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迷妹逆袭记》第75章


郭芙月笑而不语,者秀虽然在说谎,可是假假真真,南奴自己都不记得以前的事,那么今天的话在她看来就未必是谎话。
者秀想着既可以利用郭芙月,又可以利用宁寿宫,还可以对自己的好姐妹南奴行苦肉计,这一切在她眼中仿佛是天时地利人和,上天在为自己铺路一般。
“小主,有人悄悄递给奴婢一封信,请小主过目。”苏绮说罢将手里的信转交给者秀,隐隐约约看见一些字。
苏绮在她进来之前匆匆浏览,记得一些内容:中宫聚财敛物,目的不详。落款人为:山中人影。
者秀阅完信后信手烧毁,苏绮不禁好奇她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着一切。
这个山中人影若非宫外之人便是宫内之人。苏绮细思着者秀出身低微,并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但在宫内她也许会投靠他人。
宫内之人会不会是郭芙月?或者说是宁寿宫的人?如果是,大可以不用传信。如果不是这个“山中人影”又会是谁呢?
“苏绮,你在想什么?”者秀问她时,已经和宫女蔡雅聊了许久,苏绮勉为其难地笑笑。
蔡雅离开时目不转睛地盯着苏绮看了许久,苏绮亦惴惴不安,心神不宁。
走到御花园时,苏绮看到一个人影,一转身却又不见了,她害怕地大步流星向前走,阳光映照着身后人的影子,她真正感觉到命悬一线。
苏绮跑到紫荆园门口时,便遇见卫闲春,被他拦下来,苏绮害怕极了,想要推开他又不敢推开他。
卫闲春淡如清溪地笑道:“你可真是糊涂,什么事情都为你家主子着想,也不怕得罪了王后,她可是后宫之主,你也敢去招惹?”
苏绮疑惑不解地看着他,他的眼神是那么温柔善意,又充满睿智,她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假山后藏着的人影终于走了,她亦松了一口气。
卫闲春温柔的抚摸着她,关怀地询问着:“琦儿,你还好吗?”
在记忆中,这个世上只有她的父亲才这样唤过她,苏绮热泪盈眶地看着他,而他的眼睛里只有自己。
苏绮激动的上前抱住他,泣不成声,这个世界于她而言太冷漠太无情了,只有这一刻的温暖才是最深刻,最难忘的。
“好了,没事了。”卫闲春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她,鼓励她。
当初南奴因为身份一事被揭发后,卫闲春得知苏绮当场指证南奴,便开始坐立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师兄所做的不过是个障眼法,为出师寻找一个借口。
既以封她为王后,便是对她情有独钟。他必定会为了她的名声让一些知情人永远闭上嘴,其中就包括苏绮。
当日指证的央嫂和红媒婆都命丧黄泉,带着秘密永远的消失。而苏绮亦在卫闲春的庇护下躲过一劫。
曾经在龙衔书院时卫闲春有恩于他,有臣殷治欠他一个人情,本以为卫闲春会要求他释放自己归去,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他并没有以此要求。
而是将这个人情用来抵换苏绮一命。卫闲春记得那天有臣殷治说的话,“你可知这样一来,本王对你便再无任何顾忌。”
“多谢师兄。”离开龙衔书院后,卫闲春第一次对他行同门之礼,只因当年的同门之谊。
卫闲春抱着苏绮,两个人像行走在深海里的孤船,相依为命,风雨飘摇,除了为她抚琴斟茶,也不知道还能再为她做些什么。
王晓荷召陈夫人觐见,据她回话,虽然和虞国的通商条约并没有成功签下,但好在虞国看重车臣国输出的商品,已经愿意通商往来。
“朝廷虽没有明确的旨意,但好在娘娘的威信仍在,所以驻守关隘和城门口的将士都没有阻拦。这几次出入境咱们的商货盈利平均分配下来每人也有好几白两,甚至上千两。”陈夫人笑道。
“咱们也不需要每次都将商品运输出去,如此一来成本过高不说,中途折损的货物都不计其数。本宫以为可以试着打造一些口碑商品,从而吸引外商过来,这样岂不是更好?”王晓荷提议道。
陈夫人拍手称好,笑道:“娘娘所言极是,臣妇有幸认识虞国最大的商户——严老板。娘娘若是方便,臣妇可以将此人引荐给娘娘。”
“这样再好不过,能够邀请到虞国最大的商户,对咱们的发展将大有裨益。”王晓荷笑道。
☆、第九十二章 商业有成
时隔数日在陈夫人的引荐下,王晓荷接见了虞国最大的商户老板,并与之洽谈。
“在下严秋实拜见贵国王后娘娘。”他两鬓斑白,衣锦华丽,于各国之间游刃有余,丝毫不见怯色。
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便极为尴尬,甚至衣着打扮都有严格限制,而王晓荷面前的严秋实却格外显眼,看来虞国商业的确发达。
“先生免礼。”王晓荷又命人赐座,严秋实告座后,便又客气道,“路途遥远,先生不远万里前来,令本宫十分感动。如此情谊本宫定然铭记于心。”
严秋实起身拱手作揖,谦虚谨慎道:“在下不敢。”
王晓荷礼套一番后,便打开天窗说亮话,“严老板能成为富可敌国的商户,想必经验独到且有过人之处吧?还望严老板不吝赐教!”
