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宠妻手册[快穿]》第61章


李言笑着打趣道:“那你的福利院,收不收留我这种无家可归的人啊?”
章琬华也笑着点点头,“虽然年龄有点大,但因为我是院长,跟你是关系户,勉强答应了吧,你可以来做义工。”
经过这件事,李家的老太太也露出了多年来藏着的嘴脸。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偏心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那头,奈何那个杀千刀的李荣轩,处处向着自己原配生的儿子。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还不赶紧将李言他们赶出门?
李言带着梅友琴,离开了李家,去了章琬华的福利院。
梅友琴清高了一生,没想到自己临了落魄时,却是这个最看不上眼的儿媳妇,不计前嫌收留了她。梅友琴抹着眼泪,“是我之前眼拙,看不透人心。他爸说的对,你爸爸舍身取义,为了保护一个陌生群众的呼救而牺牲,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这样的人才能教育出你这样的好女儿。”
章琬华却没有多喝婆婆计较,在她看来,婆婆心眼不坏,就是之前有些嫌贫爱富。在福利院,面对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梅友琴的心也逐渐开朗了起来。
就在李问以为自己大获全胜的时候,却发现公司内部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李言走后的荣轩,早就成了一个空壳子,那些之前一直和荣轩合作的商家、上下游供应商纷纷中止了与荣轩的合作。加上他之前押了重赌的滨江新城的开发,因为违规操作,而被政府勒令停止,造成了巨额的损失。
就在他焦头烂额的阶段,信托公司和律师却来到了他的面前。李荣轩一早就看出了自己这个后找的妻子,不是那么公平善良的人,更得知了李仲业其实根本不是自己的儿子。但好歹夫妻一场,也养育了李仲业那么多年,没有亲情也有感情,是以看破没有说破。在他看来,他更看重的是一个家庭的和睦。
伯业和李言都是实在的人。李荣轩担心自己走后,家族会发生变更,于是老早就通过家族信托和遗嘱做了安排。公司自己的那部分股权都是留给伯业和他的儿子的,房产、地产、资金的大部分也都是。他给仲业和黄茹珍留下足够他们用的一部分,其余的都留给了李言。
面对着巨额的亏空,又被剥夺了继承权,李问一下子才成了那个一无所有的人。
荣轩很快破产重组,接盘的是一个叫“言华”的集团,李问这才发现,其实挖坑的人根本不是他,而是李言。他早就和荣轩内部信任的老臣们沟通好,就等着自己往下跳。
荣轩重又回到了李言的手中。而章琬华的舅舅一家,因为李言手中的把柄,再也不敢在章琬华面前造次。
李言还交给了章琬华一样东西,“打开看看。”
章琬华迟疑着,打开了那个盒子,发现竟然是爸妈留给自己的那套房子的房契,她不由惊喜道:“怎么会在你手里?”
李言得意笑道:“你舅舅见亏空弥补不上,就把你妈妈的房子给卖了。早年他偷偷动了手脚,做了变更,硬要是不可能的。他自己主动卖,那就怪不得任何人了,我让老方给买了下来。还有你妈妈的镯子、项链,我也给你买了回来。现在物归原主了。”
章琬华紧紧地握住了李言的手,“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用你的一辈子感谢吧,章琬华女士,现在我郑重地恳求你,继续做我的老婆好吗?以及做我未来孩子的妈!”
章琬华含笑点头,应道:“好!”
两只手十指相扣,两枚无名指上的金戒指在夕阳下闪闪发光。那是老一辈的美好期盼,也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48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1)
【恭喜宿主上一任务顺利完成!】
要不是听到这声熟悉的【叮~】; 李言几乎都快忘了还有系统神这么个存在。
【因为您的任务完成的越来越好,不需要电脑管家提示】
李言躺在一张床上; 感觉到身体很疲惫; 较之上一单元那个车祸后刚醒来的“李董”好不到哪里去; 心中暗叫不好:难不成这回穿的是个老大爷?
