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幺娥的幺蛾子》第44章


上头的决定下来得也很快,为了表彰况三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市里决定将况三娥的户籍调入宽城成为城镇户籍,鉴于她没有房子也未满十八岁,暂时户籍迁入孙建军一家,待成年后再分出独立。
同时,三娥顺利通过了宽城食品厂的招工考试,成为厂里的一名糕点生产组学徒工。由于她的身份特殊,宽城食品厂还特意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她,以表对况三娥光荣事迹的重视和肯定。
宽城食品厂,况三娥心里一怔,看来某些‘缘分’真是躲也躲不开。
不仅如此,连三娥所在的满井村生产队也得到了奖励,毕竟那个年代强调个人成长与组织培养分不开,所以满井村因为三娥得到了干旱灾年的几千公斤救济粮,还有许多实用的农业机具。这也让三娥瞬间在满井村成为了人民英雄,夸得她连院门都不好意思出了。
*
李桂芝将一盘饺子推到三娥面前,“妹子,你这调令也办得太快了,转眼就要进城工作了,嫂子真挺舍不得你的。”
“明天城里的车几点来?东西都收拾好了么?”何母用袖口揩了下眼角,“三娥啊,要是工作不忙就经常回来看看,听说城里虽然生活条件好,但吃个新鲜果菜还是不比咱乡下,你还年轻,到了城里要好好照顾自己……”
“娘,你放心吧,我会常回来看你的。”三娥朝何母的碗里多拨了几个饺子,“我晾晒了一些解毒去火的药草,您想着有空冲茶喝,对身体有好处的。家里要是有什么事儿,您就在赶集的时候打电话找我,建军大哥的电话我等会儿写给您。”
“三娥啊,你这一走,你和二川这……”李桂芝憋不住话,这个疑问全家人心里都有,独独她给问出口了。
三娥感觉到旁边何同川的脊背一僵,端在手里的碗轻轻抖了一下。
“嫂子,我就是进城工作了,关系上我仍然是何家的人,咱娘的女儿,这个永远都不会变的。等我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就接娘过去享享福。”
好疏离的回答,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何同川一个字,他的心嗖嗖下坠,在她的计划和未来里是不是已经没有何同川这个人了?这样也好,她那么年轻美丽,又进了城里有了工作,总配得上更好的人生的。
三娥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为什么一整晚何同川都没有再来找她,她多想再随他一起爬一次逐鹿山,再去跟那棵小桃树道个别,可惜他总是安静得像个大冰山,自己多努力都化不开的大冰山。
她找不到何同川送给她的那面镜子,到处都没有,其实她很想把镜子带在身边的,不知为什么就突然不见了。她徒劳地再一次拉开抽屉寻找,却意外地看到了一枚精致的木雕发卡安静地躺在里面。
拱形的装饰面上雕刻着一枝灼灼盛放的桃花,每一个花瓣都栩栩如生,细细查看,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蛇身体绕了个圈儿盘垂在桃枝上,温婉乖顺,依依不舍……
那是她假想出来的月老蛇,也是他的七寸。
第39章 初来乍到
这宽城食品厂规模还真不小,按照产品门类下设了若干个生产车间,比如糖果车间、乳制品车间、糕点车间、酱菜副食车间等等。三娥所在的糕点车间算是厂里的主要产品线之一,生产一些蛋糕、饼干、烧饼以及月饼、汤圆、粽子之类的节令食品。
厂里分配给三娥的师傅叫石华年,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师傅,也是厂里唯一一位女性八级技工。只不过三娥进厂的第一个月要参加岗前培训和政治学习,匆匆和这位面色严谨的师傅照了一面就同一批新来的工人一并参加培训去了,真正摸到生产线还得等到学习结束之后。
“嫂子,我回来了——”三娥每天五点整准时下班,拿着厂里给办的月票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只需十五分钟就能回到孙建军家里。刚来宽城,她就借宿在孙家,孙家的房子有三间卧室,原来做书房的那一间现在就成了三娥的房间。
几乎是前后脚,大宝二宝也放学回来了,进了门就嚷嚷肚子饿。
三娥在厨房帮王兰英准备晚饭,因为食材有限,所以饭菜也比较简单,今晚做的是煎豆腐和土豆白菜炖肉,煎豆腐因为放油太少表面有些焦糊,土豆白菜里飘了几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惹得兄弟俩口水直流。
“小姑姑,你们食品厂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啊?每天可以随便吃吗?”二宝孙正奇总是对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听说这位漂亮的小姑姑是到食品厂工作,羡慕得不得了。
三娥笑呵呵地答,“我啊,这上了三天的班儿了,连车间的大门都还没进去呢!不过别着急,听说过几天就要组织我们新职工参观生产线了,据说将来内部职工还可以购买一些瑕疵品,价格比外头便宜些,还不用粮票。”
“什么是瑕疵品?”
