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府长房》第60章


贾瑚嘿然,良久方问:“你今儿给皇上呈的什么奏本?”
颜氏回道:“西山别院竣工后皇太后要去赏景,现今多少要行违制预备,自要跟皇舅预陈。”
贾瑚点头而已。
颜氏忽道:“葵儿是郑国公世子,茂儿是一等子爵,荣国府世职往后传两代,一代降两品好不好也脱不出三品将军,英儿至高也就是轻车都尉,还需我们多疼他才好。”
贾瑚一怔:“好好的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孩子多了,自要周到考虑。”颜氏笑了笑,“以后有恩典,需得多往英儿身上引导。”
贾瑚笑了笑,低着头没有说话。
刚到荣府门口,贾定在外面传道:“大爷,来升有要事回禀。” 
贾瑚“嗯”了一声:“讲。”
来升躬身近前:“回大爷的话,我们府亲家秦老爷晨间殁了,我们大爷请大爷并二爷得闲过府里一趟,商议祭奠的事儿。”
夫妻二人都感吃惊,贾瑚说道:“你先回珍大哥,等换了衣裳我便过去。”
来升应着:“是。”
颜氏仍觉不可思议:“前儿才听蓉儿媳妇说老父染恙,今天竟没了,莫不是猝发的急症?”
贾瑚皱皱眉:“秋闱在八月,保不齐蓉儿的乡试就要耽误了。”
岳父过世,女婿该服三月缌麻之礼,颜氏是妇人家,听到这话大不自在:“泰山岂有前程要紧!”
贾瑚自知失言,陪笑道:“我哪里是这个意思。”
秦家不在颜氏的掌控范围,倒也没有妨碍她获悉内情,原因无他:秦业是被他自个儿的儿子气死的。
自打秦钟被贾瑚逐出家学便与宝玉疏远了许多,岂知这位宝二爷是个痴情的种子,隔几日便往秦家跑一趟,又有柳湘莲等风月好友调和,虽不似早先那般亲密无间,毕竟有气味相投的性情,多少露出些相敬如宾的意思。
王氏在年前知道元春费神求子,虽不敢大张旗鼓的烧香拜佛,却也私下请了水月庵的净虚来念经祈祷,净虚老尼有个徒弟叫智能,自小跟了师傅与两府走动,同宝玉秦钟都是惯熟的,如今渐知风月,不免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秦钟也爱她妍媚秀丽,既已情意相投,哪有强行克制的道理,再添宝玉之助,每寻机会于两府幽期密约。也是王氏和尤氏婆媳大意,没料着生出这段公案来。两府下人多有觉察的,一来秦钟是贾蓉妻弟,二则宝玉有心维护,再者现管着荣府内宅的是姑娘家,管家主事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返春之际,秦业感了风寒,反复几回总不大好,端阳前又添了咳症,不独秦钟,连可卿亦要时常归省侍疾。智能念着情郎,私下从水月庵跑出来会他,恰巧叫秦业拿到,撵逐智能后笞罚秦钟,一口痰上来堵了气门,躺不两日便呜呼哀哉了。
“智能!智能!智能!”颜氏咀嚼几遍后问道,“这名字怎么耳熟呢?”
“您忘了?年前茂哥儿在东府遇着她跟秦少爷一处,回来跟您讲了,您还让奴婢去提着小蓉大奶奶别叫下流缁衣勾坏了府里的少爷。”其实颜氏还想让僧录司封了水月庵的,春兰怕冲撞菩萨于孕妇不宜,这才谏阻了。
“水月庵是个什么所在,挑唆着凤姐包揽官司,又放任弟子不做善举,前番我没仔细计较,如今越发上来了!”颜氏动怒,“也不必找僧录司,叫赖大来,告诉京兆府立时去给我封了。”
“这——”春兰犹豫了一下,“主子,听说二太太在水月庵为元大姑奶奶供着送子娘娘,万一——”
“竟是有了护身符的”颜氏冷笑道,“难怪猖獗至斯。”
春兰赶紧劝了两句。
“封国公主做到我这份上,实在够屈了”颜氏握住拳,“横竖还有一个来月,且等孩子落了地我再从头细算。”
Tian朝以孝道治天下,秦钟气死了生父,虽说仗着宁府权势无人敢言,到底难抑心间愧悔,再者早先与智能偷期缱绻贪欢太过,未免失于调养损伤根基,初时照顾老父料理家务不曾宣泄,而今外受责打、神伤父亡、意念智能,体劳丧事,四下相摧大有不胜之态。可卿怒其不争,原是撇着不管的,直到出了头七方觉严重,慌忙请了太医来,不惜人参、燕窝、首乌、雪莲,调理月余亦不见大好。贾蓉不忍爱妻伤心,遂向可卿建议,不妨送他往清虚观小住,躲躲闲言碎语是一,静心疗养也有益处,再者离京未远,方便就近照应。
可卿觉得在理,略想一想便答应了,又记起祸头子智能,非要拿她问个淫邪之罪,来升媳妇亲往水月庵走了一趟,查明智能逃奔未归,只得权且搁下。
打从贾茗贾英出生,颜氏愈发没了空闲,两个哥儿全不似贾葵贾茂省心,每每比着赛亮嗓门,当娘的头疼不已。
这天刚哄着一对霸王睡觉,冬梅进来回道:“主子,太太带着西廊下五奶奶来给您请安了。”
颜氏忙道:“快请。”
张夫人瞧着儿媳的憔悴模样心领神会:“把茗儿和英儿搬荣禧堂去,我照看几天,替着你好生养养神。”
颜氏摇了摇头:“现下勉强支撑,再过一段时日,真要吵您清静了。”
张夫人笑道:“是我的孙子,听着他们的气力足才舒坦呢。”
颜氏微笑点头,因又说道:“许久不见五嫂子,这一向可好?”
