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小公举》第126章


罗老太也向王美清招手,“过来跟姥坐。”
王美清便撇下了那帮皮猴子,坐在了罗老太身边。
小不点那一桌果然闹腾,一会儿这个喊,“你筷子戳到我头了!”一会儿那个嚷,“你踩到我脚了!”
一言不和就开吵,前一秒还吵的热火朝天,后一秒又亲亲热热的你给我夹菜,我给你拿馒头。。。
简直能闹翻天,王美清顿时庆幸自己没有坐过去,要不然,耳朵怕是要被吵聋了。
小不点的吵嚷声把隔壁邻居都惊动了,一个老太太趴在墙头上,跟罗老太太打招呼,“嗬,你们家今儿个可真热闹。”
罗老太,“还不是那几个小的,一个个皮猴子似的,看我回头咋揍他们。”
听着象是抱怨,可老太太眉里眼里都是带着笑的。
人活一辈子,图的不就是儿孙满堂?如今儿子们家里都是齐齐整整的,闺女又找了个好女婿,孙辈们也都健健康康的,而且还有个那么聪明的外孙女,她还有啥不满足的?
等以后去了地下,她也好向老头子交差了。
吃过了饭,孙桂枝要帮着收拾,王美清大妗杨云把她扯到了一边,“让她们干去,你过来,我跟你说件事。”
孙桂枝跟着杨云到了罗老太屋,“啥事啊大嫂?”
“咱大丫有对象了没?”
“没有。”
“我这儿有一个,我瞅着跟大丫怪合适。”
孙桂枝想了想,过了年,王莲清都17了,是该说婆家了。
便问杨云,“孩子是哪儿的?干啥的?多大了?”
“我娘家那边的,叫杨飞跃,19了,在公安局上班,说是很上进,指不定哪天就调到县里去。”
孙桂枝奇怪道,“年纪也不小了,工作也好,咋一直没说亲?”
“小伙子长的好,工作又体面,眼光也高,说了好几个,他都看不上。”
这媒要是换别人说,孙桂枝可能要好好思量思量可不可信。
可如果是杨云说,那绝对是可信的,因为杨云说话做事向来稳妥,如果事先没有打听清楚小伙子和家人的品性,家境,她是不会跟孙桂枝开这个口的。
孙桂枝动了心。
在公安局上班,工作可是一等一的好。
更何况小伙子的人品,相貌也不错。
至于他能不能看上王莲清,孙桂枝压根儿就没有往这上面想。
她的闺女,还会有人看不上?!
杨云一看孙桂枝的样子,就知道她动心了,便笑着说道,“不瞒你说,这是飞跃他大姑先找的我,想跟你结个亲家,我也觉得俩孩子挺般配的,等回头得了闲,你问问大丫的意思,她要是没啥意见的话,挑个日子安排俩孩子见个面。”
“行,等回去了我就跟大丫说。”
孙桂枝和杨云的对话,被王美清听了一耳朵,她跑到罗老太跟前,跟罗老太咬耳朵,“大妗要给我姐说亲。”
哪知背后有耳,王美清跟罗老太咬耳朵的时候,孙立志偷偷贴了过来,王美清的话被他听个正着,转身就大声嚷了出来,“莲清姐要说婆家了!”
完了还特意跑到王莲清跟前,对着王莲清做着鬼脸。
王莲清正跟几个年龄相仿的表姐表妹说话,冷不丁被孙立志喊了这么一嗓子,脸腾的一下就红了,站起来就要去打孙立志,孙立志一边吐着舌头一边跑远了。
几个表姐表妹都打趣王莲清,王莲清羞得跑屋里去了。
到屋里后她慢半拍的有点着急了,因为她一下子想到了王治。
她敢说,给她说的那门亲,肯定不是王治。
那可咋办?
她喜欢王治,不想跟别的小青年见面。
要不要主动把王治的事跟她妈说了?
或者让王治托人去她家提亲?
