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破产危机》第33章


签署赔偿协议,注销人力信息,所有手续办完,前后花了不到十分钟。
蒋国云特别不理解,追着问为什么。
然而对方只说,“利润显著下滑,公司决定削减成本。除你以外,还有很多人会被辞退。”
蒋国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办公室。脑子里一团乱麻,唯有一个念头格外清晰,那就是——他失业了。
失业当天,蒋国云本来想告诉家人,但是到家时,蒋母正在跟媳妇儿抱怨,“隔壁那个老太婆真不是个东西!”
“我跟她说我儿子有能耐,赚得到钱,付得起首付,能贷款买大房,她反倒劝我悠着点。说什么这几年经济好不了,必须降杠杆。要不然裁员潮一来,资金周转不灵,容易出事。”
“我呸!她当我儿子跟她儿子一样没用?我儿子可是程序员,一年30万年薪!她儿子呢?牙科医生,一年顶天也就20万,怎么比?”
“妈,你别生气,那些人就是嫉妒咱们,所以整天胡说八道。”朱秀华好言相劝,“国云有本事,干活也卖力,好端端的,人家干嘛裁了他?”
“况且国云私底下跟我说了,今年年底有望升职,到时候薪水还能往上提一提。”
“到时候人家被裁,天天苦着脸。您就高高兴兴去旅游,馋死她们!”
蒋母听的心花怒放,“我就知道,我的儿子是最有出息的!”
听到母亲和妻子的对话,蒋国云怎么都没办法打破她们的期许,说出自己已经被裁掉的事实。
想想自己35岁,经验十足,找到下家应该不难,蒋国云便什么都没提。
他打算等找到新工作,再把离职的事告诉家人。
辞职第二天,蒋国云就接到猎头电话。
对方要求996,随时做好加班准备。月薪一万,年终奖六薪,逢年过节另有福利。
蒋国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开玩笑!上份工作年薪30万,这次猎头挖人,年薪最高不超过20万,工作强度还跟上份工作一样,他疯了才会答应!
刚被辞退,蒋国云认为凭自己的能力,找的新工作不应该比上份差。如果工作内容轻松,年收入25万,也不是不能考虑。
拒了这个猎头也不怕,他自认怎么也算是个人才,之后肯定还会接到其他猎头的电话。
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再没有其他人找过他。
简历投出后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蒋国云这才慌了神。
公司要么倒闭,要么忙着裁员,哪还会继续往里招人?就职机会大大减少,多名技术人才争夺一个岗位,市场人才供给远大于企业需求,这才是经济寒冬。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科普:
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再加上读书不行,有些孩子决定出去打工,再不济拿援助补贴,总能活下去。
殊不知这么做这辈子才是真完了。没有高学历/专业技能,只能依靠出卖体力挣钱,时薪超低,未来注定走上父母的老路。
也有人创业做生意,强势逆袭,不过成功的几率太低。
**
精选评论
考证是真的有用,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我的领导,二三十岁的时候离婚失业,自己一个人带三四岁的女儿,现在也闯出一片天了。今年还打算考职业相关的法律专业继续深造,她都快五十岁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案例是鸡汤,是故事,听过就忘。对于想改变的人来说,或许能从中获得勇气。】
第二十六章 中年危机2
可惜蒋国云错判形势; 花了一星期才认清现实。
在这段日子里,他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焦躁。可是除了给自己增添压力,负面情绪对现状没有任何帮助。
事实上; 离职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新旧工作交接之间的真空期。
眼看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账户没有一分钱进账,支出却不计其数。
更要命的是; 一笔笔支出都是必要开支; 无法缩减; 这种焦虑感足以把人逼疯。
再加上蒋国云是家里的唯一收入来源,上要赡养老人; 下要养育子女; 肩上担子更重。他一失业; 一家老小的生活都会受影响。
也因此,拖的时间越久; 蒋国云越不知道怎么跟家人开口; 说出他已经失业的事实。他怕把实话说出口,会引发家庭地震。
爸妈身体向来不好。要是着急上火,急出毛病怎么办?
