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第94章


夏凉川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不紧不慢的说:“我记得,我把话说明白了的。”
沈华笑了,“所以,我才没有现在就和你算账。”
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春溪完全没听明白,宋清池结合以前听到的一言半语,大概猜出前因后果:外甥找小丫头家看守屋子,虽然没有明说会有危险,但透露了一点,小丫头明知会有可能惹上麻烦,但还是答应了,所以现在谁也别怪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过他瞧着地窖里东西的完整情况,不像是被翻查过的,小丫头的警觉性还挺高。原本他还不信,现在从两人不正常的对话看来,怪胎的身边围绕的都是怪胎。
几人正说着话,沈婆子着急忙慌的挎着菜篮子回来了,后面跟着沈成梅,她在瞧见宋清池的时候,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她低着头生怕别人瞧见她的异样,紧着沈婆子的脚后跟进了厨房。
夏凉川在沈华这里没找到切入口,直接朝沈婆子喊道:“沈家婶子,我能否四处走走,瞧瞧地窖?”
沈婆子探出头,“溪儿,带夏小哥逛逛,别失礼了。”
沈华心里明白夏凉川为什么要去看地窖,她就等着对方主动开口,她才好谈条件。
她笑眯眯的跑去厨房拿了一个碗给春溪,“姐,挖一碗虾酱,我瞧见阿奶摘豇豆了。”
等夏凉川从地窖上来,沈老头也回来了,因为家里来人,沈老头把三个儿子都叫来陪客。
中午饭赶的急,没有卖肉的人家了,所以沈婆子狠心宰了一只鸡,买了两方豆腐,还去秦寡妇家借了两条鱼,好容易整了一桌子菜,想想富贵人家吃不惯粗粮饼子,又把新米淘出来洗了,蒸了一小锅。
这顿饭吃的主客尽欢,宋清池虽是生在富贵人家,但也是上过战场啃过树皮的人,好的也能品,丑的也能吃,叫他意外的是两道素菜味道格外的好。还有一小碟子酱菜,也是从未吃过的,再联想到外甥一个月前不知道从哪得了一个方子,腌了一种咸菜,估摸着也和这家脱不开关系。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饭后,夏凉川和宋清池告辞,沈老头起身要送,宋清池婉拒,趁机指着沈华说:“沈大叔不用如此客气,日后说不定常来常往的,就让花儿姑娘代为相送如何?”
沈老头笑的满脸皱纹,连连说好,对方的意思是要当亲朋来往了,这是他们高攀了呀,和这样的人家往来,对老大只有益处!他冲沈婆子使了个眼色,沈婆子点头,转身抱了两个小坛子过来,对二人说:“乡下地方没啥好东西,刚刚瞧见你们爱吃虾酱和酱菜,自家做的,吃完了再来,婶子再给你们拿。”
沈华看的眼睛都瞪圆了,酱菜也就算了,她的虾酱啊!等了一个月就这么一坛子,居然全送了!
心气不顺的她把两人送到门口,静静的站着,对方不急着开口,她更不急了。
宋清池左右看看,无奈的说:“这是做什么?花儿姑娘……”
“喊花儿就好。”花姑娘花姑娘的,听着就让她想到抗。日神剧。
宋清池失笑,重新开口道:“那好,花儿,我长话短说,我们此次来,其实是有事请教……”说到这,宋清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在和一个六岁孩子请教事情,说出去要被他那帮朋友笑话死,“请问你家里和镇上小院的地窖是出自你的手吗?”
沈华还没回答,夏凉川不客气的补充道:“还有酱菜和虾酱的方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说有八级大风,这是不让瘦子出门的节奏的。。。
刚刚码字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今天怎么这么饿,才8点啊,没到吃宵夜的时候呢,再一回想,原来我还没吃饭。。。
第87章 
沈华觉得她没有一巴掌拍在夏凉川脸上, 是她的涵养好,她略过夏凉川,对宋清池说:“想挖地道战, 给钱我啊, 给钱我就教你。”
虽然夏凉川没介绍, 但是从对方的体格, 沈华猜测这个长相书生气的男人,应该练过武。
古代可没有健身房, 能有一身肌肉的除了干苦力活的就是练过武的。
“不给钱也行,我只问一件事。”沈华突然转了话锋,“告诉我,什么时候会打仗!多久会打到这!”
夏凉川和宋清池的脸色瞬间肃然起来,他俩对看一眼, 宋清池先是皱着眉头,过了一会又笑了, 漫不经心的问:“若真打到这,你一个小姑娘又能做什么?”
