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女皇之路》第361章


那副将闻言,不由苦了脸,让他回去见小李相公,说他们的‘拦截’失败了……
这差事怎么听起来这么危险呢!
结果,小李相公听完薛仁贵的副将禀报的事情详细经过后,居然没有发怒,也没有露出碜人的笑容,只是淡淡道:“咦,居然被他识破了……”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让他把命留下了……”青年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然后盯着沙盘看了半天,最后在多玛城的位置上插了一根小旗,对那副将道:“你回去告诉你们家将军,想办法在禄东赞到这里之前,把吐蕃军给我吃掉!”
那副将闻言,半天说不出话来,用三千人吃掉吐蕃三万人?
他们家将军又不是苏定方那个大凶神,这、这怎么可能办得到?
小李相公欣赏了一会儿那副将的惊愕神色,这才缓缓道:“以薛将军目前的兵力,这事恐怕是办不到的……”
那副将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果然,小李相公刚才是在开玩笑吧……
他还没想完呢,那边李三郎话锋一转道:“不过,薛将军要是有了本相的计策和秘密武器相助,相信弄死一个禄东赞不费吹灰之力!”
那副将内牛满面:尼玛!弄死禄东赞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可人家还有三万多人的大军呢!什么武器这么牛啊,可以以一当十?!
显然,这小伙子还不知道之前苏定方是怎么干掉达延莽布支那七万人马的,有了小李相公的计谋,再加上越级武器,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可以算是无敌了!
当然,这会儿禄东赞等人还不知道他们将面临着什么,连薛仁贵接收到了小李相公给他派来的一千骑兵和几大箱奇怪的黑石头的时候,也还是一头雾水。
与此同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也在吐蕃上下疯狂地传播。
说是,唐将在乌海大败吐蕃军后,就一路南下,分明是往逻些城而来。
逻些城中诸人闻听此讯都大惊失色,芒松芒赞那个怒啊,当着众人的面对着政赞藏顿咆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大相和噶尔钦陵呢?他们现在在哪里?!”
吼完了,芒松芒赞也不等政赞藏顿答话,就道:“立刻调集各部兵马,孤要给那个什么苏定方一点颜色看看!”
“赞普!”政赞藏顿一听这话,立刻变了脸色,忙要阻止。
可暴跳如雷的芒松芒赞哪里还听得进他的话,当即让自己的几个心腹大臣去传调兵集结的旨意。
政赞藏顿到底年轻,见状就想强硬的阻拦,却被他小弟赞辗恭顿拉了一把。
就是这一间隙,芒松芒赞已经大步离开了议事厅。
不说吐蕃年轻的往终于找到机会可以自己领兵出战了,却说已经控制了匹播城的任雅相和王玄策听说了苏定方南下的消息,都是一阵惊喜,之后又得到吐蕃王咬亲自领兵去迎战苏定方的时候,两人更是欣喜若狂。
逻些城易守难攻这一点,王玄策早就心里有数,不过如今他们军中带了许多先进的攻城利器和精巧工具,这个怎么攻进逻些城已经不算是大问题了。
所以,他们比较担忧的还是敌众我寡这一点。
现在芒松芒赞居然要主动带兵出征,那么逻些城内还会留多少人呢?
王玄策不由看向任雅相,说话的语气里充满了兴奋。
“相公,事不宜迟,不如我们明日就夜袭逻些城吧!”
任雅相到底比较谨慎,闻言只是捋着胡须,半晌才道:“芒松芒赞虽然带走了逻些城的大部分兵马,可政赞藏顿手中的兵力也不可小觑……”
任相公正说到这里,忽听门外传来亲卫的通报声,说是有小李相公的信笺到了。
。。。。
第343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
18
两人忙起身,从亲卫手中拿过信笺就读起来。
这次小李相公的信中倒是写了不少东西;包括苏定方即将到来的路线和目标;以及他让任雅相和王玄策接下来要做的一些事。
王玄策看完后不由皱起眉头,“相公;李相公的意思,难道是让我们瓮中捉鳖不成?”
