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无忧归田》第350章


当场就痛快地应了下来。
两人很快就立了协议,签了一年的合约。
合约上按傅紫萱的要求,每批订单可先拿货,至拿下批药材时再结上一批的钱。合约上订了每品均按店中价格的两成算成本,按此分利,一家一半。若超过三个月不拿新药,则合约结束,且还要结算清上一批本钱合约才能做废。而且还要赔偿本期未拿货药材的损失。
两人一人一份。那祝英拿了又仔细看了几遍才小心往怀里揣好。
那祝英可能还不敢相信自己走了大运,一下子得了无本的生意,打量了傅紫萱一眼,道:“傅东家就不怕我卖了货不拿钱回来?”
傅紫萱笑了笑,道:“我当然怕。不过我也不是输不起这些钱。若祝先生真这么做了,也就尝了一回甜头罢了,这生意往后可就断了。我想只要是生意人,都不会做这自断财路的事吧?再说,我也不怕先生不回来,毕竟货是我的,只要有人识货了,就是先生不做这门生意了,也是有那识货的会找上门来的。我呢,就只当拿钱做宣传了。”
那祝英听了哈哈大笑,道:“傅东家果然是做大事的。爽快大气!跟傅东家做生意我算是捡了便宜了。傅东家放心,我不是那起眼皮子浅的,既然看中了这门生意,自然是想长久地做的。且我也不是那等奸滑之人,傅东家只管放心!”
傅紫萱瞧着他也笑了,道:“我当然放心,我也瞧着先生是个不凡的,不然我可不敢轻易找先生合伙做这个生意。我呢,宁肯不往外卖,就在敬县稳稳当当地,不是很好?何苦做那堵心之事?且我既然是做生意的,自然就不会做那赔本的生意,我也算是慧眼识人了不是?”
那祝英这回笑得更是开怀。
那裴旺全程陪坐着,没想到这东家一个女子竟能把事做得这么周全!倾刻间就谈了这么大一个生意!
原本他听了人介绍举家来了这敬县,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不知又能呆多久时间,那东家品性能力又如何。不过经过这一回两回接触下来,倒是觉得自己后半生能过个安稳日子了。
今天更是让他大开眼界,这东家小小年纪,不简单啊。恐怕这同仁医馆的生意真能做到全魏朝也不一定。啧啧啧,自己一家算是找了个有能力的东主依靠。日后只要自己经心些,就一定会有儿子孙子前程的。
裴旺心里翻涌着,也陪着两人说起话。
不一会,三人就越聊越投机,瞧着已是到吃晚饭时间,傅紫萱便叫了人往醉仙楼定了一个雅间。请了那祝英到醉仙楼吃饭喝酒,又把裴旺和吴适父子也叫过去陪同,一行人便欢欢喜喜地往那醉仙楼去了。
☆、p第三百三十二章虾获
醉仙楼饮宴后的第二日,傅紫萱就带着裴旺仔细点妥十品药品的量,并亲自打包装箱了。里外裹了两三层的油布,防雨又防潮。瓷瓶与瓷瓶之间也垫了布防止路上碰撞。
吴适又亲自给祝英写了一本小册子,把十种药品的主治、禁忌、服用说明、及可能有的不适并药物相冲的情况都一一列明。祝英把那本子亲自揣在怀里了,每闲时就舀出来看一眼,愣是把那十种药品的主治及相关种种背了个滚瓜烂熟。
傅紫萱瞧着又让几个药童裁了一些小纸片,每种药品的说明都抄了一份,每品抄了几十上百份,放在药匣里一同放好,到时可以送给购买的人,也便于药品更快地广为人知。
祝英商队的时间很紧迫,真正是抢时间的活,北来的货要卖往南去,也总要抢个最佳时间,而且也要赶着在其他商队之前,才能卖得上价。而且还得返一趟把南货运到北地去,不抓紧些,回程时遇上北地大雪就不妙了。那可真是折本的生意,别说盈利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当天上午傅紫萱才装了箱,下午,祝英就带着这二十万品的药急冲冲地离开了敬县……
祝英走后,傅紫萱又等了几天,终于把送粮的队伍给盼回来了。
那一行人兴高彩列的,丝毫没有旅途劳顿的困乏,连那几个镖师都脸带笑意。傅紫萱许的价格是旁人家的两倍,这一趟路上又顺当,吃住都安排妥当得很,东家是个大气豪爽的,吃的住的处处妥贴舒适,这样的好差真希望常常有。