闭上眼睛; 翻开原主的记忆:原来这身子的主人,并不是什么老大爷,相反,而是个小伙子。用现在流行的话来形容; 还是个小鲜肉。原主李言是云山县茂源村一名地主家的儿子。从小家境优渥,吃穿不愁; 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土少爷。
一家之主姓李名蒙堂,家中世代耕读传家; 祖上也曾出过做官的。到了清末; 家中子息渐渐没落,大清国被灭科举制度也就相应的废除了。李家的子弟,读书读书没了盼头;在资本生意流行、对外也被迫打开贸易口岸的年月里; 早已习惯了种田、读书的乡里人; 哪里有那个脑子去经商!也就只好守着家里的百亩良田,祖上传下来的一点积蓄,啃啃老本过日子。
好在茂源村傍山依水; 所处地区风调雨顺没什么自然灾害,靠着收佃户们的租子、手里的银钱拿出去放放印子、入个铺子,倒也衣食无忧; 活得滋滋润润。可好景不长,随着时局的动荡,老李家也不太平起来。
李蒙堂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李雅萍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丈夫是县里药材行有头有脸的富商之子,成亲没几年去关东进一批药材,路上遇到了山匪,丢了性命。夫家没了儿子后,婆婆便把气撒到儿媳的身上,成日里嘀嘀咕咕嫌弃她是个克夫相,才把儿子克死了了。
雅萍和丈夫只有一个女儿,而丈夫纳的姨太太,却有一个儿子。婆家自然把那个儿子看得比宝贝还重。雅萍性格和顺懦弱,不久便在夫家被那个姨太太挤得站没处站,兼之婆婆也看她不顺眼,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长住。婆家也就当没这个人存在了。
儿子李言是李蒙堂的宝贝疙瘩,比姐姐雅萍小了十岁。李家到了里蒙堂这一辈,本就自私单薄,是以李言出生后,整个李家都寄予了厚望。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母亲和姐姐对他都是百般娇惯宠爱,而李蒙堂则是疼爱中有着严厉,从小便从外头给李言请了前朝当过进士的先生,来给他开蒙。书房里用的文房四宝一应都是最好的东西。
因着怕乡下学不到东西,还将李言送到了县里的学堂,同时接受中西方教育。这样的娇宠下,能养出有出息的孩子才怪。
李言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到十岁了还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说,仗着自家在村中的势力,成天不是斗蛐蛐,就是遛鸟斗狗,去城里的戏园子看戏。那县里的学堂不知逃了多少节课,被老师勒令留级蹲班、直至开除。
李蒙堂恨铁不成钢,每每想要动用家法教训逆子时,就被妻子董氏以及大女儿雅萍哭哭啼啼地拦下。宠成废物的儿子,也有自己一半“功勋章”,李蒙堂也只能放下举起家法的手,捶胸顿足地长叹一口气。
见母亲和姐姐都护着自己,父亲也奈何不了他,从此以后,不用上学了的李言更加放飞了自我,可劲儿地造!以前只是斗斗蛐蛐、学城里的人买点古玩什么的。后来在戏园子里,不知怎么的迷上个小戏子,不但天天往戏园子里钻,还大把大把地往里砸银子。
什么是角儿?就是被票友们用钱砸出来的。每回登台完,那大戏院也好,茶园也罢,都是要上来一个人专门到台上捡票友戏迷扔上去的东西的。李言也不例外,今天扔个金戒指,明天扔个玉扳指,还偷偷拿了姐姐压箱底的那点嫁妆,给那个小戏子置办了一整套的点翠头面。
雅萍疼爱弟弟,可也心疼自己的那点家底。本来就是半被从婆家赶出来,在娘家蹭吃蹭喝的,如今连这点傍身的钱财都没有了,往后还怎么活?李蒙堂这回是彻底动了怒,举着手杖满院子追着李言,就要打。更扬言要将李言从族中除名赶出去,从此不给他一分钱花。
话是这么说,可真到做的时候又怎么能下得了手?最后不过是打了一顿了事,把他关在家里,大门不许出,二门不许迈。
董氏便动了别的心思,打算给儿子娶一门媳妇儿,这男人哪,都是先成家后立业,老祖宗说的话一点没错!给他找一个贤惠的媳妇,到时候把孙子一生,心也就拴住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流行的是新派贵族,会下西洋走东洋海上贸易的;家里能有个军队里握兵权的更好。李家的小儿子纨绔名声在外,家里除了那点老本连个能顶用的男人都没有,好人家的姑娘谁还敢往这处说亲?照着他这么个败家法,迟早要败光的。
在村子里找一个农家女,董氏又不甘心。心里还是存着些想找个大家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