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闺(一笑)》第11章


说完,又偷偷做了个鬼脸,才伸手往碟子中拿去。
见几个孩子欢快的样子,萧氏也抑制不住的勾起了笑容。
却在这时,韩嬷嬷缓步走了进来。
周延宸和周延祺见此,和萧氏行礼之后就退了出去。
萧氏漫不经心的剥着手中的橘子,淡淡道:“可是望湘阁又有什么事儿了?”
听到望湘阁三个字,一旁的周锦朝也忍不住抬眸看向韩嬷嬷。七年前,董氏还是没能够得逞,签了卖身契,做了父亲的妾室。当年她笃定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哥儿,为着这个,听说每天在菩萨面前祷告,只是最终还是没能如了她的愿,生下了西府的六小姐,周锦妙。
为着这个,老太太还抱病了些日子,不过没多久就又复活了,这些年,没少惹出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可娘亲是谁,哪里能够任由她和董姨娘蹦跶。董姨娘嚷嚷着说是娘亲给她药膳中下了东西,才致使她这些年肚子一直都没动静,如此叫嚣,娘亲只让人把妙姐儿抱到了身边儿,说是要养些日子。这一下,董姨娘才惊慌失措起来,隔三差五的求到父亲那里去,半年之后吧,她才又把妙姐儿给要了回去。经此一事,董氏即便是心里有怨,也不敢仗着老太太在,那般不知收敛了。
每日的晨昏定省也不再拿乔了。直到,两个月前,听说董姨娘停了换洗,多半是又有孕了。
人这若是有了念想,腰杆儿也就又硬起来了。这不,才几日的功夫,便说身子虚的很,窝在望湘阁养胎,不来给娘亲请安了。
“太太,您今个儿吩咐膳房往董氏那边送的糕点,奴婢听说,董氏当场就赏给了身边的丫鬟。”
听着这话,萧氏倒是一点儿的惊讶都没有,她笑着看了看一旁的周锦朝,浅笑道:“朝儿,你说,这事儿你怎么看?”
周锦朝一下子就笑了:“娘亲,董姨娘之前又不是没吃过苦头,可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几次,这就是愚笨了。”
萧氏满意的笑了笑:“朝儿能看的这般通透,娘就放心了。你记着,妾室终归是妾室,你可以有一百种方法让她恭顺,可断不可因为这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让你失了本心。人都可以有私心,只要不越界,那么,你可以给她体面,可若是不识抬举,那么,便让她知道什么叫做自取其辱。” ?
☆、第11章 不甘
? 香蝶端着盆热水进来的时候,董姨娘还在书桌前抄经卷。许是真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啊,今个儿董氏穿了一件烟霞色洒丝月兰合欢花比甲,桃红色百褶裙,头上更是戴了前些个儿老爷才赏下来的赤金镶青金石簪子,远远看着,整个人身上似是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她微微屈了下身子,笑道:“主子,您要不休息一会儿吧。您如此虔诚,佛祖必定是看在眼里的,定会保佑您生个哥儿。”
一天一卷经,董姨娘手腕的确也有些酸了。满意的看着眼前抄好的经卷,她微微勾勾唇角,缓缓道:“罢了,今天就先这样了。”
见她放下手中的笔,香蝶忙上前搀扶着她,“主子,你小心点儿。”
侍奉着董氏洗了手之后,香蝶突然低声道:“主子,这几日您没往正院那边去请安,可老太太那里,您却去的比往日还紧,这太太都看在眼里呢,您说太太会不会动别的什么心思?”
