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宝典》第157章


“八王爷的意思,是要治太后的罪么?!”黛玉看着八王爷,对百官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太后传旨民女进宫,难道民女要违抗太后旨意不成?想先帝在时,对民女下得这道口谕,不但当今皇上太后还有众多人等都在。难道太后不知这道旨意?太后为什么传旨民女八王爷也要关心?我就不明白,八王爷为什么在这朝廷之上,要对民女步步相逼,要置民女死地而后快?”
黛玉盯着八王爷,八王爷急的抓耳捞腮,这个战场上的战将,不听王妃之言。王妃一再告诫于他,不要惹那黛玉。他就不信这个邪!如今领教了,心里却是后悔不已。
黛玉并没有放过他,对众大臣道:“若是八王爷不肯回答,那我来替王爷回答。想燕子公主胡闹惯了,她此生爱刀剑如命。相必众位王爷都知道公主的这个癖好!她宁愿用半壁家产,来换八王爷的那把雌雄剑,可见公主痴迷到什么程度。八王爷为了打击燕子公主,到太后那里告状,见太后拿公主也没办法。并要拿我开刀,以杀杀燕子所谓的嚣张气焰。我想对八王爷说一句。这公主也就是小孩子心里,够不成对你八王爷威胁。为了一柄剑,王爷在此浪费这么多时间,若是传出去,人家岂不会说八王爷太小家子气啦?!王爷作为一个长辈,因为一柄剑,与公主闹得朝野上下人尽皆知,岂不有辱八王爷的声名?!”
众大臣听如此说,都笑着议论纷纷。八王爷汗开始下来。自己都不知自己会是这样的人,经黛玉这么一说,还真是的!
皇上见八王爷尴尬,忙止住众人道:“安静安静!八王爷,燕子要你的剑,可有这事?”
八王爷捞着脑袋道:“皇上,倒有这么回事。”
皇上哈哈大笑:“这燕子,敢在虎口夺食。真是胆大包天啊。众位爱卿,你们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这八王爷啊,对宝剑也是视如生命呢!”
众大臣听说,哄堂大笑。皇上见八王爷脸色回转,有了温和。才道:“八王爷,如今你心中对颦儿的的疑虑,说出来也是好的,憋在心里反而不好。只是你这武将,对一个女子用语太粗暴。你得跟人家颦儿道歉!”
“这!”八王爷迟疑地看着黛玉道:“颦儿,老朽是糊涂了!误会颦儿了!”
黛玉道:“民女受了这么多委屈,可不接受口头道歉。民女是商人,王爷懂的!”
“啊,这样啊。说吧!你要多少,王爷我答应你就是!”
“此话当真?”
“我堂堂一个王爷,说话岂能儿戏?!”
“那好,我要八王爷的命!”
朝堂哗然,连皇上脸色也变了。L
☆、第一百五十六章 朝堂智慧谋利益
黛玉笑道:“怎么?舍不得呀!想八王爷是久经沙场的老帅了,什么样的宝贝兵器没见过?王爷要反悔不成?!”
众大臣见黛玉如此说,都笑着松了口气。中堂道:“格格,你这也太吓人了。要八王爷的命,除了皇上,还没人敢说这样的话呢。原来是要剑啦!八王爷,一把剑嘛,你就给她吧!这燕子公主,只要盯上了,是不会放弃的。我听说她还中伤了八王爷!”
“不提这个剑我不来火!皇上相必也都听到,燕子她、她、她竟敢?”八王爷气呼呼道。但是当提到公主的话时,朝堂之上,如何说的出口?!因此结巴起来。
皇上笑而不语。知这八王爷比较鲁莽,说话从不过脑子。难道燕子说错了?你娶谁也不能娶个这样的女人啊!说好听点,叫才艺女,说不好听的,就是个歌妓吗!皇上在八王爷府见过,眉眼间竟抛风流。八王爷出去这几年,这个叫翠红的女人,难免没有私情。作为侄儿,不好管叔叔府里的事!
岭南王道:“八王爷,算了。为了一柄剑,惹出这么多闲气来。何必呢?”
“我不是为了一柄剑,我就见不得燕子那嚣张的气焰。大清国脸面,都让她丢经了!既然我说了话,着数呢。不过,我只能给一剑,雌雄剑,你要哪一把?说吧!”
