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千金[封推]》第143章


貌缓茫俊?br /> 小金蟾抱着玲珑球,使劲点了点头,依偎在薛子桢怀里,模样乖巧极了,薛子桢摸了摸她的头,让她和棠哥儿一起玩去,然后看向了霍周:“你弟弟和你小姨母在这边哭闹,你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
霍周不明白怎么这火烧到了自己身上,愣怔怔的,薛子桢心中却是一软,想着这到底是个孩子,遂语气缓和了许多:“你是做哥哥的,要学会照顾弟弟,管教弟弟,弟弟犯了错,怎么能在一旁冷眼瞧着?”
霍周心中不屑极了,但还是乖乖低下头认错,薛子桢见他如此也就罢了,让他坐在一旁看着小金蟾和棠哥儿,不许再打闹。
此时小金蟾和棠哥儿已经和好如初,一起坐在炕上滚那个玲珑球,你滚给我,我滚给你,薛子桢看在眼里忍不住一笑,又交代了奶娘几句,这才又回到了席上。
晚上回到家里,薛子桢把这件事告诉了霍灵璧,道:“他虽然很聪明,但却没有什么责任感,我想让他帮着照顾棠哥儿,也好增加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霍灵璧思忖片刻,道:“可棠哥儿太小了,我不太放心,霍周已经八岁了,已经开始懂得捉弄人了。万一他起了什么坏心,后悔也来不及。”
薛子桢迟疑道:“我看不至于吧。”
霍灵璧笑道:“我八岁的时候就懂得拿蛇虫去吓唬那些妄图勾引父亲的美貌丫鬟了,你说至于么?”
薛子桢思来想去,还是想了个法子,让霍周去镇国公那儿练习弓马的时候,把棠哥儿也带上,这样既能让他们兄弟培养感情。又有镇国公在一旁看着。即便霍周想要恶作剧也要有所顾忌了。
镇国公对此自然十分乐意,他本就想把棠哥儿培养成一个大将军,如此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是极好的,再加上薛子桢此举是想培养这两兄弟之间的感情,这正是他所期盼的,即便累些也甘愿。遂一口应下。
如此一来,薛子桢每天就多了半日空闲的时间。也能专心致志给霍晓泠准备嫁妆了。
卢家最后还是答应了这桩婚事,但卢夫人却提出要先相看相看霍晓泠,薛子桢出面做主应下了这事,与卢夫人再次约在了法源寺。只是这次是带着霍晓泠一起去的。
薛子桢提前知会了霍晓泠一声,道:“等你嫁过去,就要与你婆婆朝夕相处了。你仔细掂量着,若是觉得喜欢就应下。若是实在不投缘,也不必勉强。”
霍晓泠提起这事就非常不好意思,羞涩的点点头,回去又按着薛子桢吩咐的,挑拣了一身明媚鲜艳的衣裳预备去寺里的时候穿。
等薛子桢和霍晓泠到法源寺的时候,卢夫人已经到了,两边在殿前遇到了,然后到了禅房去说话,卢夫人暗暗打量着站在薛子桢身后的姑娘,长得倒是花容月貌,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一看便知是从小娇生惯养的,许是知道今天是来做什么的,一直红着脸低着头,显得娇娇怯怯的,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显得小家子气,反而惹人怜爱,由此便可看出规矩礼仪学的也是很好的。
卢夫人暗暗点头,儿子是个有主意的,若是儿媳妇也争强好胜,那以后夫妻俩非得吵翻了天不可,如今这位霍二小姐温柔怯懦,夫妻俩有进有退,一柔一刚,必定会和和睦睦的。
再加上薛子桢说起霍晓泠的身世,也是生母早逝,孤苦无依,不被嫡母看重,不由想起自己的身世,也是暗暗怜悯。
薛子桢冷眼旁观卢夫人的神情,见她先是挑剔,继而满意,到最后神情中已经带了些和蔼慈爱,便知这亲事成了,遂也没有耽搁,等回去后禀报了镇国公便与卢家交换了庚帖。
卢家家境贫寒,聘礼自然不可能置办的多么贵重,但该有的东西也一分没少,足见卢夫人的诚意了,霍家也不图他这些聘礼,便把这些东西又写在了霍晓泠的嫁妆单子上,打算等霍晓泠出嫁的时候再陪送回去。
婚姻本来就是结两姓之好,彼此尊重,礼尚往来,霍家如此坦荡,卢夫人也暗暗满意,只是对霍家把成亲日子定在了明年开春有些不满,毕竟她是急着抱孙子的人,想在年前就把儿媳妇娶进门,遂也委婉的提出能不能提前办婚事,却被镇国公拒绝了,卢家等着儿媳妇,他还舍不得女儿呢,坚持要霍晓泠过了年再出嫁,如此一来,卢夫人也没强求,把婚期定在了来年的三月初九。
