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府长房》第19章


贾母笑道:“这样很好。”
贾瑾与皇七子金晨年龄相当,也是皇后取中的第一儿媳候选,此番把她与娘家侄女一起放到女儿跟前做伴读,借机就近观察教养品性,贾玫虽是庶出,毕竟为郑国公亲妹,也得了忠诚亲王妃举荐成为郡主赞善。探春年幼,与其他几家落选的小姐一般得赏还家。
皇后倒专门问起客居荣府的黛玉,林海虽未正式调回京师,毕竟下了圣旨,她是正经二品大员的嫡女,自然是在备选之列的。
颜氏问明当事人的意思,中秋节后将其带进内宫,不料皇后一瞧就喜欢上了,拉着黛玉打量一回夸道:“小姑娘带着仙气儿呢。”
“您过誉了。”颜氏笑道,“本来我是要把她报给您裁选的,但林妹妹是林家嫡女,纵是外祖舅亲也不能越俎代庖替姑父姑妈做主。”
皇后点点头:“也是这个理儿。”
“得您喜欢是她的造化。”颜氏讲明内情,“不过我也觉得林妹妹不娇气不俗气,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又得与长兄照顾幼弟,算是极为难得了。”
皇后会意:“得了闲跟你嫂子进来玩儿。”
黛玉赶忙磕头谢恩。
颜氏笑道:“入了皇后娘娘的眼,姑妈将来不用再愁妹妹的前程了。”
正说着闲话,坤宁宫太监急匆匆地进来禀报:“主子娘娘,太子妃临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太想把黛玉送进皇家,难以想象林妹妹与别的女人共侍一夫的画面
☆、感姑大义勇做主 体念功劳立尊卑
皇后闻奏大惊:“怎么早了十多天?摆驾!”
今年闰七月,太子妃满打满算只有九个月不到的身孕,不怪皇后失态。
颜氏急忙起身,走出两步又站住:“谢五高!”
谢五高为坤宁宫首领太监之一,每常在皇后离宫时留守正殿,听得召唤赶紧上前:“奴才在。”
颜氏吩咐:“打发个妥当人用我的轿子送林小姐回荣府。”
“是。”谢五高知道颜氏要奉皇后前往东宫,自是应承不迭,“奴才这就安排。”
太子妃揣着的是太子嫡长子、皇帝嫡长孙,宫里岂有不重视的道理,太医稳婆你来我往,整个东宫川水流云一般。
太阳西陲,久不闻喜讯的太上皇后也乘銮驾到,皇后迎着婆婆一块儿等,金昊急的要把地砖磨平。
日落霞收,皇后正想请太上皇后回宫休息,产婆出来磕头:“娘娘,皇孙的脚出来了!”
皇后一下懵住了,太上皇后急问:“里头究竟如何?”
产婆不敢多嘴,又有领头接生的跟御医出来,硬着头皮请旨:“太子妃难产,皇孙久不落地恐成险状,求主子示下!”
太上皇后白了脸,皇后已经缓过神来,咬着牙吐出两个字:“保大!”
“皇后!”太上皇后腿脚一软,“不能违了祖宗规矩!”
皇后没接话。
产婆左右为难,不知该按哪个的意思行事。
金昊的眼泪已经落下来:“听母后的。”
颜氏算半个外人,如今处在说一句多一句的尴尬局面,索性扶太上皇后坐下:“慢着,带我进去瞧瞧!”
太子妃已经知道自己的处境,握着颜氏的手哀求:“姐姐,保住孩子!”
颜氏是为人母的,岂有不体谅太子妃的道理?只能尽力开解表妹:“你们年轻,以后不愁——”
太子妃强撑着,把颜氏的手都攥红了:“姐姐——没了他就是没了我——您——您护着他——”
“你别说话,我这有福之人不是白喘气的。”颜氏亦觉心乱,“有我在,你们母子都没事儿!”
书到用时不嫌多,大内这地方万事不缺,正合颜氏这样纸上谈兵的人才发挥:“把参汤喂给太子妃,拿银针来!”
颜氏博闻强识,也曾向名医请教推拿针灸之术,如今为保太子妃母子算是把二十多年的荣宠都赌进去了。
太子妃难产,御医和稳婆都是不愿意担风险的,这种关口,两个都保的最大结果是两个都保不住,故而只能进行取舍—保大的无虞抑或保小的无碍。
现今颜氏做主,领头的稳婆战战兢兢提醒:“殿下,皇孙寤生,万一耽搁了谁都保不住。”
颜氏不理她,拿着银针在太子妃小腹刺穴。
外头只见血水端出,就是没有传出想听的动静,御医满头大汗:“殿下,再要耽误羊水就熬尽了!”
