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姝_裙子》第146章


而墨姝,自然也回去将这件事情写信让心腹的墨家人送去给墨云,并告诉了杨氏、白氏及墨好,一起讨论。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墨姝自认为看了这么多的邸报,这战略谋划什么的终究还是没有天赋,只能先听听家人有何看法。
这样的事情总是传得飞快,次日西北战事失利,李国栋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李国栋本人兵败自杀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天子雷霆震怒,众人一片哗然,随后全长安的人都开始议论这件事情。
而朝堂上还立即站出了几个武将,请愿出兵,说要给大梁一雪此耻。
晋国公的意见自然还是固守西北边城,暂时不再出战。
这个奏请让刘楷勃然大怒,当即摔了龙案上的一本奏折,大骂晋国公老匹夫,还质问其是否与西北有什么勾结。
晋国公听到这么大一个罪名扣到了头上,当下请罪,没再深劝。
但是这一次众大臣已经没有之前的心思对晋国公伍立成幸灾乐祸了,他们意识到,若是任由刘楷再次出兵西征,这损耗的壮丁及钱财将会更多。
187、苗头
这个年长安笼罩着一片阴霾,完全没有往年的喜庆。
但晋国公府还有墨家却还是热热闹闹过了大年。在刚过去的下半年里,墨家出去经商的人赚了许多钱,因此墨云赶回来过年时与杨氏、白氏说了在长安晋国公府附近,以及玉湖山庄附近分别买个宅子的事情。
总是寄住在别人家里,终究不好。
有晋国公府的人帮忙找宅子,自然很快就寻到了合心意的。
长安的宅子是一个三进的大院子,比起旁边的晋国公府自然是小很多,但是能住在晋国公府旁边的人家也都不是寻常人家,尽管宅子不大,但是布局什么的都非常讲究,墨姝看了很满意。
在山庄旁边适合的房子是没有的,伍子珩索性说将绿萼园划出去,送给墨家居住。
墨姝想着却是没有很大的必要另外在玉湖县建房子,也没扭捏就应承下来。
到最后,山庄的格局还是没变。
墨家买了丫鬟仆妇,又将长安的宅子新修缮了一番。
梁帝刘楷听到下边的人对这些的禀报,觉得墨家这是打算在长安定居了,且还在为西北的战事而烦心呢,没怎么放在心上。
在李国栋兵败自杀的消息传回长安之后,刘楷不顾劝阻,很快就任命了请战的大将张庆军为帅,再次西征。
但是就在正月十五刚过,张庆军兵败的消息又传回了长安。
这一年别处依旧张灯结彩闹元宵,但长安因为西北战事,正月十五大街上都非常冷清。
原本墨姝还想着正月十五元宵节出去赏花灯的,后来都没有去成。
因为就在正月十四,伍子珩就先于梁帝刘楷收到了张庆军战败的消息。张庆军并没有像李国栋一样自杀,而是带着几百残兵逃回了白石城,但在逃回白石城之后很快就被过来监军的官员看管了起来。
而西北五胡的大军追击张庆军,兵临白石城下。
经过白石城守军和百姓的顽强守卫,西北的大军这才退去。
回到长安之后,张庆军被愤怒的刘楷杀了。
这一下无人再敢请战。尽管刘楷仍然不死心,还想再次西征,无奈经过这两次大败之后,梁国的大军已经是元气大伤,仓促间不说找不到这么多的军粮、兵器、战马等物资,就连兵卒也得重新征发招募。
而为了转移梁帝的注意,不让他因为有了些私库的钱就拿来西征,一些自觉比较聪明的大臣就主动提起了开凿运河的事情。
这么一来,刘楷果然关心起运河以及江南的行宫之事,暂时让军队固守边疆。
只是经过两次西征,消耗了大梁许多青壮劳力,以及战马粮食,为了填补变得空虚的国库,刘楷没舍得动用自己的私库,而且私库这点钱业弥补不上,于是增加了赋税。
大梁的赋税徭役本来就不轻,这么一来百姓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而征了壮丁的人家,家中少了顶梁柱,日子更是难以为继。
但是刘楷并不在乎这个,他不仅只从私库中拿了极少的一部分钱财出来开凿运河,还通过各种办法,从各名门望族以及豪强巨商手中弄到不少钱,以满足他凿运河南下巡游,以及平日穷奢极欲的生活。
这些官员及地方豪强送给了刘楷一部分银子,自然要想办法弄回来,这负担最后还是落到了盘剥百姓之上。
一时间,民怨四起,却仍是敢怒而不敢言。
大梁的百姓,很是很安守本分的,不压迫到一定程度,绝不会生出反抗之心,即使生活过不下去了,还得有人牵头,才会大着胆子加入到义军之中。
墨姝得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穿越重生,这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战乱的进程似乎加快了。
按照墨姝的记忆,前世一直到她自坠城楼,刘楷都没有开凿大运河。
即使是西征失利这件事,也要推迟到靖安十六年,也就是明年的。
这些事情都提前了,不知道灾害和动乱会不会也提前呢?
