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有花有酒喜耕田》第146章


“亭青哥去赌场了?”周筝儿惊呼。
唐氏点头,“可不是,听说是你大姐成亲那天,去送亲的时候得了几个红包,巴巴地就往赌场跑了。二弟也真是的,好的不教,整日带着儿子去赌钱算个什么事儿?现在闯出祸事来了,可怎么收场?”
“赌场的人现在把亭青抓走了,难不成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被剁了手?”周友平也不想帮这样的忙,可侄儿才十二三岁,要是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他这个做人大伯父的心里也过不去。
周玉儿皱着眉小声道:“可是爹,我们家现在也没那么多银子啊。办完大姐出门子的宴席后,统共就只剩下十二两银子和一千多个铜板了。”
因为她心思细密,两年前,家里的账就是她在记了。
俗话说一个铜板难死一个英雄汉,何况这是一多两银子?周友平这个农夫自然一点办法也没有。
唐氏道:“我也不是不让你去帮,可也不能就这么轻易的帮了他们。亭青不是个消停的,像这样他闯了点事大家就急巴巴地帮着抹平了,下次他胆子就更大,闯出来的祸事也更严重,总了我们解决不了的时候。这不是在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那你说说该怎么办?”周友平瓮声瓮气问。
“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虽然我们卖清怡糖还有些钱没结,可这钱至少得等到下次志诚来拿货的时候才收得到吧。”唐氏继续道:“这期间我们还要买做糖的东西,所以这些钱不能全拿去帮忙的,至少得留下,嗯,五两银子吧?”
“是啊!”周筝儿插嘴,“我们也不能为了帮亭青哥,把家里都搭进去吧。爹,我们拿出八两银子帮他们已经很多了,而且你还要让二叔给你打个借条哦。”
“借条?”周友平奇怪问。
周筝儿点头,“是啊!就当是我们借给他们的,等以后二叔他们有钱了可是要还的。”
当初他们那么困难的时候,也不见周友安两口子帮过什么忙,凭什么让他们以德报怨没完没了地帮忙?
唐氏很同意女儿的法子,“亲兄弟明算账,当初我们不愿供亭林念书不也是为了这个吗?升米恩斗米仇,现在我们行事也得多为亭景想想。“
最后,周友平两口子商量着拿出八两银子过去,并让周友安写了借据。
“娘,二叔二婶会还我们这钱吗?”周玉儿疑惑问。
云氏笑道:“你娘可不指望他们还钱。”
“那为什么还让他们写借据?”周玉儿更疑惑了,周筝儿也竖起耳朵听着。
唐氏也想好好教教女儿人情世故,便直言道:“自你大姐婚礼后,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现在有些家底了,很多人都眼红着呢,更别说你二叔二婶了。现在他们有了困难就来找我们,我们给钱也不好,不给更说不过去。我让他们这次给写个借据,下次他们再来借钱的时候我们也有个说头。”
虽然不知道周友安他们是怎么筹钱的,好在周亭青很快就被放了回来,在家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
正文 第141章 二十两银子的亲事
“大嫂带亭景和福儿玩儿呢!”这天一大早张氏过来串门子。
唐氏请她屋里坐,张氏却摆摆手,“不了,不了,我还要去好些家送信呢,就不进去坐了。”
“有什么事儿吗?”唐氏奇道。
张氏脸上满是笑容,“还不是我们家秀儿,七月初八定亲,到时候大哥大嫂带着亭景几个早些过来啊!“
“秀儿定亲了,是哪家小子啊,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过?”唐氏对这个突降的侄女婿有些好奇。
张氏动动嘴,顿了顿才道:“不就是郑家大小子吗,我和郑家嫂子本就要好,现在做了儿女亲家也不错。秀儿嫁的近,以后他们姐弟相互帮衬也便利。”
像是怕被人误会什么似的,张氏滔滔不绝地解释着。
“大嫂,今儿个我就不和你多说了,你也给苹儿送个信儿,让她得了空也回来热闹热闹。”张氏向来和唐氏没什么话说,把信儿送到了也就离开了,“我还要去梅香家坐坐,就先走了啊。”
送走张氏,周筝儿疑惑地问唐氏,“娘,柱子哥的手不是废了吗,二叔二婶怎么还把秀儿嫁给他?秀儿也愿意吗。”
“我也不知道。”唐氏叹了口气,“要搁从前,郑家大小子人勤快又跟着他爹学了门手艺,倒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可现在手废了,听说脾气也越发乖觉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周友安夫妇是怎么想的,唐氏母女想不明白,周梅香却问了个清楚。
“大嫂,刚才二嫂过来你们这边了吧?”周梅香带了两个儿女过来串门。
唐氏看她脸色不好,吩咐周玉儿和周筝儿,“你们带着志弘和妍妍到屋里和亭景他们玩儿,我和你小姑姑说说话。”
摆明了要把孩子们支开,周筝儿回屋后怎么也坐不住。“二姐,你瞧着他们,我给娘和小姑姑倒水去。”
“那你快些回来,别老矗在那里,仔细娘说你。”周玉儿哪里不知道妹妹的心思,笑着嘱咐几句话就放了人。
“大嫂。你知道上次二哥他们怎么把亭青从赌场赎出来的吗?”周梅香愤愤地问。
唐氏被问住了,“我也不是很清楚。本来还以为是爹娘拿了积蓄出来的,难道不是吗?”
