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府长房》第57章


代儒之妻忙道:“我们并没别的意思,只觉得这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儿。”
贾敏遂道:“甄家娘子想见见瑞儿,我来讨二老的主意。”
代儒夫妇都无异议:“既寻到了生母,做亲的规矩更不能简省。”
贾代儒多提一条:“可否以甄家女的身份议行嫁娶?”
贾敏想了一想说道:“甄家是贾家的老亲,我请大哥修封书信,备述里头的经过,再求公主作个证,甄家不能不给面子。”
代儒捻须含笑:“那是再好不过了。”
甄家与贾家的关系远不似外人看起来的那般和睦,代化、代善当家时为了东宫储位就与甄家生出嫌隙,近年经了许多事,勉强留着面子情,不过出于各种利益衡量没有把脸撕破而已。林海不大与贾敏说外面的事儿,否则凭着当年丈夫的中毒事件中有甄家手笔一条,她就不能把话说的这般轻松。
颜氏笑道:“何必费事!甄家是咱们家老亲,大如州的州同还在京师,叫他传个话给甄应嘉,要了族老的画押文书即是。”
甄家不是军功之族,却也得了祖宗的余荫。taizu皇帝未曾得志前冻倒在雪窝里,甄家老太太出门探亲时遇到,抬回自家一碗热汤救活了,留着他出了寒冬才送走。Taizu皇帝感恩,登基后寻到恩人,加封甄老太太为“一品辅圣夫人”,子孙都有官禄。其后taizu皇帝六下江南,独甄家接驾四回,真真是惊天的荣宠。后来太宗皇帝册封甄家嫡女为贵妃,更将生母早逝的六皇子记在甄贵妃名下,几乎动摇了现今皇帝的储位。颜氏早年是极为厌恶甄家的,太宗年间,甄贵妃母兄曾在内务府供职,有次正在乾清宫读书,内监讨巧回话:“陛下,甄国舅求见。”
太宗皇帝刚说一句“让他进来”颜氏就跟着问:“皇姥爷,大青朝是有多少国舅啊?”
“嗯?”太宗皇帝有些好奇,“你怎么这样问?”
颜氏脆生生地说:“国舅国舅——国君之舅,太姥爷的母族都已不在,当得起这两个字的人,不是皇姥爷的大小舅子便是太姥爷的大小舅子,太姥娘家姓童,皇姥娘家姓何,甄国舅是哪儿来的?”
太宗皇帝哑然:“甄润是贵妃的哥哥,称呼一声国舅并不逾礼。”
颜氏严肃脸:“皇姥爷是姥爷的哥哥,裕王姥爷也是姥爷的哥哥,我就不能管裕王姥爷叫皇姥爷。”
“呃!”太宗拍拍颜氏的脑袋瓜,“朕是自找麻烦,在乾清宫养了个管家婆婆。”
自今而后,国舅二字再没用到后族之外的人身上。
这是其中的一桩,甄贵妃宠惯内帏,颜氏有康王撑腰,两下没少打擂台。后来太宗皇帝在甄家的地盘遇刺,颜氏为护驾差点儿叫乱弩射成刺猬,甄家虽然没受重惩,从此以后颇为识相地绕着这位小姑奶奶走。直到金陵公主下嫁荣国府,两下关系才渐缓和,虽是如此,既有许多不愉快的过往放着,颜氏再说起“咱们家老亲”这五个字时都需咬住后槽牙才能保证不会失态。
作者有话要说: 为自己申辩一下,本文既不是穿越文,也不是重生文,行文建立在一个“如果”前提之上,那就是如果贾赦的嫡长子贾瑚没有夭折,贾家会是什么走向?所以请大家不要站在现代的角度去评价或苛责男主和女主的行为。男主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形象,哪怕自己的亲弟弟以权谋事包庇凶犯,只要没有留下把柄他也不会去管害死的人是不是无辜的;女主相类,她要防微杜渐避免婆家权势太大招来忌讳,又得倚仗权力完成先人的嘱托,如此便处于极为矛盾的尴尬境地。如果细读,大家不难发现,这夫妻俩绝非悲天悯人的善类。
☆、庆双生子嗣纷繁 出小月面容芜杂
御医在给颜氏诊平安脉时犹豫着问:“殿下,您是精通医理的,可曾觉察有双胎之相?”
颜氏自然是有数的:“与葵儿那时的脉息不大像啊?”
御医提醒她:“殿下,据臣所知,虽是双胎,同为男婴或同为女婴跟龙凤胎的脉象也不相同。”
颜氏点点头:“我也虑着了,依你看可有险症?”