傅紫萱付了余下的费用,又在醉仙楼里宴请了几个镖师。请了郭槐及此次送粮的人一起,好好吃了一顿,算是为他们接风,也是庆祝头一次送粮顺利。开怀畅饮,直吃了一个多时辰,对几个镖师谢了又谢才送他们离开了。
余下的都是自己人,一行人略梳洗了一番就迫不及待地找傅紫萱汇报了起来。
郭槐把这一趟收的银票装在匣子里捧给傅紫萱。傅紫萱点了点,扣除掉成本和各项费用,这一万担白米一万担白面,总共赚了四千六百两银子。
本来还能有五千两到手的。郭槐做主给了和县大兴粮行的周掌柜和管事封了两个厚厚的荷包,又请两人在和县吃着玩了一通,也花了一些小钱。
郭槐回禀傅紫萱的时候。傅紫萱点头夸赞他考虑得周全。
且不说这个姓周的常柜是不是李睿的人,打点了他和管事,自家每月运粮过去也便当许多。和县人生地不熟的,多结交些朋友也不错,也许以后一路打点也得靠着对方。
这些与人打交道的门道。傅紫萱自认没有郭槐和裴旺等人门儿清。也很庆幸这些人能跟她一条心,让她省了不少事。
傅紫萱从一匣子银票中抽了两张百两的,一张给了郭槐,一张让郭槐舀去赏给这一趟跟去的众人。郭槐也不推辞,高兴地接了过去,又兑了银两分了下去。
向阳、雾波、雾澜三个尚好。其他伙计和傅义几个俱都激动不已。傅紫萱也跟他们说了,每月月初都由他们护送粮食到和县,平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傅义、傅智等人很是高兴。虽说出门并不比在家安稳。可是做为男人谁又想总窝在一个地方的?且能一路过去见见世面,长长见闻,哪怕辛苦些也是极高兴的。俱都爽快地应了下来,略打点了一番就回了玉园。
从那以后,每月月初都要往和县送一趟粮。算是粮铺自开张以来接的最大一笔生意了。
几个店铺有条不紊,且蒸蒸日上。傅紫萱瞧在眼里乐在心里。
五月底,傅紫萱组织人力重点捕捞大小玉庄的青虾白虾。
小玉庄有三百亩,大玉庄有八百五十亩,总共有一千一百五十亩水田。每亩当初投了两厘米以下的虾苗一万尾,若是正常,每亩应能捞一百五十斤左右。
一斤十五文的话,一亩也能有二两多银子的收入。一千多亩水田,应能有两千五百两银子的收入。
这稻田养虾,哪怕不是种的天香稻,就是一亩寻常稻子,产量低一些,也有个三石多左右,一斤普通稻谷收八文钱,一亩稻子也能获利三两左右的银子。再扣十抽二的税,若是一家人只有两三亩水田的,年景好紧着些也尽够一家子嚼用了,若是能再在一亩水田里多增加二两银子的虾啊鱼的收入,那是极不错的了。
这一亩二两收入,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极好的了,可是对于傅紫萱来说,并不划算。一亩虾每亩可得银二两多一点,养鱼一亩却能有小十两,养泥鳅和田螺去年能有个十两多。看来养虾并不划算。
看来不能光卖鲜虾,还是要制成干虾或是虾仁往内陆或是湖泊少的地方卖才能卖得上价。
而且这么多虾,敬县一时半会是销不掉的,且多了的话必会压价。而且如今的人虽然虾比肉价便宜,可百姓们还是更愿意买上半斤肉而不愿买一斤虾吃的。这虾还算是大户人家饭桌供应之物。
傅紫萱一边往大小玉庄看佃户们和自家下人们捞虾,一边琢磨如何才能把虾卖出更高的价格。
若是不能把虾卖出更高的价格,看来还是养鱼养泥鳅养田螺划算。
那鱼寻常人家不管自己吃还是待客还是送礼,都喜欢桌上有鱼,意头好嘛。就是那头一回上门来拜访的新女婿,岳家也是会在饭桌上摆两条鱼的,头和尾放在一起,希望自家女儿和女婿日子和美,年年有余,又寓意有头有尾,顺当和乐地过完一辈子。所以这鱼还是广受欢迎的。
先捞了小玉庄的,称了后,果然一亩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傅紫萱命人陆续以一斤十五文的价格送往镇上和敬县集里卖。一边又以少两成的价格送一部分往有间食肆和醉仙楼,又挑了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倒在玉园的虾塘里。
连捞了七天,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