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系统[快穿]》第136章


半个下午的时候,母子俩吃了一个煨红薯,现在倒也不饿,但没灯没烛火,也得趁天黑前把晚饭吃了,免得看不见摸黑。
晚饭是地瓜饭,炙野菜,连吃了几顿地瓜的小云钰竟然仍旧吃得格外香,云夕欣慰孩子不挑食。
吃完饭,母子俩洗了澡就上床睡觉了,云夕搂着儿子软软的小身子,继续教他三字经,母子俩一人一句,念着念着就进入了梦香,一夜无梦。
次日,云夕继续培育红薯秧子,红薯生存能力强,又不挑时间,所以早点晚点都没关系,但稻谷就精细多了,得好好照料,精心催芽,又得按时下种。
几天后,云夕将红薯秧子都培育上了后,稻谷种子也出芽了,她又带着云钰去田里培育秧田,天气慢慢暖和,家家户户都开始整秧田,为播种做准备。
村民们已经知道云夕要种地的事,也听说了她租了瞿寡妇家的田地,见她来了田间也不奇怪,客气的打着招呼,然后就各忙各的。
庄稼人恨活计,巴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活都做完,所以不会在干活的时候谈天说地耽误时间。
云夕到了地里也埋头苦干起来,大家做累了起身休息的时候见云夕挽着袖子,卷着裤管在田间干得有模有样,便都信了她以前是庄稼人。
整好秧田又将出了芽的稻谷种子均匀的撒在地里,想到播种得施肥,古代没有化肥用的是农家土肥,都是提前就要腐化的,她临时起意种地没有农家肥,便问周围的村民买了一些。
二十文钱,买了一担农家肥,村民大叔还热心的帮忙给浇上了,因为农家肥是人粪和家禽粪便腐积而成,那气味不要太美妙,云夕也不在地里多待,带着云钰回家去了。
在育秧子这段时间,云夕也没得空闲,把水田给整了一遍,又把旱地都松了土,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平静,忙碌中转眼就过去一个多月,秧子都培育好了,到了该插秧的时候。
云夕看着那一拢拢的稻谷秧子,顿时看到了希望一般,因为她家的水田瘦,却比任何一户人家田里的秧子都长得好……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种田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53章 弃妇家的状元郎2
“哟; 云娘子; 怎么你家的秧子长势这么可喜?”
“是啊,瞿寡妇家的田可瘦了; 怎么能长出这么好的秧子?”
“好奇怪呀; 我去年种,育的秧子可没这么好啊。”
云夕正思索着怎么忽悠过去,却又听得村民们说。
“想来是云娘子天生带这份财呗,有的人就有这样的独特运道。”
“有可能; 你们看,村西赵家二郎; 带水财; 每次下河都能捉到大鱼螃蟹; 有时候还能捉到大甲鱼呢,旁的人连只虾子都捞不着。”
“还有村南王家大小子; 带山财; 他上山捡柴总能捡着野鸡蛋,打到野兔子,前儿个不久; 一只傻狍子在他面前的树上撞死了,硬生生让他白捡了只大狍子回屋,一家子嘴都乐歪了。”
“就是; 我上山这么多次,连野鸡毛都没遇上一回,真气人。”
“这有什么好气的?咱们都不带那份儿; 这样好气道的人也少得紧,一个村子就那么一两个,如今又多了云娘子一个。”
“看来云娘子生来就是种庄稼的人勒!”
云夕赶紧顺坡下驴的答道:“我在娘家当姑娘的时候种什么都长得好,我说亲那会子我爹娘还舍不得我出门子呢。”
“那就是了,哈哈哈,那是搁我家闺女有这运道,我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
“对对对,可惜咱都没那好命哟。”
“这事儿羡慕不来,走走走,干活干活,别耽误了活计。”
村民们一窝风散开,都回自家地里忙活去了,云夕暗松了口气,大家都把她当成是好运气的人,没有怀疑就好,她又看向自家田里嫩绿的秧子,想来系统空间的种子不同于普通种子,存活能力更强一些,所以哪怕田地的土壤不肥沃也能长得好。
那么是不是不浇肥也可以长这么好呢?
