簿:“我也累了,有别的事儿明天再说。”
最小的两只娃昨天也被捎了去,可他们有特权,不像大人乏的人仰马翻,咿咿呀呀的片刻不消停,颜氏费尽力气哄好两个小祖宗才昏昏睡去,正跟周公掐着先秦礼制,耳边即扫兴地听到轻唤声:“主子——主子!”
“嗯!”颜氏强撑起眼皮,“说!”
夏莲顾不得自家主子正处于极端危险的状态,利索地把话回了:“府里爷儿们都在大房,商议小蓉大奶奶的事儿。”
颜氏声音低沉:“蓉儿媳妇怎么了?”
夏莲犹豫了一下说:“主子,好像是忠廉王的案子牵连到了小蓉大奶奶——”
“忠廉王的案子?”颜氏一个激灵,“快,给我更衣!”
生于伯府长在宫闱,没有人比颜氏更清楚贾家这等勋贵“趋利避害”的本事——具体的说应该是弃车保帅的本能。哪怕颜氏给贾家生了五个孩子,如果有一天顺义伯府罪连九族,她这个长房长媳保不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