严秋实恭维道:“娘娘过奖了,在下愧不敢当。在下不远而来便是想在此处开一家布庄,就地取材生产,然后运往各地销售,但为商者限制太多,特来与娘娘协商,合作共利。”
他说的话直白明显,让对方先提出请求,这样才不会处于被动。好在严秋实爽快,王晓荷便道,“两国来往即是经营之道,又有着浓厚的情谊,严老板既然有心合作,不妨有话直说。”
“虞国和姜国的百姓着装衣料以细绫细缎居多,绣纹简单,花色比较暗淡,在下往来各地发现贵国的蚕丝和被面刺绣备受欢迎和喜爱。”
严秋实捋捋须,又继续说道,“若说生产锦缎,当年的辛国可谓名满天下,其质地均匀柔和,手感丝滑,品质位居列国之首。如今辛国亡国,成为贵国的内地,娘娘若有心经商,不妨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王晓荷听明白他的意思了,辛国生产的锦缎,加上车臣国的细绫细缎和被面刺绣,在布匹的质量和花色纹案上可以相互补充,卖出好价钱。
严秋实亦明白跨国经商的难度有多大,且不说各国之间各自为政,许多国家仍然重农抑商。
“严老板不愧为精英,本宫心领神会。只是本宫乃一后宫女子,恐怕能力有限,严老板以为如何?”
王晓荷感觉到商机来临,必须要抓紧机会,只不过这样的契机严秋实不紧紧攥在手里,反而选择告诉自己是为何?
他应该还有下文解释才对!王晓荷等待着他的答复。
“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娘娘母仪天下劳心劳神的事自然有奴才们来做。”严秋实笑道。
他的意思是自己不用凡事亲力亲为,王晓荷想着“总经理”这个位置本来就打算交给陈夫人。
她自幼跟随母亲从商,又熟悉官僚与百姓之间的情形,让她把控应该不成问题。王晓荷自己计划着当个“董事长”开开会,查查账。
严秋实的神情犹豫不决,仿佛有什么心事,王晓荷见他欲言又止十分纠结,便对他说道:“本宫既然与严老板合作,有什么话严老板直说便是。”
“在下失礼了。”严秋实谢罪后,便放心大胆的说道,“在下听闻娘娘手艺超群,制作各类扇子,娘娘若能大发慈悲普及下去,那可是万民之福啊!”
王晓荷听后心里美滋滋的,但是方寸不能乱,行为不能失常,原来他刚才那么犹豫纠结却是要说这个。
虽然假冒龙辛公主的身份被拆穿,但朝廷的权谋斗争是非曲直难以定论,读书人更是有无数的说辞。
不过好在当年苏愿教给自己的制扇技能还在,她遗留下来的《千扇录》也还在,只是这本该属于苏愿的荣耀又怎能窃取?
想到这里,王晓荷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苏愿病床上的模样,她娇弱梨花,美目暗含清波流光,温柔而又谦顺。
王晓荷晃过神来,看向严秋实,莞尔一笑,说道:“严老板所说本宫必定铭记于心。既要惠利于民,本宫觉得卖扇倒不如传授百姓如何制扇。不知严老板意下如何?”
卖扇可以赚完一波又一波,传授制扇唯一的好处恐怕也就是千古留名吧!
作为一个商人而言是不会这样做的,但作为母仪天下的人来说这样做是最好的,可以让老百姓记住,让后世记住。
严秋实对她更加刮目相看,从而将合作进一步深入探讨,“能与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