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第79章


但是儿子他也很高兴,毕竟现在这个时侯,虽然有”男女都一样,妇女也顶半边天”的豪言壮语,可这毕竟只是口号,以他前世的经历,那怕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女孩子还是会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对待,想想真纠结,心里又有点庆幸,得亏是俩皮小子。
不过这点小纠结很快便被俩儿子一努一努的小嘴给吸引过去了,许向华洗干净手,手指轻轻的碰了下大儿子嘴边,小家伙紧闭着眼,小脑袋立马轻轻的朝手指方向转了下。
嘿,这是饿了。
许向华被逗的笑弯了嘴角,新生的婴儿头一天,因为刚出生,口鼻里的羊水有可能没有排干净,都是得稍侧一些躺着,并且是不主张喂奶水的,至少在六个小时内是不主张的,都是喂一些温温的清水,让小婴儿还处于休眠状态,娇弱的肠胃先适应适应,然后再让他自己允着吃些初乳。
两个小宝贝喝了些温水,又甜甜的睡着了,刚生下的孩子就是这样,只要让他觉得舒舒服服的,一天几乎得睡上十六个小时到二十个小时,除了喝水,吃奶,剩下便是睡觉。
小宝贝通常会一觉睡个两到四个小时,才会饥肠辘辘的起来找吃喝。吃饱喝足,换上干爽柔软的尿戒子,就会又甜甜的睡着了。会大哭闹也得三个星期以后,睡得少了的时侯了。
 ……>>
; 许向华和田春梅在这方面也算了老手了,所以田春梅吃饱喝足后,便睡觉养精神了,两个小宝贝就由许向华一人全全照顾了。
许向华抽空往镇上他大伯工作的地方打了个电话,给报了个喜顺便让他大伯通知许向斌和许向勇三天后来接他们。
田春梅因为是顺产,在医院观察了三天,便能出院了。医院里再是单间,到底也没有自己家方便,自在,所以第三天一早,田春梅便指挥着许向赶紧把他们俩口子和孩子的东西都收拾到一块,想着许向斌和许向勇来了,就能利索的提上东西,早些回家。
结果许向华的东西还没有收拾完,接他们四口子的人便到了,原来,许向勇,许向斌接到许向华的口信后,便和一直惦记着的许草花,三个人天还没大亮,便赶着牛车来县城了。
许向勇,许向斌和许草花三人一进屋,便瞧见田春梅指挥着许向华正在忙忙碌碌的收拾东西。
“哟,都收拾上了。”
“九哥,我俩侄儿呢?”
“春梅,咋样,还好吧”许向斌,许向勇,许草花三个接连说道,弄的两口子都不知道该回答那个了,安静的病房一下热闹了起来。
许草花看着俩个一模一样的小家伙,有些移不开眼了,她比许向华还要大几岁呢,要不是碰上那么个烂人,她这会早都不知道是几个孩子的娘了。
这会看见两个白白嫩嫩的小家伙,心里又酸又软,一腔母爱全给暴发出来了。和田春梅围着两个小家伙小声讨论着俩个一模一样的哥哥,弟弟,究竟有那块是不一样的。
许向勇和许向斌看过孩子后,许向斌和许向华一起边收拾东西,边笑着问道:“九哥,你给我侄儿起啥名了?”
“就是,九哥,咱许家庄可好久没有双胞胎了,你给我侄儿想啥好名字配他们啦?”许向勇也是边递东西,边笑着问道。
起名子么,这可是个大事,想当初,许向华和田春梅为这个头发都白了好几根,这年月,家家起名子都是什么建军啦,向党啦,爱国啦,向华,向东啥的,说好听点是颇具时代特色,说难听点就是满大街都是。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道有个老师开学点名,一喊爱国,全班哗啦齐刷刷的一下,站起了个七八个,啧啧。
许向华想到这忍不抖了一下,心里十分感谢老祖宗,早早便在族谱上定好了辈份,这按辈取名字,就容易多了,于是便笑着说道:“早想好了,哥哥叫许明辉,弟弟叫许明毅,咋样?”