可王治都没跟她明说啥,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个啥意思,贸然让他托人去提亲,她说不出口哇。
王莲清脑子笨,在屋子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稳妥的解决办法,急的不行,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说,这事儿她妈肯定先问她的意见,到时候她找一个借口先给推了。
至于她跟王治。。。走一步说一步吧。
院子里,孙桂枝和杨云已转移了话题,在说老太太。
老太太一年到头都很少在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儿子媳妇都不舍得她走,想让她在家里过完十五再去县城。
老太太一年到头都是帮自己看管孩子,操持家务,着实辛苦,孙桂枝也想让老太太在家多歇歇。
反正王美清现在也大了,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视,一天说过去就过去了。
而且县委家属院也安全,就是她一人在家也没事。
老太太也答应了,毕竟她不光是个姥姥,她还是个奶奶,对那些个孙子孙女,她嘴上说着嫌弃,其实心里也疼爱的很。
只是对王美清,也着实放心不下,一再的叮嘱孙桂枝,要把外孙女给她照看好了,等她回去了,外孙女要是少了一根汗毛,就算孙桂枝已经是当奶的人了,她也照打不误。
罗老太的话引来一阵大笑,孙桂枝无奈道,“我的娘啊,你还知道我已经是当奶的人了啊,您好歹给我留点面子嘛。”
在罗老太那儿热闹了大半天,孙桂枝他们才走。
走的时候,王美清的口袋里塞的全是吃的,有核桃,糖果,果丹皮,枺!!?br /> 谁让她舅多妗多表哥表姐多呢,就算是一人给一个,她的口袋也轻轻松松的就被装满了。
罗老太还给她出主意,“下回来,你把你的书包背过来,给多少都能装下。”
王美清顺着老太太的话逗她,“书包太小,我把我爸的大提包拿过来。”
老太太笑眯眯,“我看行,喜欢啥咱都给拿走。”
王美清,“。。。”姥姥,我这不叫走姥姥家,这叫土匪进村。
第110章 康伟伟来信
孙桂枝他们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回王庄大队; 刚到村口,就看到石南和石兰在路边儿站着,看到王美清回来了; 石兰远远的就张着胳膊朝着王美清跑了过来,然后一下子把王美清抱了个满怀; “二丫; 我想你了。”
就跟好些年不见一样; 其实俩人腊月二十二才刚见过面。
石南不高兴了,上前把石兰拉开了; “你抱的太紧了,丫丫都喘不过气儿了。”
石兰朝着石南噘了噘嘴:就知道她哥会跟她抢二丫。
不过还是听话的松开了王美清,拉着王美清的手,叽叽喳喳地跟王美清说着这几天她遇到的新鲜事,无非是她过年又吃了啥好吃的,队里哪个孩子跟哪个孩子打架了; 谁跟谁吵了一架; 然后就不在一块儿玩了。。。
要是不打断她; 她说一天都不带停的。
石南知道咋叫她停嘴,只问了一句话; “跟丫丫说说,你寒假作业写多少了?”
石兰登时哑巴了,瞪着眼睛,气鼓鼓地看着她哥:她哥真是太讨厌了,哪壶不开提哪壶; 大过年的,干啥要说作业的事啊?
王美清乐得不行。
石南石兰这兄妹俩,性格大相径庭,石南沉稳,做事计划性强,而且有条有理,只要定了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而石兰性格跳脱,爱吃,做事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兄妹俩的性格,在假期作业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石南的假期作业,每天做什么,做多少,都安排得清清楚楚,而且他也都会照着计划来。
石兰呢,在她的人生字典里,可能根本就没有计划这一个词,都是刚开始疯玩,快开学了,才拼命的赶作业。
因为这个,石国强和程爱淑没少批评她,每次一批评,小姑娘都是虚心接受,却是坚决不改,批评过后,照样没心没肺的撒欢。
两口子相当无奈,便也由着她去了,反正小姑娘的学习,还是说得过去的。
石兰正说到兴头上,石南却跟她提作业的事,气得她把王美清往自己身边拉了拉,“二丫,不跟他玩,咱俩玩。”
可是王美清还真不能跟她一块儿玩了,要不然,天黑之前,他们要赶不回县城了。
一听说王美清马上要走,石兰立马蔫了,可怜兮兮地瞅着孙桂枝,“大伯娘,让二丫跟我玩几天吧。”
石南也眼巴巴地看着孙桂枝,显然也是不想让王美清走。
孙桂枝有点为难。
老太太刚发过话,让她照看好王美清,要是知道她把王美清往老家一丢,自己去了县城,还不得骂她个三天三夜?
孙桂枝想了想,有了主意,手一挥,“你跟你哥都跟大伯娘走,去县城玩几天,等开学的时候我再把你送回来。”
石兰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撒丫子就往家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