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鸾凤》第89章


狠狠心多出些嫁妆,争取里子面子全有了。以后探春成了世子妃,再做侯夫人;不仅能给家里尤其二房颇多助力,连宫中娘娘说不定都能从中得好处。但要是一个不小心让长房得了彩头,那自己这般谋算可就落空大半了。贾母何等人;听王夫人这般说本来不太愿意,二房这些年也够风光,偏要一直掐尖要强。她隐隐也有心力不从之感,也担心这一系慢慢脱离掌控,有心便要在这儿女姻缘上压一压。只是如今,这场机遇来得实在不巧。确如王夫人所说,若是探春能得此亲事,好处能多一些,况且探春性子缜密机敏,处事妥帖从容,要她来做世子妃确比平凡内向,柔弱仁懦的迎春更合适。
但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王夫人只说侯夫人看好,看好又不等于定下。赏花会上那么多大家闺秀,出众者比比皆是,得主家青目的也不会只有迎春探春。别到头来一头热,徒然贻笑大方。
王夫人当然也不会这么傻。所以她现下说出这话的意思,是要想在这亲事上使使劲了。如果贾母肯去亲自推动,那更好。对方已经表明了有意,那就看你拿不拿得出诚意。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推迎春还是探春。
贾母靠在细葛布妆花大迎枕上,双目微合。王夫人见此知道贾母这是暂时不想谈了,便行了个礼退下去。
次日,蘅芜苑里,薛姨妈看着沉默不语的女儿,不由心中忐忑。宝钗坐在炕上,只拿了绸缎做针线,薛姨妈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我的儿,这赏花会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是被人欺负了,赶紧告诉我,替你讨个公道来!”宝钗淡淡一笑,又低头道:“娘,没什么。您别想太多了!也没有什么人欺负我。只是……”薛姨妈看女儿欲言又止,忙道:“好女儿,跟妈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除了妈你还能跟谁说无论什么事,妈总能为你做主。”宝钗笑笑,心里盘算怎么和母亲说自己的事。其实早在三年前进京入选宫中伴读女官时,宝钗就感受到了身份家世上的差距,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倒底不会走到一起去。官宦有官宦的圈子,勋贵有勋贵的圈子,就是官宦里头还分文武官,大小级的圈子呢。勋贵里头,没落了和兴盛的也从不在一起,像这些人家,对于附属于贾府的皇商出身的薛家,那是眼皮都不撩一下。宝钗在选拔中,自然就被归到出身较为低下的那一圈子中去,但宝钗也实在对这个圈子里的人看不上眼,放眼望去竟全无一个可交之辈。最初她也想慢慢结交几个知心小姐妹,渐渐能把自己带入到其中一个不显眼的勋贵圈,可就在她几乎成功了的时候,不知怎么印象中早被贾府料理妥当的哥哥打死人的事情突然传开 ,很快自己就被取消了资格,被送回了家。
京中大户人家,谁家子弟手上全然干净,偏偏到她哥哥这里就闹出了事,还影响了妹妹的前程。说到底,不过是家世衰了,别人看你也挑剔起来了。
宝钗经此一役,倒是彻底看开了,也任由母亲寄居贾府,打着小算盘。如果真能和贾府二房联姻,对她来讲也真算个不错的归宿了,她明白母亲的心意。所以她看着母亲拿出银子支援贾府省亲,看着母亲和姨母计划着“金玉良缘”—也实在由不得她这个闺中小姐做什么。但近年宝玉的作为实在让她颇有微辞,总也是个长不大孩子。上有贾母王夫人宠着捧着,下有姐妹顺着围着,最关键自己的意见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就算日后相夫教子,丈夫不理你,你什么都白搭。何况又生就一副天真烂漫怜香惜玉却又时常牛心左性的性情!
宝钗的心也冷了,眼看黛玉也由着其父定了亲事,专心备嫁,学着料理家事,自己也就更不对宝玉有什么指望了—谁都知道当年他俩多亲密,转眼其中一个也撂开手了。宝钗向来是和黛玉并称的人物,两人也亦敌亦友也交往了这几年,彼此也算知根知底,后来更是借着契机真正成了朋友。她黛玉已经看不上的人,如何宝钗就得小心翼翼,欢天喜地地去留意着了呢也罢。放眼贾家,除了黛玉,就是湘云,听说着史家也正张罗着带她相亲,已经好一段日子没来了。而这次赏花会过后,贾家姑娘也至少有一个能定下来。如此算来,人人都快有了归宿,她还怎么好意思再和一个两个小姐妹混着!
