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迷妹逆袭记》第65章


童姥说的话在理,不能无缘无故地对人下手,也不能像个坏女人一样耍阴谋诡计,但是也不能任由别人对自己耍心机。
弄不死她,还酸不死她!
沈莺笑脸盈盈地出去回话,杜鹃暗自偷笑,怕童姥训斥才憋着笑意。
童姥走后,杜鹃才拍手叫绝,笑道:“娘娘和君上正情意绵绵,那奴婢是不是该告退了?”
“好啊,越来越坏了啊你!”王晓荷抓住她,杜鹃挣扎不开,便开始求饶,说起正事来:“刚才君上吩咐过了,明日朝会散后,请您去皇誉殿,说要与一个叫叙瑛的人当面对质。”
王晓荷自己也觉得意外,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她的消息,虽然所谓的身世对她而言不算什么真相,但自己拥有这幅躯体,便要对它负责到底。
踏进皇誉殿内,一个身穿道袍的女子站在大殿内,她的目光清淡浅薄,仿佛厌倦了俗世一般。
“贫尼叙瑛,法号静安,拜见君上,王后娘娘!”
她微微福身行礼,双手不停地转动佛珠,多年来她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激动,尽管她极力掩饰自己。
“你就是叙瑛?”王晓荷问道。很快又想起记忆中的帛书:令座下之人叙瑛逐之天河,生死涤荡……
这其中又隐藏着多少荡气回肠抑或触目惊心的故事?
“贫尼正是!”叙瑛抬眼看着王晓荷,眉宇间颇有灵气,和当年的顺王妃真有几分相似。
“善哉善哉。”叙瑛念念有词,气度不凡,一举一动俨然是出家人的做派。
“大家都在等着你的答案,事关重大,请你务必一五一十据实相告。”老太监善意地提醒着。
叙瑛转身正对大殿,礼毕,一一道来:“三十多年前贫尼跟随顺王爷来到辛国,伺候顺王妃,顺王妃待我情深义重,我亦视她为亲人。谁料宫中风云突变,滕贵妃被判处谋逆之罪,她死后没多久永乐帝继位,战事不断,硝烟不止。顺王爷和恭王爷一同出征,二人都携妻眷前往,一去就是三年。恭王妃生下一个死胎,顺王妃平安生下一个女婴。恭王妃觉得是这个女婴克死了她的孩子,于是串通祭祀仪官,将一场败仗归咎于一个刚出世的孩子。”
“后来永乐帝听信谗言,下旨杀死女婴,以平众怒。顺王爷忍痛割爱亲笔写下一封帛书塞在女婴身上,王妃舍弃不下便让我暗中保护,将她救下。可谁知恭王妃派来江湖杀手,王妃的女儿随滔滔江河漂流直下,而我虽逃过一劫却遍寻无果,几日后气温急剧下降,河水冻结,我晕厥后被好心人所救,一路躲避追杀回到车臣国。”
叙瑛泪眼婆娑,往事再次划过心头,王晓荷听后更是伤感,都说生活不易,却不知好好的活着都这么不易。
有臣殷治见她情绪低落便伸手握紧她的手,王晓荷拿出早已备好的帛书交给她。
叙瑛仔细看过后,双手颤抖,泪如雨下,看着王晓荷,百感交集,万万没想到当年多灾多难的女婴居然能成为王后。
“如此,我也好告慰王妃的在天之灵了。”叙瑛激情澎湃,压在心里多年的石头终于被搬动了,她只觉得自己如释重负。
老太监送她出宫时,十分伤感的道出一事,“王后娘娘交代我转告你,杨虎不幸身亡,请你节哀顺变。”
叙瑛收拾眼泪,淡淡的说道,“也请你转告娘娘,贫尼会为她祈福的。”
已是夜深人静,王晓荷卧在床上思绪起伏,叙瑛的话,前尘往事,虽然让她伤感,但更让她惋惜的是苏绮。
那样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居然会做出背叛的事情,更何况她和自己如今的身世有着血亲。
苏绮到底因为什么而背叛自己?王晓荷琢磨着,必须尽快将这件事情弄清楚,冤家宜解不宜结。
有臣殷治来时见她心情好转,也轻松了许多,不过她对自己还是避而不见,若不主动点,只怕她会白白从自己身边溜走。
好不容易等到了她,这次说什么也不会轻易放手!
王晓荷一觉醒来发现他躺在自己身边,吓得惊魂未定。
有臣殷治眯着眼将她抱住,轻声细语,“昨天是谁说要和本王情意绵绵的?”
王晓荷羞涩的钻进被窝,心里不禁大骂:哪个不要命的出卖我!
