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商媛》第118章


小海猛地睁大了眼睛,是啊,还是去年呢,那么早的时候就有预兆了……
所以,小姐是绝不会怪他擅自做主的!
想明白的小海当下就召集自家几名伙计,让他们到人多的地方喊几声,说他们有的是粮食,叫大家不要急不要抢……
很快,两辆装满粮食的平板车被拉到人前,百姓们蜂拥而至,团团围住。小海没办法,只好爬上车,站在麻袋上。“大家伙别急,粮食有的是,还是平时的价钱,大家排好队不要挤!每人限量一升,不要多买,给其他百姓留口饭吃,谢谢大家伙了!”
赵安等人冷冷看着,该说的都说了,爱听不听吧。有你后悔的时候!
两车粮食很快售罄,还好伙计们留了个心眼剩下一袋子。因为还有很多没钱的百姓还饿着。当下找来两口大锅,就地盘了炉灶开始煮粥。那些眼巴巴看着别人买粮食的穷苦百姓泪眼汪汪,还能动弹的便四处拾柴添把火,好让小海他们轻松一点。
香味开始四溢,粥熟了。百姓们早自己捡了碗排好队,等着他们施粥。第一勺浓稠的米粥倒进碗中,端着碗的老者哽咽一声,道:“小兄弟,仁义啊!”
伙计腼腆的笑笑,看向旁边的小海。小海抬头冲着众人,大声道:“我家小姐最是诚心向佛,我们做这些都是她的吩咐!”
人群中纷乱不止,但听得出来,人们都好奇他口中的小姐是谁?
“我们是江陵盛福源的伙计,东家是李钊老爷!”
“李钊?盛福源?”
“李钊的小姐。”
“李小姐……”
……
晚上,来等待施粥的人更多了,甚至有伙计认出了白天买过米粮的人。
小海知道了,无可奈何,有白送的,谁还吃自己花钱买的,没办法啊。
这一天,过的无比的漫长,夜幕下来了,无数的火把亮起来。还没有找到亲人的举着火把,不懈的翻找。更多的人们蜷缩在空旷的地方,互相依偎着。
小海让一半伙计回粮库休息,他带了剩余的人手守在这里,防止有人趁乱作恶。白天的时候已经发生过几起抢夺财物的事,被抓住交给唯一的衙役,可衙役说了,牢房那边根本没人看守,且部分倒塌,不好用来关人了,只好打一顿放了。
转了一圈没什么事,小海也累了一天找地儿歇下了。半夜猛的被人喊醒:“海哥,快醒醒,粮库那边出事了!”
小海一个激灵醒过来,脑袋还没清醒先问:“怎么了?”
伙计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有人,跑到粮库抢粮食……”
小海拔腿就跑。伙计后面追着,想告诉他情况已经被控制住了,是赵安等人帮了忙,可他已经很累了,追不上。
一路上,小海设想了无数后果,粮食被百姓们都抢了,库里空无一粒。他没办法跟小姐交代,而更多的百姓得不到救助饿死……越想心里越沉,越想越不知该怎么办……
然而,眼前一幕让他心里诧异起来,怎么现场安安静静的,人呢?
粮库大门完好,确实有打砸过的痕迹,但明显还坚固的很。门外的地上有散乱的火把棍棒,但是没有一粒散落的粮食。
这么回事?小海上前拍门。“开门啊,我回来了!”
门开了,恍惚的火光中,是一张不算熟悉的脸,是赵安的手下。小海瞬间明白了,原来是他们帮忙了。想到赵安曾制止过自己,一时脸红起来,他怕是早已料到这个结果了吧。
进得门去,伙计们冲过来,声音里还带着些惶恐。
“海哥,你回来了!”
“刚才来了好多人,吓死人了!”
“还好赵大哥他们来帮忙!”
……
小海直接看向赵安:“多谢赵大哥相助,实在感激不尽!”
赵安冷笑道:“你知道是谁来抢粮吗?
小海茫然。赵安等人让开一点,露出后面绑着的一群人。几十个人,全都被堵住了嘴,所以他一进来时没注意到。小海细细看过,一个都不认识。
赵安道:“这些都是城中粮铺的伙计,你贱卖粮食阻了他们财路,他们便来偷你的粮食,让你没的送!”