贾卜氏起身回道:“多蒙公主大奶奶照应,再没有不顺心的地方。”
张夫人笑着解释:“芸儿娘给两个哥儿做了一身肚兜,活计再鲜亮不过的,托了我拿来,因想着是她一番心意,这才领着来了。”
跟着张夫人的丫鬟应声呈了针线给颜氏过目。
颜氏接在手里看一会,称赞着向贾卜氏道谢:“为两个小东西,竟叫五嫂子这般费神。”
贾卜氏红着脸说:“不值什么,只要公主大奶奶不嫌弃便好。”
小坐片刻,张夫人体谅儿媳倦累,看看孙子便与贾卜氏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不谦虚的说,我写的文和塑造的主人公一样,优点缺点基本对半劈。但主人公的缺点我可以较为隐晦的暗写,文笔的缺点就很难掩盖。大家可以厌恶男主女主,也可以指正我的逻辑错误,但请不要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和文笔方面求全责备,谢谢!
☆、昔年热灶成冷灶 望穿正宫入偏宫
六月起各处都是周岁宴,颜氏花一分人情带五个孩子吃请,主家还挺高兴,尤其是太子妃,一叠声嘱咐东宫下人招待好贾葵姊妹 ,唯恐有不周到的地方。
龙凤胎、招弟的“东宫女婿”加上双胞胎是主角,颜氏反倒空闲下来,左右寻视后走到太子妃跟前咬耳朵:“我想趁着没开筵去瞧瞧贾庶妃。”
太子妃倒端得住:“眼瞅着下月要生了,我没让她出来,只我这儿抽不开身——”
颜氏点点头:“无妨。”
太子妃即命贴身宫女引着颜氏往后院去了。
元春的肚子已有八个多月,扶着两个宫女向颜氏问好:“大嫂子。”
“坐。”颜氏打量元春一眼方道,“见着你妥当我便安心了。”
“是。”元春扶着肚子柔声道,“主子对妹妹极是关照的。”
从四下陈设不难看出,太子夫妇确实没有委屈了元春。
颜氏掂量着没大有话说,元春倒先开了口:“嫂子,妹妹如今在宫墙里头,等闲见不着家人的面,如今宝玉年幼,老爷太太上了年纪,还求兄嫂多加关照。”
“这是自然。”颜氏品其颜色,却不像挟皇孙以自重的意思,摇着扇子说,“我能做的,不过整治内帷,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而已。”
元春从荣府带进宫的丫鬟抱琴插话:“大奶奶有所不知,我们姑娘近来时常记挂老太太与老爷太太,连茶饭都减了好些——”
“住嘴!”元春轻叱道,“嫂子跟前,哪有你多嘴的地方。”
颜氏把团扇放在炕桌上:“皇后娘娘和太子妃也算宽容了,依着十三年前我进给太宗皇帝的谏言,漫说太子的后院,皇妃贵妃也不能轻易与娘家人照面。”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太宗皇帝那会子后宫家人多以探视为名私传讯息,颜氏拟了懿旨请现今的皇太后用宝,自此以后妃嫔家人不得旨意难进内廷,连皇子、皇子正妃都在约束之列。石皇后入主中宫后宽恩,允主位以上妃嫔朔望之日召见身具诰封的家人,太子妃仿效婆母,也请懿旨令庶妃以上侧室在正朔与娘家见面。王氏有宜人封诰,尽有机缘入宫探视。抱琴此语,无非是提醒颜氏善待二房罢了。
元春刚要辩解,屋外传来击掌声,宫人扬声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