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农歌》第266章


不过家里的事情却是不用春雨多加担心的,老家爷奶身体不错,爹娘如今做生意比她还老练,自是不用担心的。春桃和张虎子的婚事定在三月二十八,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日子。春雨虽然也没敢对他们保证自己能回来,却是也没有多说而是含糊其辞了。不过到时候如果她没有想好办法,不能回来也会寄一份大礼回来的。
至于春生的学业也是很好的,如今他还小,正是需要认真求学的时候。只等着两年多后的乡试科举,要是能上得桂榜得了举人,正好可以赶上他的成人加冠礼。到时候他就是年仅十四岁的举人老爷了,再继续去往京城参加会试,甚至到时候还能有希望参加殿试……春雨知道自己是对小包子弟弟很有信心的,所以才想得这么长远来。
正月二十七这日,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刚刚下得一场雪也是全部消融了,那河堤池畔的早春花儿也是开了不少的,结香、迎春、绣球、扶郎等……红红黄黄米分米分紫紫的,把那里装扮的十分美丽。
春雨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被家人送上了南下的船。那江南的风景她还是很喜欢的特别是马上就到了烟雨三月、青梅时节梅子雨,一蓑烟雨,一树飞花的美好季节了。或许再酸文弄诗一番,就是暖风吹得游人醉,烟雨朦胧万物生。繁华簇景唯美中,无关风月和红尘。
那美好的地方,她定是能忘掉一切烦恼,安然快乐的……额,待产。这样一想,倒是刚刚幻想的那些旖丽全都没有了,反而是变得俗世安然的平淡生活了。
“姑娘,我们这是去哪里啊?”直到船开了,那一直站在甲板上与李家人挥手告别的云喜,才有些迷惑的问道。一旁的云笑听了这话,也赶紧看向春雨。虽然她俩就是跟着姑娘照顾她的,可是总得直到她们的目的地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哈哈,我们此番还去江南。”春雨心情有些不错的吟诗一句,然后说道。
“姑娘,江南地区大了,总得有个地方吧。”云喜笑着说道。
“……”春雨听话也是一愣,然后突然失笑,也是啊,江南那么大,总归得去个地方。这船的终点依旧是杭州,这次她们没有特意雇个小船,而是坐上了一个南下送货的船。和柳大叔家的差不多,不过船上的却是一对夫妻带着个七岁的女儿。他们夫妻话不多也很朴实的,春雨很满意。
现在听得云喜问话,突然想起来自己之前要四下旅游的想法来。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次她去了杭州,这次定是要去苏州看看的。于是想到了这里,春雨微微一笑说到:“我们这次去苏州看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话 樱花如落霞
她们在这船上呆了大约三天的时间,就到了运河上苏州府的一处浦头云啌浦。因着苏州比起来杭州,是要近一些的,所以倒也省了些行程。
这云啌浦比起杭州的浦头似乎更为繁华一些,船还在远远的几里之外,就听到了那热闹繁华的声音。河面上除了来往客船货船外,也已经是有了不少的做小生意的小船和舢板。上面叫卖的东西也是各种稀奇和精巧的,而且那些叫卖声还都是十分动听的吴语。虽然许多叫卖的歌声行人都是不甚听懂的,可还是惹人欣赏。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这苏州府自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从有宋以来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而且农业极为发达,广泛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另有棉花、蚕桑、林果等,特产还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这苏州府的姑苏城,更是享有美誉的地方。
而且姑苏城还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艺妓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
而春雨她们去的地方,则是姑苏城外的一个叫落霞的小镇。那里离著名的枫桥古镇不远,离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也不是很远。寒山寺是在姑苏城西阊门外的枫桥那里。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
春雨坐在船头时,看到过寒山寺,不过她暂时没有去看的意思。她们当时还没有到落脚的地方,所以还是得分清事情轻重缓急的。至于她怎么知道的落霞小镇,还决定要留在那里定居,完全是源于第一眼的感觉。
船刚刚靠近浦头时,春雨透过热闹的人群,在那西边的岸上,隐隐看到了一片米分色的如霞光般的景色。此时已是夕阳初下,天边的霞色正浓,绯红的晚霞映照在天际和江面上,使得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美好的颜色,让人心情很好。
现在看到那一片米分色,觉得神奇于是便问起船家。船家正是苏州府的人,对此很是了解。便告诉春雨,原来那里正是姑苏城外的一个叫落霞的小镇。那里从镇里面到外面,都是种着一种叫汉春樱的花,比桃花和海棠还艳丽幽香,每到阳春三月时,就开遍了整个小镇,便使得镇上红米分一片,如同云霞飞落在这里一般,所以才有了落霞镇的名字。
春雨虽然还没有走进了细看,却已是被那一片霞光似得花海所着迷了,立刻说她要去那里。
于是便给船家了船资,就带着两个丫鬟,拿着行李下了船,雇了一辆马车离开了浦头去往落霞镇了。
到那里一看果然是十分美丽的樱花一样的花树,却是花瓣更大更茂密的,颜色多为霞米分和绯红,雪白也是偶有几棵的。一眼望去满树烂漫,如云似霞,美丽异常。
汉春樱这个词春雨虽然不熟悉,却是想到,也可能是樱花的一种。在后世好似只有日本的樱花最为出名,但是作为樱花之国的日本原来是没有樱花的,据日本权威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中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域传过去的,时间在唐朝时期。其实早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的宫苑内栽培了。不过到了唐朝时期,樱花已普遍的出现在私家庭院内。种类而是有了许多的,说不定这汉春樱正是其中的一种。
只是没有想到,在这里竟是能见到如此美好的樱花。
而这个落霞小镇,就坐落在这一片花海之中。青砖黛瓦白墙的古朴房子,青石板的小路,灰褐色的弯月拱桥,下面偶有一叶扁舟经过,上面的人还用着吴语唱歌,动听又梦幻。此时有一阵风经过这里,那飘落的樱花落在青石小路上,仿佛像是飞舞着的精灵,划过行人的发梢,绕过行人的裙摆衣角,幽香了春风,含香了衣裳。
“姑娘,这里太美啦,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镇子。”云喜见状,感叹着说道。
“嘿嘿,我也没有见过,而且这里的风都是香香的,比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桂花糕还香。”云笑也一脸怀念着说道。
“是很美……”春雨笑着说道,然后手伸出车窗外面,恰好一片樱花瓣落在手上,顿时一阵柔软的触感。她把手收回来,轻轻嗅了嗅花瓣,是一种淡淡的清香。不似拿中深邃的幽香,可能是多了就更香了吧。
“云喜,你给车夫说一下,我们就在前面下车。”春雨对云喜说。
“啊?前面不像是有客栈的地方啊。”云喜奇怪的说道。
“我们不去住客栈,我看前面还不到镇中心,正是一片简朴的居民区,我们去那里找处地方落脚。这里樱花正好,要是到了镇里面,可是没有樱花了。”春雨说道。
“也是……”云喜想来也是,便掀开车帘子,对外面的车夫说道:“大叔,我们在前面停下。”
“好咧……”拿车夫大叔应了一声,然后拉了拉缰绳,使得马儿慢了一些。
到了前面的一处拱桥前,马车停下了,春雨在云喜和云笑的搀扶下,下了马车,云喜付了车夫银子后,他便驾着马车远路返回了。
“走吧。”春雨说着,先一步走上了拱桥,两个丫鬟紧跟其后。
过了不长的拱桥之后,便是一条幽深长长的巷子,青石小路上还有许多飘落的樱花,很是美丽。巷子两旁的建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