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那些炮灰们》第220章


看起来也不像是明白的人,一个两个都糊涂!”黛玉这人就是这样,你入不了她的眼,她连理都不会理你,比如贾宝玉就是如此。但若是她看你顺眼,你就是她圈子里的人,总会替你操心发愁。
吕成放下茶杯,看着自己小大人似的女儿,不由得笑了两声。黛玉这些年是无忧无虑,有父亲保驾护航的长大,所以也不会像原著里那般,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委屈自己,愁绪万千。反而是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与外家人聚会的时侯,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也不怕得罪人。见到那些看不起的人、看不惯的事儿,就总是掩口轻笑一声,说出一句道破事实,十分煞风景的话,让大家都冷场。
尤其,是对王夫人,那位‘假面菩萨’经常被黛玉挤兑得破功。黛玉本就不喜欢贾宝玉,王夫人每次见她的时侯,又总是不阴不阳的说:敏大小姐当年在家的时侯,多么多么得宠,老太太多么多么疼爱。看黛玉的眼神也不对,好像是把黛玉当成她儿媳的待选人之一,总在黛玉面前摆长辈的架子,故作慈爱的看着黛玉,仿佛高人一等。黛玉哪儿管你那个啊,根本不买她的账,对这母子二人是烦心透了。
“女儿啊,依父亲看,你舅母王夫人,她是惦记着薛家世代皇商积攒下来的万贯家财,要把你宝姐姐嫁给贾宝玉,成就一对金玉良缘。薛姑娘不乐意,于是才决定破釜沉舟了。”原著里,宝钗是真真被王夫人耽误了,年岁越来越大,再找其他人已经没希望了,宝玉已经是她最好的选择,所以她也只能将就。可吕成也很好奇,在有其他的选择的情况下,薛宝钗还愿不愿意嫁给宝玉?
“贾宝玉可配不上我宝姐姐。”黛玉一点也不赞同这桩所谓良缘。
“父亲,你就帮帮宝姐姐吧。”黛玉走过去掺着吕成的胳膊撒娇,宝姐姐是个难得的人,黛玉很少碰见如此多才的女子,心里是喜欢她的。
“好,女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吕成对黛玉,是完全娇惯着养的,他心疼这姑娘在原著里的遭遇,于是从来不曾拘着。她喜欢宝钗,想要助她,他这个当爹的就得帮忙。
“父亲最好了。”黛玉实在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有父亲在,所以才能免去她寄人篱下之苦。就像宝姐姐,就算知道王夫人对她不怀好意,也什么都不能说,真正是可怜。
112红1楼梦
薛宝钗决定要独挑大梁;肩负重振薛家的任务。薛家是皇商;最大头的收入是负责皇家买办,可是自从父亲死后;薛蟠继承了薛家,由于行事嚣张,得罪了不少人。铺子也是日渐亏空,掌柜做假账,薛蟠也看不懂,还大手大脚的花钱;府中入不敷出。若非因着王子腾还在,也许上头早就来人要办薛家了。后来又打死了人,虽然皇商的名号还在;但实际上却是名存实亡,上头已经不放心让薛蟠来负责采买了,怕出事,于是这才真正在金陵没了发展的余地。对外人道因王子腾升官,他们才进京,不过是为了说着好听罢了。
薛宝钗想要在京城重开薛家商铺,这本就是她进京的目的。薛蟠,大约是靠不上了,哥哥现在在贾家办的私学里读书,说得好听,但其实还不是与小男孩玩乐,实在不堪,薛宝钗都懒得再劝他了。况且他们家是皇商出身,怎么都当不了官的,读书也无用处。
种种考虑之下,薛宝钗还是让薛蟠退了私学,在京城重开薛家商铺,只要他们的生意办好了,又有贾家、林大人和舅舅在,总归皇家还是会眷顾的。薛宝钗换下女儿装扮,乔装为男子,跟在薛蟠身边,两兄妹考察了京城的店铺市场,最后圈定了几处好位置,用作开店之用。
因为王子腾调任现不在京城,靠不上,所以薛宝钗又亲自登门学士府拜访了吕成,求吕成给介绍几位京城负责买办的官员认识。薛家不求别的,只求寻个路子,提前打点,钱花到位,一切就都有余地。
吕成见小姑娘不容易,而且他也答应了女儿,要帮助宝钗,于是答应了下来。