“就是那些形状不好的点心,或者压碎了的饼干之类的吧,看着不好看,但吃起来是一样的。”三娥很耐心地跟这两位小吃货解释。
王兰英见三娥不动筷子,主动帮她夹菜,“小姑姑都累了一天了,还不好好让她吃个安心饭,就知道问东问西的!”
这位嫂子对她这个借宿者算是真心不错的,也许是因为当初三娥救过她男人,王兰英对三娥也总是客客气气的,比对自己生的那俩小泼猴子态度和善不知多少倍。
王兰英没读过什么书,凭借孙建军的关系招工进了宽城白鸽自行车厂当了个质检员,工作比较轻松,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家庭上,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说实话三娥到了城里,虽然居住和出行条件大大改善了,用上了自来水和电灯,但在吃的方面还真没有原来好。
从前靠着地里和山里的粮食蔬果,还有家养的鸡,各种营养也还算全面;如今这城里米面肉蛋都是有定量的,孙家还有两个能吃穷老子的半大小伙子,再加上寄人篱下的低调,三娥觉得有些愧对自己的肠胃。
“嫂子,我看你小院儿里种了些青菜和西红柿,平时你照顾建军哥和大宝二宝那么辛苦,不如我帮你打理打理菜园吧,我以前经常种菜的。”三娥主动请缨。
“那我求之不得啊,唉,你也看着了,我那就是瞎弄的,结不出几个果子来。”
吃过晚饭,三娥就绕到菜园里操练起来,她先是挨个儿查看关爱了小白菜和番茄蔫哒哒的植株,判断是最近雨水少又疏于浇灌导致的,于是就从厨房引了一根橡胶管出去浇起地来。从前她也习惯傍晚浇地,这样不会因为水凉刺激到植物的根系,而且经过一夜的渗干,也不影响第二天一早进园子采摘。
拾掇好菜地,三娥还将那盆苟延残喘的杜鹃花挪了个位置,刚好可以见到日光又不会被暴晒。这花娇气得很,冷了热了都不成,上一世田昕的妈妈也养过,总是各种出问题,为此三娥没少在网上帮她查询解决方法,到了这一世三娥有了特殊的技能,对养好这盆花信心满满。
她没在小园子里过多停留,毕竟效果太明显也不是好事儿,“嫂子,下回我再回家给您带两只鸡过来养着,到时候既能多点鸡蛋吃,鸡粪还能给菜园追肥。”
王兰英笑着推说不用不用,心里却觉得三娥这姑娘还真是个少见的懂事儿孩子,人又长得漂亮,说不定背地里有多少小伙子惦记呢。刚好团政委家的小儿子二十来岁,年龄上跟三娥正合适,若是能搭上这层关系,说不定孙建军在工作上还能再进一步。
当初她费尽心思弄了盆杜鹃花来就是想讨好人家团政委的老婆,谁知机会还没等来那花先养不成了,枯枝败叶的更不好送去给人添堵,于是就丢在小院儿里喝风不管了。
花不行,这人应该能行,何况这人比花不知要好看多少倍呢!
“嫂子,你怎么了……”
王兰英回过神儿来,不好意思地笑笑,“没什么,三娥,我是看你头上别的这卡子真精致好看,从来没见过外头有卖的。”
“哦,这个……是一个好朋友做了送我的……不是买的……”三娥的心里涌起一丝甜蜜,也不知何同川那个家伙会不会时常想起自己来,若是他也能来宽城该多好。
*
晚上孙建军回来,夫妻俩躺在被窝里,王兰英就把白日里的想法跟孙建军吹了枕头风。
“你可别乱点鸳鸯了!”孙建军白了这个傻媳妇一眼,“人家三娥是有意中人的,她来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