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110章


丽娘分家得了六七百两银子,方大郎给三百,除去买宅子安家,净剩五六百在手里。
方二郎把家里银钱连同自己的俸禄都交给丽娘保管,只叮嘱她每月给老母亲1两银子养老钱,其余并不管丽娘如何花销。
丽娘最是个不肯落人话柄的,搬家后第二日,就给了方太太当月的养老银子。
搬家后,李家人去给丽娘暖了房。
丽娘两口子住在正房,东西厢房空着,留着放东西。倒座房三间,中间的是门楼,东边是厨房,西边那间给线娘住。
肖氏看过后,比较满意。宅子虽小,但女儿一小家人住的开。女儿自己当家了,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方家老宅那边,方大奶奶没有等来自己梦想的日子。
二房走了,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到了她身上。方大郎深感自家婆娘不靠谱,又把银子和俸禄交给了自家老娘,并给方大奶奶画了个大饼,“等你什么时候不再把你哪张脸看得比大哥儿还重,你再管家吧。为了你娘家那帮穷酸的几句奉承话,你敢偷东西,我怕今儿把家给你,明儿你为了你那不值钱的面子,把家当都搬回娘家去了。”
不管方大奶奶如何水深火热,李家解决了丽娘的事情后,就一心准备给李姝发嫁。
如今丽娘自己当家了,见肖氏忙不过来,三天两头就过来帮忙。有她搭把手,肖氏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五月初三那天,赵世简又偷跑来了一趟。
肖氏等人都吃了一惊,“简哥儿怎地今儿还来了?”
赵世简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嫂子给我重新归置房屋,我来问问姝娘,东西要如何摆放。”
肖氏笑了,“姝娘在西厢房呢,你自去问她。”说罢,让玉娘带着他去了。
赵世简进了西厢房,见李姝正在规整书房的书籍。
他一进门李姝就发现了,笑道,“怎地今儿来了,让人看见了要笑话我们了。”
赵世简笑道,“管旁人作甚,我光明正大地来,也是说正事儿的。”
李姝斜眼看他,“把你的正事儿先放一放,来帮我看看这些书以后要怎么分类,我近来也没规整,都放的乱七八糟的。”
这些书,都是李姝自己读过的,她预备都带到赵家去。以后自己闲了,也能再看两眼。索性都是些常用书籍,说不上名贵,李家都随她意愿。
赵世简笑道,“妹妹的书倒不少,不知道的以为妹妹要考状元呢。”
李姝笑道,“状元我是考不上了,要是有命,说不得能做状元娘子。”
玉娘在一边吃吃笑了。
赵世简看玉娘,“玉娘要不要去我家?”
玉娘忙再次给他行礼,“姑爷,我定然要陪着三娘子一起的。”
赵世简点了点头,“你服侍你们娘子尽心,等去了赵家,我家里人少,要多辛苦你。”
玉娘忙屈膝应了,“都是我应该做的。”
赵世简点点头,不再看她。
李姝一边整理书籍一边问他,“你来有什么正经事?”
赵世简摸摸头,“我房间里如今都空落落的,全指望妹妹带两家家伙什过去,不然我连睡的地方都没有了。”
李家前儿去赵家量了房屋尺寸,根据家里给李姝预备的家具大小,提前设计好,各色家具要如何摆放,实在有不合适的尺寸,及早调换,免得以后放不下。
孙氏把赵世简房里的那些旧家具全扔到倒座房库房里去了,就给他留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就这两样,等新娘子陪嫁抬过去了,也要一并换掉。
到时候,整个新房里,全部换上新娘子的陪嫁,清一色的新家具,看着又体面又气派。
赵世简晚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欣喜地搓搓手,等姝娘来了,这屋子里又是满满当当的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又如同吃了蜜一样甜,巴不得明儿就到正日子,然后数年过来和她一起过小日子。
尺寸也量过了,家具要如何摆放,李家人心里都有数。如今赵世简找这个理由,无非是遮掩遮掩,李家人心里都觉得好笑,但谁也不曾去戳破他。
孙氏近来忙碌得一个头有两个头大,给小叔子操办婚礼的过程中,孙氏历练得越发老道,也越来越有当家奶奶的气派。
