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内衣》第480章


她抓紧将方府的进展也告诉他,坚定道:“放心,母亲一定会沉冤得雪。”
第二日她没有去方府。
她做了这些年买卖的心得体会便是,同人谈判便如猫逗耗子,那是要松弛有度,欲进欲退的。
如若她今日便将两万两银票送上门,他们倒还要怀疑一番她的动机。
只有她们今日再焦躁慌乱一日,她明日上门,她们才会对她感恩戴德。
第二日晌午时分,她施施然进了侯府内宅,红着眼圈将一叠厚厚银票取了出来,抹着泪道:
“殷郎听闻母亲竟病了一场,心中愧疚,前夜竟去喝的酩酊大醉,昨儿醒来又上吐下泻闹腾到今儿早上。媳妇儿心中挂念母亲,等殷郎些许好些,便急急过来……”
方府昨儿夜里又闹了一回鬼,此时方夫人生无可恋的躺在床榻上,瞧见芸娘取出的的那一叠银票,眼中又有了求生之意,心中一阵悲痛,扑到芸娘身上,嚎啕大哭着:“我的儿……还好有你……”
下人们上前服侍着宾主重新净了面,方夫人靠在床头上,眼神闪烁试探道:
“大郎那孩子,自小失了生母,又被那些暗地里嚼舌根的撺掇着,对我起了嫌隙。如今他怎地忽然就想通了?”正巧府上近日闹鬼,这时间上也太巧合了。
芸娘含羞垂首,揉着衣角,咬唇半晌方低声道:“殷郎同我成了亲,我们都想要娃儿。那日殷郎在府上惊吓了母亲,回来后那日,儿媳方发觉有了身孕……”
说到此时,她的心间极为配合的泛起一股酸水,将有孕呕吐的模样演了个十成十,待停下干呕,方闪动着眼泪花道:
“自有了身孕,我同他有了父母之心,殷郎回想往事,这才能体会母亲当年的深意。”
她见这方夫人的目光立时停留在她腹部,唯恐还要被盘问,忙忙将银票拍在方夫人手中:
“母亲快将那高僧唤来,快快将为佛像塑金身的事了了,也好过安生日子。母亲若再不能憔悴下去了。”
方夫人立时捏住银票,恍然道:“对,得先将事情了了。”
芸娘忙忙献殷勤:“赶早不赶晚,现下媳妇儿便陪母亲去寺庙里。”
方夫人挣扎着起身,忙忙梳妆,带着新妇和女儿,共同往庙里去了一趟。
得道高僧当着芸娘的面从方夫人手中接过银票,一声“阿弥陀佛”后,一脸庄重的将这笔功德记在功德簿上。
芸娘含笑着将戏继续唱下去:“师父善哉,我将将有了身孕,可否搭着母亲的功德,求高僧为我腹中孩儿瞧瞧前途?”
高僧看着她这笑脸可恨,只面无表情道:“施主随贫僧来。”
禅房门紧闭,外间守着僧人。
芸娘对着高僧,笑嘻嘻将手一伸。
高僧看了看她掌纹,再抬头看了看她面相,冷冷道:“日后施主只要莫吃多了,生产上便无碍。孩儿命途顺遂,姻缘好事多磨……”
芸娘“呲”了一声,压低声音叱道:“装什么相,银票!”
高僧瞟了她一眼,将那厚厚一叠银票还给芸娘,低声道:“希望施主遵守承诺,日后再莫来寻老衲……”
芸娘接过银票,塞进袖袋,方乜斜着这高僧:“前不久我夫君才出了一回银子,要重塑一回金身,你当我不知?神佛连做两身衣裳,穿的过来吗?”
她哼了一声,道:“原本我打算放过你,你竟乌鸦嘴咒我日后吃的多,有了孩儿要难产……我再不动你,你多活几年,等着我孩儿来揪你胡子!”
她出了禅房,去了院里,刻意同方夫人道:“高僧道,您孙子日后还只能姓殷,不能姓方。否则便要不妙。”
方夫人听得一阵放心。看来这大郎夫妇是真不能回来抢侯位了。
第536章 大仇得报(大结局)
流年不利。
在前朝还风光无限的侯府,到了这一代侯爷的手上,便没落了不止一半。
其间又经历了主母自尽、嫡子叛离等波折,中间好不容易消停了几年,又开始了新的折腾。
先是方家继主母被心魔所累,夜夜被闹鬼惊惧的老了好几岁。
接着是方家主子,刚过四旬的侯爷,原本正值壮年,龙精虎猛,忽的便中了什么马上风。
一位姓黄的汉子前去方府传话,那嗓门又大,引得四舍五邻的门房都听得清清楚楚。
私下里便开始议论:“这在妇人身上大泻身,可是必死无疑哦!”