这中间先是小定继而是大定,卢双来了霍家几次,薛子桢也见了两次,见卢双眉清目朗,也是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也暗暗满意,甚至还叫霍晓泠躲在屏风后偷偷见了一次。
后来薛子桢问她如此,霍晓泠却红着脸死活不肯回答,不过看那样子便知也是喜欢的。
霍灵璧对卢双也赞不绝口,说他虽然是个文人,却一点也不迂腐,能屈能伸,是个心中有大丘壑的,霍晓泠嫁给他后不敢说必定鹣鲽情深,但封妻荫子也是迟早的事。
因为欣赏妹夫,霍灵璧给霍晓泠的添妆又增加了许多,本来他就觉得母亲对霍晓泠不闻不问,还时常给她气受,心里就觉得愧疚,有心补偿,遂瞒着霍夫人偷偷给了霍晓泠两个田庄和两个铺面,都是出息极大的,每年光收红利银子就有两千多两,除此之外还偷偷塞给了霍晓泠五千两做压箱底的银子。
而薛子桢准备的添妆多是衣料首饰之类的实用东西,本来卢家过日子就简朴。等霍晓泠嫁过去,只怕要做身新衣裳打支钗也要估量着婆婆高不高兴,与其如此,倒不如嫁妆里多准备些,到时候她穿戴的都是自己的嫁妆,也就名正言顺了,她婆婆也不能说什么了。
除此之外。薛子桢还送了她一套古籍和文房四宝若干套。这是看着卢双是文人,到时候霍晓泠也能拿这些东西来讨夫君的欢心。
因为霍夫人对嫁妆的事不闻不问,薛子桢也没把这些添妆的事和她说。只是让人藏在了嫁妆箱子里,等出嫁的时候,嫁妆箱子一翻盖,大家看的都是上面的东西。谁也不会注意到这箱子里也是塞得严严实实的。
一直到进了十月,霍晓泠的嫁妆才算齐备。薛子桢才闲了下来,把心思又花到了棠哥儿和霍周身上。
霍周虽然打小就经人传授弓马,底子很好,骑马射箭都很有天赋。但在拳脚功夫上就薄弱了许多,镇国公让他从蹲马步开始练起,夹杂着拳法。掌法,刀枪棍棒一样样的教他。如此一来,基础夯实了,将来即便是十八般兵器拿在手里也是信手拈来,绝不会有一点的不适应。
霍周学的也很认真,从来不叫苦,每天严格遵守镇国公给他定下的作息时间,比薛子桢给他规定的起床时间还早了一个时辰,天不亮就爬起来绕着霍家的院墙跑上三四圈。
练武本来就贵在恒心,他如此有毅力,又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不光镇国公喜欢,霍灵璧也对他另眼相看,每每见了也不摆个臭脸了。
在这一段日子里,棠哥儿一直在一旁看着,每每霍周开始蹲马步,镇国公就让人在廊下摆一张矮榻,让棠哥儿坐在上面玩儿,棠哥儿一个人哪里坐得住,一个劲想往霍周身边凑,出乎意料的,倒是很快学会了爬,甚至还能在奶娘的搀扶下左右摇摆着走上几步。
对此镇国公很是得意,薛子桢却不想揠苗助长,便借口想儿子把棠哥儿接回了双桂堂,隔三差五才过去一回,而且每次过去薛子桢也都跟着。
棠哥儿刚开始还免不了哭闹,被薛子桢训斥了两回就乖乖听话了,镇国公却很不高兴,跟霍灵璧抱怨:“当初是她要把棠哥儿送来的,如今又要接走,虽然棠哥儿是她生的,也没必要这么反复无常吧。”
霍灵璧却有些幸灾乐祸:“谁叫父亲总是恨不得棠哥儿一下子长大呢?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三翻六坐,七爬八滚十二走,可棠哥儿才七个月就被父亲揠苗助长般教的会走了,虽然看上去显得孩子聪明,但实际上很损伤身子骨儿的,桢姐儿自然心疼了。”
镇国公不满道:“这怎么能损伤身子骨呢?简直是胡扯!那还有的孩子不满一岁就开始拿刀拿枪了,我也没看出来损了什么身子骨。”
霍灵璧道:“您怎么还不明白啊,说白了,桢姐儿还是舍不得您把棠哥儿教导成一个武将,他们薛家的传统向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前桢姐儿之所以说把孩子交给你教养,也是不想你心中不平衡罢了,但她心里可不是心甘情愿的,要我说,您还是趁早挑明了这事,让棠哥儿跟着岳父念书算了。”
镇国公不乐意了:“我的孙儿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难不成我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