沈华心里一沉,看来战事比她预计的要早,古代战争之后就是瘟疫, 她就算存满了粮食, 她能救得了自己这个小家,整个村子的人呢?
闹饥荒的时候,人都会被杀来吃,沈华越想越心慌, 摇了摇头, 不能自己吓自己,她缓缓心神, 说道:“屯粮食和药材,尽人事,听天命。”
夏凉川看了她一眼,清凉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这里是水路要塞,易攻难守,你早作准备。”
宋清池瞪了夏凉川一眼,恐吓沈华道:“他吓唬你呢,你可别出去乱说,被官府知道了,要拉你去坐牢的。”
“呵呵……”沈华像看白痴一样看他,再一次换了话题,“地道战,解决了光和气问题,就能长期住人。如果用来防钻,每隔一段就挖上一个掩体,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当关,万夫莫开,进进不得,出出不得。”
宋清池听得眼睛发亮,大喊一声:“说得好,你快说说光和气是怎么解决的?我瞧着你家的地窖比镇里的亮堂的多,也没瞧见油灯啊。”
沈华指着篱笆墙说:“你沿着墙根找,便能知晓。”
篱笆墙是竹子扎的,家家都是这样,没什么特别。宋清池将信将疑的弯下腰去看,果然夹在细竹枝之间的地上,隔一段就有一个冒出头的碗口粗的毛竹,他明白了,小姑娘就是用这个来透光和气的,倒是聪慧。
这个点子说难也并不难,瞧见了就觉得不过如此,宋清池想到刚才在地窖里瞧见的围着房间架接了一圈的竹道,恍然大悟的说:“那些竹子是用来接水的!”这样就不用愁下雨了,他拍拍夏凉川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川儿,四舅舅会帮你说好话的。”
夏凉川看了眼沈华,淡然的说:“那便多谢四舅舅了。”说完转过脸问沈华,“你是否打算开酱菜铺子?”
沈华皱眉,嗯了一声说:“原本是这般打算的。”
夏凉川摇摇头,“你若不愿将方子卖与我,那就在家开铺子,你做多少,我买多少,每个月我派人来取一次,如何?”
沈华虽然一直和夏凉川呛着来,但对方的善意她还是能感受到的,小屁孩就是性子别扭,心眼却不坏。
她点头应了,为防止沈家人又惹是非,她让夏凉川写了一个契约,定下由沈华负责接下来五年的买卖,吃食若有不妥,赔银万两,签字画押。
送走了夏凉川,沈华把契约交给了沈老头,让他们收着,沈婆子不妨这么一会,小孙女就擅自做主签了个买卖,她是既欢喜家里又多一个进项,又疑惑这么大的事,夏小哥咋不找他们商量,就和一个小丫头定了买卖呢?
沈华一推四五六,一问三不知,问烦了就回了一句:“做多少,买多少,他不给钱,我们就自个吃,又不亏,有什么好商量的。”
话是这么说,可沈婆子就是心里不得劲,等王氏回来的时候,她把事一说,王氏只哦了一声,把沈婆子准备了半天的话又给堵回去了。
晚上,沈老头劝她:“行了,儿女都大了,你也好享享福了,操啥心啊。”
沈婆子冷哼道:“啥时候享福,之前还有媳妇轮着做饭,现在倒好,洗衣烧饭都我来做,越活越回去了!”
沈老头笑着说:“好房子是白住的?行啦,又不是什么苦活累活,等还了债,每个月有了那二两银子,日子不就更好过了。”
沈婆子撇嘴,“二两银子,她能给我?”
沈老头继续劝,“银子不给你,给你买东西不也一个道理,前几日还给你买了布。行了,老大媳妇不错,你也别天天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知道给我买,知道给她闺女买,咋不晓得给梅子买,梅子到现在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明年可就要相看起来了。”说起这个沈婆子就一肚子唠叨。
沈老头叹了口气,商量道:“要不,把我的那块尺头拿去换了?”
沈婆子抿着嘴唇说:“你都多少年没穿新衣裳了,要换也换我的,唉……等收了玉米再说吧。”
一过立秋,就要开始秋收了,秋收是麦收之后又一个丰收季节。
除了沈老二家今年没种棉花,剩下的八亩棉花地,还有六亩黍子,两亩花生,两亩芝麻,其余的都种了玉米。
学里又放假了,不是每个学子都能和沈成才似得万事不问的,读书再重要也不能耽误农活。沈家是二老健在,家里儿子多,媳妇又能干,所以才宠着沈成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