这次赏花会,更让她感受到了世事不变却已物是人非之感。
宝钗思及于此,轻叹一口气,对薛姨妈道:“母亲,梁园虽好,终非故乡。转眼我们也在京师待了几年了,何不返还故乡哥哥久居京中,每隔两月便要回乡打理家族生意,如今得到嫂嫂相助,更是有欣欣向荣之象,已然大成气候。将来家族根基必在金陵无疑,母亲为何还要久居他乡,任由哥哥奔波”薛姨妈一怔,便道:“女儿,你为何如此说家乡虽好,哪里有这京城这般风土物华!且我们依附贾府而居,别人总要高看一眼,无论你哥哥出去走动,或是你将来说亲,都有极大的好处,……都说人往高处走,到哪里再去寻有这样亲眷可帮衬之处”
宝钗低声道:“娘,此一时彼一时。直到如今,我们家账上银钱也已散去大半,还不是因为京师不好久居若不是哥哥娶回一位好嫂子,有她帮着打理家业,现境况如何,还未可知。京师藏龙卧虎,处处有贵人,便是我们依附贾府,到底也难在这里打开家族生意的局面。且哥哥生就那般性子,虽有嫂子跟着规劝,到底不比在家乡肆意,唯恐行事不慎惹到了大人物,便是我们,也跟着小心翼翼,整日坐困宅院,为着哥哥担心。如今哥哥成家立业,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且一味蛰居京中,不能舒展生平志向,岂为不美若是真能回乡,必能做出一番事业,也叫亲戚旧友们看看薛家如今的气象。”薛姨妈听了女儿的话,一时触动心事,不禁心下思量。女儿所言都是实情,为了儿子将来,确实回乡更好。即使媳妇她自己打理嫁妆生意,也还不方便呢—都是在金陵的铺面田庄。寄人篱下又岂是容易的看林黛玉,其父为她那样打算,给嫁妆挑亲事,如今住在贾府,也是谨言慎行,不见一丝高门官宦千金傲气和气派。自己一家也动辄有要事做不得主,哪有在家时轻松恣肆到底拘束不浅。但自己儿子也已成家,拖家带口的再在贾家混着也不是个事。自己好歹也是有媳妇的人,却不仅享不到做婆婆的福,还得跟姐姐一样“伺候”着别人家的长辈!
薛姨妈一阵耳热,又不禁细想几次媳妇来见她时的神情言语是否有轻视谴责之意—她这个儿媳可是个通透人,不会早有腹诽却不说出只故意看她笑话吧宝钗见母亲神思不属,以为说动了她,心下略安,却不知薛姨妈此时心绪烦乱。
第四十九章
过了几日,贾母发帖子请安平侯夫人过来做客。安平侯夫人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女儿方宁。贾母也领着府中的姑娘陪着,宝钗告了不方便,并没有来。黛玉是待嫁之人,也躲了。王夫人坐在安平侯夫人卢氏下首,对探春使了眼色,让她站在身后。贾母见了,便给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便下去在探春耳边说了两句话,两人便过来邀请方宁去园子里和姐妹玩。见女孩子们走了,贾母只拉着卢氏说话:“……上了年纪,腿脚不好,就不怎么走动了。媳妇都因着要忙着家里的事,也不怎么出来见人,说到底是我们愚笨了,没想到会因此险些耽搁了孩子们的事。”卢氏见贾母虽是长辈却态度谦和,甚至都有些赔小心的意味,不由暗叹,便也笑着道:“老太太这话过谦了。家家都有各自的过法,原也是平常事。贵府上孩子们都是出落得十分的人才,见一面就晓得是你们家太爱孩子,都把宝贝藏起来不让我们见着,怕我们抢了去做媳妇!”说的众人都笑起来,王夫人看卢氏言语和善随意,胆子变大起来,更是觉得心里盘算的事十有八九能成了。
王夫人笑道:“看您说的,要是有您这样的人做婆婆,我们倒是很乐意让您好好看看我们家姑娘呢。”说完就见贾母盯了自己一眼,心里一惊便不再说了。卢氏笑笑,顺着道:“可不是呢!前几日你们府上来的几个姑娘,都是极好的。就算我们做亲家,那也不是不成啊!”贾母一听卢氏的话说得如此明白,自己这边再含混过去就不成事了,便笑道:“不知您看上哪一个孩子了”王夫人此时心也提了起来,抓着帕子的手发白,屏气凝神,不敢听漏了一个字。
“贵府上大房的二姑娘就不错,我看着很是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