之前墨姝总想着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准备着,如今一下子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
必须尽快囤积更多的粮食!
还有增强自己防身自保的本事!这自保,除了自己以外,身边的人也是要学些本事才好,不管是练武或者骑射什么的。
想到这点之后的次日,墨姝立即让墨家以及新买的所有下人都必须锻炼身体。
而且趁着冬日湖水及河水的水位下降,墨姝还让伍子珩的庄户在玉湖山庄附近的河边挖了五个大池塘,说是准备进行鸭蛋的人工孵化,养鸭子。理由是,可以用来批量生产咸鸭蛋。
山庄以及附近的人对于墨姝这些想法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而且墨姝说了,挖池塘的话不仅有工钱,伍家还管饭的,这冬日寒冷地里没有产出,就是野菜都挖不到,穷苦人家最觉得难熬,正愁这个冬季怎么过,就有这样的好事情,庄户都非常踊跃。
除了挖池塘的壮丁之外,还有几个大娘过来帮忙煮饭,烧姜汤驱寒。
小孩子闻着这饭菜的香气,巴巴地在旁边看着,不停地流口水。
墨姝看着不忍,小手一挥给庄户的伙食加了不少粮,只要过来干活的,都可以分一碗给自家孩子。
至于别人,墨姝还真管不了。
众庄户得到这个消息,许多汉子都感动得抹眼泪,干活也非常的卖力,以此报答主家的恩情。
不过如今都是天寒地冻的,长安一些富户都有在街上施粥,墨姝想了想,也让人在玉湖县搭了几个粥棚。
这些附近的百姓都非常感激,又想到墨姝分文不收将鸡苗分给县中的乡民,只说了等鸡养大下蛋之后交部分到玉湖山庄,说是帮养鸡,其实相当于是把鸡送给了这些村民。
而且墨姝养鸡之后,还说了只要愿意养,不管什么地方的村民,都可以去孵化房领三只小鸡回去养,规矩和伍子珩的庄户一样。
这么一来坊间说墨姝是煞星的百姓就少了。
188、新犁
三月。
杏花烟雨江南。
江河化冻,一场春雨过后,万物一下子清新明丽起来,淡淡的迷蒙更添春日的清爽。江南翠柳含烟,桃花梨花杏花李花次第盛开,到处是明媚的春色。
如此美景,在田间忙碌的农人根本就没有闲暇去注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人必须赶紧将自家或是租来的田地犁好,才能赶得上季节播种插秧。
这关系着一年的收成。
临江县周家村一户不起眼的村民,家中的户主也就是男主人周强早早就起身,吃拿起自家婆娘准备的早饭,两个野菜粗糠发的大饼子,扛了自家去年终于下决心打的新犁,往地里走去。
没想到还没出村口,就看到里正急急忙忙的不知往什么地方去。
周强有些奇怪,不由多看了几眼,这才收回目光埋头走向自家的田地。
到了地头,周强发现不远处周二狗家的田里围了许多人,还听得熟悉的声音正咋呼着:“果真好用!”
“县令大人真是爱民如子,给我等百姓想得这么周全!”
“我也来试试!”
“让我先!我先来的!”
“咳咳,县令大人还在这里,你等就如此争抢,成何体统!”
“好,让你先来。”一人不情愿道,“可说好了,你犁两圈就到我。”
“急什么,总少不了你的!不知这新犁造价几何?若是不贵,你我两家凑钱买个回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