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反派快领走[穿书]》第63章

设置字体大小:

“母后,您和柳姑娘在说什么呢?”小皇帝走到太后身边坐下,满是孩子气笑嘻嘻地问着。
在柳喻夏面前小皇帝同样没做掩饰,卸下了对外人那层君王的伪装,这是把她当做了自己人的表现,柳喻夏心一沉,偷瞄了尉迟璟,见对方表情没什么变化,心中微叹,太后和小皇帝的态度,让她有点慌……
太后慈爱地把面前的糕点往小皇帝的那边推了推,这是儿子最爱的甜糕。小皇帝随手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然后嘴甜道:“还是母后这里的糕点最好吃,一定是苏嬷嬷亲手做的。”
太后笑眯了眼睛,道:“好吃就多吃些。”
看着母子两个人的互动,柳喻夏心中有了数,外界传言不可信,都说小皇帝和太后之间联系少,母子亲情单薄,现下看来亲近得很。
视线一转,柳喻夏碰到了尉迟璟的目光。对着他眼珠微微晃了一下,尉迟璟嘴角微勾,算是给了回应,他知道柳喻夏的意思,和太后又寒暄了两句后,开口说起了关于婚约的事情。
“……那时的情况,婚约只是临时之策,这事我曾书信和太后娘娘您说过。”尉迟璟不咸不淡的说了句,阐述的是事实,没什么需要藏着掖着,柳喻夏看向了太后。
太后娘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抬手拍了下额头道:“看我这脑子,人老了就是忘性大,璟弟和柳小姐郎才女貌,看得我心花怒放,把这回事儿给忘了!”
“柳小姐,刚才我一些话唐突了,你别忘心里去。”太后娘娘站起身走到柳喻夏身边,拉过她的手拍了拍,柳喻夏赶紧站起身摇头表示不在意。
太后娘娘走到窗边,将留有小缝隙的窗户关严,然后转身开口问道:“你们过来,是为了要解除这婚约?”
话落,太后看向尉迟璟,尉迟璟则是看向了柳喻夏,柳喻夏轻咬下唇,点了点头。
太后脸上闪过沉思,良久,叹了口气道:“柳小姐,如果不介意可否听我说两句心里话?”
“太后娘娘您讲。”柳喻夏坐直了身子,知道接下来是重头戏。
第55章 
“司徒家世代从军……”
太后提起了自己的娘家,说话间眉眼有些伤感,如今司徒一家,只余她一人尚在了。司徒家为大庆朝鞠躬尽瘁,世代在边境抵御蛮夷异邦入侵,挥洒热血,最后死在战场上尸骨无存,司徒家祖地坟墓大部分都是衣冠冢。
柳喻夏听得认真,她心中对司徒将军一直都很敬佩,从前就听过司徒将军的英雄故事,他们在百姓心中的口碑为威望极好,甚至每年在司徒将军忌日当天,会有百姓自发的烧纸钱祭奠。
说起往事,太后娘娘从她儿时小女孩的角度回忆着,为大将军的形象增添了一丝柔情,让人更加唏嘘惋惜,这样好的人不在了。说着说着,太后娘娘话锋一转道:“夏夏可有心仪之人?换句话说,可有成婚的对象?”