“使劲,你给我使劲”针灸加推拿,颜氏终于正完胎位,见太子妃脸色转灰,上手就甩了她两巴掌,“你就算不顾自个儿,也得安安稳稳看孩子一眼!”
太子妃朦朦胧胧听到“孩子”二字,拼着力气挣了一下,稳婆的声音都是颤抖的:“又出来一点儿了。”
“你——还有你,给我用针扎太子妃的手指!”颜氏见稳婆不敢下手,登即火蹿三丈,“听我的保你们无事,不听我的,出了产房我请旨诛你们九族!”
毕竟是名声在外的鲁国公主,产婆们都乖了,任凭红着眼的颜氏差遣。
手指疼的太子妃往下一抽一搐,用在下身的力气就加了三分,使劲儿使到眼前一黑,终于在失去意识前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颜氏大汗淋漓,抱着孩子掂了掂,刚松口气要把他抱出去给祖母和曾祖母看,产婆又喊:“殿下,太子妃见红了。”
“快,取止血石!”颜氏指了道,御医们也回了神,问过脉络回道,“殿下放心,太子妃不是大症候。”
生生被打了脸的御医们在太子妃身上将功补过,颜氏帮忙洗掉皇孙身上的血污,这才裹进襁褓抱到产房外给祖孙三代道喜。
大胖重孙平安无事,太上皇后一叠声命赏,皇后之前怕给颜氏添乱没有进产房,这会儿看了孙子就到太子妃跟前慰问儿媳辛苦,颜氏也提醒几乎失态的金昊:“大明宫与乾清宫都等着信儿呢,还不派人报喜?”
金昊恍然回神,又向颜氏深深一揖:“姐姐辛苦!”
如今已经星辰满天,颜氏怕贾瑚担心,又记挂三个孩子,遂向皇后请旨:“现已宵禁,求舅妈打发人送甥女回府。”
皇后忙道:“可不是,家里指不定怎么惦记呢,快,用我的步撵送公主回荣府。”
颜氏到家时贾瑚果然在门房处掌灯久候,酬谢了护送的侍卫、銮仪,夫妻相携回寝,涉于皇家内务,贾瑚并未过问,颜氏只说金昊平安得子罢了。
清晨早起,门子刚要执帚洒扫,远处黄曼曼许多侍卫簇拥着三位冠服学士而来,到荣府街前宣示:“圣旨到——”
门子是有过经历的,拜伏起身后慌忙奔往荣禧堂报信。
贾赦不敢怠慢,一面吩咐大开中门摆设香案预备跪接圣旨,一面遣下人分找贾政、贾瑚、贾琏前来,自己也更换朝服,亲往正门迎接天使。
为首的大员乃是武英殿大学士齐翰,待男丁齐集荣禧堂后方道:“请鲁国公主千岁并世子郡主一起接旨。”
贾赦忙命贾瑚去找颜氏。
贾政略觉纳罕:齐翰也是一榜探花,何以不懂规矩的称呼颜氏“千岁”?
等待人齐,齐翰却退到一边,身后的东阁大学士黄衮宣诏:圣意,赏郑国公世子贾葵田千顷;赏郡主贾萱田千顷;册鲁国公主次子贾茂为三等子爵,赐府邸,赏金万两,钦此!
这种关头,家主贾赦就不足秤了,颜氏携子女跪恩毕,与黄衮客套:“稚子幼女,敢蒙大人辛劳!”
齐翰又拿一卷黄轴出来:“鲁国公主迎诰!”
颜氏大礼叩拜:“太上皇万万岁!”
“诰曰:着示内外臣工,今宣鲁国公主尊秩,比于东宫,定君臣之份,钦此!”
前年击溃鞑子寇军,皇帝曾命文渊阁大学士李晋卿草诏,晋颜氏为鲁国公主,赐皇储节钺,颜氏力辞,最终在贾瑚还朝后受封不受秩。除李晋卿外,朝野多不知情,今有嫡孙诞降之喜,遂命宣示。
颜氏接了诰旨,齐翰三人退后两步,行二跪六叩大礼:“臣齐翰,参见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颜氏即命齐翰等人平身。
齐翰禀奏:“銮舆仪仗皆在府外,躬请殿下查验。”
“不必!”公主府长史不在此处,颜氏遂命荣府都总管林之孝将仪仗引往公主府安排。
齐翰等人因要缴旨,略坐片刻即向颜氏跪辞。荣府上下欢腾无比。
现实就是这样,颜氏即便没有太子的尊秩也是封国公主,除去儿女贾家都算她的奴才,可她怕守了国礼失了亲情,诸事均不计较,两府奴才敬她是真,骨子中并不很把异姓公主放在眼里,如今见这等排场,自然是又惊又喜。
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