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府长房》第71章


姐妹六个叽叽喳喳,一会儿说鸡蛋糊了,一会儿讲拿混了盐巴,折腾半日光阴再行对换,除了颜氏自己做的外,只贾玫、宝钗、探春有些入门。
眼瞅着炎帝老爷从东北向往正南走,被撵走的厨子大为着急,推了秦显媳妇来回:“公主大奶奶,按时辰该当预备主子的午饭了。”
贾瑾兴头正盛,怼了秦显媳妇一句:“早着呢,冰冻的时辰都还不够。”
秦显为难地说:“奴才们不打紧,可老太太和太太那儿耽误不得,今儿还有姑太太在,实在不敢怠慢——”
颜氏想了一想吩咐道:“各房主子的饭菜从小厨房预备,府里当值下人都按一百文钱的份利从福来饭庄叫买午饭,银子从我的账上领!”
“奴婢谢公主大奶奶。”秦显媳妇起身赔笑,“奴才们的饭食岂能教主子破费?不拘如何应付一顿是容易的。”
“我们裹乱,难道叫嫂子花钱”贾瑾吩咐随身丫鬟,“川青,回去拿二十两银子交给秦嫂子。”
川青答应一声,引着秦显媳妇径自去了。
过了午时,贾葵姊妹都掐着点儿赶了回来,颜氏把自己做的那份予了他们,将探春做的叫人拿给宝玉,宝钗、贾玫、贾瑾、贾玥、黛玉做的分送王氏、张夫人、贾母、东府、贾敏几处,也算人人尝鲜了。
宝玉吃着酥合冰心夸赞探春:“二妹妹得着大嫂子七八分真传了。”
探春笑道:“别看东西小,做着极费事,亏得大嫂子指点火候,否则就算有三五日也弄不出来的。”
王氏拉着探春夸赞:“难为你有心,为着哥哥守灶台辛苦半天。”
探春红红脸:“都是该当的,二哥哥不大进食,老太太和太太都不能放心,女儿很该为太太分忧。”
“好孩子!”王氏满意地点点头,“等宝玉好了,我记你一功。”
过两天是金晨生日,除了惯常的礼物,颜氏又教贾瑾做了四色的精致点心带进宫去,金昊吃着“清茶龙须”酸溜溜地“哼”一声:“还是小七厉害,我生日时再不见这等稀罕寿面的?”
颜氏笑道:“你的千秋在阳春,哪能吃夏面?也好意思与弟弟攀比!”
金昊凉凉地说:“谁教我假道学又小性记仇呢?”
金曈接一句:“总比弟弟不拐弯的直肠子强。”
金昍跟着说:“会讨人的巧在姐姐这儿并不是长处。”
金晏收尾:“我不跟你们一样抱怨,省的被说骄气。”
颜氏:——
皇后笑骂:“哪来的这些俏皮话,有吃的也堵不住嘴!”
皇帝与太后知道其中典故,见状都是大乐。
家宴过后,皇帝提醒颜氏:“朕已降旨赦金禌回京,想来这两日便能到的。”
颜氏并不意外:“皇舅友悌兄弟,太宗皇帝九泉之下必感欣慰。”
“友悌!”皇帝苦笑,“也未必都愿意受着吧。”
颜氏只作不懂:“皇舅言重了。”
隔了一日,忠雍亲王果然向公主府递了拜帖,颜氏略想一想便应了下来。
时隔七年见到已革忠恂郡王金禌,除了两鬓薄染的风霜,倒没瞧出太大变化,请安时依旧从眼底露出了早年的不驯来。
颜氏也不是好性情,仰着头直接无视他。
忠雍王极为尴尬:“殿下!”
颜氏淡淡地问:“多年不见,忠恂王爷一向可好?”
“劳殿下记挂。”金禌直起腰,“罪臣还算能吃能睡。”
“哦?”颜氏微微点头,“那倒是好事。”
金禌望向颜氏:“殿下,罪臣虽无爵禄,好歹是太宗皇帝的皇子,您就打算一直让罪臣跪着回话么?”
“大胆!”忠雍王喝斥弟弟,“殿下驾前,哪容你放肆!”
“太宗皇帝的皇子?”颜氏朗声而笑,“说的真好,想来太宗皇帝是极乐意做你忠恂郡王的太上皇的!”
金禌红着脸没有说话。
“起来吧。”颜氏示意忠雍亲王,“王舅请坐。”
忠恂郡王看着一身明黄蟒袍的颜氏,心中极不是滋味。
颜氏询问忠雍亲王,“皇舅可赏了忠恂王爷爵位差使?”
