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秋色》第108章


从大门进来,是一条宽宽的路,路中间有个花坛,里面种了各色的月季,白的、红的、粉的……各色多姿的月季在微风下摇曳着,很是漂亮。路的两旁错落的种植松柏、丁香、夹竹桃等各色植物。这段路不长,各色花卉植株点缀着,是个入门花圃区。
院子前边是个大大的晒场,晾晒谷物用的。院门前面,晾晒场中间也有一个花坛,里面是各色茶花,同样是红的、白的、粉的……各色多姿。晒场周边栽种了一圈松柏等常绿树。
推开院门,是个侯客厅,这个侯客厅是来客时下人可以待客的地方,侯客厅边上是一排的屋子。穿过侯客厅,中间有个院子。地上都是青砖铺地,四周房檐下,各放了几个大缸,里面种了几株海棠。抄手游廊下面,种了各色的月季,红的、黄的、粉的……盛开的月季。中间有个小水池,里面搬进去几座假山,两个师傅设了个机关,做出个小型的流泉飞瀑的景观出来,池子里养了几株睡莲、几十条的锦鲤,色彩斑斓的锦鲤,此时正欢快的在里面游动着。
走过游廊,是安平家的正屋,中间是厅堂。堂厅的匾额是陆院长送的,也是他的题词。
厅堂挑高六米,堂前是一张红木八仙桌,桌上各色果点,桌边上两张配套的椅子。
厅上摆了一对七八岁孩子高的大耳彩绘八仙过海瓷瓶,瓷瓶上插着时令花卉。这两个瓷瓶是安大夫送的,他最喜欢送瓷瓶了,送了几次礼都是。
厅堂上一溜的靠背椅,也是红木的,和八仙桌是一整套,每张椅子上都有绒面椅垫。
厅堂两边的墙壁上有若干个精美雕花木格,里面摆了瓷瓶、木雕等装饰物。
厅堂旁边是两间会客厅,会客厅旁隔开了个小花圃,边上是左右两间正房,正房都为两间的套间,外面起居,里面住宿。隔开两个小花圃,边上是左右两套书房。再外是偏房等、厢房。各套功能房之间都用小花圃隔开,花圃都是建在房子下的,并非露天。
穿过二进,从穿堂进来,就见偌大的一个院子,同样都是青砖铺地。中间是个影壁,水流从影壁上流下,前面种了几杆竹子,青翠欲滴。影壁前是个小巧的花园,花坛游廊,错落布置,小巧精致。花坛里面错落的种了各色菊花、桂花、月季、石榴、海棠……这些花木,有的是人送的,有的是安平家自己买的,各色花卉将整个院落点缀的格外漂亮,生机勃勃……
穿过小花园,就是后院了。后院里面除了一排屋子,同样有栋小楼,这是给云秋准备的,因着云秋对小楼情有独钟。这小楼比镇上那栋小楼大了些,格局类似,除了走廊那边,四周都有阳台,做工也比镇上的那座更为精致些。站在小楼上,自家花园的美景及外面的田园风景都尽收眼底。云秋住二楼,同样布置了书房、卧房、起居室,卧房里面整套家具都是黄花梨木的,里面的帛绢绣屏是林氏自己绣的,里面绣的是四时花卉。
后院的屋子之间也用小花圃隔开,这样既可隔音,又很漂亮。
从两个角门出去,有两个偏院地儿。现在只是在旁用花木围起来,这是为以后清泽、清峰兄弟两准备的地儿,林氏说他们俩以后要成家了,若不想住主院,就各自选个偏院盖个院子。现在里面林氏给种了菜了。
后门出去,隔了一段竹林,是牛棚、猪圈、鸡鸭棚等各种牲口。
主院左后方还建了一排屋子,打算以后有啥事情要做的时候,当成工作间啥的,右后方目前空着,林氏把它当菜圃,
院子外围,建了水渠,水渠边上是种有翠竹,两个师傅从后山上引了活泉水,绕了院子一圈,再流入清溪河。
整座院子,都是青砖建成的,布局巧妙……各色花木点缀其中,游廊花坛错落分布,整个院子格外精致又生机勃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零九章鱼塘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零九章鱼塘
一行人走了一圈,云秋碰到啥东西都介绍,说得口干舌燥的,卢睿好笑的给她端了碗茶“赶紧喝下,说话都不停歇的”