云夕突然心疼起买土肥的那二十文铜板来,早知道就不花那冤枉钱了。
不过她只是在心里抱怨罢了,哪怕空间的种子沾土就活,她也不能什么也不做,会让人起疑的。
秧子育好后,村民们全部在地里扯秧子插秧子,农忙时节,几乎是全家出动,就连家里几岁的娃娃也都在田间守着,帮着家人送个饭递个水,大一点的就帮着扯秧子,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田间人来人往,格外热闹。
要说平时嫌家里人口多吃穷家底的,这个时候准不会嫌了,一家子人站在田里,你一手他一脚的,秧子很快就铺满了自家田间,抹一把汗看别人家人口少的从早到晚吭哧吭哧也没干到一半,脸上得意极了。
要说人口少就数村东半山腰上那对逃难来的母子了,孩子才五岁,不顶事儿,连个秧子也不会扯,除了送个水递个饼,旁的啥也干不了,倒是常看到他小小的人儿坐在田梗上,脆生生的背着书,而他那个年轻漂亮的娘在田间埋头苦干。
原先大家都叹息,一个年轻媳妇儿,哪怕是做惯了农活的,一个人干活也不容易,更何况她一口气还租佃了十亩水田,五亩旱地,这一个人得干到猴年马月去哟?
只是大家抬头擦汗的时候,不经意看过去,见她手脚麻利的插着秧子,动作快得连手都看不清,田头到田尾,田尾到田头,就这样一拢一拢的秧子插下去,那瘦弱的人影在田里来来回回的移动着。
村民们看得手里的秧子都掉了也没察觉,等回过神来,人家那一大担的秧子都见了底,又挑着粪箕往秧田里去扯秧子去了,不止插秧快,她扯秧子也快,别人一只手扯,还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嫩秧子给扯断扯坏了,她一双手扯,动作快得跟人耍剑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一会子就扯好两捆秧子,用干稻草一捆,往身后一扔,又弯身继续。
就这样,没半个月,她硬是一个人将那十亩水田给插完了,而且插得又整齐又好看,纵观整个田间,没有人插得有她家秧子那么整齐好看的,跟扯个丈子量过的一样,每株秧子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宽窄,规矩得紧。
更让人惊奇的是,她压根没带半点累的,插完了稻子又去种那五亩旱地了,天还没亮就在地里,天抹黑才回屋,走起路来步子轻快,脸色也越发红润起来了。
人家一大家子人吭哧吭哧从早忙到晚田间的稻子刚插完,她家地里的活计又做完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小看她,还有家里人口少的人家请她帮自家干活,那干得是又快又好,一个人顶五个大劳力都不止,村民们对她那是佩服得没话讲,以前进进出出只是客气的打个招呼,如今见着了准得拉着好好的热闹说一通贴心话。
春耕结束后,云夕成了河田村第一号人物,人家都称她为种地大能人。
云夕也没想到看着差劲的金手指竟然这么强大,让她一个从没有种过地的人干得又快又好,十五亩田地种完气都不带喘一下,还帮村民种地赚了几百文钱。
还有那两样道具也是物超所值,要是没有这些外力,她估计现在还在地里干得汗流浃背,果然是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她现在对系统是充满了敬佩。
庄稼都下了地,云夕也不能闲着,每天扛着锄头在地里松土锄草,也问村民们买了两次农家肥施下去,眼看着田间的稻子节节镩高,比旁人地里的长势都好,地里的红薯也都牵了藤,稻子便罢了,长得好大家也当是云夕自带福运,但地里的红薯村民们却是没见过的,都稀奇的围在地里观看。
“云娘子,你这种的啥庄稼?怎么都没见过呐?”
“这藤子嫩绿嫩绿的,倒像是山里的野山药。”
“不像山药藤子啊,这藤子更粗更翠嫩,看着蛮好吃的样子哟。”
村民们议论纷纷,连村长余长松也惊奇的问:“云娘子,你这种的是什么?”
“这是地瓜,我以前去镇上交绣活的时候,遇到一些经过的北夷子人,见我绣活做得好,就拿了一些地瓜种子跟我换绣帕,北夷子人说地瓜种子也能吃,我壮着胆子尝了那地瓜种子,香甜可口,美味极了,我就想着要是能种出来,让咱们大晟朝的百姓也能吃上这样的好粮食,那咱们就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这不,就试着种了一些,看能不能种出来。”云夕笑着解释道。
北夷子人是大晟朝北方国家夷国的人,他们以畜牧为主,经常会到处游走,因为夷国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