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无忧归田》第353章


傅紫萱今年在傅家庄的水田里各养了二十亩的泥鳅和田螺,也不能留太多田倒腾它们,不然耽误了夏种可不好。
原先自家还有两亩水田并没有卖出,这收割完之后傅紫萱也并不打算让这两亩水田种第二季水稻。准备用来过度田螺和泥鳅。
先把四十亩的田螺和泥鳅全部起了分开放到这两亩水田里,因着如今水稻收完了,稻茬也清了,倒是能投下这些量,而且还可以把水加高一些。又因只是过度,养的时间并不长,只等那夏种插完秧稻苗返青后就投放回去。所以密度挤一些也不要紧。
当然为饱家人的口福,也捞了一些大的回家做了吃,也送了一些到醉仙楼卖。虽说市集上也有不少人卖的,但并不影响醉仙楼的价格。
忙完了水田里的事后,不久就收到了赵坤的回信。
虾仁的价格赵坤在信中跟傅紫萱定下了六十文一斤,干虾定了五十文。因为好几斤鲜虾才能制一斤干虾仁,所以这个价并不算高。
赵坤信中还说让傅紫萱多做一些,内陆的醉仙楼会很需要,平时连鱼都极少吃到,别说虾了。
傅紫萱想着夏种的时候再养上一季虾,也不打算多养,仍是上一季的量,那些也够醉仙楼用的了。
地里沤上几天肥,新一轮的夏种又开始了。
果然像傅紫萱所料的那样,今年到她家领秧苗签回购协议的少了近两成。
傅紫萱也并不说什么,只是在领完秧苗之后,让寒冰仔细地对了哪些人没来领的。寒冰后来勾了一些名单给傅紫萱,傅紫萱看了两眼,心里也有数了。
都是陈村和刘村的人,傅家庄倒是没有一个。果然还是同一族的人感情要深厚一些,就是不看别的,自家的孩子还要在书院读书不是?
傅紫萱也不做什么,看了两眼就丢开了。但还是让寒冰等人记下来,将来自家要是再弄其他的东西,就不准备带这些人玩了。
粮铺自收了粮后,就开始卖粮了。
今年来买粮种的人还是很多,但傅紫萱几乎控制了一半的量,不过因为这些人去年都已多多少少买到了一些粮种,自家田里想必已是种了的,今夏估计粮食也打下来不少,且其他粮店也有卖的,倒也不像去年那么急迫了,也不派人守着有间粮铺要买粮种了。
所以店里也没出什么麻烦。有郭槐等人,傅紫萱便也放心安排其他事。
而玉园里,自从端午过后,那二十亩西瓜也有一些早熟的陆续可以上市了。
如今夏种又已种上,天气也渐热,西瓜开始大量上市了。
去年与傅家第一个签了贩瓜协议的胡康安,今年仍是早早地来了,要的量比去年还多了两成。看来是去年卖得好,打开了一些销路。
今年订的价格仍是照着去年的,胡康安又跟傅家熟了,二话不说,带了自己的人,跟在玉园的人后面拎着筐子就亲自去摘了。这西瓜还是要现采好一些,要是事前采摘下来了,通讯又不便,谁知道你有什么变故,若因故不来的话那摘下来的西瓜又存不了多长时间,损失可要算谁的?
