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嫡女纪事》第99章


郭氏推开一边要扶她宫女的手,一边走到韩灵秀身边让她扶着她,然后笑道:“夫人倒是再说说,夫人们还怎么说宫里情形的。”
韩灵秀扶着郭氏,因靠得近,能清晰得闻到郭氏身上传来浓郁的百合花香味道,甚至郭氏头上那垂挂下来的珠链在晃动间,却是也能看到上面一闪而过的光芒。
韩灵秀只觉得心提了起来,虽郭氏轻言笑语,但她心里却是不敢放松。听到她的母亲的话又传了过来:“她们还说娘娘身上的花香味道好闻,却是出宫后都让人在屋里熏了起来,结果夫人若是聚在一起,便都是一屋子的百合花香。”
“哈哈,她们倒是热衷的很呀。”
“可不是,娘娘是全天下最高贵的女子,谁不想跟您一样呢?”
一个有心奉承,一个也是有心听讲,两人倒是说得融洽。谢氏本来还有些提着的心,在说笑后,便也放松了不少。抽了个空,却是朝韩灵秀使眼色,让她多多表现,给皇后一个好印象。
韩灵秀只当未见,她心里却是有些不愿的,自是没有心去巴结讨好。
一行人说笑间,便就到了花园,可还来不及赏花,便有宫女上前朝皇后郭氏行礼道:“娘娘,皇上在清凉殿里请了艺妓弹琴,听闻侍郎夫人也进了宫,便就让娘娘带着夫人一块前去听曲。”
郭氏听了这话,倒是有些意外,问那宫女:“艺妓?皇上竟请了艺妓进宫来?”
宫女恭敬回道:“是的。”
郭氏还有些疑惑,但知道问宫女也是问不出什么来的,便也不多问。
竟然请了艺妓,那这艺妓怕也是了不得的。不然皇宫什么地方,怎么可能随意让艺妓进来。
郭氏回过头对谢氏笑道:“夫人倒来得好时候,皇上难得有这样的雅性,那不如我们便一块前去吧。”
谢氏听了这话,自是激动的,能见到天颜这让她如何不高兴?这天大的荣幸,若是传了出去,日后夫人们一起,她也是多了许多体面的。
皇后郭氏便就带着谢氏与韩灵秀往后面的清凉殿走去。所谓清凉殿,便就是在水上建起的一座不大的殿堂,夏日里,有时官家便会在这里面见大臣们。因靠水,在炎热的夏日里却能图个凉爽。
如今把艺妓请到这里也并不奇怪,那里风景不错,虽过了夏日,但在这里宴席也是好的。
韩灵秀扶着皇后,毕恭毕敬的跟在她身边,进了清凉殿。
进了殿堂。她微抬眼扫去,见殿里坐着不少人。除了皇上,两边还盘坐着几位熟悉之人。竟有世子赵玄熙,还有将军杨延昭,与他那颇有些名气的弟弟班遥公子。除了这些,在皇上左手边还坐了位脸色有些苍白的华服少年。
韩灵秀见到那少年,却是很快猜测出了他的身份。
韩灵秀的到来,也是让赵玄熙意外的,他似乎也猜到了韩灵秀之所以会进宫来的原因,双手却是微握成拳。把目光朝与他感情要好的太子赵佑看去,心里却是暗自思量着,知道机会便在今日,过了这日,若是再求取,便就怕是难了。
皇后郭氏朝真宗行了礼后,在他的身侧坐了下来,问道:“皇上怎么有雅性请艺妓进宫来?”
真宗便笑道:“中秋那晚,朕出宫听了一曲,犹如天簌。却是念念不忘,便就召进宫来再听听,也让皇后听听这难得的好琴声。”说完,便看向班遥公子道:“班遥,等下你可要与那小宛姑娘合奏才好,也让皇后开开眼界。”
郭氏便有些意外,看着班遥公子问道:“怎么?班遥竟要与艺妓合奏?”
真宗点头:“皇后拭目以待吧。”说完,却又想到另位一人:“可惜纪家丫头是位大家闺秀,不便唱曲。不然,若是能再听听她的曲子也是不错的。”
郭氏只觉得真宗的话让她的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外:“纪家丫头?皇上指的是?”
“是纪三姑娘,皇后怕是没有见过她吧?若有机会,倒是可以召她进宫一趟来,是个不错的丫头。”
郭氏听了,虽笑着应了,但心里却是暗自气着。纪华槿夺得了真宗许多的宠爱,这也就算了。如今眼看到纪家又要再进一位宫里来,虽那位还没有摆在明面上,但她是皇上心头上的人这事,她却是清楚的很。后宫纪家独大,却是让她如何能心平气和?