黛玉听八王爷如此说,心里好笑。都说燕子少不更事,原来这八王爷也是老小孩。便笑着道:“那好,我就要雄剑,雌剑八王爷留着吧。”
黛玉的话。引起哄堂大笑。八王爷没想到这个,见众人笑,方明白过来。一个大老爷们,一个立了赫赫战功的老王爷,留一把雌剑,这叫什么?!简直就是?八王爷典着个冷脸,不肯服输道:“雄剑就雄剑。等会子到我府里去取。我是说话算话的!”
皇上看着八王爷的窘迫相。强忍住笑,道:“这个事情就过去了,不要再提了。众位爱卿。是否还有本要奏?”
“皇上,颦颦格格虽是一女子,无官无职。但所做事情,却令世人仰望!实乃我大清朝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当以颦颦格格为楷模。昭告天下人等,向颦颦格格学习之。为褒扬正义。弘扬善良之传统,当以嘉奖颦颦格格!”体仁阁大学士弘陵上前道。
“大人说的没错,皇上,臣也奏请给颦颦格格请功!”
“皇上。若是颦颦格格不能得皇上恩典,只怕天下人寒心!”
“皇上?”

众位大臣,皆出面为黛玉请功。皇上心里甚是满意。他就要从众大臣嘴里。说出为颦儿请功!若是自己说,恐怕众臣心里不服!因此笑笑道:“众位爱卿。那依你们说,朕该如何嘉奖啊?!”
“皇上,臣以为不但有实物嘉奖,当以官位相许。颦颦格格虽是女子,人才难得。想我大清国自先祖皇上以来,朝中还从未见如此德才兼备的奇女子。把颦颦格格事迹,当以简报形式,发往各州府。望各地民众效仿颦颦格格,当灾难来临时,如何自救。”一老臣出来道。
“皇上?”
黛玉抢断一大臣的话道:“皇上,各位大人。我乃一民间女子,受各位大人抬爱。各位大人褒言,已使民女心有戚戚。民女实不敢领受奖赏。民女所做,实算不得什么。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民女自小得父母教育,要做一善良的人。父母虽然不在,民女不敢忘却父母之教导!若是皇上与众位大人对民女所做之事认同,民女有一请求!”
“哦?!”皇上喜道:“颦儿,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只要合理。朕都准你!”
“民女想今年苏州之灾,朝廷救济又不能及时到位,因此粮价哄抬。民女就想,若是在别地有灾,各位大人能给予民女粮队方便!一来受灾民众能及时得粮充饥;二来也能减轻官府赈灾之压力;三是民女可以得薄利,能在济民上多做点事!民女是商人,赈灾济民,又能挣得薄利,何乐而不为?!民女已凑集各处商人资金,要在苏州城里运营粮库,所需手续诸多事宜,还望各位大人给与方便。”
黛玉所谓的方便,便是怕地方官府在办手续时,横征暴税,增加了粮食成本,于受灾的百姓无益。黛玉又处处以商人身份,减低自己的高大格调。这才有助于林府经济快速有效地发展。摆脱皇宫处处要立自己为榜样的虚名。
“这个不难!”皇上道:“颦儿是为民生着想,此事朕准你!但是该嘉奖还是要嘉奖的!”
黛玉笑道:“颦儿不求嘉奖,颦儿只求上苍,能给我一家人安全!”
黛玉这随口的话,让众臣大惊。
“格格怎么会这么想?”有大臣疑道。
“你们不知,朕知道颦儿的意思呢!朕就不明白,为什么颦儿遭刺杀,她领养的孩子还是遭刺杀?!为什么要对这么一个手无搏鸡之力的弱女子下手,还对一个在襁褓中无辜婴儿下手?而且行刺之人,乃宫里侍卫。幸亏是颦儿府里有武林高手相助,才没让人得逞。”还是气愤道。
“皇上,此事该彻查才是!”有大臣进言道。
“朕派人一直在彻查中,可是毫无进展。可见这幕后黑手,藏得多么深!”
“皇上,为今之计,当多派人手,保护格格!若是格格受害,不光是苏州损失、江苏损失、也是我们大清国的损失啊皇上!还请皇上容老臣调派一队人马,保护林府,保护格格!”九门提督激动道。
黛玉听说,慌得忙双手直摇,苦着脸道:“感谢大人美意。林府都是低层百姓,如何见得如此势头?卫队去后,只怕人心惶恐!我林府安全,有我林府自己解决。大人还是做大事去,林府就不劳大人费心了!”
听如此说,皇上只得作罢。
众臣以及皇上,心里明镜似的。这个黛玉。虽说不要封赏。却比要封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