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第243章


对田庄这么大块肥羊没有露出贪婪的反应,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迟疑,而是推辞。
登门既见见小福,也解释袁家的情况,更是对袁家大舅娘的行为做一个歉意的安抚。
在丁石头说出住宿不是问题后,却只让男孩子过来,是因为丁家长工多、袁翠玉已经十三岁,吃饭就算了,住宿还是要避嫌的好。
这件事上就连丁石头都没有多想,从刚才江虎子他们过来说妹子们不过来住,她才恍然想到这个问题。
这才有了袁家人谨慎的感叹。
转过念头再想,今晚肯定是荷花带着喜儿去张忠屋里,张诚的妻儿和妹子翠玉住荷花的屋里。
因此张忠才会同着江虎子一起过来,而张诚也过来这边了。
这样安排也好,更加不惹人闲话。
赵简到是不在意袁家人如何,只要不是恶人,其他都不会成为问题。
他相信,小福那机灵的丫头本就是见过世面的,虽然没有他媳妇儿那么文武全才,但应对家里的鸡毛蒜皮根本不在话下。
反倒是铃铛姐妹娇憨一些,或许是因为年纪小点被大家保护得更多,做事勤快,在人情世故上会少些心眼儿。
丁石头扶着赵简往回走时,便去了新校舍看看大家的安置情况。
既然是她提议让大家过来,哪怕只是小孩子,也还是别怠慢的好。
过去的时候已经看见丁点搭着梯子在给檐下挂灯笼。
正文卷 第645章 奈何年纪小
平时只有护卫在这边住时,他们都不会张挂灯笼,这样他们身在暗中才更方便警戒。
他们在楼下也有两间屋,在楼上则是分配了房间住。
因为有了田庄,丁家在南城村原本就没有种地,因此原来打算留作仓库的房间也没有用上。
总之,新校舍两层那么多间屋,真正用上的只有两间,给了现在的两个启蒙班做教室。
复学班自去年冬天搬到这边敞屋之后,就没有再换地方了。
所以,一到了夜里,整个新校舍都是护卫们的地盘,除了在楼上房间会点灯,楼下是黑灯瞎火,从没引起过别人怀疑。
今晚,因为来了这么几个借宿的客人,护卫们除了在院子里绕丁石头教过的拳,并没有引人多想的举动。
但丁点还是把灯也挂出来,方便大家起夜时能照亮去茅厕的路。
丁石头没有多说什么,就去看了大家的安置。
江虎子他们已经把人数最少的新启蒙班的课桌拼成一起了。
原本按同一规格做的桌子,虽然拼在一起略有起伏,但做为被丁石头训练过的少年人,还是睡得。
丁石头自己都睡得,何况是男孩子呢。
两张竹床也摆在同一个屋里,还留空了一处,正想是不是放第三张竹床的地方,就看见张忠搬了竹床过来了。
丁石头便石头便让丁点去搬棉被。
虽然现在是大端午节都过了,白天也已热了起来,但夜里温差还是大的。
丁点答应一声,下了梯子就和张忠搬被子去了。
等到大家都张罗好,屋里也被油灯照亮,丁石头交代江虎子自己照顾表兄弟,就扶了赵简回家去。
后来江虎子过来找了小福几回,又是要热水、又是要茶水,逮着机会就说几句悄悄话。
小厅里书桌前,丁石头站在赵简身后给他擦头发,透过半开的窗子看着院子里动静不觉莞尔。
“可惜。”丁石头轻声嘀咕。
“嗯?”赵简疑惑地偏了偏头。
“爱情再美好,奈何年纪小。”丁石头微微俯身,在赵简耳畔悄悄喃语了一句。
“坏丫头。”
赵简和丁石头在一起这么久,自然听得懂她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由轻轻地笑了起来。
“丫头不坏,公子不爱。”丁石头瘪瘪嘴,小声反驳。
下一刻,她的手就让赵简捉在自己手中。
赵简勾唇而笑,低喃了一句:“公子都爱。”
“亲亲。”在丁石头被赵简的回答逗得忍笑不起时,赵简已转过头来索吻。
丁石头立刻低头在他唇上轻啄了一下,见他不满,连忙小声解释:“灯影儿亮着呢。”
屋里点着灯,人像就照在窗子上,说说话也罢了,毕竟她现在是给他擦头发。
做为夫妻这事就算被人看见也没什么,但若抱在一起亲亲,被人看入眼中总是不妥。
“留着。”赵简不高兴地撇着嘴,但还是松开了手。
丁石头换了条帕子继续给他擦头发,见他又表现乖乖的,心里一阵温暖。
想到他们其实也那么年轻,就有些感慨。
他们生活在能早婚的年代,幸或不幸?