“爹娘这些年存的那些钱早让二哥上次……”说到这里周梅香顿了下,才继续道:“让上次二哥的事儿折腾光了,这些年二哥回来后整日里也是无所事事的,家里也没什么进项。”
“亭青的事儿闹出来后,你大哥送了八两银子过去。”唐氏喃喃道:“没两天亭青就让人放了回来,他们哪里筹这么些钱啊?”
“当家的听说你们送了八两银子过去,就回来和爹娘商量了一下,也送了五两银子过去。”周梅香道。“听说三哥也让人带了五两银子回来,这一下子就凑了十八两银子呢。后来听说郑家嫂子找了二嫂,说愿意借给他们二十两银子。二嫂就直接把人家当了救命稻草,皇天菩萨似的。郑家大小子的事儿村里人谁不知道,自那年伤了手,地里的活干不了了。整日在村里游手好闲的,谁家愿意把闺女嫁给他,这都十九岁了,还没定个人家。”
“你二嫂不会因着人家借了二十两银子就把闺女嫁过去吧?”唐氏可不认为张氏这么好说话,她可是一心想要攀高枝的。郑家虽说在村里日子也算是好的,可一个不能干重活的男人可不是正统意义上的好归宿。
“郑家早盯上我们秀儿了,正巧亭青那不争气的闯了这么出祸事。郑家嫂子就说要是两家能成儿女亲家,这二十两银子就当是给秀儿的聘礼了。”周梅香对她二哥二嫂这些年来的行径真是看不上眼,“二哥二嫂这些年就知道见钱眼开了,考都没考虑一下,就急巴巴答应了,生怕人家反悔似的。”
“小姑姑,秀儿姐姐能同意吗?”周筝儿端着水进去,顺便问出心里的疑惑。
唐氏板了脸,“谁让你进来的,还不去看着几个小的?”
“娘,我也是关心秀儿姐姐啊。”周筝儿不愿意出去,“你也说了,要我们多学些人情世故,既然要学,好的坏的都要听听不是。”
在辩论上,唐氏一向说不过这个女儿。周梅香笑道:“让筝儿听听也不碍事,多知道些事儿,也好过什么都不知道,就会胡思乱想的。”
她这么说不是没有原因的,本来她还想给周秀儿出头,可去了老屋那边,周秀儿顶着个哭红的眼睛,还怪她,“要是小姑姑早些给我找个好人家,我也不至于落到这个田地。”
当时周梅香就愣住了,“我不也帮着你寻了几户人家,是你瞧不上不是?”
“小姑姑也不瞧瞧,那都是些什么人,都是土里刨食的,跟着他们我有什么好日子过?”周秀儿瞪着眼愤愤哭诉,“我知道小姑姑和我不像苹儿玉儿她们亲近,可不就是开口牵个线的事儿,为什么不帮帮我?”
“你,你不会是还惦记着方山吧?”周梅香迟疑问。
周秀儿红了脸,“方大哥那样的才是真正的汉子,是英雄。”
“秀儿,我早和你说过了,这心思你赶紧打住,方山和我们不是一样的人……”周梅香苦口婆心。、
两人最后还是不欢而散,周梅香红了眼对唐氏道:“大嫂,别的不说,对这些个侄儿侄女儿我自认是尽了力的。秀儿年纪小不懂事也就罢了,二嫂还话里话外的说我是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