御医沉吟片刻回道:“殿下素来强壮,又不是头生子,想来是不会如何的,但双生子多数早产,还是预做准备为妙。”
“嗯。”颜氏叮嘱,“不要惊动宫里。”
御医应着:“臣明白。”
鲁国公主的情景并不是秘密,甭管盼她死活,除了内廷,伯爵府、康王府、忠顺王府、忠诚王府并几家相与世交都送了许多上品的药材过来,万年灵芝、千年人参、北海珍珠、天山雪莲——各类奇贵药材应有尽有。
“主子,以奴婢来看,这忠温王爷是最大方的。”春兰捧着盒子拿给颜氏看,“早先送了生产用的人参,现在又给了产后调理的当归,还怕您用错药,特地写了留意的条子。”
“七舅啊。”颜氏点了下额头,“从小到大,除了康王舅,也只七舅对我最好。”
“他可不愿意把你当外甥。”贾瑚一步迈进来,“今儿个怎么样,宝宝乖不乖?”
“生完这一胎,你是乐意找谁生找谁生去。”颜氏扶着肚子站起来,“没下回了。”
“不生就不生,四个孩子刚好!”贾瑚拿起盒子看一眼,“忠廉王最近又不老实,你别跟他们走太近。”
“他就是老实我也走不近。”颜氏也有耳目,自然知道忠廉王借着领管理藩院的机会跟蒙古有些交际,她另有主意,自然不会多加过问。
太宗皇帝的冥诞刚过,颜氏当真提前发动,帝后奉皇太后祭祖未归,监国的金昊把太医院的妇科圣手全部打包送进了荣国府。
足足疼了一夜,东大院终于听到婴啼声,先有一个稳婆抱着孩子出来道喜:“公主生了个健康的哥儿。”
张夫人喜不自胜:“好,快——把哥儿抱来我瞧瞧。”
陪张夫人婆媳等候的鸳鸯暗暗叹息,道喜后方说:“老太太还等着信儿呢,奴婢这就回去,好让老太太安心。”
张夫人含笑点头:“去吧!”
贾母听说添了曾孙后喜忧掺半,好在元春有了身孕,御医又讲颜氏今后不利生产,只要劝服贾赦父子以大局为重将多出的荣府世职传到贾政身上,元春母子的身价必然大大增涨,凭借贾家威势,将来如何尚未可知。一旦元春正位,贾政便是获封承恩公的国丈之尊,将来荣国府的世职传给贾兰,公爵传给宝玉,再随意赏个爵位补偿贾琏,端得是一举数得。
现实与理想总有莫大差距,贾母刚让鸳鸯找出早先要送给曾孙的金锁准备过东大院去,又有丫鬟报喜:“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公主大奶奶生了一对健康的哥儿。”
贾母身子一晃:“一对儿?”
“是。”小丫鬟没有眼色,“鸳鸯姐姐走的急,没等着四少爷降生,太太这才打发奴婢过来。”
“好!好!好!”贾母勉强撑起笑容,“鸳鸯,把给哥儿洗三添盆的那双镯子取了来。”
荣府上下都有一样的心声:“贾家的爵位都有正主了。”
贾赦一叠声吩咐:“两府上下——不对,再加上公主府与郑国府,都加三个月的银米!不用走公中的账,全从我的体己里出。”
赖大凑趣:“老爷,可要放鞭鸣炮?”
“糊涂行子!”贾赦笑骂,“吓着老爷的乖孙孙怎么是好?”
“是!是”赖大赔笑,“奴才考虑不周!”
贾茂见两个弟弟被哥哥姐姐抱在怀里,一蹦一跳的也要抢着看,贾赦把他抱起来转了个圈儿:“咱们茂哥儿有两个弟弟了,以后是大孩子了。”
“老爷,茂儿做哥哥了,不能总让您抱着。”贾茂挣扎着要蹭下来。
众人都笑了,贾赦大乐:“知道自己是大人,不错,长进了!”
张夫人送贾母和越城郡主回来,见着祖孙几个的样子大为畅快:“虽说今天暖和,也得提防着孩子受凉,你们快把哥儿送回去,有那闲暇起好名字是正经。”
贾赦脸色一正:“确是当务之急。”
贾萱忽然插话:“小妹妹也还没名字呢!”
张夫人笑道:“你妹妹生在七巧的毒日子,周岁后才能起名儿呢。”
贾萱似懂不懂。
张夫人倒被大孙女勾起愁思来:大儿子都四子一女了,二儿子那儿还只一闺女,实在是天道有亏难得圆满。
洗三是大办的,贾琏看着两个侄子眼馋的不行,一手抱着一个恨不能抢回东小院去。
“这俩小子,还真会长。”颜氏次兄颜振越看俩外甥越乐,“一个左眉角长胭脂记,一个右眼边点朱砂痕,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