如此分析过,早早的便将信息传进各家主子耳中,也好让主子准备好参加丧事。
那黄龟公的消息,原本方府众人是不信的。
然他将将掏出一面牌子,这方夫人便昏死了过去。
黄龟公着急道:“快掐醒,派人去接侯爷去!”
下人们手忙脚乱之际,终于有人问了句:“人都死了,还怎么接,等府上背了棺材去!”
黄龟公哭笑不得道:“人还活着呢,要什么棺材!”
方夫人“嗯——”的一声睁开眼,方才哭嚎道:“老爷唷——”
方家的人将老侯爷接回侯府时,一并接回的,还有位千娇百媚的女子。
女子年轻的能掐的出水来,比府里任何一个妾室都水嫩。
老侯爷被抬进府里的时候,手上还握着这女子的柔胰,丝毫不放手。
这女子也便顺理成章的跟着进了府,同老侯爷同吃同睡,将中风之人侍候的如同坐月子一般。
方夫人看着自家夫君在病危之时,竟然谁人都想不起,只想着和这新的狐媚子一生一世一双人,她便气的又重新睡回了病榻。
这一团乱糟事的发生,芸娘历历在目。那黄龟公上门报信当日,她便守在侯府。
自然这接人而非接尸一事,也是芸娘亲自出马。
她同她名义上的公公相见的第一面,便是这位传说中的老侯爷在女人身上驰骋时,兴奋过度中了风。
她带着方府下人前去接人时,将老侯爷救得一命的柳郎中还留在当场。
芸娘激动道:“神医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还请您继续入侯府为侯爷诊病,我们必将厚报!”
如此,在芸娘名义上掏出两万两银子之后的第三日,如她的计划,冷梅、黄龟公、柳郎中三人,伴随着果然中了风的侯爷,齐齐入住进了侯府中,成了病危粘人侯爷的心腹。
因着侯府的这番动荡,冷梅在芸娘的授意下,贴心的向侯爷建议:“寻个由头冲个喜,侯爷一高兴,指不定身子便大好了。奴还盼着侯爷康健,同奴继续当夫妻。”
侯爷心里一盘算,歪着嘴便说出了两个字:“寿辰,办寿辰!”
离三月二十三还有刚刚半月,芸娘上门为睡倒的方夫人侍疾时,终于从她婆婆口中,听到了她最想听的话。
她婆婆方夫人挣扎着,面带愧色的,眼含试探的,长哎了一声:“这侯爷的身子啊……这寿辰,过一回便少一回……”
芸娘含泪道:“办,便是花多少银子,我们都办!要办大,要将皇上也请来,重振侯府的辉煌!”
请帖似提前准备好的一般,第二日已由方家下人发放了出去,各世家皆有一份。便连殷人离的舅家也得了几份,将殷府重要人士一个不漏的请了一回。
同时,在冷梅的撺掇着,半边身子不能动弹的侯爷亲自写了奏折,恳请皇帝体恤,前来参加寿宴。
皇帝的批复来的极快。
当日晚间,芸娘便已知道了皇帝同意参加寿宴的旨意。
大戏从计划到排练耗费了这般久,终于要开始上演了。
三月二十二,侯爷寿辰前夜,戏台子连夜搭建,气死风灯连夜挂满了座位前后。
因着芸娘这位新晋阿嫂太过知意又太过有钱,侯府几位子嗣从芸娘那处得了银票,自然要出去享乐一番。
这置办寿宴的要事,便由芸娘大权在握了。
这日,四十九日水陆道场已念了第五日,和尚们人困马乏,稍稍有了松懈,方府那苦命的先夫人的冤魂便乘机溜了出来,在黑天半夜里折腾了一回现任方夫人。
这回方夫人被惊吓的有些过了度,时不时便要说上一回“不是我,不是我”,这般火候,十分如芸娘的意。
只要再惊吓一回,这位方夫人便要失了魂一般,将她自己代入到戏台子上的那场戏上。
三月二十三一大早,方府迎来近十几年来难得的热闹盛世。
那原本叛离出去了的方家嫡子殷人离,鲜见的出现在方府门前迎宾,面上神情温和,完全看不出同本家有嫌隙。
而他的嫡妻李芸娘,在后宅里如鱼得水一般招呼着女客,展示着她做作的想自呕的虚伪笑容和热情。
仅仅半月左右,早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