除了胡康安这样的大商贩,也有城里的一些人家亲自到玉园来购买的。一个大的箩筐能装上好几个,一般这些人也总会几箩筐几箩筐的抬回去。
虽然给不了大商贩的低价,但冲着他们这么照顾自家的生意,大老远过来,傅紫萱也给了他们一些优惠价,一些小厮下人的也会送上一两个给他们带回家吃。弄得那些大户家里,下人都抢着来这玉园购西
天香米收割完之后,玉园种的作物也跟着要收割了。
如今村里刚忙完夏种,都闲了下来,很容易就找到了一批人手。安有年和安福生父子俩自傅紫萱委了他们管玉园后,很是尽心。这找人手的事,他们也不让傅紫萱操过一丁点的心。让傅紫萱很是满意。
除了二十亩的西瓜之外,如今桃子也渐熟了,慢慢又吸引了一批来体验亲自采摘之乐的城里百姓。
傅紫萱偶尔兴起时,也带着家人往桃园及西瓜地里钻了一圈。只是如今太阳炽烈,明晃晃地就挂着头顶,一出门满头满脸的汗,只转了两圈,她就不爱动了,连城里都不爱去了。
医馆制药的活都搬回了家里。因祝英一下子要去了二十万粒的量,再加上这一个月来,城里好些人家也过来买去不少,如今存货倒是不多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苦夏
六月初,傅紫萱又安排送了一次米粮到和县。粮队回来带回来一份惊喜。
是周掌柜手书向同仁医馆购药的协议。
协议里要了四样药品。止血粉、治跌打损伤的药油、伤寒丸和止泻的药丸。前三种每品要了十万份,后一种要了五万粒。
收到协议后的两天,李睿的信也随之到了。
五月的时候,傅紫萱利用头一批送粮的机会,让他们粮队送了几种药过去。主要是因为李睿开始关注起军需的生意,傅紫萱也存了心要帮他一把。
不管是对自己制的药有信心,还是纯粹想让李睿省点军需费用,反正就是送第一次粮的时候,傅紫萱就让人带了几品药过去了。
傅紫萱在云州的时候是极清楚那兄弟俩到处去找人筹银子一路的艰辛的,这药材本就是暴利的,若是交到那起子想利用此机会大赚一笔的人手里,怕李睿李义兄弟俩筹的那点子军需银子还不够为军士买药材这一项的。
没想到李睿那厮还挺识货,先挑了军中最掌用的四种。那家伙是知道她和君子涯的本事的,自然对药品的药效极信得过,一下子就要了十万五万份的。当然这些份量也并不多,想来应还有后续的。
傅紫萱并不想多赚李家的银子,每一粒刨除所有成本费用,只订在盈利十文左右。比起别家翻倍几倍的赚,那实在是天上地下了。
这三十五万剂,也有三千五百两银子赚了。她并不贪心,将来若是被认可了,这军中是个长远的生意,可不能只因了这么一两次就把生意做砸了。
每个月拿一次货,想必不至于,但隔个一两个月拿一次货估计还是会的。
这可是便利的很,且药效好·收费低,咱军中还有人,这没理由不向她拿药。
不过,这店里的存货不仅全部清空不算·且还不够交货量的。
于是收完稻之后,傅紫萱又重新安排了药童们的作息。
早上是认字及理论课,下午则全部聚到傅家。四十个药童,选了四个到医馆,那还有三十六个在家里。再加上家中的下人,人手便够了。
傅紫萱并不想把药坊搭到玉园里去,人太多了·东西捂不住不说,来来往往的也影响干活。这些药童都是半大孩子,都还没定性,还是把他们隔起来静心制作为好。
在三进院的后园里,搭了简易的棚子,挑的、选的、洗的、晒的、切的、炮的、蒸的、煮的····…全部流水作业。三个丫头也抓了来做临工,三进院干活的时候,院门关闭。
因赶活·吃过晚饭,还点着灯奋战…···
在吃食上,傅紫萱也不亏待他们。这些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午饭有鱼有肉,下午有茶果点心,还有绿豆汤,晚上若是还在干活,还有夜宵吃。
几十个孩子都干得挺带劲的,每天早上下了课,都巴不得快些到宅子里去。虽累些,可是有意思多了,也认识了很多种药材、炮制方法·又学了手艺,很是高兴。
如此忙碌了大半个月,终于赶在七月初送粮时把药一并送了出去。
至于这笔这么大的单子最终是送往何外去的,傅紫萱君子涯师徒俩并不吱声,只说是和县有大的药商要的。
这师徒俩一样都是苦夏的,自进入夏天·他也不爱动弹了,就窝在家里,若是热得受不了时,就一大清早,跑到玉屏山里的寒潭边上呆上一天,日落才回来。
每次回来手都不落空,总会拎几只野物回来。有时休沐,也会亲自拎了紫辰和旺财旺福同去,对紫辰的武功偶尔也亲自指点上一番。
六月里,玉园的各种作物地瓜、土豆、糜子、玉米、黄豆、绿豆、花生、各种菜蔬、南瓜冬瓜等等也陆陆续续熟了,也接二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