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灰姑娘》第107章


曾经飞黄腾达盛极一时的周家短短一年间就突遭变故,弄的家破人亡四分五裂,真是祸不单行。慕青赶回宝山,瑞生闻讯而来,泪痕纵横竟是哀伤不自禁。几人将牧生抬回周家,一直卧床的元霜这才挣扎的爬起来,不顾众人搀扶一路奔至门口。见慕青,真是牙眦欲裂,直直的扑上去狠狠的甩了一巴掌,指着她的鼻尖骂道:“都是你!若没有娶你我儿子也不会死!你这个克星,克我丈夫我儿子,你到底还要祸害多少人,你怎么不去死!”
慕青生生的挨了一巴掌,待元霜再扑过来事被瑞生拦下来,他回头看了她一眼,只见她低着头,泪珠一颗颗的砸在灰色的青砖上,瑞生神色黯了黯,只手钳住元霜:“大娘你冷静点,人死不能复生,这不是慕青的错。”
元霜还在嘶吼,整个院子里都响着撕心裂肺的哀鸣,他命人将棺木扶至大厅,陪元霜一同往里走,唯有慕青被留在那里,一个人默默饮咽。
当棺木被启开,元霜只是看了一眼便昏死过去,瑞生看慕青此时境遇,也知道她帮不上什么忙,虽哀伤不已,却也不能就此堕落,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撑起整个家。安顿好元霜,又吩咐请大夫,接着是出殡的事,各院各房也没个安稳,静谧里透着蠢蠢欲动。
直到深夜,瑞生才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他敲了慕青的门,见她坐在那里发呆,如今整个周家都惶惶不安,愁云笼罩。遭遇了一连串的变故,瑞生也体会到了锥心之痛世态炎凉,整个人都变得阴郁而沉稳起来。
“坐吧。”慕青让了位子,随手端起茶壶给他倒水,瑞生坐过来,沉默了半响才说:“你没事吧?脸上的伤好点了没?”
“我没事,这是我该得的。”
瑞生低了头:“我看到我二哥身上的伤了。”说话间已有泪意,“他有没有对你说过什么?”
“有。”慕青说:“他要我把庆生找回来。”
“那你不跟我们走了?”
慕青摇头,“你们先到那里安顿好,等我找到庆生就会去找你们的。盖博先生已经物色好了一处庄园,也方便娘和二娘休养,你去了那里更是海阔天空如鱼得水,一辈子说长也不长,人生苦短,好好的活,连同你二哥那份。”
瑞生端了杯水沉默,慕青刚去江宁的第二天就隐隐的发觉了李国仁的目的,为了把瑞生的产业从里面摘出来,特意让瑞生赶来江宁,两人商量了一宿。慕青前世读书少,可民国的事也知道个大概,战乱频出民不聊生,哪里还有安稳的地方,两人一商量不如整理掉所有的产业商铺,搬到国外生活。
慕青这提议让瑞生一愣,可慕青语重心长抽丝剥茧的讲其中厉害,权衡利弊,刚好瑞生对新鲜事物也有浓厚兴趣,等慕青把二哥救出来,这国内是不能呆了,如此一合计,第二天天不亮便赶回了宝山,着手清理自己的产业,等慕青和李国仁谈判的时候,瑞生将自己的产业也清理的七七八八了。
“本来想着把牧生救出来以后一起去英国的。”慕青说到这里却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了,握着茶杯黯了神色,“都是我的错,娘说的没错,害死牧生也有我的份。”
“我二哥……”瑞生欲劝,却终将什么也说不出来,兄弟间,只有他和二哥感情最深,这场变故太深刻,所有的话语都显得无力。对这个故土也没什么可留恋的了,这么一想瑞生便起身告辞。
第二天院里传来惊呼声,瑞生赶忙起来,赶到主院里,不一会儿又派人请了大夫过来,等慕青赶过来,只见一屋子人都忙前忙后拥挤在一起,于是拉住最边的一位老嬷问:“怎么了?夫人出了什么事?”
