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留守儿童他爸》第135章


台长对于晚上播放演讲比赛可是煞费苦心,把节目拿给各个领导看,让他们把广告和电视的时间砍掉,直接放演讲比赛,并把自己的身家都压上了,准备背水一战,不成功他就卷铺盖回家要饭。
领导看了一遍节目,再一想这个台不管什么收视率都垫底,就让台长试了一下,不成功就换一个台长,挽救收视率。
大家搜到这个台,看着他们追的电视还没有到,看广告还不如看孩子们的表演。
大家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台长耍了一个小聪明,不插播广告,节目一直放到尾。大家不知不觉就看到汨汨这个判断,第一次听到关于留守儿童表述自己的心声;第一次在孩子没有哭的情况下,自己泪流满面;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生活如此幸福。某个地方的某个角落有些群和父母长期分离的孩子。是不是他们在饭桌上享用的菜是这些背井离乡的菜农种的,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这么多无私奉献的农民工。有很多人他们第一次把视线转移到农民工身上,第一次去正视他们,第一次是去尊敬他们。
第二天各个报纸刊登了汨汨姐妹两个人的照片,留守儿童的描述占据的很大的版面。
“周婶,你们家汨汨和小皮球都成了名人了,现在报纸上和电视上都有姐妹两个。”村民说道。
周母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样也好,留守儿童和农民工被这么一宣传,上面肯定会重视,还是们在外面讨生活不容易,希望城市的领导可以放宽对农民工的制约,让他们日子过的轻松一下。”
“可不是,咱们村的年轻劳动力十有八九都出去打工了,多关注一些也好。”
☆、承包山
周礼他们这季土地十一月份到期,现在是九月中旬; 地里的菜卖完后; 全都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菜; 一些竹竿薄膜也开始找下家。
从土地税改开始; 上级领导就开始注意农村存在的问题; 鼓励农民工回家创业,对创业的人给予了补助和优惠。周礼他们回家干更有信心,国家都支持了,他们还怕什么。
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父母要回家; 每个人都写了一张时间表; 过了一天,就划去一个数字。
做为父母,他们即高兴孩子们能回来; 同时也愁的慌; 孩子回来后能做什么。
周礼他们几人吃饭的时候就喜欢看农业频道放的致富经。黑猪养殖听起来挺靠谱,他们家有山; 但是黑猪不好管理; 前期投入成本太大;蓝莓种植,他们老家气候不事宜;养山羊和养黑猪没有多的区别;养鸡听起来不错; 把鸡放养在山上,自己觅食,在山上上蹦下跳,肉质好,城市人就好这一口;龙虾养殖更好; 龙虾的繁殖能力很强,前期的投资成本少,后期收益大。
“大家觉得哪个靠谱些!”周礼看着电视上的小龙虾咽着口水,“我觉得小龙虾好,就在自己地里养,无论哪个省市都喜欢吃小龙虾,十几二十多块钱一斤。电视里都说了,养殖小龙虾不需要成本,它的繁衍能力太强了。”
“我看是你自己喜欢吃小龙虾吧!”周二哥看到周礼的眼睛都块贴到电视机上了,不过他也喜欢吃,喝着啤酒、吃着小龙虾,一群人在一起说说话,日子过的真滋润。“话又说回来,小龙虾挺好养殖的,不易生病,三月份到四月份放养虾苗,七月份到八月份就能拿到市场上卖,其他时间还不耽误种地,是挺不错的。”
每到盛夏时节,小龙虾市场上的供货总是供不应求,一个人坐在那里一会儿就能吃掉三斤小龙虾,而且百吃不厌。
“如果有龙虾基地让我们去学习一下就好了,小龙虾养殖简单,没有经验还是不行。”六哥也觉得养小龙虾靠谱,这个市场暂时还有很大的空缺,现在他们就是要抓住这个机遇,抢占市场、抢占客户源,打通一条固定的销售渠道。
“现在国家不是扶持农民创业吗?我们回家去当地的水产品养殖研究所看一下。”周大哥说道,这还是他听家里老头子说的,“我们要养殖龙虾,到上面申报一下,上面还会派这方面的专家亲自指导我们如何养殖小龙虾,扶持我们创业!”
