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第96章


沈寄远一走,就开始秋收了,经过数日没日没夜的收割,大大的院子里晒满了五谷杂粮,檐下挂了一串串的玉米,地上晒的花生,黍子,芝麻成垛堆在墙角,就等有了空地出来晒。
这一年沈家过的滋润,粮食多多的,沈婆子也就不再像以前一样扣着每日的口粮,虽然还达不到每日白米饭,但也能几天杂面就能有一两顿白面吃。
新屋起来后,就后院搭了牛棚,鸡圈猪圈都没圈,现在地里闲下来,沈老头就又开始忙和上了。
往年这个时候,沈老二他们就出去找活干,今年也不例外,可还没等他们出门,村里祠堂前的大钟响了起来。
村里除了老的走不动的,或是要在家看顾婴儿的,其他的都锁了门窗往祠堂去。每个村都有这样一口钟,没有大事是不会敲的,不一会,祠堂前就聚满了人。
村长站在石阶上,一脸肃然,瞧着人差不多了,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乡亲们,都静静!”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村长心里也不好受,他眼角瞥见站在最角落的阿午爷,艰难的说:“县里下文书了,要出兵役!”
“啥?村长你说啥?”
“要打仗了?!”
“天啊!老天爷啊,你这是要我孤儿寡母的命啊!”哭喊的是秦寡妇,王氏就站在她边上,连忙扶住她,安抚道,“别急,听村长说,往常独子都是可以免役的,秦嫂子,你先别急。”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有点卡~~~~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感觉总是不到位。。。
我好羡慕我基友啊,脑速快,一小时2000字妥妥的。。。
她又完结一篇了,准备开新,一开到别人开新文,我就心痒痒。。。【这是病,得治】
第89章 
打仗的消息来的遂不及防, 人群里炸了锅,每到这个时候,关系再和睦的家庭都会闹矛盾, 一户出一个丁役, 让谁去?
让谁去就是让谁去送死!
村民围在祠堂前面不肯散去, 仿佛不回去就可以不用面对这个消息。
“天啊!老天爷啊, 你这是要我孤儿寡母的命啊!”哭喊的是秦寡妇,王氏就站在她边上, 连忙扶住她,安抚道,“别急,往常独子都是可以免役的,秦嫂子, 你先别急。”
整个沈家沟就秦寡妇家是独子,所以众人自己悲伤的同时又朝秦寡妇投去同情的目光。
这时候就能显出儿子多的好处了。
一连几天, 沈家沟人的脸上愁云密布,没心思种田,没心思串门,常聚头的大槐树下也没了闲聊的人。
眼看官府召集的日子就快到了, 沈家人聚在老宅里, 一个个都闷着头不啃声。
“唉……中秋节都不让在家过啊。”说话的是沈婆子,她看上去像是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前几天还是个精神奕奕的小老太太,这会儿仿佛被抽干了精神气, 眼窝陷的厉害, 一瞧就是空了觉的。
沈老头拍拍沈婆子的手,安慰道:“也不一定就是要打仗了, 说不定打不起来呢,早年不是也有过,人召了去,过个几年啥事没有就回来了。”
沈婆子抹了一把脸,稍稍提起点精神,点头道:“是是是,有过这样的,咱也没听说朝廷要打仗啊,风调雨顺的,估摸就是先征兵防备着。”
防备不防备的,征了去就不是自个说了算了,何氏紧紧抓着沈老二的衣袖子,他要是敢去,她就死给他看!
沈老二自个也不想去,可是家里除了大哥,他就是哥哥,按道理也该是他去。
在场的三兄弟像是在等待判决一般,气氛尴尬的让人心慌。
沈老头微微挺了挺弯着的摇杆,垂着眼说:“老四新婚,老四媳妇肚子里怀着娃,还不知道男娃女娃,总不能让老四看不着他第一个孩子出生。”言外之意,就是在老二老三两个人中选一个。
陈氏一直低着头,手不停的搅动裹裙带子,她心里隐隐猜到公爹的决定,可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老二家的快生了吧……”
沈老头才起了一个头,话就被何氏打断了,她大声喊着:“爹!大武不能没有爹啊,我家文儿出嫁,咋能没有爹在一旁守着呢,他要是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可咋活啊?”
“老二家的,你闭嘴!”沈婆子沉着脸,呵斥道,“我儿子好好的呢,你敢咒他!”