柳喻夏下意识的摇了摇头,然后动作一顿,不懂太后突然为何问这个,开口道:“回太后,暂时没有。”
“夏夏,你父亲贵为洛阳太守,你是他的女儿,性子也拎得清的人,有些话,哀家便直说了,文宰相倒台了不假,看似朝堂上一片大好,其实…………”
一般能够有机会夺位的皇子,都会有一个得力的外祖家,能够进宫当妃子的女子,都是大臣家的嫡系女儿,当然,那些奴婢宫女上位的后妃,生下的孩子也没什么夺位的资格。
皇后的娘家人全部战死沙场,先帝还在的那几年,不是没有皇子后妃心思活络,想要争一争皇位,不过刚有冒头的趋势,便被先帝掐断发落,久而久之,便没有人敢打这个念头了。
先帝娶太后,是一见钟情,太后入宫后,没有后妃能够越过她,所以更没有所谓东风压倒西风宠妃那一说。
若是先帝多活几年,太子长大后他能够培养好一批近臣,登基后没有什么忧患,可是先帝早逝,太子幼年登基,朝堂上的事情太后手伸不到,无力为其铺路,再加上后来又出了个文宰相,小皇帝手中的权利越来越薄弱。
导致即便先帝偷偷留了暗臣,也到了不敢用的地步。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小皇帝没有个可靠亲近的外家,朝堂的信息掌握的少之又少。
如今的局面看似大权在握,其实很容易出现第二个文宰相,一时的安静,不代表以后的平静,大臣们再心思活跃阳奉阴违起来,小皇帝‘耳聋眼瞎’压根无从渠道得知。
现下小皇帝能够用的人太少了,一个个都人精似的大臣,在等着抓准时机,没准什么时候又故态复萌了起来。
所以小皇帝要重新培养天子近臣,需要时间来观察挑选。
今日朝堂上众大臣的恭敬顺从,大部分是因为小皇帝身后有个璟舅舅,尉迟璟又有个强大的未婚妻,柳氏一族即便不在皇城为官,也是众官员不敢小觑的存在。
换句话说,尉迟璟柳喻夏这条线,是现下小皇帝的靠山,是那些朝臣不敢糊弄的关键点。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鸡蛋在百姓间五文钱一枚,在皇宫内,奴才知道小皇帝不了解这些,他们就敢报成三十两一枚。这种情况适用于各种事情上,不光是吃食,包括朝堂大事。
柳太守是保皇一派没错,但有了姻亲这层关系,大臣们才会更加认同小皇帝的皇权,就好比当初文宰相愿意拉拢柳太守,但若知道柳太守的女儿是皇帝舅舅的未婚妻,那么压根不会有拉拢的心思,会直接当做敌人对待。
看似这层姻亲摆着有无皆可,其实完全是两个性质,这点很重要。
朝堂上,官员之间自有潜规则,小皇帝的帝王心术从文宰相获罪后,这才开始运用起来,他需要时间。
尉迟璟和柳喻夏的亲事,便是在帮他争取这个重要的时间。
听太后讲了这些,柳喻夏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目光看向尉迟璟,对方没有任何惊讶的表现,接收到柳喻夏的目光后,淡淡开口对太后道:“我已经帮太后解决文宰相了。”
意思就是解决了文宰相,你其余的事情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柳喻夏松了口气,她还以为尉迟璟和太后串通一气,看来并没有这回事儿。
柳喻夏垂着眼眸,心中暗暗腹诽,尉迟璟对太后说话这语气,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太后对尉迟璟的话直接无视过去,对他笑了笑,然后转头对柳喻夏说:“夏夏,哀家真的很喜欢你,可惜不能当哀家的弟媳。”
“不如这样可好,夏夏未有谈婚论嫁的对象,解除婚约这个事情,对外暂时不公布,我让皇儿下暗旨,以后你若有了要成婚的男子,有了圣旨,便不用受婚约的约束,你看如何?”太后笑得慈眉善目,眼含殷切的询问。
柳喻夏有些为难,太后真是不简单,最开始说起司徒家,说了她家为了大庆朝的安定,百姓的安稳付出了多少代价,大庆朝欠司徒家,同时也算委婉的说,太后出自如此忠义家族,小皇帝未来这个君王未来不会差。
然后又说了小皇帝在朝堂上的难处,聪明人能想到,若是大庆朝再经历一番动荡,影响的是百姓,就连远在洛阳的柳太守,也会受到连累,朝堂动荡把持重权的柳太守根本无法独善其身。
太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柳喻夏暂不对外宣布和尉迟璟的婚约是假的。
为了所有方面好,来维持这个平衡,同时也给了她承诺,不会用这个婚约绑住她一辈子,还会下道暗旨给她留后路。
柳喻夏不得不承认,她没有理由拒绝,太后娘娘果然厉害。
“臣女……看大公子意愿。”柳喻夏推给了尉迟璟。
若有这么一层婚约在,其实好处还是很多的,她不会被父母明着大张旗鼓地安排各类亲事了,她一直都做好了单身一辈子的准备。
和尉迟璟也不必装作多么亲密,大庆朝分住两地的订婚男女,有的一年都见不到一面,他们之前更好混过去了。说一万种可能,她以后遇到了喜欢的人,还有暗旨在。
再一个说,有太后这位母亲在,小皇帝应该很快就能掌握朝堂上下,到时候婚约更加名副存亡,脑子里转了转,好像有这个婚约,她的益处更多,且没什么损失。
“可。”尉迟璟直视太后,不紧不慢的说了一个字,看不出喜怒。
太后眼中闪过了然,笑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夏夏,放心,未来你若有了要成婚的人,哀家给你添妆,亲自到场祝贺。”
太后娘娘添妆,亲自从宫中出来祝贺,历代太后娘娘亲子侄都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