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在古代》第89章


天色微微亮,刘永胜,刘光杰还有刚来两天的刘光宝,全都起床了。
“胜子,昨晚你闹腾了许久,今日能行吗?要不……别去了吧。”
刘光宝有些担心。
“没事的爹爹,昨晚应该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刘永胜边说着,边接过刘光杰递过来的背框:
“再说了,就在书院里,环境什么的我都熟悉。”
“嗯,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苦不算什么。”
刘光杰拍了拍刘永胜的肩膀,转头笑对着刘光宝说道:
“光宝兄弟,孩子长大了也该历些风雨,再说胜子可不是那般娇弱的人。”
刘光宝连连应是,眼里却满是担忧的看着刘永胜走了,也是他四叔在,不然真想跟着一块去考场。
刘永胜走出家门,刚走出小巷,竟是碰到每日里卖馒头的阿婆。
“阿婆,今日你可真早呀。”刘永胜笑着打招呼。
“年轻人,听说你今日考秀才,阿婆做了些适合带着食用的烤馒头片,你留这吃吧。”老妇人从篮子里掏出一个大油纸包来,塞到刘永胜手里。
“阿婆,这……”
刘永胜愣了一下,连忙去掏钱袋子:
“阿婆你也不容易,我还是买下来吧。”
“这孩子!”
卖馒头的老妇人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伸手阻止刘永胜,生气的说道:
“你买我家馒头有两三年了,今日你考秀才,阿婆给你些吃食,你竟然还不要,是嫌弃我这老婆怎么?”
“阿婆!”
刘永胜正色的说道:
“话可不能这般说呀,我怎会是嫌弃你?”
看卖馒头的老妇人一脸坚持,话音一转说道:
“既然阿婆说今日日子特殊,我便厚着脸皮,昧下这些吃食了。”
老妇人见刘永胜接下了吃食,已眉开眼笑,待听了刘永胜的话后,瞪了他一眼:
“这是说的什么话?吃我这点东西,怎么就是厚脸皮了?“
说着拎了篮子,一脸慈祥的笑容,拍了拍刘永胜:
“快些走吧,别耽搁了,我也要去四处逛逛了。”说着转身走去。
刘永胜站在街道中央,看着老妇人的背影渐渐淹没在清晨暗雾中。
“年轻人,祝你旗开得胜呐!”老妇人的声音从暗雾中传出来。
“是!”刘永胜心情大好,对着老妇人离去的方向,拱手鞠了一躬。
春天的清晨,春风轻轻柔柔的,风中带着雾气,清清凉凉。
刘永胜一路行来,路上的行人变得比平日多了不少,许多的学子们在家人的陪同下,朝书院而来。马车也是比平时多了不少,隆隆声不时从身旁掠过。
,看着每日的熟悉风景,开始的紧张心情也慢慢平复了,腹泻了半夜早间也没怎么吃食物,想起阿婆给的馒头片,正好对腹泻有些作用,刘永胜便打开了油纸包。一股烤麦子的焦香味扑鼻而来,刘永胜拿起一片一口咬下,果然是香脆美味。
快到书院时,老远就看到书院门口排起了长龙,刘永胜放好食物,一这长龙排好队,等着搜身进入书院大厅。
第105章 科举2
“螺蛳、水草、小虾、小蟹,快来尝尝,调料来了。”
长高了不少,更显青春活力的胡巧珍抱着个不小的坛子,快步的跑了过来。
木鱼山脚下的一处茅草屋门前,同样长个了的孩子们都围了过来。
“我来尝尝……”
“给我先尝尝!”
“自己拿筷子去,这是我拿的。”
“……”
“别挤别挤,大家都少尝一些,先挣了钱以后,多余的再拿来拌饭吃吧。”
胡巧珍小心的护着酱坛子。
“珍珍姐,这酱料用什么做的这般好吃?”
水草吮着筷子,果然好吃,甜中带辣!
“主要是麦子,你吃应该能吃出来麦子的香甜味,再就是放了些姜蒜呀,脆西姜呀之类,辣椒放少了些,嗯,这个也不好细说。”
胡巧珍大略的说了一下。
“哦!”