赵家父子见她如今有模有样,也愿意相信她。她毕竟是长子长媳,吴氏不在了,小叔子小姑子的婚事,交给她操办,说出去也合情合理。倘若给了旁人操办,一来不方便,二来外人不免揣测,日子久了,兄弟不和的名声必然会传出去。
孙氏为了煦哥儿,如今很是自律。她没有得力的娘家,丈夫官职也低,如果她们夫妇二人再不争气,煦哥儿以后可怎么办呢。
她把小叔子小姑子和弟媳妇照顾好了,有这香火情,一来公爹更看中她,二来以后有事相求也好开口。总不能凭白一张嘴,就让叔叔婶婶并姑姑姑父们帮衬煦哥儿吧,那也忒不讲究了。
昔日好胜心强的孙氏,为了生儿子能豁出去脸面。如今为了儿子以后能得叔叔婶婶及姑姑姑父的照顾,又能舍下身段,万事向赵家大房大娘余氏看齐,力争要做个让家里人信服的大嫂。
赵世简在李家厮混了大半天,肖氏见他总赖在这里不像个样子,吃过中饭,让他在前院略睡了一会子,就把他撵回来了。
孙氏见他今儿回来的早,笑道,“二叔既回来的早,再帮我写几张帖子。”
赵世简成婚,同族不用下帖子,家家户户必定要来。但赵家父子的同僚、赵世简的同窗,还有吴氏娘家、孙氏娘家及赵老太太娘家,这几方宾客都是需要赵家一一下帖子的。
因赵书良父子才升了官,新结识了一干同僚,家里这样大的喜事,自然要另外给对方新下请帖,方便以后长长久久地走动起来。
孙氏不认得几个字,见小叔子回来了,及时抓了他的壮丁。
赵世简写帖子的时候,与孙氏商量道,“嫂子,您看咱们家可要添两个小厮?阿爹如今也是正七品了,哥哥大小也有个官位,他们出去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家里一个小厮都没有,出去送个帖子,还要我们自己去。若以前也就罢了,如今咱们也不能一点排场都不讲究。”
孙氏见小叔子说要买人,她不好大咧咧直接说好,犹豫着说道,“你哥哥那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若给他配个小厮,说出去都笑掉人的大牙。倒是阿爹,等闲出门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确实看着不大合适。二叔如今也是举人了,身边连也不能没个书童。请同科一起喝酒做文章,还要二叔亲自去送帖子,看着哪里像个举人。”
赵世简一边写一边道,“既然嫂子不反对,夜里咱们跟阿爹说一说,看阿爹的意思。”
家里添人,对孙氏来说又不是坏事,她肯定不会反对。但赵世简一个人去说,显得他想要书童似的。如今他虽说中了举人,身上又没个差事,全靠阿爹养着,还张口要人,也太不像话。
赵世简今儿在李家看到玉娘,想起姝娘可能会陪嫁丫头。但姝娘在李家用惯了小厮,来了赵家,要出门买个东西或去传个话,若把玉娘打发走了,她身边又没个人,总是不便宜。不若家里买两个小厮,家里人一起用。
想到赵书良一个人养着兄妹二人,赵世简心里又有些愧疚。阿娘走后,阿爹只知道用心当差,日子都是稀里糊涂地过。等自己成了亲,妹妹出了阁,到时候各自都有了小家,就算兄妹三人对阿爹孝顺,阿爹的日子也不可能像阿娘在的时候一样和和美美。
想到这里,赵世简心里有些难过。等成了亲,他还是赶紧去找份差事做吧,一来可以养活姝娘,二来也能减轻阿爹的负担。
孙氏不知小叔子心里的想法,以为他在外面看到别人有书童,心里羡慕,又不好意思开口,故而拉上她一起说。
孙氏心里想笑,就算中了举,也还是个孩子呢。也罢,反正买了人也是大家一起使,只要她不藏私心,一起说就一起说罢。
夜里,家里人吃过饭,赵世简还没开口,孙氏先提了这个事儿。
赵书良想了想,“老大媳妇说的有道理,老二,你明儿在家,和你嫂子一起看着买两个年纪小一些的小厮。不要年纪太大的,一来马上就要给他配媳妇,二来忠心不够。挑那十一二岁的,老二你身边留一个,读书人,没个书童怎么能行,看着就寒酸,咱家里也不是养不起。剩下一个,留在家里。我整日在衙门,上官们也没有整天带小厮的,我一个七品小官,就不去打眼了。老大就更别带人了,你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官,大老粗一个,别惹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