“听大夫说是失心疯,二少奶奶你躲远点,小心伤着你。”
周家连遭变故,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瑞生见此情况更是去意已绝,处理完宝山余事,遣了周家上下一干人等,连这宅子都打算不要了。元霜自从变故后,情况也是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还记得发生的事,坏的时候总是絮絮叨叨的念牧生,念周元,总记得她在周家安乐的那些时光。
因着元霜的病急需休养,瑞生便早早的买了去往英国的船票,因着慕青的帮助,变卖产业的钱都存进了瑞士银行,要带走的东西也都托盖博的船早先运到了英国,他一边携了元霜,一边拉着自己的母亲,偌大一个周家,如今离开的也就只有他们几个了。
“你真的不跟我们去?”那天商量的时候,慕青也打算和他们一块离开的,可如今她只是摇摇头,“我有了一点庆生的消息,我打算去找他,等你们离开了,我也打算走呢。”
“你去哪?”
“北京,等我找到他了,就和他一块去。”
“你也不打算回这里了?”
“不了”慕青摇头,露出一个哀伤的惨笑:“这里都是伤心的地,我也要走,你去英国后要给我写信,知道吗?”
瑞生点点头,听到游轮鸣笛的声音,他回头,见慕青催促,千言万语最后也只化作一句:“珍重。”
慕青笑了笑,摆摆手:“你去吧,好好照顾大娘和二娘。”
作者有话要说: 瑞生也算是退出舞台了,要瑞生番外的评论底下留个言,不要我就直接过了。
☆、第一三八章
还未到冬天,天未短夜已长,北京的天就特别的冷,与南方的温润相比,又干又硬。锦芜呵着气撩帘进屋,见慕青正逗弄着一个还不到一岁的小孩,手里拿着带铃铛的布偶,惹的小孩“咯咯”直笑。
“这天可真冷。”锦芜搓手,“这刚入冬就这么冷,我连过冬的衣服都还没准备好呢。”
慕青听到抬起头,说:“若赶不及做衣服就出去买几套吧,这里冬天确实来的太快了,记得给宝儿和陈冲也买几套回来。对了,再买些煤,屋子里太冷了,这样宝儿可受不住,多买些把屋子烘的热热的。”
“嗯。”锦芜点头,她梳了个妇人的髻,穿了件对襟的薄毛衣,清早起来就有些受不住。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故乡,来这么远的地方,当初周家人走光后,慕青也打算离开,和陈冲与她道别,可锦芜不肯,拽着慕青的袖子哀恸:“既然身契已定,生死跟随。”
再说慕青离开又要去哪儿,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流落异乡,她不放心,索性和陈冲一商量,也随着慕青北上,一路来到了北京,三个人在西绥街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租了个四合院,又置办了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算是定居下来。
慕青来北京是来寻庆生的,当时与牧生的婚礼上,人多眼杂又事故频出,庆生失踪也没人知道,这让牧生一直很内疚,两人细细梳理了宾客名单,又明察暗访的挨个盘查,也没查出个究竟来,那天府里是请了戏班子来的,除了戏班子还有杂耍班,慕青想着是不是庆生是不是被那些人给带出去了。
可那些个班子都是日夜奔走短暂停留,等慕青想到那处再派人去查的时候,人已经走的一个不剩,踪迹断的一干二净,后来听人说戏班子最爱呆的地方是北京,而后事情一个接一个,知道瑞生携人离开去英国,慕青也是无甚留恋,索性去北京,那里戏班子众多,总会有些庆生的消息。
院子租好后,陈冲便外出寻了个工作,在一家药厂做主任,慕青闲来无事和锦芜一起整理院子,栽树种花置办家具,学习剪裁插花和刺绣,过起了文艺文静的生活,可时间长了才发现,这些爱好都不是她的爱好,反而一向咋咋呼呼的锦芜洗手做刺绣,伸手来插花,一派利落从容的文艺气质,真是让慕青刮目相看。
之后不久,慕青拜了素有北京四大名医的汪峰春汪老做师傅,成了行业里鲜有的女弟子,学医的行业里很少有女人,当然那个年代里,哪个行业都鲜少有女人,可中医自古传下来就有自己的派系与规矩,十分的严格,有没有学中医而出名的女子?也是有的,不过人家都是直系或至亲亲戚,从小耳濡目染,哪里有像慕青这样半路出家的。
可汪峰春却一排众议,顶着业内的讥讽将慕青收来做了女弟子,而且还是个学龄这么大几乎什么都不懂的女弟子。
要说慕青为什么去拜师学艺,自然是爱好,她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对医药这行业有着莫大的兴趣,可中医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经历了战争和十年革命,其精髓并没有真正传承下来,许多的书和文献被烧毁,中医的发展在民国的时候还算峥嵘,到了新中国就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如今顶着中医头衔的那么多人,也就只会在妇科内科那几个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