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嫡女纪事》第87章


马车在城内一条河边停了下来,纪慧娴与纪华荣刚一下马车,便有小厮装扮的男子上前来朝两人行了一礼,然后把她们往河边一条船上带去。
纪慧娴扶着纪华荣的手,双眸看着周围的景致。只见不甚宽广的河面上,停着好几条船舫。舫上张灯结彩,人影绰绰好不热闹。有些在岸上行走的人,时不时会停下来对着船舫指点一番。
纪慧娴打量了下她上来的船舫,只见跟其他的几条无异,只是这里更显得有些安静罢了。纪慧娴是第一次上这船来,也颇有几分新奇。上得船后,只见四面船栏上垂挂着幔布,那幔布的阴影下,却是在一晃眼间能看到一些人影,显然是这船上的护卫。
见此状,纪慧娴便收回目光,垂首不再东张西望的跟在纪华荣身后。小厮把她们带到船中,经过一扇雕花屏风,便眼前一亮。只见船舱中点着明亮的烛火,却是可以一眼看清里面坐着的人影。
正中坐着的便就是真宗,他一身朱色绸衣便服,如一般的官老爷般。纪慧娴还看到他身边左手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华服公子,他五官与真宗颇为相似,脸色却略显苍白了些,似乎有些病弱。
除此,纪慧娴还看到了世子赵玄熙,还有最边上坐着另一位熟人,将军杨延昭。
竟然有这么多人,倒像是一场小聚会般。这却是出乎纪慧娴的意料,她以为只会有真宗一人,以为这只是他与纪华荣的私会。
纪华荣显然也有些愣神,但她很快回过神,施施然向真宗行了一礼,然后又朝他身边的那脸上挂着淡淡笑意的公子行礼道:“见过太子。”
竟然是太子,那位传言病重的太子,竟然也跟着真宗出了宫来。纪慧娴忙收回打量的目光,跟在纪华荣身后朝他行了一礼。
“你这丫头也来了。”真宗言语和气,朝纪慧娴说道。
“是我带她来的,也让她见识下中秋夜景的热闹。”纪华荣开口接了真宗的话。
真宗听了便点点头,然后让纪华荣坐在他的右手边,而纪慧娴便坐在纪华荣身后一侧。待坐定后,真宗也没有给屋里的人介绍纪华荣。而屋里的众人显然也没有意外,看了纪华荣与纪慧娴一眼后,便也收回目光。
倒是太子赵佑对纪华荣有些好奇,又正好相对而坐,便打量起了纪华荣。应该也是有所耳闻的,看到自己父亲对她有所不同,自是更加关心。
纪慧娴也趁此机会打量起这个让纪娇婧喜欢上的太子,见浓眉大眼的如真宗般。只是似乎病痛的折磨,却是让他少了真宗那男子气概,多了几分柔弱。这样的形像,再加上温柔的笑意,再又说话体恤一些,难怪会让纪娇婧感觉如兄长般亲切,从而喜欢上这个人。
也许纪慧娴的目光太过胆大,赵佑很快感觉到了,他朝纪慧娴看来,柔柔的目光照在纪慧娴的身上,然后朝她略一弯嘴微笑示意,却是没有怪罪她的意思。
这样一来,倒是让纪慧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忙垂下首,待静下心神来便听到真宗的声音:“以前一直在宫中过节,今日里出来在这城里走一趟,倒是有不一样的气氛。”
赵佑接了口:“父王说的不错,孩儿早想出来看上一趟城里的景致,今日里却是如愿了。”然后又对在一边肃穆着脸庞的赵玄熙道:“以前常听你说城里的景致如何,今日里一见倒果真如此。”
真宗慈爱的看着太子,见他因出宫如此高兴,便也就笑道:“待你身子再好些了,我便让你多出来宫里走动走动。”
纪慧娴趁他们讲话的时候,便把目光看向了赵玄熙。只见他浓密的眉峰轻皱着,在太子与他讲话时,更是皱得紧。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模样。这样的他,跟前几次看到的那副从容淡定完全不一样,纪慧娴见了便心生疑惑。
把目光收了回来,便见到纪华荣正转过头笑吟吟的看着她,显然发现了纪慧娴看赵玄熙。
纪慧娴是把她的心思告诉了纪华荣的,她便明白纪华荣看她时那眼神里带笑的意味,她脸颊一下子烧红了起来。对于感情,就算两世为人,她都还是含蓄的。
“世子年纪轻轻,却是一副稳重深沉模样,倒是让人不由心生赞叹。”纪华荣显然因纪慧娴的原因,对赵玄熙有了几分兴趣,她看向了真宗,对他说出了赞叹世子的言语。
真宗便看了一眼赵玄熙,然后点头道:“我那八弟便就是位极稳重之人,他的儿子自也是禀承了他的风度的。荣儿你第一次见会有些惊叹,却也是正常的。”
赵玄熙便忙回道:“谢皇上夸赞。”
“你看看,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真宗指着赵玄熙笑道:“说起来,我倒要算是你的大伯,也是一家人了。又不再宫里,不必如此拘谨。”
赵玄熙忙垂首应不敢。
纪华荣便道:“皇上威严,自是让人不敢拂的,也不怪世子。”然后对世子问道:“世子如此风采之人,却不知可有定亲?”
