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370章


墨晴脸上始终带着成竹在胸的自信微笑。
“好吧,这些都是几年后的事情,眼下,戴梓举荐了你二人,保举你们南下,平定爪哇岛的各苏丹王国!”
“说说吧,你二人是怎么想的?”
墨晴不再多言,将说话的权利交给鄂尔泰和田文镜。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臣以为,当尽诛之!”
鄂尔泰沉声开口,语气很严肃,杀气腾腾。
“田文镜,你以为呢?”
“臣以为,面对爪哇岛的苏丹王国,可以采用注明王朝对西南之地的法子,改土归流。弱化苏丹王室的影响,尽可能争取岛上部落民众的支持!”
田文镜略一沉吟,小心开口。
“鄂尔泰,你再说!”
墨晴看向坐在一旁,表情淡定自如的鄂尔泰。对于鄂尔泰之前的想法,墨晴是一个字都不信的。若是鄂尔泰就这点本事,戴梓也不会这么快保举他。
同样的,若是鄂尔泰就这点本事,他又凭什么能成为雍正朝三大干将之首?
“王上圣明!”
鄂尔泰忽然起身,面向墨晴,跪倒在地,“奴才愿为王上效死!”
当墨晴考校鄂尔泰和田文镜的时候,鄂尔泰也在考校墨晴。若是墨晴连他的言语的真假都不能判断,那么,这样的王上,不是明主,自然不可能是他效忠的目标。
可现在,墨晴一眼就看穿了他之前言语的不真。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
他在大清这么多年,始终不得重用。二十岁即中举,进入仕途,二十一岁承袭佐领,充任侍卫。他自负有满腹的才学,可却始终不得任用。
难道他也要跟很多前辈人物一样,慢慢熬资历,熬到人过中年,才慢慢崭露头角?
鄂尔泰并不愿如此。
所以,当被劫掠至婆罗洲的时候,鄂尔泰就在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了一展所长的机会。之后的一系列情况,让他看到了希望。
而相比于鄂尔泰来讲,田文镜的境遇更为凄惨些。
田文镜二十二岁任县丞,踏入官场十六年,也仅仅是做到了县令。如此升迁速度,田文镜都快绝望了。
然后,他也被人绑了票,一家子被丢到了婆罗洲。
虽然猜到了自己被所谓的走私贩子救了是刻意而为,但他一直觉得对方可能是想要从他身上得到什么,比如让他做奸细什么的。可结果竟是一直将他们一家人给送到了婆罗洲。
“起来说话!”
墨晴见了鄂尔泰的所为,明白对方这是在用这种满人特有的方式宣誓效忠。不过,她并不需要。
“遵旨!”
鄂尔泰站了起来,依旧在椅子上坐了,“臣以为,针对爪哇岛的各苏丹王国,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打一批,拉一批。第二步,推行田大人所言的改土归流。待到改土归流卓见成效,则苏丹王室不足为虑!”
这两个人,都是人精。
鄂尔泰目前还是书生意气居多,不似田文镜,已经在官场磨砺了多年。
但这样的老少配,在墨晴看来,很好。
一个经验十足,一个敢拼敢打,这样的组合,去整治爪哇岛的那些个苏丹王国,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很好,此去爪哇岛,本宫将一切托付给你们。至于大夏陆军能否对抗大清的八旗,你们此去便会看到的!”
现在的八旗兵是个什么德性,墨晴甚至不需要让人特别去关注,也是了然于胸。
八旗兵的战斗力,早在康熙平三藩的时候,就已经很差劲了。当时,若非有几十万的绿营兵相助,没准儿吴三桂已经把康熙给灭了呢!
第四百九十一章 驱狼打狗
大夏二年十二月。
王大率领之北上舰队,彻底占领东瀛之九州岛。
九州岛共有九大藩国,在跟北上舰队陆军交战的过程中,唯有福冈藩的藩主黑田长清在战事爆发后,选择了归降,突袭诸藩联军的辎重,引大夏陆军潜行至联军后方,从而一战定乾坤。
战后,论功行赏,黑田长清自然是居首功。
王大异常大方发挥自己的独断权,册封黑田长清为九州侯,镇守九州岛。
当然,正式的封侯文书,还是需要等王大的奏章送到婆罗洲,经过政务院审议,由墨晴这位王上亲自降旨册封。
“大人,真册封那东瀛倭贼为九州侯啊?末将看他不是真心归顺,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李政在王大册封了黑田长清后,就急急地找了来。
“你觉得呢?”