云秋接过去喝了起来,放下茶碗就说到“本来边上是要弄个花园的,爹娘不答应……”
陆院长笑着接口说到“你们这就很好了,在乡村地方,到处青山绿水的,哪里需要啥花园……我看你家这院子,就建的很是不错,虽没啥大的景观,但处处细节考虑得很是到位,衔接转圜的很是顺畅……花草树木也种得好,到处生机勃勃的……这宅子,适合生活……”
云秋眼睛都笑眯了“那是当然了,这院子我也有参与哦,那些个小花圃就是我建议的,漂亮吧……还有那个小水池,也有我的意见……”
安大夫伸手敲了云秋一下“敢情都是你的功劳……”
云秋吐了下舌头“那倒没有,是两位师傅的功劳……”
一行人都笑了。
安平和清泽、清峰在里面暂时忙活完了,就出来找云秋和安大夫他们,怎么的,安大夫他们也是客人,安平这个主人总要作陪。
一伙人站在院前晒场上,云秋指着对面额一大片河滩地对安大夫说到“师傅,那地儿以后挖几口荷塘,里面种鱼养荷,边上再圈个地儿养鸭养鹅上的……再在边上种上垂柳,建两座亭子,夏日在那赏荷,定时很漂亮”
安大夫看了看“倒还不错,那地儿够大,只是能不能挖得了鱼塘还得请师傅看下,不是啥地儿都能挖鱼塘的……那地儿你家也买下来啦?”
安平在旁笑着说道“买下来了,这丫头当时硬缠着要买,说要养鱼……这鱼自家也没养过,能不能成还两说呢”
云秋皱下眉头说道“自家没养过可以请人养嘛!总有人会的啊,再说了,那片区域挖出一片鱼塘,种上荷花啥的,多漂亮啊!又能赚钱又漂亮,多好的事儿……河滩地本就比较便宜,咱怎么的也不会吃亏的……”
云秋当时要求买上那片河滩地时就打算好了,养鸭养鹅养鱼种荷……若是可以的话她还想找人种上桑树,弄个桑基鱼塘啥的……只是这带都没人会种桑养蚕,也不知道这边的水土能否适应。
众人听云秋这么一说,都笑了,陆院长敲了敲云秋“你这丫头,算盘打的真响……这地儿养鱼?看着应是可以……你若真想养鱼,我倒可以推荐人来……”
云秋一听眼就亮了“好啊……好啊……我家正要找人呢!爹爹,咱接下来开始准备吧……院长,您回去就把人介绍来哦……”安平被云秋摇着直接点了头。
自家的鱼塘规划在当时买地的时候就沟通过了,家里院子建好了,鱼塘的事儿也是时候提上议程了。
清平镇这边虽然依山靠水的,但其实养鱼的不多,这时候的养鱼技术并不怎么发达。大家吃鱼基本上靠捕捞野生鱼为主,所以鱼的价格比肉类的会更高些。
而云秋在前世虽不是这专业的,但小时候在乡下,在舅舅家的鱼塘待过一段时间,让她养,她不会,但还是记住些养鱼要点的,像一些放养密度、消毒注意事项、及一些鱼儿能吃的食物啥的,若真养了也能提点建议。
当然了,这些东西这时代的人是否已经掌握了,又能否起到期望的作用?云秋还不很清楚,一般会养鱼的人都不会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告诉人,云秋前儿是打听过,但没打听出多少东西……
不管如何,这里人少养鱼,这是一块相对空白些的市场,值得自家去尝试。
……
一伙人又走了走,回去喝了茶,安大夫、陆院长和卢睿就先回镇上了。
新宅子里,老宅子众人及安清、安英两家都在,东西还没规整好,这些人仍在帮忙。忙活得教晚,安清就带着两个孩子在安平家住下了,齐良才自己先回镇上,他还有差事要办,无法留太久。
晚上云秋一家人围在一起,整理着今儿收到的礼。
由于对外发话不收礼,村里和乡绅的礼云秋家都没收,也就县衙和几个亲朋的礼收了。
知府派人送来的礼自是要收了,知府送了彩缎十匹,上等细瓷茶具两套,贡茶两盒,木雕漆器摆设一对……
“这知府大人大老远的送了礼过来,咱以后可咋还礼啊?”林氏看了眉头皱上了。
安清在旁笑了“弟妹啊……人家收到知府大人的礼,高兴都来不及,你倒愁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