……
思来想去;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赶紧找到新工作。
想到这,蒋国云叹了口气,认命地掏出手机,搜索求职网站; 给各公司发送求职邮件。
**
晚上五点四十五刚过,蒋国云结束一天的枯等; 颓废往家走。
到家时,妻子朱秀华正在给大儿子喂饭。
儿子调皮捣蛋; 闹腾的很,吃了两口就嚷嚷着不吃。
朱秀华耐着性子哄他,“乖,把这碗饭吃完,晚上妈妈陪你玩遥控赛车。”
儿子眼睛一亮,得寸进尺,“我要出去玩!”
朱秀华不肯,“大晚上的,外面人多不安全,咱们就在家里玩。”
儿子还想讨价还价,朱秀华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妹妹需要人照看,作为哥哥,你应该懂事一点。”
儿子考虑了好久,终于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好不容易把大儿子喂好,朱秀华让他先去房间自己玩,然后才有空给丈夫准备晚餐。
盛饭时,朱秀华话里话外透着股疲倦,“带孩子真累。以前跟顾客谈判,都没这么费劲。”
蒋国云假装不经意提起,“你要实在嫌累,回去上班也行。”
夫妻俩一起工作,一家老小不是全部指望他,他好歹能喘口气。就算一时失业,也不用那么焦虑。
“女儿才2岁,我怎么能扔下她回职场?”朱秀华没多想,只就事论事,“等到女儿3岁,进了幼儿园,倒是能考虑重新出去工作。”
蒋国云:“其实你不看着也没事,家里不还有我妈呢?”
“大宝1岁的时候交给她,我出去上班,结果呢?”朱秀华不乐意,“洗澡的时候没抱稳,磕了头,差点破相。”
“儿子留疤就算了,要是女儿也留疤,以后怎么办?”
蒋国云哑然。
妻子嫌父母带孩子带的不好,执意留在家里,陪孩子成长,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能说什么?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只能默默扒饭。
朱秀华感慨连连,“咱们做家长的,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能盼什么?”
“现在辛苦是辛苦了点,不过一想到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我就认为是值得的。”
“再撑一年,等到了明年,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到时候就轻松了!”
闻言,蒋国云第一个反应竟然是——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每年得交多少钱?
稍微算了算,他便心惊肉跳,倒吸一口冷气,面色差点没绷住。
朱秀华低头吃饭,完全不晓得丈夫心中是何等煎熬。
蒋国云神色复杂,忍了半天没忍住,憋出一句,“一个孩子挺好的,咱们当年为什么会想生两个?”
朱秀华以为丈夫记性差,忘了缘由,便一本正经提醒他,“不是你说一男一女,凑成个‘好’字?”
“反正以咱们家的条件养得起,生就生呗。”
“累的时候多看看儿子、女儿,加班都有干劲多了。”
蒋国云,“……”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脑子进的水。
不该急着要二胎,最起码要先把房贷还完。
蒋国云肠子都悔青了,却听妻子道,“车贷还有三个月,别忘了按时还贷,影响信誉就不好了。”
蒋国云脸色一瞬间变得扭曲,“还有车贷?”
“对啊。你忘了?去年换了新车,办的一年期贷款,目前还剩三个月。”朱秀华说。
过去有工作,年终奖丰厚,一年收入30万。对蒋国云而言,房贷、车贷不算什么。
到了日子,账户直接划转还款,他甚至懒得关心。
可是现在失业状态,账户上只有几个月的赔偿金。钱用一点少一点,也不知什么能有进账。这时候任何一笔支出,对于蒋国云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一瞬间,蒋国云觉得身上担子过重,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
他想把实话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然而下一秒,妻子便堵的他说不出话,“那辆车不贵,就十二万。再加上分期,一个月不用还多少钱。你不是说这车先将就用着,等明年你升了职,领了年终奖,咱再换更好的?”
……生意好的时候,年年加薪,看似前途无量。他理所当然地以为,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殊不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