☆、第八十章 入主中殿
天气愈发的炎热,贤灵殿的物品都已搬去中殿,屋内的空间要大出许多,装饰齐全,朱红的梁柱以鎏金修饰,屋顶铺满琉璃瓦,前殿后院,亭台水榭环绕其中,景致优美。
荷花池里阵阵清香,让人陶醉,凉凉的风吹来,十分的舒适。
有臣殷治在正殿等候多时,见她来了,便走下台阶,牵着她的手坐上龙凤交椅。
他神情庄重,不怒自威,天子气派由内而外,她内心惶恐不安,却隐隐觉得有种幸福感,但自古无情帝王家又让她多了几分忧愁。
安顿好后,嫔妃们皆来道喜:“恭喜王后娘娘入主中殿,臣妾等不胜欣喜!”
接受完嫔妃们的参拜,有臣殷治便赶去前朝议事,按照礼数流程,接下来是命妇们的朝拜。
王晓荷陡然发现,年过五旬的命妇们大多数丈夫都身居高位,例如上柱国公郭雄峰之妻,国相封子雅之妻,护国公闻人仲之妻等,有些命妇甚至已经是花甲之年。
“杜鹃,你带几个机灵点的丫头好好伺候几位夫人。”王晓荷生怕她们有任何闪失,早知道就让她们免去朝拜之礼了。
然而常年深居简出的妇人们即便身体不适,也不会放弃进宫面见王后的机会,这在普通人眼里是羡慕不来的。
朝中非三品以上大员,命妇非嫡妻,无诰命,无特赐的加恩隆宠,是没有觐见资格的。
童姥为王晓荷细细地引荐,倒是给她省去许多的麻烦。
“臣妇陈陶氏拜见王后娘娘,恭请娘娘凤体安康!”
跪着的陈陶氏徐娘半老,着装打扮简约不失风雅,一身便衣透露着纵马奔驰的豪放,单从面相上来看,又有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刚强之气。
这样的女人更加吸引王晓荷。童姥见她颇有好感,便向她悄悄介绍一下:“这位是辅政大臣陈以乘的发妻,她原来是陶屋先生的女儿,从小习文练武,与其他女子不同。”
从小习文练武,难怪看起来这么别具一格,既有武者的英武霸气,又有文者的沉着睿智。王晓荷对她简直刮目相看。
“陈夫人请起。”王晓荷轻轻的挥舞衣袖,宫女便领她去偏殿休息。
折腾了两个时辰,还剩下三品大员的命妇们接受朝拜。三个花枝招展的命妇一同进殿,毕恭毕敬地行礼。
细心的童姥特意暗中提醒她,“中间儿的是朱温大人之妻。”
王晓荷立刻会意,便隐晦地说道,“朱夫人何在?”
话音刚落,中间一身墨绿的妇人,脸色有些慌张,上前揖礼,“臣妇在。”
王晓荷笑道:“本宫听闻朱夫人一双巧手泡的一壶好茶,正好今日宫里备了些新茶,不知朱夫人可否让本宫一饱口福?”
朱夫人立刻会意,说道:“能为娘娘效劳是臣妇的荣幸。”
王晓荷点点头,吩咐着童姥,笑道:“带朱夫人去偏殿准备着,本宫随后就到。”
朱夫人心里始终七上八下,想着朱宇当场揭穿她的身份,唯恐她会就此事追究。
进宫之前丈夫朱温让她莫要慌张,并解释说:“王后既已贵为王后,便不会就此事来出手,即便她要出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朱温一再交代她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最好的办法就是撇清此事,再不济还可以把责任往权熙公主和郭家身上推。
王晓荷进了偏殿与等候多时的命妇们叙叙话,便赶来和朱夫人说话。
“夫人不必拘礼,快请坐!”王晓荷热情相待,朱夫人紧张的心稍稍松弛,一番谢恩后,才挤出一个笑容。
“臣妇手拙,也不知这茶泡的合不合娘娘的口味。”朱夫人信心不足,还是恭敬地把冲好的茶端给她。
王晓荷接过茶杯慢悠悠地品尝,一口入嘴简直不忍下肚,刚才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她留在偏殿,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
即便如此,王晓荷仍故作淡定,直入主题,“你们家的朱宇如今可还好?”
“有劳娘娘挂念。”朱夫人胆怯地低着头,王晓荷气场十足地看着她,仿佛在警示她什么,她越想越害怕,便二话不说跪在她跟前谢罪,“臣妇有罪,教子无方,给娘娘招来不白之冤,请娘娘责罚。”
王晓荷放下手里的茶杯,扶她起身,亲切地说道,“夫人不必自责,早年本宫的确将他收为义子,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