许向斌和许向勇连连点头说道好听,许向华把出院手续办完后,又让田春梅穿上了棉衣,棉裤,外面再披了件军大衣,头上带的棉帽子,脖子上还有厚厚的马海毛围巾,这一路回去,可得小三十里路呢,万一要是吹风落下月子病,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等田春梅武装好后,许向华和许草花一人抱着个孩子,许向勇和许向斌则抗着包裹,四个人拥着空着手的田春梅一起朝外走去,准备回许家庄。
第77章 
许家庄里; 张二翠早早的便把许向华和田春梅屋里的炕烧了一下,换上干净柔软的被褥; 现在刚好不凉不热温乎乎的。
大锅里炖着的老母鸡红枣汤也早就汤鲜肉烂,正散发着阵阵香气; 张二翠现在心里也是跟有个爪子在挠似的; 在家里实在呆不住,便领着小明文; 拿着鞋底子,在大口边纳鞋底子边等女婿; 闺女带着俩外孙回来。
小明文也是个闲不住的,一会功夫; 巷子口都不知跑了几趟了。小家伙知道今天爸妈带着两个弟弟回来; 小家伙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他终于不是老小了,家里还有比他还小的了。小家伙现在人不大点心思可不少,他现在这个年纪很注重大小,什么都想争个大的,最明显的便是打过年起就不准许向华和田春梅喊他小宝贝; 得叫他大小伙。
旁边的邻居许满组家媳妇; 瞅见张二翠坐在门口; 便笑着打招呼道:“明彰他姥; 小九子跟他媳妇今回来呢吧。”
“可不是么; 一早就去接了; 这会也该回来了; 俺在家呆不住; 便来迎迎。”张二翠笑眯眯的说道。
“明彰他姥,还是你有福气啊,这一溜四个大外孙,真让人眼热啊。”
“就是……”旁边凑过来的人也跟着说道。
张二翠听着周围人的丰奉承,心里也是美美的。老太太嘴里虽然谦虚着男女都一样,都是爹娘的宝,但心里可不这么想,要说她的三个孩子里,她最担心,操心最多的便是二闺女,娇养大的女儿嫁到了别人家,那个当娘的能放心的下。
梅子刚嫁人那会,她和老头子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饭也吃不下,就怕女儿到了婆家受了委屈 ,挨欺负。
不过现在好啦,以后不管有个啥事,就凭女儿这一溜四个儿子,在这老许家也是稳稳的站住脚了。
还真不是她老太太重男轻女偏心,虽然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新生事物春满园,妇女能顶半边天,可口号毕竟也就是喊喊而已,是个人都有私心,不想自己的孩子受罪,再说了,这庄户人家过日子,还得是小子才能顶门立户不是。
一群人正说笑着呢,巷子口放哨的小明文便飞快的跑过来了,边跑喊着:“姥姥,姥姥,我爸妈带弟弟们回来啦。”
张二翠一下便站了起来,顾不得再和其他人说笑,赶紧往巷口迎了上去,刚走了没两步,就看见许向斌赶着牛车进巷子了。
巷子里的闲人瞅见牛车都笑着打招呼:“恭喜啊,小九子,一下得了俩儿子。”
“哟,小九子和媳妇回来啦。”
“九哥,回来啦。”……
许向华也笑着一一打招呼道:“回来啦,回来啦,一会都来家喝酒啊。”
巷子里的人也笑着应道:“好嘞,俺们一会就过去。”
今天是双胞胎出生第三天的日子,村里都讲究喝个三天酒,这不许向华扶着田春梅,张二翠和许草花俩抱着孩子,刚进了中院的屋里。
大门口便响起了鞭炮声,跟许向华年一年二,一把子关系好的哥们兄弟,村里的长辈,女人们接到信,都跑来贺喜了,男人都是带着一挂鞭炮,一到门口便先放上了。
女人们则大都是你送只鸡,我拎个鸭子,她来包红糖,这有那条件好的,给送上两身小衣服,最差的也是送上十几二十个鸡蛋,一把干挂面啥的,总之瓜子不饱是人心,虽然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大好,但这就是村里的人情往来,东西多少无所谓,多多少少都代表着村里人对双胞胎祝福的意思。
当然了,这种热闹也代表了当家男人,女人在村里人缘的好坏,人缘好的,大家都舍得东西,乐意捧场,热闹高兴一下,人缘不好的,那就没有这么大的排场了。
许向华给许向斌和和许向勇哥俩安排了个好活,那便是让这哥俩把各家各户送来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记下来,等以后各家有个红白喜事的时侯,他和田春梅好照着单子往回回礼,人情往来便是如此,有来有往,大家关系才会更亲近。
村里的女人们大多都是送完东西,看看孩子,喝上碗红糖水便回去了,男人们则不一样,都在前院的桌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