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姝》第290章


皇帝大吃一惊,差点儿把手里的茶杯扔了,睿王也半晌不敢说话。
章夫人抿着嘴唇,轻声道:“燕夫人就是太子侧妃,卢国公的爱女燕来郡主,她和军神高文渊早有暧昧,只是万岁必然不会让卢国公再与高将军联姻,双方都是果决之人,决意隐瞒,不肯透露!”
她这话说的言之凿凿。
皇帝都有一瞬间恍惚。
“可有证据?”
“这种事情,本来不应该有什么证据,我想,燕来郡主医术高明,她若是怀有身孕,想必有办法混淆视听,甚至孩子足月生产,也有可能被视为早产。”
章夫人冷冷地道。
皇帝气得蹭一下就从桌前起身,来回踱步,怒道:“你以为?你一个以为,就敢,就敢编排太孙?”
别说是太孙了,就是随便哪个皇孙,也不能没有半点儿证据就任人污蔑!
“这些事情,你究竟从何处知晓?若不说清楚,今天我让你出不了紫宸殿!”
章夫人也被皇帝的怒气吓了一大跳,却还是镇定下来,轻声道:“回陛下,臣妇为先夫守过头七之后,整理他的遗物时,竟然发现几封密信,全是先夫写的,写给义王殿下,信中,先夫就曾经怀疑皇太孙方容的来历有问题,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太孙……”
皇帝愣住:“义王?此事与义王有关?”
他目中顿时闪过一抹疑虑,几乎要阴谋化了,若是方容倒下,那能用的儿子里,只有义王最让他器重。
只是,他不愿意这么想。
虽然最近对义王有些不满,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不像他表现出的那般仁义。
可皇子们,哪一个又真的简单?皇帝以前也知道,自家这个儿子那一套仁义做派,多也是面具,是为了征得满朝文武支持的一种手段,可能一直维持面具,他也高看这小子一眼。
他还是希望,儿子哪怕为了自己的位置争夺,那也是各凭本事,是光明正大地去争夺,而不是玩阴谋诡计。
皇帝坐下来,“郑峰,传义王。”
郑峰应了一声便下去,周围的人都不敢说话,
整个紫宸殿,一片寂静。
义王来的很快。
郑峰显然是派出快马去叫人,他一来,乍一见章夫人,顿时连连哀叹,也不等皇帝追问,更没有表现出自己不知情的一面,直接就道:“儿臣听闻章夫人状告太孙,便知此事不好,没成想,竟然真惊动了父皇,父皇请赎儿臣隐瞒之罪,实在是此事过于重大,儿臣也昏了头。”
他如此干脆,反而让人信任。
就这话题,内容惊悚到触目惊心,任谁知道了,都会大惊失色,他不敢轻易透露,也不是太难理解。
皇帝沉默,盯着他看了半晌,“也罢,章梁氏说,章和曾经给你写过信?你和章和熟识?”
“回父皇,章和我儿臣都爱看戏,到是在教坊司遇见过几次,颇为投契。”
义王在清流圈子,文臣圈子里向来人缘好,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别看章和是兵部尚书,跟他交好,到底是文臣,与他交好很正常。
连睿王都没多想什么。
皇帝点点头:“把信呈上来给我看。”
义王苦笑,叹气道:“父皇,前一阵子,京城有些混乱,儿臣又蒙父皇垂爱,赐住宫中,便把紧要物件带进了宫,没成想,宫中走水,信全烧毁了。”
皇帝的脸一沉。
义王又道:“不过,章和有几封信尚未送给儿臣,应该还在,不如让章夫人呈给父皇御览!”L
☆、第二百七十九章 暂消
薄薄的几张纸,落在桌子上。
皇帝认认真真地看,越看,脸色越是阴沉,整个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方容到是让皇帝命人从地上扶起,坐在一边,捏着茶盏慢慢喝茶,脸色也带了些焦灼犹豫,不过,焦虑也正常,总体还是不曾失态。
说是章和给义王的信件,其实是章和搜集的,出自那位名士高哲之手的信。
但是这字迹,很明显是方容的。
事实上,方容以前书法一般,还是万岁爷亲自给他布置的练字任务,还给他写了字帖,这才练出一手很不错的字儿来,往年皇帝也没少抽空批改。
皇帝看了义王一眼,目光阴沉,又看了看方容,不置可否。
这封信是高哲写给羌王古良的。
信中语气熟稔,言笑无忌,还感谢羌王所送的千里宝马,这也就罢了,信里还隐约透露出,羌王古良许下王爵之位,想要招揽高哲。
皇帝皱眉,看着义王,颇有些莫测高深,平静地道:“你什么意思?”