可这里的世界就是这么大、又这么小,大家的活动范围、社交圈子就是这么点儿。
只要大家活得开心、安乐、满足,就够了。
正文卷 第646章 也想看看这阵仗
第二天清早,又是新的上学的开始。
休息了一天的学童们背着小书箱一路小跑着赶往九九塾学。
丁石头今天穿了银蓝色半长轻衫,和赵简又是情侣款,不过今天她梳回了发髻,就用同色发带系着,没有再戴簪花。
现在的她是少年模样,负手悠闲地站在村道上,等待着学童们和少年们陆续聚集而来。
因为昨夜江虎子和张忠待客,大家睡得晚了些,这会儿就在丁家洗漱吃饭,丁点在忙着给他们张罗,没有出来整队。
丁石头神清气爽,带着先到的学童和少年们练五步拳热身。
随着人越来越多,便收了拳法各自踏步整队,整齐清亮的声音背着《对仗歌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长长的对子口诀背下来,整齐而熟练。
这是经过无数个早晨、无数个重复而建立起来的,可以镌刻在脑海中的记忆。
不论是已考上童生的少年们,还是今年才刚启蒙的学童,都无一例外认真的朗诵着。
不同的是,已经学过的知道他们在背什么,还从未接触过这门功课的娃子,则只是听老师的要求在背而已。
这样的声音、这样的阵仗,在南城村早已成为一种大家习惯的风景。
但对于昨天才来做客的袁家人,却是听闻而已。
今天,他们也想看看这阵仗。
因此不仅少年们,就连袁家外公和外婆都赶过来了,一脸好奇又激动地站在路边,和其他送学童过来的家长们挤在一起。
那些轮流送学童的家长们,每天都会尽量等到九九塾学的早操结束才离开。
有的家长甚至还在小声跟着念,想要多读一些,多记一些。
已经分到带班任务的郑四虎和张继发,再加上南城村的轮班助教,一起维护着队伍的整齐,观察哪个学童没有好好跟上背诵。
背完《对仗歌诀》,再背《百家姓》,背完之后一起绕着村道跑了半圈,回来重新整队,丁石头又教了一首诗,给大家背熟之后,这才让他们去校舍。
整个整队过程是她带的,分班后她就不管了,赵简去复学班,今天的两个启蒙班都交给带班老师负责。
因为丁石头今天要宴请袁家人吃饭。
丁点没参与整队,因为安置了袁家兄弟后,他还要忙着杀鸡准备做荷叶叫化鸡呢。
如今十三岁的他,自然不会事事都等老大来做,也不会事事都问老大应当如何做。
小福带着铃铛去摘了些菜回来,就在厨房里忙开了。
袁家外公外婆看完早操后,就抑制不住老脸激动地走过来。
“丫头,你是真的能干啊,之前听说你开这塾学能教人读书,没想到能教这么多人,可比我们那儿的夫子厉害多了!”
袁家外婆拉着丁石头的手时,丁石头都能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看来是挺激动的。
“外婆,我只是善于管人,教书也就是启蒙的东西,我学过的,教大家而已。”
丁石头谦虚地解释。她可听袁柏说了,他们塾学的夫子是落榜举人。
她可不能让老太太误会人家举人还不如她这个无功名之人。
正文卷 第647章 有家长范儿
“那也很厉害,那么多小娃子都听你的,小子们也都听你的,你就是很厉害!”
袁家外婆一连声称赞着。她是不懂,但她眼没花,这儿可有百把号人,全听这丫头的!
“外婆,是到屋里坐,还是四处转转?”
丁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