王大微微笑。
看到王大招牌式的微笑,李政就送了口气,道:“末将这就放心了!大人,那么,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该攻伐北边的四国岛了?”
“不急!”
王大摆了摆手,“九州岛,如今归我大夏掌握。而在福岛藩向北,便是李氏朝鲜。”
“大清那边,因为荷兰人的一番炮击,如今是实行海禁,在内河里捣鼓造船。大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若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发展,对我大夏终究是大不利!”
“朝鲜为大清藩属国。你说,若是东瀛人跨海再攻朝鲜,京里的那位万岁爷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王大笑得很贼。
大明万历年间,东瀛人攻伐朝鲜,朝鲜不敌,向大明求援,大明可是派出了大军参战,最终击败了东瀛。
大清立国,承接大明。
康熙更是觉得自己文治武功,可以跟汉武唐宗相提并论。至于大明万历,怕是更不被康熙看在眼里。
万历皇帝能做到的事情,康熙肯定不会让自己落于人后。
“大人,这个,东瀛人会听咱们的吗?”
“李政啊,你忘了这黑田长清了么?”
王大办事,岂会做无用功?他可不是单纯地为了笼络黑田长清便封他九州侯,他根本就是要将黑田长清当刀使。
黑田长清甚至都没有拒绝的胆量。
作为大夏册封的九州侯,对朝廷的旨意不予执行,这就是抗旨不遵,是要被问罪的。黑田长清就算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况且,攻伐朝鲜,东瀛人一直都想着的。
东瀛乃是岛国,先天不足。他们对于广袤陆地的向往,简直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有大夏支持,黑田长清怕是能屁颠屁颠地带着人去朝鲜打仗。甚至于,这家伙还会想着祸水东引,将大夏的力量引去朝鲜。届时,东瀛人就又能收复九州岛,而他则是国之功臣!
王大出身江湖,又在墨晴的引导下,特意钻研了心理学。他做事,真的是瞄准了人性,只要跟他接触些时间的人,多数人都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他洞悉了自身的优缺点。
黑田长清,同样不例外。
这是个很有野心的家伙,至于忠诚什么的,王大没看到。
事实上,王大始终记着墨晴曾经无意间说过的一句话,死掉的东瀛人,都未必是好人。
如今,他们跟黑田长清也算是互相利用吧。
若是黑田长清理不清自己的身份,王大不介意早点送他上路。
而要进攻李氏朝鲜,只要在战场上出现了东瀛人,便可以把事情坐实了是东瀛人的入侵。然后,只需要强化攻势,打到朝鲜人给大清求援就好。
康熙禁海,墨晴最初的海战攻略就有了偏差。如今,必需补足这个偏差。
一切的目的,就是一点点消耗大清的实力。
王大在九州岛这边布局的同时,墨晴也在婆罗洲定下了对大清的新一步战略。
大夏海军护送陆军北上大越国。
所谓的大越国,便是后世的越南。此时的大越国正是纷乱之际,当政的黎氏王朝对国内的统治已经是名存实亡。
大越国的水师不过是些破舢板,面对大夏海军开路的铁皮舰,直接就被撞沉了。
然后,海军击毁港口岸防火炮阵地,送陆军登陆。毫不费力地登陆大越国,并且迅速扩大战果,控制了大越国之金瓯。
彼时的大越国,黎氏只是名义上的国王,事实上,北方由郑氏统领,南方由阮氏统领。这两大氏族都曾是黎朝开国太祖身边的大将,后来渐渐坐大,尾大不掉。
墨晴并没有多了解秋影送来的大越国的情报,进攻大越国,只是将其变成进攻大清的跳板,若是能逼得对方向大清求援,那就更妙了。
将战争爆发在本国的领土之外,是获取战争胜势的第一步。
王大也是因为想到墨晴说过的这个,才会决定驱使东瀛人进攻朝鲜。
这一驱狼打狗的举动,说起来,比墨晴直接动员大夏陆军进攻大越国更为高明。而这并非是墨晴的手段不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