义王苦笑:“当年福王府的幕僚高哲,名满天下,羌国和延国都在争抢,古良礼贤下士,爱重他到很正常,问题是,臣也不是不认得容哥儿的字,只看字迹,臣不得不怀疑,容哥儿和高哲乃是同一个人……”
一群下人都恨不得立时转头离开。
连睿王都眼观鼻鼻观心,不大想听,若不是觉得此时溜走,肯定让皇兄不快,他就走了。
知道皇家秘闻。可不是好事儿!
万宝泉不觉瞥了郑峰一眼,看这个大太监老神在在,半点儿不意外,嘴角抽了抽,使了个眼色,那些宫人们如蒙大赦,倒退着一步步退出御书房。小心关好门。
空气凝滞。
想想看。高哲是谁?他虽然是福王的幕僚,可身份存疑。
且高哲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作为当年福王的幕僚,一年却有十个月不在京城。
如此谜样人物,关于他的传说自然很多。
不过,众人猜测最多的。就是高哲乃是军神高文渊的爱子,不只是因为他面上遮住半边脸的面具。乃是和高文渊的面具同样的材质,还因为他在军中威望卓绝。
当年高文渊留下的数位将领,都和他关系很好,还有好几次。高哲为了保护福王,曾经调动过军队,他一文弱书生。若不是在军中有人脉,怎么能请到正经的军队帮忙?
义王叹气:“儿臣以前不知道。可这一查才发现,高哲太古怪,若高哲便是容哥,他,他的确有可能做成李代桃僵之事,但儿臣只是怀疑罢了,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暗中调查而已,还为此托到章大人头上,却没想到……”
他面容严肃,并未言之凿凿,可话里话外,的确是想说,章和之死,与方容有关系。
至少听了他话的人,都会有如此联想。
万宝泉忍不住看了太孙一眼,心中不免略微感伤。
在这座皇宫里,伺候主子伺候了这么多年,对那些个阴谋算计,早就见怪不怪,可今天这事儿,还是让人冷汗直流。
别的也就算了,义王竟然敢怀疑太孙的血统,只要有一星半点儿的可怀疑之处,皇帝就不会让他坐上皇位。
天下简直就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指控。
方容低着头没有说话,气氛越发古怪。
沉默片刻,皇帝到笑了,一边笑一边摇头:“哎,确实不能把世人当傻子,连义王都看了出来,想必古良他们也看得出,容哥儿,你怕是不得不丢掉高哲的身份。”
他这么一说,底下人都一惊。
义王也吓了一跳。
原来皇帝竟然知道!
他忍不住看向方容——没想到他竟然敢告诉皇帝!
高哲可不是一般人,那家伙当年做出来的种种事情,堪称震惊天下,说是一手搅动天下乱局也不为过。
他在羌国,助古良谋得王位。
还传说,他在延国三句话气死了国师,以至于延国国师制定的进攻殷朝的计划胎死腹中。
虽然只是传说,但延国上下好些人恨他入骨,也有很多人崇拜他到了每日上香祭拜的地步。
就这么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物,若是是他们大殷朝的太孙,难道皇帝会放心?
并没有管自家这个儿子想什么,皇帝叹气:“义王,我实话告诉你,容哥的确就是高哲,高哲便是容哥,只是你查出这件事后,为什么竟然脑抽地去怀疑容哥不是太子的儿子,明明不是该觉得你这个侄子聪明绝顶,一人分饰两角,还能演绎得不错,连羌王都被唬弄住更合理?”
义王一怔,眉心跳动,神色却渐渐平静下来,深深叩首,低声道:“父皇,儿臣也知道此事荒唐,可因为燕夫人与高文渊的关系,当时很多荆州百姓都知道,儿臣也是有所担忧,若非这次章和之死,儿臣只会暗中调查,也是想还容哥儿清白。”
皇帝的脸色,终于稍稍和缓了些。
方容此时才开口道:“王叔,我娘的事,我到是知道一点儿,在荆州时,和我娘亲走得很近的,并非高文渊。”
义王一愣。
皇帝眨了眨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