陈氏冷笑着,在气氛如此压抑的时刻尤为刺耳。
“媳妇儿……”沈老三喊了她一声,可陈氏压抑的太久,此刻全都爆发出来,“你们都有孩子,我没有,所以活该我的丈夫去服兵役是不是?你们的孩子出生不能见不着爹,你们的孩子出嫁不能没有爹,我生不出孩子,所以连丈夫也得舍出去,是不是?你们咋能这样戳我的心窝子,你们咋能这样欺负人!”
陈氏说到最后悲愤的声调惹的众人都撇开了眼,不忍也不敢直视她。
沈婆子哭出了声,哀嚎着:“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让我和你爹咋选啊,你以为我们心就不疼啊,我是成宿成宿的睡不着,你让我咋办啊,都是我的儿,我一把屎一把尿把大的,要是行,让我老婆子去,我的命不值钱,咋不让我去啊,我的老天爷啊。”
一家子都抱着头哭,沈华眼里也聚了水气,平日里再有矛盾,这个时候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沈老二突然挣开何氏的手,对沈老头说:“爹,我去!”
“沈成定!你疯了!”何氏叫起来,指着他吼,“你敢去,我现在就一头撞死!”
沈老二扭过头去,不看她,梗着脖子说:“我是当哥的,没道理让三弟四弟去。”
何氏扯着他的衣服推搡起来,哭道:“你是当哥的,你上面还有个哥哥呢,咋轮也轮不到你!你就管他们,你不管我了,你不管大武和文儿了,你不管我肚子里的这个了?!你咋这么狠心啊!早知道这样,我就是绞了头发当姑子去,我也不嫁给你。该你逞能的时候你干啥去了,现在是你逞能的时候吗,你个没良心的,你没良心啊……”
沈老三用手掌揉了揉干涩的眼睛,沉着声说:“都别吵了,我去。”
陈氏垂着的眼轻颤了一下,眼泪一滴一滴的滴在深色裹裙上,留下一块块斑驳的泪渍。
沈老二站起身,用手按了按沈老三的肩膀,“别争了,我去,你好好的给爹娘再添个孙子是正经。”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
何氏目光骇骇的盯着沈老二,无声的控诉声锥的陈氏心口抽着疼。
人选定下,家里就开始给沈老二准备行囊,那从天后,沈华就没见过何氏,听说她成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王氏去瞧过两回,回来后就直叹气,后来还是沈老二请了何氏老娘来,才劝住了她。
沈华以前不是很喜欢沈老二,但这次的事,倒让她对沈老二改观不少,至少比沈成才有担当的多,她不信沈成才不知道家里抽兵役的事,可他连面都没露。
她别的忙帮不上,就想多给沈老二带些酱菜,她把家里剩下的糖角子用荷包装了带出来,跑到河边对那些摸鱼兜虾的小孩们说:“你们兜着虾统统给我,一兜子一个糖角子。”
稀罕糖的忙回去拿工具,不稀罕糖的年纪大些的也禁不住弟弟们磨。高林也在,他拎着一个小桶光着脚丫子跑过来:“我这有,你要多少,我帮你兜。”
别看高林在大人堆里不说话,却是孩子头,爬树下河是一把好手,春溪朝桶里张了一眼,“这不够,有多少要多少。”
高林也不多问,掉脸又跑回河边。瞧高林的样子,这次征兵应该不用他,沈华也替秦寡妇高兴。
人多力量大,不多会,沈华就收了满满一竹篮子的虾,她不论多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个糖角子,跟他们说好,兜着虾就可以去她家换糖角子。听着孩子无忧无虑的笑闹声,沈华觉得胸口的压抑感都淡去了不少。
沈华把封了口的乳黄瓜和虾酱送去给沈成定,告诉他二十天后才能开封。王氏走的时候留了一百钱,陈氏给做了一双布鞋,小陈氏也添了一百钱。
穷家富路,沈婆子把为数不多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小闺女的嫁妆她再攒,先紧着二儿子。
沈老二没要,他说:“回不来的话,不是便宜别人了,家里留着,给梅子压箱底。”
一句话说了老两口老泪纵横,抓着儿子的手哽咽难语,“爹娘对不住你。”
沈成定知道爹娘说的对不住是啥意思,从小打到,他都是最被忽视的一个,没弟妹的时候,大哥读书,好吃好喝好穿好用的都是紧着大哥,有了弟妹,就更轮不到他了,苦活累活,他是当哥的,理应他扛在前头。
沈成定苦笑着摇摇头,“没啥,说不定还能弄个把总当当。”
何氏托人捎了口信,让春武回来给他爹送行。
终于到了走的那天,村里所有人都来给他们践行,沈家沟是个大村落,一百多个壮男丁跪在祠堂前磕头,求祖宗保佑。
周围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