任雅相也一脸不解的神色,半晌才道:“就按他的计划行事吧……”
王玄策闻言,便也不多说什么;就按任雅相之令下去安排。
远在长安的吴诩已经收到了李三郎接下来进攻吐蕃的一封详细作战方案,她看完后也不由暗暗叫绝。
早在当年李三郎出使吐蕃的时候;逻些城就已经安下大唐的细作,也就是这么巧,这次噶尔钦陵离开逻些城之前,留给他弟弟的亲信里,有一个正是李三郎当年留下的人。
此人的地位还不算低,手上竟有逻些城三分之一的兵权。
噶尔钦陵一离开逻些城,李三郎就得到了消息,也就知道了逻些城的防务问题。
现在,这无间道兄弟又得到恩相的密令,让他在罗谢城里传扬苏定方大将军的凶残勇猛,最好是能引起逻些城上下的恐慌……
那人照着做了之后,逻些城的那些贵族们果然就闻苏定方色变,现在一听苏定方带着唐军杀向逻些城,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
这也就有了之后芒松芒赞大怒之下,领兵主动出击的事了!
当然,芒松芒赞也不是蠢蛋,他也是听说过苏定方这大煞神的一些事迹的,只不过想着那苏定方客地作战,必定不是吐蕃勇士的对手!
尤其是当打探唐军进攻情况的探子回报表示苏定方最多带了一万人而已,芒松芒赞顿时放下心头大石。
逻些城现在约有七八万兵马,其中属于噶尔家族直接控制的约有三万人,芒松芒赞的嫡系约有两万,其他的都是各贵族的属下兵马。
芒松芒赞对苏定方也不敢托大,一口气带走了逻些城五万人马,其中包括政赞藏顿手下的两万人和自己的嫡系一万人。
芒松芒赞似乎对政赞藏顿留守逻些城不怎么放心,坚持把他也一起带上去迎击唐军。
这样一来,逻些城中就剩下噶尔家的一万人,芒松芒赞的一万人和其他各部零零碎碎的一万人兵马共同守城……
这个安排看起来是互相牵制的局面,可事实上却是对噶尔家的势力进行了很大的压制。有不少不满禄东赞的贵族都开始暗暗打起小算盘了……
就在芒松芒赞离开逻些城不过五天时间,留守逻些城的禄东赞小儿子赞辗恭顿就遭到了不明人士的刺杀……
逻些城里各部的首领都被噶尔家列入重点怀疑对象,连那些首领之间都互相猜忌起来。
意思,逻些城内颇有些风声鹤唳,每一个部族首领一面飞快的跑去看望重伤未醒的赞辗恭顿,拼命洗把自己,一面祸水东移嫁祸一下跟自己部族不对付的其他部族。
噶尔家一时也查不出到底是什么人动的手,就想抓出几个噶尔家的政敌,来个杀鸡儆猴。
这下可痛了大篓子了,以往众人都是忌惮噶尔家的兵权,而不敢轻举妄动,现在禄东赞、噶尔钦陵和政赞藏顿这三个领军人物都不在,噶尔家的精英人马也只剩不到五千人,怕他们个鸟啊!
敢跟噶尔家当政敌的人显然也不是好惹的,这些人要不是位高权重的大贵族、元老,就是皇亲贵戚,原本就看禄东赞当大相独揽朝政不大顺眼。
禄东赞在时,他们顶多隐忍一下,也不跟对方撕破脸,现在禄东赞不在,噶尔家几个小辈居然敢在他们头上动土,简直是反了天了!
于是,不等噶尔家的人先动手,那些不满禄东赞的大佬们就先发制人跟赞辗恭顿手下的人干起来了……
一些部族首领也趁乱渔利,打劫一把政敌,或是暗算一把不对付的部族,逻些城竟然乱成了一团!
王玄策等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差点没乐死:小李相公果然算无遗策,幸亏他们没有冒冒失失就去攻城,真要跟逻些城那几万吐蕃人干起仗来,他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现在可好了,只要堵了逻些城外的各条要道,截住吐蕃人送出来的信件,等逻些城里的人自相残杀完了,他们就能轻易拿下逻些城了!
这可真要感谢那个主动挑事,刺杀赞辗恭顿的人啊!
王玄策大概也没想到的是,那个刺杀赞辗恭顿的人也是李三郎安排的。
“算他命大,居然没死……”追求完美的某人对于赞辗恭顿居然没被击杀,颇有微词。
禄东赞几个儿子你,老大噶尔钦陵当然是最耀眼的,但是谁都不知道,其实他的小儿子赞辗恭顿才是最擅长谋略的,也因此最后被留下守城的是赞辗恭顿而不是他的两位兄长。
李三郎当年去吐蕃的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