“嗬!”小海一听气炸了。他们赚黑心钱不成,还要来给他捣乱!这是要饿死受灾的穷苦百姓吗!“赵大哥,你说怎么办!依我看,不如都绑好了,明日拉到大街上让百姓们看看!”
“呜,呜……”被绑着的众人纷纷摇头挣扎,简直恨不得跪地求饶。
赵安笑道:“我也正有此意。值此纷乱时节,决不能心慈手软。不然光凭我们这些人是守不住这座粮仓的。还要召集一些青壮来这里守卫,不然明日更多灾民进城,被有心人闪动,我们这里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做善事可以,但决不能丢了东西还被人骂一句活该!”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朝堂
天还没亮,一群被五花大绑的人已经被带到城中百姓聚集的地方。小海找了两个伙计向百姓们解释他们被抓的原因,拜托大家一起看守。百姓们群情激奋,恨不得拿砖头木棍上去打,伙计们怕出人命,又赶紧拦着。这时候,一群衙役赶过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赵安的人早已看到,有粮铺老板的身影在后面,暂时默不作声观望。
衙役头子走上前来问道:“怎么回事,为何把这么多百姓绑在这里!这是趁乱闹事吗,不要以为我们忙着就可以胡作非为!这城里可是有王法的!来人,快把这些百姓解开放了!”
“不能放,这些人趁夜去抢我们的粮食,不能放!”伙计们纷纷出声,站在前面挡着衙役们,更多的百姓站起来,目光中显露出质疑愤怒,慢慢的走到伙计们身后。
衙役头子左右看一眼,道:“空口无凭,这样吧,这些人我们带回去收押,还要去收集物证,很多事要做。你们呢,这么乱也不好安置,都散了吧!”
小海不忿,不是说牢房都没办法安排犯人了吗,现在又有了?而且昨日那么多百姓被困不见有人来解救,今日不过几个混蛋困在这里就来了这么多衙役要人,这说的通吗!正要说几句,胳膊一痛,不知何时赵安站在了身侧。
赵安摇摇头,示意他让开。小海这么一顿,也依稀明白了些什么,让伙计们让开,由着他们把人都带走。
百姓们议论纷纷,但并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看来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习惯了。
赵安道:“他们才是这肃安城里的地头蛇,你跟他们扛不划算。当务之急还是保护好我们的粮食,免得被他们谋了去!”
小海大惊:“什么,那是我们的粮食,还有没有王法!”
赵安冷笑:“王法?他一顶囤积居奇的帽子压下来,你人生地不熟的找谁说理去!”
小海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那些人终归是带走了,场面冷寂了片刻,又开始了嘈杂。小海想着赵安的话,觉得必须有所准备才行。当下吩咐了伙计们,叫他们分头说服身体强健的百姓一起守粮仓。
京城,金碧辉煌的大殿,因在列众人的沉默显得有些空旷,龙椅上的年轻人脸颊略显消瘦,在明黄色的金冠之下显得有些不堪重负。脸色是少见日光的白,眼睛带着一点透明的琥珀色,眉色略淡,却是恰到好处的剑眉,给整个人添了几分英气。
“皇上,国库空虚,臣,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户部尚书低着头,愧疚道。
龙椅上的刘庆目光阴沉,琥珀色的瞳仁直直盯着下面的老大臣,只是他低着头,并不知道。
刘庆目光又看向别处,所见皆低头退避。刘庆怒道:“不去赈济,让百姓饿死冻死吗!”
首位一人旁站一步,低头道:“回皇上,不是不赈济,是容臣等几天时间筹措钱粮。”
“朕的国库就空虚至此,十万两都拿不出?”刘庆声音冷冰冰的,其实他的心已经快要凉透了。说话的是他的外祖父韦稹,官居左相。右相是唐丰之父唐宜。
皇上不高兴,百官能不开口谁也不多嘴,只有韦稹还敢说几句:“皇上,国库存银,有些是不能动的。北历虎视眈眈,军费这一部分绝不能挪用。这个时节,天气回暖,田里野菜丛生,百姓一时应该无忧。”
“野菜,吃到什么时候?”刘庆的声音里已隐含怒意。
“再有一个月,新稻就下来了。”
“一个月……”
如果说话的人不是他外祖父,他倒要他吃一个月野菜看看!
“陇南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