“薛大小姐,有些话,本不该由我来说。但黛玉与你交好,我见你这姑娘坚强,心中也佩服,所以想告诫你:这未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准,但薛家不过商户,与王家、贾家虽为姻亲,可毕竟没有人做官。商户,只要做商户该做的事情就好,其余。。。。。。千万莫要参与,也要记得看好你哥哥。”吕成喝了一口茶,薛家不过是商人罢了,圣上还瞧不上眼。这是不好,但也是好。只要跟王家、贾家撇清了关系,即便将来受连坐,被剥夺了皇商地位,也保留家业性命,从此做个普通的商人。只要手段好,终究是会重振的。
“多谢林大人告诫,小女明白了。”薛宝钗点点头,林大人这番告诫,背后隐藏了什么寓意不必管,她只要记住就好。
薛家虽离开了金陵,可是那些进货的路子却没断,薛宝钗作主,在京城重开了薛家商铺,米面布匹,胭脂水粉,书画古玩。。。。。。所以铺子都开齐了,样样到位,一切都跟在金陵时侯一样。薛宝钗可不放心再让薛蟠掌管了,于是给了薛蟠玩乐的钱,让他充门面,平日里还是喜欢干嘛就去干嘛,她在总店里看着。
薛蟠虽然不听薛姨妈的话,但是对于自己的妹妹还是很服气的,况且不用每天辛苦看账听那些无聊的汇报,只花天酒地,他了乐得轻松。就这样,薛宝钗以薛蟠的名义,在京城重开了薛家商铺。外人都以为是薛蟠在负责,其实只有极少数人知晓,掌舵人是薛宝钗,薛家的大小姐,薛蟠不过就是每天装装样子罢了。
薛家的进货渠道,是代人传下来的。那些珠宝首饰、绫罗绸缎,都是最上等的,皇家的用度的规格,在京城达官显贵的圈子里很受欢迎。每日里依旧从金陵、江南等地进上等货,其他商铺无法与之匹敌。有薛宝钗坐阵,从用人到看账,都严格把关,薛家的生意,终究是又做起来了。官府方面,也在渐渐疏通,也许再过几年,皇家采买的任务,就会再度落到薛家身上,到时侯薛家才是真正的回来了。。。。。。
这回薛宝钗当了一把女强人,也不再想着什么嫁人不嫁人的了,即便出席赏花会,也是为了跟贵妇结交,给薛家生意打人脉。薛宝钗对衣服首饰、胭脂水粉、字画古玩的鉴赏能力,在贵妇圈子里很有名,认识了薛宝钗之后,这些贵妇也都愿意去薛家的商铺采买府中用度。生意兴隆,十四岁的小姑娘,楞是力挽狂澜,将摇摇欲坠的薛家顶住了。
薛姨妈虽然不满意,但是由于现在一家的顶梁柱是薛宝钗,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偶尔会替女儿犯愁。这样抛头露面,还做生意,女儿将来还要不要嫁人了?谁敢娶她啊?
王夫人始终想从薛家再捞钱,从薛姨妈那里下手,虽然一哄一个准,但薛姨妈手里头却没有财政大全。从薛宝钗身上下手,可那位姑娘真是精明,会打太极,王夫人与薛宝钗绕着绕着就能把自己绕晕了头。
到头来,薛宝钗借用了贾家的东风,结交人脉,广泛撒网,成就了薛家商铺的生意。可王夫人从头到尾,也只从薛姨妈那里骗来了大约几百两的银子,够干嘛的?
又过了没多久,贾政过生日,那时节便听说大女儿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这一下,贾家就炸开了锅。贾家商量着要建园子,可是手头没有钱。这会不像原著里那样,林家的家产被吞,薛家也被哄得团团转。林薛两家都不鸟他们,他们上哪儿去弄银子。
只是薛姨妈和薛蟠不是明白人,被哄得动了心,纷纷跑来跟薛宝钗说要拿钱给贾府建园子。薛宝钗这下,就想起了当初林大人对她说的话。
“姨母女儿要回来省亲,与我们薛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薛宝钗不为所动,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目光看向了对头的娘亲和哥哥。
“话不能这么说啊,元春现在都封贵妃了!薛家要办皇家采买,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吗!”薛蟠正是被这样的理由说服了。
“那也得人家愿意说话才行。”薛宝钗哼了一声。
“我早就跟你们说过,贾家是贾家,薛家是薛家,别指望着人家能帮我们什么。你看看咱们到京城这两年,什么事情不是自己张罗的?姨母当初来信,说的时侯好好的,可到办的时侯呢?从我们进了这个荣国府的门开始,张口闭口就是钱钱钱,难道你们还看不明白吗?根本就是拿我们薛家当冤大头!”薛宝钗一拍桌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