怕是就因那还没有进宫的那位,如今真宗连以前忌讳的方家之后,也不再顾忌了,反而还多加夸奖。她咬了咬牙,又想到纪家的人这样风光了还不满足,却是把心思又算计了她的太子身上,心里便就更是来气。可气如今无借口,却是发作不得。
111花期短暂不可怕
太子赵佑听了真宗的话,没有待皇后回话,便就对真宗道:“父皇若是想听,儿臣也可以让宫里的乐师把那晚纪家姑娘唱的曲子弹奏出来,儿臣却是把它记下来了。”
郭氏一听便就是不悦,她难得沉下脸来责斥赵佑:“太子心思应当放在正经事上,这些靡靡之音哪是你去沾碰的。”
赵佑却是不怕,他对郭氏笑道:“母后若是听了,也会赞好的。”
郭氏还想再说话,眼前却是有人影一晃,只见一位穿着一身素色绸衣,打扮清丽的女子进了大殿。
女子一进来,便俯下身来朝真宗行礼道:“回皇上,琴弦已经调好,不知皇上是否要让小宛开始弹奏?”
“开始吧,拿出你最好的技艺。”真宗笑吟吟的看着小宛。然后又把目光放回杨延昭的身上:“你不日就要出征,这样难得清闲雅致的时光不多,好好享受吧。”
杨延昭应了声是。
郭氏听了这话,这才知道杨延昭又要出征去,辽人已率兵众围在了边关之地,战事一触即发。杨延昭请命前去,倒也是符合情理,于是也开了口道:“将军辛苦了,天下百姓的安康便就掌握在了将军手中。还望将军能一展神威,保大宋不被外敌来侵。”
在这说话的时间,班遥公子杨延庭也站了起来,走到了小宛的身边,把身上的横笛解了下来,却是要与小宛合奏一曲。
真宗那晚听过他们的琴笛相和之声,皇后郭氏却是第一次听,当乐声响起时,她却也是震动。
清亮时仿如能冲破九天,婉转时似乎又能让人碎掉心肠,让人听着便不由得叹服。
韩灵秀也有听闻中秋之夜班遥公子与小宛的合奏。但亲耳听却也是在这时。她对琴棋书画,自是有一定的造诣,如今听了殿中两人的乐声,也是暗赞,这样的乐声果真难得几回闻。
殿中的人都屏气凝神,听着耳边传来的乐曲。当乐声落下的一刹那,真宗首先抚掌赞叹道:“一直觉得宫中的乐声是世间最是好的,如今发现却是错了。”
郭氏含笑附合:“能得到皇上的赞赏,那定是错不了的。臣妾不太懂这些,但也是听着甚是悦耳。”
“恍如回到了那中秋之夜。若是纪姑娘在这便就更是完美,那晚的美好却能重现。”太子对纪慧娴唱的曲子很是喜爱,不顾皇后难看的脸色。笑着便又说了出来。
“皇上。”班遥公子杨延庭在这时上前来,趁着真宗高兴之时行礼道:“小人与小宛姑娘情投意合,却是想迎娶小宛,还请皇上可以为小人赐婚。”
低贱的艺妓绝没有嫁进士大夫家里做当祖母的福份,再是情投意合也不可能。杨延庭若是要娶小宛。若是没有长辈的同意,便就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杨延庭请皇上赐婚,便是料定了他的父亲不会同意他娶小宛,只有另劈一条路走。
杨延庭的话让殿里的人们一下子又都静了下来,就连小宛神色中都难掩讶色,但很快她便眼中泛起泪光。她身世不好。却能让一个男子如此真心对待,怎么能不感动。
杨延昭却是双手紧握,脸色难看。但却是一话未说。男女之间的感情,他心里最是明白,若不然当年也不可能那么拼命,只为迎娶李幼娘。一个罪臣之后,一个低下的艺妓。其实都并不怎么光鲜的身份。因有前例,杨延昭就算心里再不喜。却也发作不出来。
“咳咳。”真宗清了清嗓子,对杨延庭的请命实在为难:“此事日后再论,毕竟婚姻大事,岂能儿戏。”
“皇上说的是,班遥是士家公子,婚姻之事定当慎重。”皇后郭氏忙也开了口,知道真宗是不喜班遥迎娶小宛,便接过了话。
这样的回答在杨延庭预料之中,他神色不变,行了一礼,站了起来又道:“我与小宛感情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