水草有些沮丧,要是用这酱料一直作着烤饼生意,那么自己四人应该能很好的活下去了吧。
看水草失望的眼神,胡巧珍安慰的接着说道:
“等以后教我的魏妈妈说可以教别人的话,我再教你们吧。”
伸手有些心疼的摸了摸水草的头。
“知道啦!珍珍姐。”
水草朝她扬起了笑脸,珍珍姐可是帮了不少忙呢,可不能再让她担心了。
一旁的小虾、小蟹两人早就在一旁你推我我攘的,待水草说完后,小虾被小谢在后面推壤着问道:
“珍珍姐!”
小虾挠了挠头小声的说道:
“你说……你说……要是把小溪里的鱼虾磨成粉,弄来做酱料,会不会也很好吃啊?”
“啊?”
胡巧珍听后呆了呆,忍不住沉思起来,魏妈妈一直做的是麦子酱,要是往里头放些鱼虾粉,应该也是可以的吧,听着很有道理呢。抬首见四人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胡巧珍咬咬唇:
“行!你们便网些小鱼小虾吧,到时磨成粉了做成酱料看看味道怎样?再做决定。”
四人听后都欢呼起来。
“小虾,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的?”
螺蛳一脸赞赏的看着他。
小虾抬眼看众人都是钦佩赏识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一旁的小蟹嬉笑着将手搭在他肩上:
“小虾说他很喜欢吃鱼虾的,麦子酱里没有鱼虾味,要是掺些鱼虾粉会不会更好吃呢?”
水草咯咯的笑着拉过小虾的手:
“小虾说得对呢,吃惯了鱼虾的人,肯定更喜欢吃有鱼虾味的酱料。”
众人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现在咱们还是快些做烙饼吧,中午书院门口肯定很多人。”胡巧珍边说着边放好酱料,准备端大木盆和面。
螺蛳看到,赶紧过去抢着端起木盆:
“珍珍姐,和面的活还是我来吧,你和水草两还是弄下油纸,等着打包吧。”
螺蛳说完又吩咐小虾小蟹两人去生火。
胡巧珍同水草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螺蛳哥,现在饼都没有做出来,分什么油纸啊?”
“是啊,我还是跟水草两人……嗯,等会儿一个做一个烙吧。”
很快的众人便做好了分工,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书院那边
众学子们或停笔沉思,或笔耕不辍,或抓耳挠腮,也有一脸呆滞的,还有低头抹泪者……
刘永胜坐在中间靠后的位置,看前面的竖着的考题板上:
生财有大道,君子谋道不谋食。
是一道截搭题,上一句出自大学:
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下一句出自论语,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其实这道截搭题大意没有乱,写起来也还好。
刘永胜自是知道,考场中对卷面、字体都是非常严格的,自己这些年也一直勒练小楷,偶也帮着书店抄写书,挣些小钱。小心的在磨好墨的砚台上舔了舔笔尖,拿了一张稿纸,稍稍写得快些,带了一些行楷的感觉
“君子者,当为天下民众谋求生财大道,何须在意自身衣食……”
一篇文章写得洋洋洋洒洒,很快的,一个时辰过去了,刘永胜准备誊抄到考卷上,身旁一双靴子停在那里很久了,不用看,也知是监考官。
站在刘永胜身旁的正是翰林院检讨一一任瀚,此人正直清廉,不过30多岁的年纪,看刘永胜的卷子,自觉写得太过直白了些,不够婉转,举例说明部分也是差强人意,不过字倒是写的真是不错,若无意外,与旁人比来一个贡士倒是妥妥的。
春日高照,很快的,到了午饭时分,刘永胜卷好卷子放好,只剩最后一道春日律诗了
先填饱肚子再说吧,拿出食袋,看着被搜身的兵士切得的七零八落的食物,瞬间没了胃口,一下想起,还有一包卖馒头老妇人给的馒头片,从背筐中拿了出来,因是切成薄片,还好没被兵士戳烂了,为了不上厕所,刘永胜也没有要水,就着馒头片啃了起来。
昨日里的腹泻,对人还是有些影响的,至少一上午就没上过厕所,也不知是该骂那做坏事的人呢?还是该感激他?
吃过馒头片,看着窗外阳光明媚,春日的诗该怎么写呢?抄袭前世那些古人的吗?肯定是不行,自己这一关也有些过不去,那写什么呢?写自己以前写过的应该没事吧。刘永胜不禁想起一两个月前,严夫子带着众人去踏青时发生的事情。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