这话问得直白,众人不免都有些惊愕。就连真宗也不例外:“荣儿怎么会突然关心这个,难道还想保媒不成?”
“就是好奇。”纪华荣轻笑回道,然后便又对赵熙问道:“世子,你还没有说有还是没有?”
纪华荣笑意柔柔,又是真宗心尖上之人,赵玄熙对她倒也是恭敬,摇头回道:“暂时还未有。”
100水调歌头谱成曲
纪华荣对这个作答案是满意的,她眼含深意的看了一眼纪华荣,然后对着赵玄熙叹道:“也不知哪家姑娘会有福,能与世子一结良缘。”
“荣儿今晚倒是颇多感慨。”真宗笑道。
却在这时,船处外传来一阵喧闹,隐隐还听到有人大声兴奋的叫道:“班遥公子与小宛姑娘来了,他们来了,快看快看。”
班遥公子杨延庭是杨延昭的弟弟,虽说不是同母所出,便到底还是有着血脉关系。真宗也是关心的,他听到了这喊话,便也起身走到了窗前,往窗外看去。
船舱很大,窗子也大,纪慧娴随在纪华荣身后,也一块走了过去,朝喧哗处望去。河两边点满了灯笼,烛光很亮,再加上又是圆月的好天气,河面上的景致倒是一览无遗。
只见河岸上不知何时已经聚拢了许多人,他们争观围看着河面上的一条画舫。只见那画舫的甲板上已经站了两人,便就是衣袂飘飘的班遥公子与那美艳的艺妓小宛姑娘。班遥公子手握一支横笛迎风而立,那小宛姑娘便就坐在一边,她身前还放着一张桌案,案上便就一把在月色下散发着冷冷光芒的古筝。
“今日中秋佳节,如此良辰美景,我与小宛便合奏一曲来给大伙助兴。”班遥公子声音朗朗的传了过来。
顿时岸上便一阵叫好声:“班遥公子笛声最是动人,快吹吧,让大伙一饱耳福。”
“小宛姑娘当年也是因琴音出名,这几年却是少听到那样好听的琴音了。”
“笛琴相结合,怕是天作之合,快吹吧,快等不及了。”
………………………
“呵呵。”真宗听着这些议论声。笑了起来对杨延昭道:“这几年班遥的名声我也是有所耳闻,今日里一见,倒的确是个风流俊士。”
杨延昭双目看着风流多情的杨延庭,神色间无一波动,却是不知他心底的真实想法,只听他恭敬的回道:“不知有多少战士血洒沙场,他却这番无所作为,只知风流,真是丢了我们杨家的脸面。”
“不必如此,人各有志。也不能强求。若是大家只知上战杀敌,那人间便少了许多乐趣。”真宗听了,反倒劝起了杨延昭。
“皇上圣明宽厚。可父亲早就说过,他不再是杨家子弟。”杨昭却是无动于衷。
一阵悠扬的笛音在这时响了起来,如一道明亮的水光冲天而去,把头顶的乌云全部击破,然后片片散落了下来。落下的声音又如玉珠落玉盘。清脆动听。这一笛声却是颇具气势,让说着话的两人都突然一怔。那本来还喧闹的人群,也猛地一下子静了下来。
待众人回过神,还来不及鼓掌叫好,一声如山泉滴落水潭的筝音又随之响起,叮叮咚咚。如珠帘随风飘动,扬起阵阵珠花,让人眼花缭乱。却是看不清本来面目。
这样的笛声配上这样的琴音,的确让人忍不住叫好。纪慧娴对这些本不精通,但听着都觉得好听,看来,那船上两人的水平的确不差。
“果然不同凡响啊。班遥倒真是有些才华。”真宗听后也忍不住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