要知道当初太太可是雷厉风行的就把六小姐抱到了正院长达半年之久,这若不是主子苦苦哀求,六小姐现在都指不定回不来呢。虽说作为奴婢不该质疑主子的决定,可她还是心中有些感慨。
听了香蝶这些话,董氏大抵也知道她的忧心。可这正是她的为难之处。这些年她做小伏低,处处都被萧氏压着。她就怕,她若是不争一下,这孩子还未出生,怕是老爷已经在萧氏面前许诺把孩子抱给萧氏教导了。她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一下,何况,她盼这孩子已经盼了太多年。
而且,之前生妙儿的时候,她偏爱辣一些的东西,可这次,她却更爱酸涩一些的口味。甚至,她找有经验的嬷嬷看过了,就这尖尖的肚皮,不出意外应该是个哥儿了。
这个时候,真的不容她不起这样的心思。别看萧氏平日里也不会故意的为难她,端的是宽容大度,可这些年她哪里在她手中讨到半分好处了。吃的用的都是按着月例,多余的就只能够自己掏腰包了。在这西府萧氏又是掌家太太,有时候即便是有老太太在,她也免不得受一些委屈。
见董姨娘沉默的没说话,香蝶还以为自己说错什么了,她小心地觑了一眼董姨娘,正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只见周锦妙走了进来。
董姨娘看到她,忙笑着走了上前。
“怎么样,给你四哥哥送的荷包,你四哥哥可喜欢?”母女俩才刚坐下,董氏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周延宸得了直隶解元,这阖府上下可高兴坏了,虽然董氏心里难免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可她也知道,宸哥儿是老爷的嫡长子,在这问题上,她可不能够含糊。
董姨娘才开口,周锦妙就不耐烦道:“姨娘,你可不可以不要问这样的问题了。四哥哥和六哥哥眼里只有朝姐儿一个妹妹。哪里有我的存在。我看,姨娘以后也不用让我上赶着巴结四哥哥了,这就是再巴结,别人难道还不知道,我不过是从姨娘肚子里出来的,说不准背后怎么嘲讽我呢。”
董姨娘自然知道女儿的委屈,尤其是自打女儿被萧氏抱在正院养了半年之久之后,女儿回来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
要说萧氏倒也没有苛责女儿,甚至可以说那几乎是当做亲生女儿来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那都是比照着朝姐来的,而且还听说太太把朝姐儿玩的好些玩具,也都拿来给女儿。所以说,阖府上下谁都知道女儿在正院养的比在她这里还要精细百倍。
这若一直都养在正院,或许女儿心里也就没什么芥蒂,就如她所担忧的那般,真的把太太当做了她的嫡母,而把她这个姨娘当做了外人。可偏偏她把她弄回来了。她紧着赶着疼她,可到底不能和太太相比,吃的喝的用的,她哪里来的那么多额外的份例。这不,女儿的心思就越发的重了。甚至为此,偶尔和她争执的时候有一次还责怪她为什么要把她给要回来。这闷气虽然没生多久,可董姨娘心里却是清楚的,女儿心里怕是真的怨她了。
因为这样的隔阂,董姨娘更是千百倍的想让她不要想那么多,自己省着也要让她穿的好,戴的好。就说她这每季额外请裁缝铺做的新衣,比朝姐儿都多呢。
可庶女终归是成不了嫡女,她虽然尽可能的满足她,可到底她心里还是气闷的。
想到这些,董姨娘又不由得红了眼睛。
看她这样,周锦妙就更不耐烦了,她就不喜欢她这个样子。
“姨娘,你可不可以不要哭了。若是当初你好好的讨了父亲的欢心,又有祖母撑腰,现在这府邸谁大谁小还不一定呢。既然当初选了退一步,那这会儿又哭给谁看?”
是的,这些年周锦妙也多少是听说了当年的事情。可听了这个,她就更是心里一团火。之前她偶尔也会觉着董姨娘可怜,可自从知道了那些事儿之后,那心里的几分可怜倒成了不甘。
就是因为她当初退了一步,忍了不该忍的委屈,如今才处处得看人眼色。
幽兰院
“怎么?听说这几日董氏托病没来给你请安?”
周世安接过萧氏递给他的茶,眉间有几分愠怒道。
萧氏浅浅的笑笑:“老爷,瞧您说的,董姨娘如今有了身孕,有些懒散,也是应该的。加之当年她生产的时候折腾那么一番,身子多少有些亏损,这次自然得更小心翼翼些。”
要说萧氏这话吧,真是聪明的很。当年董氏生了周锦妙之后,知道是个女儿,愣是闹腾了一场,当时正是冬天,外面可是漫天大雪,她还没出月子呢,就哭哭啼啼的往寿安堂去请老太太做主,说是有人偷换了她的哥儿。
这么一闹,就连东府的老太太都惊动了。
后来还是周世安发话,说她若是再要胡闹,就把她送到庄子上去,妙姐儿就交给萧氏来抚养,她这才消停下来。
这会儿,萧氏当然不是随意提及这事儿的。她知道,周世安虽然这些年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每个月里,有那么几天会往董姨娘那里去,可到底也不过是当董姨娘是个物件儿,甚至都比不得长辈们身边的猫儿狗儿尊贵。
果然,听了她这话之后,周世安脸色变了变,沉声道:“董氏这次若是生个女儿也便罢了,若是个哥儿,我看还是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