“这个政策好,我们大家先在一起干,先养一季虾,有了经验,然后会各自的村子干,这样可以避免风险。如果养殖小龙虾失败,我们的钱不至于全部打水漂。”王大哥说道,他们七户人家没有其他人家的弯弯绕绕,在一起干,大家很放心。
“我能说一句话吗?”周礼笑着看着大家。
大家被周礼的笑容弄的浑身不自在,好猥琐。大家点了点头,示意周礼说,反正周礼和他们在一起,安全感强的爆满,只要有周礼在,大家干什么事情都踏实。
“我想承包山!”周礼弱弱的说道。
“我去,老三,你还没有忘记做山大王的事。”周二哥用手打了一下脑门,“都六七年了,你还记得这事。”
大家觉得周礼真是绝了,以前周礼经常说,有钱了,就回家买山,做山大王,没想到这家伙说的是真的。
“山是买不起了,但是可以承包山。现在村里的山无人问津,要价肯定不高,承包个五十年就行了,没想过承包一百年。”周礼用真诚的大眼睛看着大家,“我们可以在里面养鸡、养猪、养鸭,现在放养的家禽可贵了,大城市的人都的喜欢吃这样的家禽,绝对不会亏本。”
“这也不是不行,回家看看承包这座山要多少钱,反正我们现在正是探索时期,如果承包山的价钱便宜,可以承包!”六哥认真的想了想,觉得周礼说的很有道理,补充道,“小龙虾养殖期只有几个月,剩下的时间我们搞家禽养殖也不错,是个好主意。”
“我们创业可以到银行贷款,国家有规定,凡是农民回家创业,到银行贷款,税率优惠,每年的利息也要不了多少钱。”王二哥现在就想回去,好好干一番大事业。
大家把自己家的存款说了一下,“我们大家这些年挣得钱都差不多,我们各拿出四十万,以后盈利均等分,大家觉得怎么样!”六哥说了一个大家都能拿出的数。
“行,就这样干了,我们七个人在一起,一定能闯出一番事业,但是事先讲明白,大家创业的时候,一定会有磨磨碰碰,大家有什么不满,或者建议,不要藏在心里,都要摊开来说。”周大哥说道。
“大家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大家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各自心里都清楚,要不然能提议大家一起干。”王老条第一个出来表态。
“等会我打电话给妈,让妈问一下承包山要多少钱。你看,我们的土地十一月份到期,龙虾养殖期在下年三月份,这几个月龙虾养殖场肯定能早早的就建好了。去研究所讨教经验也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这段时间现在山上试养殖一下鸡,鸡蛋也不贵,让妈多买一些母鸡,暂时让母鸡自己孵小鸡,咱们通过养鸡,总结经验,看看我们有哪些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者有哪些问题没有考虑到,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们心里有个底。”周礼说出了他的想法。
“你小子真是先要承包山,想疯了,脑子跟着开挂了,今天提的主意都很好。”六哥调侃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果真如此,“咱们这样,大家都打电话回去,让家里把空余的房间腾出来,让爸妈都买一下母鸡,孵多点鸡蛋。咱们第一次干这些事,肯定有很多地方没有想到,通过养鸡,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
周礼他们立刻就打电话回家,通知各自父母孵化小鸡。
因为在周家村承包山,王家和六哥让自己父母在周家村买了一块地,盖了一个两层楼房。
周父周母听到这个消息,把他们两口子在山脚下的地卖给他们,自己也在地里给三个儿子盖了房子。
“你说这七个孩子真会折腾,圈一块地养鸡就行了,非要承包山。”王母看着盖好的七间大房子,“真是有钱了,没地方花,给老娘,老娘替你们花也行啊!”
“看着吧!这七个人在一起有的折腾。”周母有预感,他们村子又要不平静了。
“我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承包山养鸡还行,鸡想卖总能卖掉,总不会有损失,我就怕重头戏还在后面!”六哥妈,柳婶说道,“我儿子,我最了解,心高气傲,最会蹦哒,家里有人要和他一起种地,愣是没有答应人家,搞得我们家和那个亲戚也处不了了。”
“你就得了吧!姐,你那个亲戚是好相处的吗?他一家到老六那里,铁定把老六的血都吸光。”胖婶说道,(王老条妈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