忠雍亲王回道:“皇上体恤他旅途辛劳,准其于母妃千秋后再到工部叙命。”
“工部?”颜氏唇角微翘,“那是可惜了,听说忠恂王爷从来没搁下骑射功夫,去兵部才算人尽其才。”
忠恂郡王又要发作,忠雍亲王抢在前面说:“不管哪里当差都是陛下的恩典、殿下的度量。”
不看僧面看佛面,忠雍亲王是皇帝跟前第一得力的宗亲,颜氏终究不能刻薄太过,扯了几句闲篇便端茶送客了。
从公主府出来,金禌抱怨哥哥:“您非让我来这儿自取其辱,瞧她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儿!”
“如今刚得宽赦,你犹不知足!”忠雍亲王训责弟弟,“我且问你,你是不是画了鲁国公主的像裹着靶子射?”
“您怎么知道?”忠恂王先是惊愕,觉察失态后讷讷低语,“都是三四年前的事儿了。”
“我怎么知道的?”忠雍亲王气笑了,“公主自己跟我讲的!早知道有这一出,你看我向不向皇上讨情!”
忠恂郡王这才安分下来。
忠雍王叹口气:“赶明儿再让你媳妇带孩子过荣府走一趟。”
忠恂郡王口中的小人却不似他想象中一般保持得志的嘴脸,春兰瞄着颜氏神色小声唤了句:“主子——”
颜氏叹口气:“皇家!皇家!”
春兰提醒:“主子,葵哥儿该读完书了,现在可要回荣府?”
贾葵有个癖性,读书的时候绝对要十二分清净,横竖贾瑚夫妇不缺房子,就把郑国府花园边的院子收拾出一个来给他当书房,周崇颇为喜欢郑国府花园的四季景致,此老又不是古董,直接亲自跑来授课。颜氏抽空考一考儿子,觉得是让自个儿自豪的水准,便就不去计较许多了。
颜氏“嗯”了一声:“去叫他吧。”
贾葵虽肖其母,因着自幼演习骑射,抽条出来公然又是一个贾瑚,手拿折扇的倜傥模样让颜氏极为骄傲:“是大人的样子了。”
贾葵把扇子拿给母亲看:“扇坠是忠顺王爷给的,老爷说必得有上好的扇子来配,便赏了儿子两把。”
颜氏展开看了看笑道:“祝枝山题的《兰亭序》?喜欢扇面的雅好,你是比你父亲还像老爷。”
不怪贾琏想要儿子,这些年单贾葵从贾赦那儿得的东西都够开一间古董铺子了。
贾萱下学后直接去了张夫人院里,颜氏对了遍送给郭太妃的寿礼,刚要打发人去接贾萱姐儿仨,秋菊在外传道:“主子,老太太和二太太过来了。”
这对婆媳是为贾政的差使来的。
原先宝玉的事儿没出,贾母和王氏便想借着贾政给元春积攒升位份的资本,宝玉挨打后,王氏多少有些迁怒颜氏,贾母说的明白:“而今你老爷怎么看宝玉怎么不顺眼,索性叫他出去散散心,离得远了更易珍重父子情分,也不怕他压着火气找宝玉的不是,这算一举两得的好处。”
王氏想想有理,跟着婆婆就来了东院。
“学政?”颜氏讶然,“眼瞅着下月要开恩科,十八省的学政大约都已预备赴任了,这会子谋缺哪里容易?”
贾母忙道:“听二老爷说左近的几省按惯例都要晚几日派遣的,若能在万岁爷跟前说上话——”
颜氏想了一想说:“等兴武回来我跟他商议,最晚后日给二老爷准信。”
贾母笑道:“有公主的面子,再没有不成的道理。”
作者有话要说: 高喊一声吧,不想再写了!
☆、伪公主小用心思 真忠仆大诉肺腑
颜氏面上说要跟贾瑚商议,私下却是全然不必,第二天直接把得着朱批的奏章署了“工部郎中贾政”六个字递交礼部。
协理部务的左侍郎邵波拿着本章将信将疑:按照常理,哪怕你鲁国公主要“内举不避嫌”的推荐叔公公上阵,好歹正经把奏疏递到御前,由圣人批示后或教侍读学士拟旨下达阁部,或将朱批本章由内宦传示堂官,哪有本人把折子送来的道理?
摸着后脑勺琢磨半天,邵波决定矛盾上移,把奏章转给了在部的皇长子金阳。
金阳也有些纳闷,思虑片刻说道:“且去乾清宫请实上意再行其是。”
邵波犹豫了一下:“殿下,我等见疑公主千岁送来的朱批,恐怕有失尊重。”
金阳一怔:“说的是。”
姜还是老的辣,邵波提议:“殿下,咱们不妨照本行事,横竖三五日内还用不到遣其离京,您把十八省学政已定名单列好,再请圣人御揽。”
金阳颔首:“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